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高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教学设计.doc(1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人教版高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教学设计一学习者特征分析1.一般特征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其基本思维特点是: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思维占据了优势。具体表现为:(1)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学生能够按“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思维来解决问题。(2)认知发展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具备了“假设演绎”思维和系统思维。(3)思维活动中自我监控能力强,学生能够对自己智力活动过程进行控制,使思路更清晰判断更准确。(4)思维更加开阔,能跳出传统模式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思考过程中追求新颖独特的因素追求个性,并且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2.学习风格分析学习风
2、格的认知方式有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对于理科生来说绝大多数是属于场独立性。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能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给学生留一部分空间采用发现教学。如在讲授钠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相关只是点。再如 Na K分别与水反应,可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反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现象所反映出来的性质规律。另外,高中生的思维已渐渐趋向成熟,大部分学生是属于沉思型学习。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应注意培养直觉思维,大胆假设的意识能力。如
3、在学习碱金属的性质规律时,在学习过Na K等代表性元素后鼓励学生大胆地推测碱金属的性质规律。3.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1)预备技能分析本单元学习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等内容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已有涉及,这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在初中化学启蒙教学中,通过自然界中最常见化合物的学习,引出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等。本书第一章又在原有基础上对相关的理论做了深化,这些都为本章进一步认识物质奠定了基础。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但是学生对于观察与思考的结合、比较的条件控制,归纳的思维严密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4、。在初中阶段虽然学习了一些化学的基本知识,但是学生还没有涉及到化学物质结构的学习。在通过本章碱金属性质和结构的学习后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观点,让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2)目标技能分析本章涉及了不少以前学过的化学反应类型、各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有关实验操作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展和加深。(3)学习态度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上课积极性高;同时学生对于动手性的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二.学习目标分析1. 认知目标(1) 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初步知识来推断他们性质上的差异及其递变规律。为第五章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打好基础。 (2) 使学生掌握焰色反应,并能
5、利用焰色掩映检验Na K及其化合物。2. 动作技能目标(1) 能够模仿教师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2) 能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思考对碱金属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3) 能够利用焰色反应检验Na K及其化合物3. 情感目标(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2)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教给学生初步研究化学的一般方法(3) 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 对学生进行化学药品使用的安全教育及节俭药品教育三.学习需要分析1. 学习者现状分析(1)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元素和化合物(2) 对本章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各类忽而
6、物基本性质呵呵有关实验操作在初中学习中已有涉及(3) 在中学学习中学生并没有涉及到物质结构的学习,对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科学思想并不理解(4) 虽然已具备较好的观察能力,但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不强(5) 对于利用实验法研究物质性质这一过程并不十分了解2. 学习期望分析(1)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碱金属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2) 能运用初步的原子结构知识来了解碱金属元素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3) 使学生产生“族”的观念,为第五章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做准备(4)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及实验现象分析能力(5)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四.学习内容分析1. 教材分析编写特点:(1) 绪言
7、:将化学放入人类发展进步的背景下进行介绍,在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及如何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2) 教材第一章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体现了教材与初中化学的合理衔接。本章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作为重点,这些内容即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在回顾初中化学知识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认识水平发展(3) 本教材十分注重理论引出的基础。在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理论基础上“第二章”和“第四章”着重介绍了“钠”和“氧”的性质。然后由个别到一般归纳出“碱金属、卤素”性质,得出“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元素”的相似性质和递变性(4) 教材第六章及第七章则充分
8、发挥了理论引导作用,采用一般到个别的研究方法由氧族、碳族性质的比较来探究硫、硅等元素的性质(5) 教材还较好的处理了难点分散的问题。在第三章“物质的量”中侧重于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计算,而将难度较大的有关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的计算编排在第四章。这样在分散难点的同时使化学计算逐步深化 2. 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1)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初步知识来推断他们性质上的差异及其递变规律。为第五章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打好基础。 使学生掌握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掩映检验Na K及其化合物。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以及
9、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教学生初步的研究化学的方法(2) 内容分析:本章研究模式为:单质(钠)化合物(钠化合物)元素族(碱金属元素)。通过本章学习仅要为第四章卤素的学习提供感性材料留下伏笔,而且本章的研究模式也为“卤素”的学习提供了样本。教材将“碱金属”放在第二章,主要是考虑初中化学中已介绍了“铁”等金属并对NaOH、Na2CO3、NaCl等化合物的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为碱金属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从教材内容前后衔接需要考虑碱金属一章所包含的化学反
10、应类型较全面,对于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吸热放热等内容在第二章中体现地更完美,使第一章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对于这一章的教学可采用边讲解边实验的方式,这一章一共有11个演示实验,突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总结、归纳等得出有关钠的性质。在本章学习中教材在介绍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时注意突出“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想为后续卤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3. 教学媒体实验演示工具药品、ppt、黑板4. 课堂教学过程第一节 钠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钠的物理性质;理解和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验
1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德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教给学生初步的研究化学的一般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复习回顾讲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初中化学中都接触过哪些金属他们都有什么性质。回忆,回答听讲采用提问讲授法,对金属的知识进行复习, 导入新课讲述 很好,那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类特别的金属“碱金属元素”放映PPT第二章 碱金属听讲通过回忆讲、授引出新课新课讲授讲述 首先我们来学习碱金属中的代表“钠
12、”放映PPT第一节 钠演示实验21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表皮。观察钠的颜色。注意事项:(1)、取用钠时,打开瓶塞闻一下瓶中液体的味道(是煤油)。问题:钠为什么不暴露在空气中? (2)、用镊子夹取钠。问题:为什么不能用手拿? (3)、在玻璃片上切割时镊子要夹紧,刀不要切手,余下的钠放回瓶中,切下的钠用滤纸吸干煤油。问题:大块钠切割时能看到什么现象和得出什么结论?(特别注意钠块断层的变化)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依据现象,得出钠主要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放映PPT 金属钠 质软 ,具有 银白色的金属。钠是 热和电 的良导体,密度比 水 小,熔点较低。讲述好的刚才同学们
13、已经把钠的物理性质都进行了归纳总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化学性质,首先来观察一下纳的原子结构图放映PPT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提问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放映PPT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该电子。因此,钠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于氧气、非金属以及水反应。演示实验2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讲授并放映PPT实验(2-1)现象:切开表面变暗。反应方程式:4Na+O2=2Na2O (白色,不稳定)实验(2-2)现象:发出黄色火焰,产生淡黄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2Na+O2 点燃Na2O2(淡黄色,稳定)总结实验22后演示实验23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讲授并放映PPT 钠与
14、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1)钠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 2)钠块熔化成明亮的小球。(反应为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低) 3)小球四处游动,且发出嘶嘶的声音。(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4)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有碱性物质产生(NaOH)。)学生练习,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还原剂 讲解 从氧化还原角度看,在上述反应中,钠均失去电子做还原剂,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具有强还原性,也能和其它氧化剂,如氯气,硫反应。提问金属钠为何保存在煤油中?为何能保存在煤油中? 学生讨论回答:钠易与空气中的O2,H2O反应,所以应将金属钠与空气隔绝:因为钠比煤油重且不与煤油反应,所以保存在
15、煤油中。讲述在了解了钠的化学、物理性质后让我们来看看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主要用途。讲述并放映PPT 1:钠在自然界的存在有二种形态,一种是 单质 叫做 元素的游离态 ,一种是 化合物形式 ,叫做 元素化合态 。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约为 3 。2钠的主要用途(1):钠钾合金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Na熔点为98、沸点为883,具有较长的液态温度范围。钠不俘获中子,因此钠用于核反应堆的载热剂。(2):做还原剂冶炼金属。如钾、锆、铌、钛、钽等。 (3):光源。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能够穿透云雾,常用作道路和广场的照明,而且在不降低照度水平的情况下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逐渐在取代高压汞灯。Se
16、e.P94钠灯还可以用于洗相的暗室,因为这种黄光不会使像纸暴光。 (4):医药:24Na用来诊断和治疗某些白血病。 (5):制备氰化钠;钠、氨气、焦碳在800相互作用得到。采金业需要大量的金属钠来制备氰化钠。 (6):钠原来的一个主要用途是制造抗爆剂四乙基铅。由于铅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不少地方开始使用无铅汽油。因此,钠在这方面的消耗会越来越少。 观察实验思考讨论。作出回答听讲、思考回答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听讲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听讲,思考并完成练习讨论回答听讲这一环节采用了讲授法来引入课题实验演示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采用讨论法,使学生在群体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采用观察和
17、提问的方法来引出钠的化学性质的研究采用实验演示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之后有教师总结相关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采用讨论法,使学生在群体思考中相互启发,相互砥砺,可以有效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主要用途这一块概念性较强,主要采用讲授法来达到教学目的课堂小结讲述最后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这堂可所学的内容讲授并放映PPT一钠的物理性质1. 色、态:银白色光泽、固体2. 硬度:较小3. 密度:比水小4. 熔、沸点:较低导热、导电性:良好 常温:4Na + O2 = 2Na2O点燃二钠的化学性质 与O2反应1.与非金属反应 点燃:2Na + O2 = Na2O2 与S反应(
18、研磨爆炸): 2Na + S = Na2S 现象:“浮”、 “球”、 “游”、 “消”、 “红”2.与水反应 2e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 + 2H2O = 2NaOH + H23.与盐溶液反应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 H22e三钠的存在 无游离态,化合态有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四用途1制取过氧化物2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钾合金)3强还原剂,还原贵重金属4高压钠灯,透雾能力强参与归纳小结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完成练习通过课后练习来巩固所
19、学知识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钠的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掌握钠的两种氧化物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之间的差异 (3)了解碳酸钠和碳酸钠的鉴别方法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的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完善学习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教学重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4: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回顾讲述请同学们回忆钠在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产物的差异。讲述并PPT常温下:4Na+O2=2Na2O(白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 化学 一册 第二 碱金属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