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器毕业设计.docx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器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器毕业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单 片 机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控制器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_ 成 绩 摘要本设计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一种水位控制器。主要是基于单片机的硬件设计以及程序设计。该系统实现了实时水位监测,水位控制,水位显示。在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传感技术、单片机技术、模数转换、C语言编程等技术。本文还讲述了水位控制器工作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电路接口原理图,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程图和C语言程序。本文主要是为了使读者更多的了解单片机,掌握单片机的组成部分和控制原理,了解模数转换的工作原理,以及单片机控制水位是如何工作的。实验证明,单片机控制的水位控制器的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
2、系统可靠,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性能,可以大大的提高单片机的开发效率。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模数转换、水位控制目录 摘要i目录- 1 -第一章 系统功能要求- 2 -1.1课程设计题目- 2 -1.2课程设计用材- 2 -第二章 设计方案论证- 3 -2.1设计方案- 3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4 -3.1主要芯片简介- 4 -3.1.1AT89C51简介- 4 -3.1.2 AT89C51的引脚功能- 4 -3.2 ATC89C51基本电路- 6 -3.2.1 复位电路- 6 -3.2.2 晶振电路- 6 -3.3 A/D转换器- 7 -3.3.1 ADC0809简介- 7
3、-3.3.2 ADC0809引脚功能- 7 -3.3.3ADC0809应用说明- 9 -3.4数码管显示电路- 9 -3.4.1数码管简介- 9 -3.4.2 数码管工作原理- 9 -3.4.3 数码管显示电路- 10 -第四章 系统程序的设计- 10 -4.1程序设计方案- 11 -第五章 调试及性能分析- 11 -5.1软件调试- 12 -5.2仿真结果- 12 -5.3性能分析- 12 -参考文献- 13 -附件- 14 -附件一 设计总电路图和仿真结果- 15 -附件二 程序- 15 -第一章 系统功能要求1.1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出一个用单片机控制的水位控制器。1.2课程设计用材电烙铁,
4、锡丝,,PCB板,AT89C51单片机,ADC0809,晶振,数码管,发光LED(红绿各一个),继电器,水位传感器,电机,各种不同阻值电阻,各种型号电容,导线,杜邦线等等。第二章 设计方案论证2.1设计方案硬件选择:选择AT89C51作为单片机芯片、ADC0809实现模数转换、Water Sensor for Arduino水位传感器实现信号采集。软件开发环境: 用Proteus 7 Professional软件画电路图 、Keil uVision4软件进行程序编写。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3.1主要芯片简介 3.1.1AT89C51简介单片机是将微处理器、一定容量的ROM和RAM以及I/O
5、口、定时器等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FLASH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A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AT89C51 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 个I/O 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
6、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3.1.2 AT89C51的引脚功能AT89C51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 个读写口线,AT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 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引脚配置如图1.1所示。 图3.1 AT89C51引脚图
7、VSS:接地端。VCC:电源端。P0.0-P0.7:通道0,双向I/O口。第二功能是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可分时用作低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在编程和检验时,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P1.0-P1.7:通道1,双向I/O口,在编程和检验是,用于接收地址字节。P2.0-P2.7:通道2,双向I/O口,在第二功能是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输出高8位地址,在编程和检验时,用做高位地址字节和控制信号。P3.0-3.7:双向I/O口,每条线都有自己的功能,如表3.1所示。表3.1 P3口各位的第二功能P3口各位第二功能P3.0RTD(串行口输出)P3.1TXD(串行口输入)P3.2(外部中断0输入)P3.3 (外
8、部中断1输入)P3.4T0(定时器/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P3.5T1(定时器/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P3.6(片外数据存储器写信号)P3.7(片外数据存储器读信号)ALE:地址锁存允许线,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是,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信号。在不访问外部存储器是,ALE也震荡频率的六分之一的固定速率输出,此时,它可用做外部时钟和外不定时。但若要访问外部存储器,则ALE不是连续周期脉冲,无法用做时钟信号。:片外存储器访问选择线,可以控制89C52使用片内ROM或使用片外ROM,若是=1,则允许使用片内ROM;若是=0,则只使用片外ROM。PSEN:片外ROM的选通线,在访问片外ROM时,89C5
9、2自动在PSEN线上产生一个负脉冲,作为片外ROM芯片的读选通信号。RST:复位线,可以使89C52处于复位(即初始化)工作状态。通常89C51复位有自动上电复位和人工按键复位两种。XTAL1和XTAL2:片内震荡电路输入线,这两个端口用来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即用来连接89C52片内OSC(震荡器)的定时反馈回路。AT89C52 中有一个用于构成内部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 和XTAL2 分别是该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一起构成自激振荡器。3.2 ATC89C51基本电路 3.2.1 复位电路复位是使单片机处于某种确定的初始
10、状态。单片机工作从复位开始。在单片机RST引脚引入高电平并保持2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复位操作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上电与按键均有效的复位。复位电路如图3.2所示。开机瞬间RST获得高电平,随着电解电容C3的充电,RST引脚的高电平将逐渐下降。若该高电平能保持足够2个机器周期,就可以实现复位操作。根据经典电路选择参数,选取C3=10F,R1=10K。图3.2 复位电路图 3.2.2 晶振电路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有两种产生方式:一是内部时钟方式,二是外部时钟方式。内部时钟方式是利用单片机内部的振荡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外部时钟方式是把外部已有的时钟信号引入到单片机内。本
11、次设计中,采用的是12MHz晶振,配上30pF的电容,构成谐振,这样有助于输出稳定的波形。如图3.3所示。 图3.3 晶振电路图在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外接石英晶体(简称晶振),作为单片机内部振荡电路的负载,构成自激振荡器,可在单片机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C1和C2的作用是稳定振荡频率和快速起振。根据经典电路选择参数,本电路选用晶振12 MHz, C1=C2=30PF。其中晶振周期(或外部时钟信号周期)为最小的时序单位。3.3 A/D转换器 3.3.1 ADC0809简介 ADC0809是8 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它由一个8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译码器、一个A/D转换器和一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水位 控制器 毕业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