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辩证法的文化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oc
《浅析自然辩证法的文化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自然辩证法的文化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oc(1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大 学研 究 生 课 程 考 试 试 卷(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浅析自然辩证法与文化教育功能之关系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完成时间 专业年级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浅析自然辩证法与文化教育功能之关系摘 要:我国理工科现行课程体制存在专业化过细和缺乏人文精神培育的状况。自然辩证法学科本身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发掘自然辩证法的多项教育功能,注重研究生的认为精神,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质,最终达到培育研究生完善健全的人格目标。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文化教育;功能 Relations of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Dialectics of NatureAbstract
2、: The specialties in the institu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s in China are too meticulous to foster humanistic spirits. The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overlapping and integrated. So we should think of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s in fostering graduate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s, thus enhancing
3、their cultural qualities and training their perfect personality.Key words:Dialectics of Nature;cultural education; functions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如果说十年以前我们所做的统一认识、转变观念主要是理论问题 “知”的问题的话,那么,2000年以后则进入了实践 “行”的阶段。然而,纵观近年来的素质教育实践,我们在素质教育尤其是理(工、农、医)科学生的人文教育上并没有取得标志性的成果。而作为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自然辩证法
4、集学生政治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虽然课时很少,但在真正的素质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中宣部、教育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为其文化教育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机遇。一、自然辩证法与文化教育何谓“文化”?“谈文化实际上就是要更多地揭示蕴涵在一切形而下事物中的形而上的东西。通俗地讲,文化是更接近人性,接近人的内心世界,因而更接近哲学家思考的东西。如果我们这样考虑文化的问题,将更有高度和尝试。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和有形层面来理解文化,只看到其形而下的东西,而看不到其形而上的东西,无疑还是比较肤浅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与其他科学课程相比较,自然辩证法关注的应当是科学活动中无形的、处于形而上
5、层次的东西,而其他科学课程不可能超越,或者说很难超越科学的有形的、形而下层面的东西。自然辩证法教学具有文化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自始至终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为指导。一方面,它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它又是以先进的科学文化为研究对象,深刻挖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通过提高人对自然的能力来提高人的特质生活水平,从而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在正确的科学观、技术观和自然观的指导下,自然辩证法除了挖掘科学的功利价值和实用价值外,还注重科学的文化价值,即科学本身作为文化以及科学对人类
6、文化发展的推动和奠基价值。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精神,不可能从狭隘的西方人文主义和现代新儒家的反科学主义或反科技主义人文观出发,更不能从后现代的极端消解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的虚无人文观出发,而应当从科学的人文性、科学与人文的高度关联出发,从对科学知识、科学活动和科学方法的高度人文性出发。第三,从世界观角度讲,自然辩证法的哲学属性注重塑造科学的思维方法。“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哲学具有某种即使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中也比他人高明的东西”。这里,恩格斯所指的哲学并非东方世界那种远离自然、仅专注于世事人伦或遐思乐趣的哲学,而是那种立足于自然、思索自然、求解自然的自然哲学,
7、或科学哲学、科技哲学。它即使不算自然科学各分支的直系兄弟,也理所当然地是它们的旁系兄弟,只是采取了另一种眼光和形式而已。科学哲学提供了一种科学文化与人类其他形式文化的结合点与融通的基础,科技与复杂社会的关系将科学文化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学的发展不是超乎这种背景的,相反,它是深深地处在这种背景的决定之下的。二、自然辩证法文化教育功能自然辩证法具有集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思想性、教育性寓于科学性、知识性之中的特点,在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科学技术素养和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教育功能。(一)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理论自然辩证法是指自然事物的辩证法。恩
8、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虽然产生于120多年前,但在现代仍然没有失去其思想光辉。恩格斯在创作自然辩证法时仔细研究了18一l9世纪自然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指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虽然恩格斯在创作自然辩证法后发生了现代科学革命,但科学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否定或更改恩格斯的思想,相反,现代科技革命成为恩格斯光辉思想新的注脚,从中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自然辩证法的强大生命力与预见力。(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总的看法。对它们的看法不同,决定着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不同,从而也就决定着对改造世界的方式的理解的不同。对它们的理解也要以马克思主义
9、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指导。自然观和科学观、技术观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其中,自然观决定着科学观和技术观,而科学观和技术观又反过来对自然观产生强烈的反作用。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既有以人消极地适应自然为特征的朴素的辩证自然观,也有以积极地干预自然为主的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更有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辩证自然观。(三)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命题。一方面,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着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晰、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自然界
10、演化着、发展着、可能还循环着。世界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的矛盾指导着人们的科学行为与科学意识。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来讲,“哲学”传统与“工匠”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居于主导或从属地位。而对于现代自然科学来讲,两种传统的结合则是突出的主题。分析当代研究生的特点,似乎工匠性的传统是主要矛盾。 (四)关于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门课程所能承担的,但自然辩证法作为对自然和自然科学发展的高度哲学概括的课程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创新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体系,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和产业问题。它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过程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自然 辩证法 文化教育 功能 及其 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