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九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
《湘文艺九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文艺九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湘文艺九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最新教案)第一单元泥土的歌(四)山歌好比春江水只有山歌敬亲人阿里山的姑娘龙船调活动与练习第二单元七彩管弦(六)蓝色多瑙河羊肠小道蓝色狂想曲音乐知识圆舞曲音乐知识狂想曲活动与练习第三单元曲苑奇葩重整河山待后生蝶恋花答李淑一布谷岛儿咕咕叫常德人音乐知识曲艺音乐活动与练习第四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三)桑塔露琪亚田野静悄悄比托拉,我的家乡利里亚是个好地方云雀琉依的塔活动与练习第五单元合唱的魅力半个月亮爬上来回声猎人合唱牧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活动与练习第六单元黄河的故事综合艺术表演第一幕逃亡第二幕相遇第三幕奋起活动与练习第七单元难忘今宵毕业歌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难忘今宵活动与练习
2、我们的音乐天地(供选用)一、好歌点击祝你平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月亮河我的未来不是梦二、让歌声更美好三、音乐小百科音乐教科书循环使用记录综合练习、期末测评第一单元泥土的歌(四)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目标:1.以美丽的家乡、美丽的传说、美丽的山歌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热爱家乡之情和学习山歌之趣。2.学会山歌好比春江水,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方式来表达这首个的情感和意境。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广西的山歌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为主,感受广西的美。教具准备:有关广西山水与刘三姐传说的课件;山歌好比春江水不同演唱版本的音响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山歌好比春江水进教室。2. 教师
3、提问:你们听过刘三姐这个名字吗?大家知道刘三姐的故事吗? 二、新授。1.教师播放课件,课件以广西的奇山秀水为背景,插入一些电影刘三姐的片段,伴有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歌声。师生讨论:从刚才看到的课件中找出广西的“美”。提问:平时看到、听到的广西的“美”?教师小结:广西有美丽的山水、美丽的传说和美丽的山歌。2.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讲刘三姐的故事。教师讲述刘三姐的故事:播放课件刘三姐的传说传说,刘三姐是唐代壮家农家女,从小聪慧过人,被视为“神女”。十二岁的时候,她看见什么都能把它编成歌曲,开口就唱,而且旋律优美动人,声音甜美,别人都称她为“歌仙”。后来又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然而她
4、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于是便有很多流氓恶霸来找她对歌,想刁难她。三姐由于看不惯那些人的恶性,每次和他们对歌的时候都用自己的歌声来讽刺他们。恶霸每次都被三姐比下去了。三姐为老百姓们出了气。可是却被恶霸们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对她的崇敬与热爱之情一直没有减退。如今广西已是山歌的海洋,相传,那都是三姐流传下来的歌。3.提问:三姐是唱山歌的好手,可到底山歌是什么呀?教师解释什么是山歌,我国广阔的高原、山区以及丘陵地区,那里的人们每天要上山打柴、下河捕鱼,要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放牧。他们每天就这样生活着,感觉非常平淡
5、,于是,便用歌声来给自己解闷。特别是在大山里唱歌的时候,人在这座山上唱,对面的山还会有回音,就好像有人来应和你。如果对面山上真的有人的话,也会用歌声来与你对话。就这样,久而久之,就积累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歌曲,这些优美动听的歌曲就被我们称为山歌。4.提问:你们觉得山歌有意思吗?我们一起来学唱吧。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在教师指导下领悟歌词的含义为什么将山歌喻为春江水?三、欣赏。教师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的不同演唱版本,让学生比较不同版本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提问:同学们喜欢哪一种演唱版本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为什么?四、总结。你们喜欢山歌吗?因为山歌使我们的广西成为了全世界民歌眷恋的地方,每年一度的国际民歌节就在
6、广西南宁举行。老师希望和同学们一起把我们广西的山歌发扬光大,好吗?只有山歌敬亲人教学内容:只有山歌敬亲人教学目标:1、在快乐的情境游戏中学会歌曲只有山歌敬亲人,体验壮族人民的幸福生活。2、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器伴奏,主动与他人合作。教学重点:能够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只有山歌敬亲人,感受并表现34拍和24拍的节奏变化。教学难点:能准确地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教学准备:电子琴、歌谱、打击乐器等。教学方法:听唱法、游戏法等。课型:唱歌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做游戏:师生问好的节奏游戏。1、3/4|师:各位同学们,你们上午好。3/4|生:上午好!上午好!2、2/4|师:我来上课你们来学习
7、。2/4|生:我们学习快快又乐乐。二、走进壮乡。观看桂林山水风景。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为了鼓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民歌,请你们仔细听,一会来谈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音乐只有山歌敬亲人)生:(老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师:这么美的歌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中的壮族很有名的民歌,名字叫做只有山歌敬亲人,壮族的小朋友们生活在广西桂林,那里不仅歌美,风景也很美,有句话叫做“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描绘桂林美丽的景色的。今天,尹老师就要带同学们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看一看那里的山青水秀,听一听那里动人的歌声。三、山美师:听,山里传来什么声音?(山图)1、放二拍子部分。2、再听一遍。师:看谁的反应最快
8、,耳朵最灵敏,能把这山歌模唱出来?3、出示歌词,连音线唱法教学。按节奏念一念,加上“连音线”念一念。师:看了这乐句的节奏型,你们感到熟悉吗?生:好像跟“师生问好”游戏中的节奏一样。师:这位同学你可真棒!现在就请同学们把我们刚刚练习的节奏再来念一遍。生:师:好,我们在把歌词替换进去练习。(学生练习掌握)4、唱一唱。(回声游戏)师:同学们知道回声吗?生: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感受一下回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要求声音嘹亮,有山歌的味道)5、男女同学各唱一遍。师:你们学的真快,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是男同学的声音好听,还是女同学的声音优美?四、乐美1、师: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是2/4、3/4?还是有其
9、它特殊的情况呢?(出示歌谱)教师边唱边拍节奏。分析一下,哪里是四三拍,哪里是四二拍。2、先全曲模唱,填词完整演唱。3、教师出示打击乐器:碰铃、双响筒、三角铁。师:请你们按照歌谱上的打击乐器图示来为歌曲伴奏。五、人更美。领唱、合唱只有山歌敬亲人,体会壮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板书设计:只有山歌敬亲人1=F2/43/4【歌曲谱例】广西柳州刘三姐剧本创作小组编曲教学后记:山歌是民歌的一种。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优美的民歌。一首民歌就是一段民族发展的历史,一首民歌就是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很小的时候听过这首歌,爸爸从前喜欢的歌,属于记忆里的歌。今天能交教给下一代,有不一样的感受。阿里山的姑娘教学目标:1、学唱歌
10、曲阿里山的姑娘。2、了解高山族服饰特点,感受歌曲风格与特点。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教学难点: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体会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阿里山的风光视频或图片,从感受阿里山之美导入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聆听。让学生猜猜:这是来自哪儿的一首歌曲的旋律?二、新课教学。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2、简介管弦乐阿里山的姑娘鲍元恺编写的管弦乐小品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经典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旋律,由各种乐器声部轮流奏出,音色由幼细到柔和,再至深厚,仿佛众人口耳相传着什么令人喜悦的话语。首尾热烈狂放的乐队合奏,表现出民歌本色的淳美之感,使阴柔与阳刚之美,水乳交融
11、令人惊奇,并将中国原味民歌与西洋交响乐创作技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3、跟琴视唱歌谱,熟悉歌曲的旋律。先进行跟琴视唱,然后教师弹奏全曲,请学生边听边在歌谱中划出这条旋律。4、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在学唱过程中,可采取男女生对唱、分组接龙唱的形式,活跃学习的气氛。也可鼓励学生与同伴一起边唱边加上简单的动作,随音乐边唱边跳。如:四人一组手牵手(如教科书中的插图),三步一弹腿,左右方向各做1次。5、分组表演唱阿里山的姑娘。三、全课总结。阿里山的姑娘板书1=E4/4【谱例】张彻曲中速设计邓禹平词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前半节课教学节奏有点慢,故后半节显得有点紧凑;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还是比
12、较合理的。龙船调教材分析:龙船调是湖北利川地区花灯典型曲目,原名种瓜曲调瓜子仁调,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扮演要过河去亲戚家拜年的小姑娘,男的扮演热心推船摆渡的艄公,演唱有半说半唱,有互相对答,加上富有情趣的衬词,既有划船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更增添了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格调。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
13、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国民族歌曲产生兴趣。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3、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感受、体验湖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节奏、旋律、结构、音色等方面的分析。教学难点:对歌曲进行
14、创造与表演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图片的只直观出示,引导学生进入到歌曲的情节当中去。2、小组合作法:通过分组与任务的分配,集体完成作品的展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1、播放潘长江过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师:同学们,大家对这首歌的旋律都很熟悉,有谁知道歌曲的名字?(过河)描述了什么情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也和过河有关,同学们想听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龙船调。(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和耳熟能详的歌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转到课堂当中,并且对节下来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二、初步欣赏龙船调MTV1、师生一起欣赏歌曲龙船调并提
15、问:(1)歌曲的体裁是什么?(2)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3)歌曲中表现的是什么情景?2、师:龙船调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利川是民歌的海洋,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利川土家族生活离不了民歌,下田要唱秧歌,上山要唱砍柴歌,开山要唱打石歌,下河要唱捕鱼歌。“见物有歌,即兴起舞”。3、简介湖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课件展示)(1)土家族分布(2)土家民居特点(3)土家族服饰特点(4)土家风俗三、再次欣赏歌曲龙船调(卡通版本),表演交流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龙船调,这首好听的歌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们一饱眼福,欣赏了利川的独特风景,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
16、这首歌呢?1、师生一起欣赏卡通版本的龙船调(15分钟)并提问:(1)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2)歌唱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3)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山歌)教师小结山歌的概念。(4)探索:感受并学唱歌曲中具有山歌风味的乐句。(5)你能不能找一找歌曲当中的称词?教师:这首好听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们也入乡随俗,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2、出示龙船调的完整歌词,随后教师完整演唱歌曲龙船调,在对白处示意学生进行对话,并用自制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龙船调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去拜年哪呵喂,金那银儿锁,银那银儿锁,那阳雀叫哇捎着鹦哥、啊捎着鹦哥,妹娃: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艄公:
17、我就来推你嘛!妹娃:艄公你把舵搬哪啊,妹娃我上了船合:啊呦喂唑啊呦喂唑将呵妹推过河呦呵喂二月里是春分哪咿呦喂,妹娃去探亲哪呵喂,金那银儿锁,银那银儿锁,那阳雀叫哇捎着鹦哥、捎着鹦哥,妹娃: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艄公:还是我来推你嘛!妹娃:艄公你把舵板哪啊妹娃我上了船合:啊呦喂唑啊呦喂唑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3、分组按照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设计,要求将故事环节进行拓展想象与创编。(教师提供事先准备的艄公帽子等道具)4、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教师进行评价。(30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初听、复听、唱旋律、以及创编表演,从浅入深对这个作品进行体会与感受,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调动学生的
18、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学生的表演提供舞台,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四、拓展欣赏情感升华1、师:龙船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2003年11月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带着它飘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2、观看宋组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说一说当你看到外国人在演唱中国方言歌曲的心情。3、我们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湖北的民歌龙船调推广向了全世界,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的音乐、并通过中国的音乐了解了中国。4、聆听新龙船调师:湖北人民非常喜欢龙船调,它们在龙船调的基础上又改编了一首新龙船调,听一听,它有什么特点?(学生聆听、讨论)师小结:既有流行音乐的元素,又不失去民歌的
19、风味。(设计意图:通过宋祖英在金色大厅的演唱,进一步巩固歌曲,同时提升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使学生对中国的民歌又有了深一度的认识,通过新龙船调的聆听,把当前非常普及的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歌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学生的欣赏范围)五、教师小结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到的只是沧海一栗,今天的宋祖英能站在金色大厅,除了她个人的努力外,更依赖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熠熠生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挺流行音乐的同时多听听民族音乐。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更好的中国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第二单元七彩管弦(六)蓝色多瑙河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这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让学生
20、在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乐观的风格中感受到作者对维也纳故乡的无限深情和强烈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春天的美好追求。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的收集有关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的文字、音响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3、知识与技能:共同探讨圆舞曲的风格特点,了解其艺术价值。从音乐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其中音乐表现手段包括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织体等。音乐创作和历史背景以及艺术价值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本曲,使学生初步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什么是圆舞曲等音乐常识。2、通过欣赏本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3、通过欣赏本曲,引导学生认识
21、、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从而学会从音乐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音乐作品。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导语:“白桦林中的鸟语,蝶恋蜂迷的花香,微风漪澜的河水,拥有三百条支流的多瑙河,让我们为之心潮澎湃,让我们伴随着那优美、抒情、流畅的序奏,轻轻地徜徉在那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2、圆舞曲的发源地、圆舞曲的种类有哪些?圆舞曲又译为“华尔兹”,它是一种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民间三拍子舞曲。17、18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19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它的特点一般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速度多为小快板,节奏感鲜明。按速度不同分快慢两种。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是主要来欣赏一首由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闻名于世的圆舞曲蓝色多瑙
22、河,在欣赏乐曲的同时,老师将同大家一起去领略多瑙河上那美妙的异域风情。”3、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的生平和音乐成就。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是斯特劳斯家族里前后五位圆舞曲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其父与其同名,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而他小约翰施特劳斯,自幼酷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帮助下偷学小提琴、钢琴和作曲。十九岁时,组织了自己的一个管弦乐团乐队,赴波兰、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遂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首圆舞曲,其中最受世人喜爱的就是这首被誉为维也纳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艺 九年级 下册 音乐 精品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