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液相中的化工处理过程.ppt
《Chapter4-液相中的化工处理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apter4-液相中的化工处理过程.ppt(7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2024/3/201Chapter 4Chapter 4液相中的化工处理过程液相中的化工处理过程 2024/3/2024.1 液相过程中反应和分离的一般特点液相过程中反应和分离的一般特点液相过程液相过程 均相均相非均相非均相分离分离过渡相过渡相借助外场借助外场产物产物副产物副产物循环物循环物反应物反应物反应器反应器分离系统分离系统产物产物反应物反应物2 2反应物反应物1 1副产物副产物非均相化系统非均相化系统分离系统分离系统反应器反应器助剂助剂A A液相液相均相系统均相系统原则流程原则流程B B液相液相非均相反应非均相反应系统原则流程系统原则流程2024/3/2031.1 1.1 液体液体均相
2、均相反应器的形式与流动模型反应器的形式与流动模型溶液状态溶液状态均匀分散:均匀分散:system in which molecules are dispersed in a continuous phase of a different composition 离集态(离集态(segregation):局部分子聚集成团):局部分子聚集成团流体反应流体反应微态流体(微态流体(microfluid):以分子状态):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均匀分散,二者粘,二者粘度相近,反应很快,宏观反应速率取决于传质度相近,反应很快,宏观反应速率取决于传质宏态流体(宏态流体(macrofluid):全部以):全部以离集
3、态离集态存在,二者粘度存在,二者粘度相差较大,分子集团间界面很小,须强化搅拌才能反应相差较大,分子集团间界面很小,须强化搅拌才能反应若粘度相差太大,且粘度极高,或者表面张力相差极大,若粘度相差太大,且粘度极高,或者表面张力相差极大,或液体或液体互不相溶互不相溶,为非均相反应过程,为非均相反应过程反应器反应器搅拌釜、搅拌槽或者管式反应器搅拌釜、搅拌槽或者管式反应器2024/3/204搅拌槽内不同搅拌槽内不同桨形桨形和布局形成的多种和布局形成的多种流形流形图图4-2 4-2 搅拌器内的流形搅拌器内的流形图图4-3 4-3 搅拌桨的搅拌桨的一般应用范围一般应用范围2024/3/205反应器的类型反应
4、器的类型理想反应器理想反应器全混流,全混流,CSTR(Continuous Stirred-Tank Reactor)平推流,平推流,PFR(Plug Flow Reactor),=无限个无限个CSTR实际工业反应器实际工业反应器(一般原则)(一般原则)各类反应器在流程中的安排与组合各类反应器在流程中的安排与组合(see next pages)2024/3/206反应器在流程中的安排与组合反应器在流程中的安排与组合1.1.全混流与平推流反应器全混流与平推流反应器全混釜内部浓度即等于出口浓度,釜中整个反应处于全混釜内部浓度即等于出口浓度,釜中整个反应处于低浓度范围操作低浓度范围操作同一简单反应,
5、相同工艺条件下,达到相同转化率:同一简单反应,相同工艺条件下,达到相同转化率:平推流反应器所需的反应体积最小;平推流反应器所需的反应体积最小;全混釜所需的体积最大。全混釜所需的体积最大。高转化率或反应级数较高高转化率或反应级数较高的反应过程,宜采用平推流的反应过程,宜采用平推流反应器,或多个全混釜串联反应器,或多个全混釜串联低转化率或反应级数较小低转化率或反应级数较小的反应过程可采用全混流反的反应过程可采用全混流反应器。应器。2024/3/207反应器在流程中的安排与组合反应器在流程中的安排与组合2.多个反应器的组合多个反应器的组合Q:大小不同的两全混釜串联:大小不同的两全混釜串联操作,达到操
6、作,达到一定的转化率一定的转化率,如,如何使何使反应器的体积最小反应器的体积最小?A:方形:方形ABCD的面积为最大的面积为最大或或连线连线BC的斜率等于的斜率等于D点曲线点曲线的斜率。的斜率。应用应用n=1,相同体积反应器最优,相同体积反应器最优n0,较小的反应器在前面,较小的反应器在前面n对甲基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苯磺酸苯磺酸2-萘磺酸萘磺酸氨基磺酸氨基磺酸磷酸磷酸活性高,反应温度低活性高,反应温度低(150),反应时间短,反应时间短副反应多,后处理繁,废水量大,产品质量差(色泽副反应多,后处理繁,废水量大,产品质量差(色泽差、酸值大、体电阻率小、电导率及介电损耗高),差、酸值大、体电阻率小
7、、电导率及介电损耗高),设备腐蚀严重。设备腐蚀严重。2024/3/2031非酸催化剂体系非酸催化剂体系钛酸酯类催化剂钛酸酯类催化剂铝酸钠催化剂铝酸钠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低级烷基磺酸酯催化剂低级烷基磺酸酯催化剂 茂基三卤化钛茂基二卤代茂基三卤化钛茂基二卤代钛催化剂钛催化剂氢氧化亚锡氢氧化亚锡Sn(OH)Sn(OH)2 2催化剂催化剂固体超强酸固体超强酸SOSO4 42-2-/M/Mx xO Oy y催化催化剂剂非酸催化剂特点非酸催化剂特点原料利用率高原料利用率高 催化剂的活化温度高于硫催化剂的活化温度高于硫酸法酸法回收醇使用时间长,原料回收醇
8、使用时间长,原料醇质量适应性强。醇质量适应性强。废水量小,水质好,处理废水量小,水质好,处理简单简单热能利用率高。热能利用率高。对设备条件要求高,腐蚀对设备条件要求高,腐蚀小小2024/3/20324.3 非均液相体系非均液相体系 氯乙烯的悬浮聚合工艺氯乙烯的悬浮聚合工艺PVC生产方法生产方法悬浮、本体、乳液、微悬浮四种,悬浮法占悬浮、本体、乳液、微悬浮四种,悬浮法占75以上以上PVC质量指标质量指标聚合度或粘数、颗粒特性、热稳定性等方面。并有挥聚合度或粘数、颗粒特性、热稳定性等方面。并有挥发份、残留单体、黑黄点、鱼眼、水萃取液的电导率发份、残留单体、黑黄点、鱼眼、水萃取液的电导率PVC牌号牌
9、号通用型,聚合度在通用型,聚合度在6001700低聚合度,低聚合度,600350高聚合度,高聚合度,17004000超高聚合度,超高聚合度,400080002024/3/20333.1 氯乙烯聚合与悬浮的基本原理氯乙烯聚合与悬浮的基本原理氯乙烯聚合的机理氯乙烯聚合的机理链引发链引发,引发剂产生一个活性物种,引发剂产生一个活性物种R*,然后引发链式,然后引发链式聚合。聚合。链增长链增长,R*是是自由基自由基,它进攻单体的双键,使,它进攻单体的双键,使键打键打开,形成新的活性中心,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单体分开,形成新的活性中心,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单体分子逐一加成,活性链持续增长。子逐一加成,活性链持
10、续增长。链终止链终止,由适当的反应使活性中心消灭,而使聚合链,由适当的反应使活性中心消灭,而使聚合链停止增长。停止增长。2024/3/20343.1 氯乙烯聚合与悬浮的基本原理氯乙烯聚合与悬浮的基本原理氯乙烯聚合反应特点氯乙烯聚合反应特点终止反应主要是链转移反应,受温度控制。终止反应主要是链转移反应,受温度控制。60,可添加链转移剂来调节聚合度,也可仅由温度,可添加链转移剂来调节聚合度,也可仅由温度来调节。来调节。温度控制精度高(温度控制精度高(土土0.2),要求聚合釜应有良好的),要求聚合釜应有良好的传热能力。传热能力。PVC颗粒特性要求颗粒特性要求粒度、粒度分布、颗粒形态等,会影响粒度、粒
11、度分布、颗粒形态等,会影响PVC后加工后加工2024/3/20353.1 氯乙烯聚合与悬浮的基本原理氯乙烯聚合与悬浮的基本原理悬浮剂,悬浮剂,Need suspension agent,why?单体:非水溶性、密度小于水,须单体:非水溶性、密度小于水,须搅拌搅拌使其均匀、稳定使其均匀、稳定地分散、悬浮在水中地分散、悬浮在水中单体液珠聚合至一定量时单体液珠聚合至一定量时发粘发粘,搅拌太快会促进液珠碰,搅拌太快会促进液珠碰撞粘结成大块而无法分散,必须加入撞粘结成大块而无法分散,必须加入悬浮剂悬浮剂在液珠表面在液珠表面形成形成保护层保护层聚合反应到聚合反应到6070的高转化率时,液珠成固体粒子的高转
12、化率时,液珠成固体粒子So,搅拌和悬浮剂缺一不可。,搅拌和悬浮剂缺一不可。2024/3/2036悬浮剂的选择悬浮剂的选择水溶性水溶性有机高分子有机高分子,如,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盐、马来酸酐烯酸盐、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甲基纤维素、羧甲基苯乙烯共聚物,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明胶、淀粉、海藻酸钠等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明胶、淀粉、海藻酸钠等非水溶性的非水溶性的无机粉末无机粉末,如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钡、硫,如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钙、磷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等酸钙、磷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等图图4-23 4-23 聚乙烯醇分散作用聚
13、乙烯醇分散作用 图图4-24 4-24 无机粉末分散作用无机粉末分散作用2024/3/2037聚合条件聚合条件分散剂、搅拌分散剂、搅拌、温度、转化率、水比等对、温度、转化率、水比等对PVCPVC颗粒特性颗粒特性均有影响,前两因素最为重要。均有影响,前两因素最为重要。聚氯乙烯不溶于氯乙烯中,氯乙烯却能部分溶于聚氯聚氯乙烯不溶于氯乙烯中,氯乙烯却能部分溶于聚氯乙烯乙烯(30(307070质量比质量比)。因此,。因此,VCVC聚合一经开始,聚合一经开始,PVCPVC就就从单体中沉析出来,成为从单体中沉析出来,成为PVCPVC富相,转化率富相,转化率7070以前均以前均以两相存在,这一特点决定着聚氯乙
14、烯的粉状成粒机以两相存在,这一特点决定着聚氯乙烯的粉状成粒机理。理。应根据链转移剂控制和沉淀聚合两大特征以及产品质应根据链转移剂控制和沉淀聚合两大特征以及产品质量要求,来设计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和设备。量要求,来设计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和设备。2024/3/20383.2 氯乙烯聚合动力学分析氯乙烯聚合动力学分析氯乙烯悬浮聚合氯乙烯悬浮聚合间歇操作间歇操作动态特性动态特性,转化率、聚合速率、放热速率、冷却水温,转化率、聚合速率、放热速率、冷却水温度与流量、单体相与聚合富相的体积、压力等度与流量、单体相与聚合富相的体积、压力等随时间随时间的变化的变化低转化期,聚合速率随转化率增加而增加,即自动加低转
15、化期,聚合速率随转化率增加而增加,即自动加速,自由基在单体相中的链终止是速,自由基在单体相中的链终止是反应控制反应控制临界转化率后,聚合速率随转化率增加而迅速下降,临界转化率后,聚合速率随转化率增加而迅速下降,聚合物相中链终止是聚合物相中链终止是扩散控制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See p85See p852024/3/20393.3 聚合工艺流程与操作参数聚合工艺流程与操作参数表表4-4 4-4 氯乙烯悬浮聚合配方工艺氯乙烯悬浮聚合配方工艺物物 料料质质量份数量份数DP=1300DP=800氯氯乙乙烯烯100100水水140140过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已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已酯酯0.030-偶氮
16、二异庚偶氮二异庚腈腈0.0220.036聚乙聚乙烯烯醇醇0.0220.018羟羟丙基甲基丙基甲基纤维纤维至少至少0.0320.027分散分散剂剂第三第三组组分分0.0160.015巯巯基乙醇(基乙醇(链转链转移移剂剂)-0.008抗抗鱼鱼眼眼剂剂防粘釜防粘釜剂剂聚合温度,聚合温度,5161终终止止时压时压力,力,MPa0.50.60单单体回收温度,体回收温度,70702024/3/2040图图4-26 4-26 氯乙烯悬浮聚合及塔式汽提工艺流程氯乙烯悬浮聚合及塔式汽提工艺流程1 1计量槽;计量槽;2 2过滤器;过滤器;3 3聚合釜;聚合釜;4 4循环水泵;循环水泵;5 5出料槽;出料槽;6 6
17、树脂过滤器;树脂过滤器;7 7浆料泵;浆料泵;8 8汽提塔汽提塔;9 9浆料泵;浆料泵;1010浆料冷却器;浆料冷却器;1111混料槽混料槽,bp13.9,bp13.92024/3/2041操作周期操作周期操操 作作时间时间,min水相加料水相加料30抽真空抽真空15加加VCM15加热至加热至6060等温聚合等温聚合360回收单体回收单体60出料出料30清釜清釜60合计合计630图图4-27 4-27 氯氯乙乙烯烯悬悬浮浮聚聚合合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2024/3/20423.4 氯乙烯悬浮无规共聚氯乙烯悬浮无规共聚氯乙烯的共聚物氯乙烯的共聚物谁与共?谁与共?第二单体有第
18、二单体有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丙烯睛、乙烯、丙烯、丙、丙烯睛、乙烯、丙烯、丙烯酸酯等烯酸酯等无规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竞聚率竞聚率聚合法聚合法悬浮(应用较多悬浮(应用较多2/32/3)乳液乳液溶液溶液表示某一结构单元结尾的活性链表示某一结构单元结尾的活性链(M1-)与其与其自身单体自身单体(M1)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k11与另与另一单体一单体(M2)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k12的比值。的比值。用用r(r1、r2)表示,则)表示,则r1k11/k12,r2k22/k21r1表示自聚倾向比共聚大表示自聚倾向比共聚大;r1表示共聚倾向大于自聚表示共聚倾向大
19、于自聚;r0表示不能自聚。表示不能自聚。2024/3/2043(1)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悬浮共聚乙酸乙烯悬浮共聚VC/VAC copolymer 密纹唱片、塑料地砖和涂料密纹唱片、塑料地砖和涂料转化率转化率60下两单体的竞聚率为下两单体的竞聚率为rVC1.68,rVAC0.23,共聚时,共聚时以竞聚率大的氯乙烯为主,可以控制转化率(以竞聚率大的氯乙烯为主,可以控制转化率(85)来)来达到共聚物组成比较均一之目的。达到共聚物组成比较均一之目的。聚合度聚合度VAC量少,对共聚速率影响不大,共聚物的聚合度略低。量少,对共聚速率影响不大,共聚物的聚合度略低。聚合度低,需聚合温度较高,或加转移剂来调节。
20、聚合度低,需聚合温度较高,或加转移剂来调节。VCVAC悬浮共聚配方悬浮共聚配方表表4-6,VC/VAC悬浮共聚配方悬浮共聚配方2024/3/2044(2)氯乙烯氯乙烯-丙烯腈悬浮共聚丙烯腈悬浮共聚VCAN共聚物共聚物(6040)25丙酮溶液,湿法纺丝丙酮溶液,湿法纺丝纤维具阻燃性,性能外观与人发相近,制假发、假头套。纤维具阻燃性,性能外观与人发相近,制假发、假头套。竞聚率竞聚率rVC0.02,rAN3.28,相差甚大,相差甚大聚合物组成聚合物组成欲获欲获VCAN共聚物组成为共聚物组成为60/40时,聚合过程中,须陆时,聚合过程中,须陆续补充加活性较大的丙烯腈,要使之扩散至聚合场所。续补充加活性
21、较大的丙烯腈,要使之扩散至聚合场所。2024/3/2045(3 3)氯乙烯)氯乙烯-丙烯悬浮共聚丙烯悬浮共聚VCP共聚物共聚物熔体流动性较熔体流动性较PVC强,加工性能改善强,加工性能改善竞聚率竞聚率rVC2.35,rVP0.24,丙烯的活性较低,颇难与氯乙烯共聚,丙烯的活性较低,颇难与氯乙烯共聚要获得含要获得含7.5丙烯的氯丙共聚物,丙烯的氯丙共聚物,VC-P混合单体中丙烯含混合单体中丙烯含量需达量需达34VCP共聚共聚丙烯有较高的分压,丙烯有较高的分压,50聚合,合成含聚合,合成含2.5丙烯的丙烯的VCP共共聚物时,聚合压力达聚物时,聚合压力达1.0MPa,较,较VC均聚时高均聚时高(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hapter4 相中 化工 处理 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