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固抗滑桩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方案.doc
《锚固抗滑桩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固抗滑桩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方案.doc(9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xxxx深基坑及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建设规模及概况序号项目内 容1工程名称xxxx2工程地址xxxx3建设规模建筑面积约150000m24建设单位xx置业有限公司5勘察单位xx岩土工程公司6设计单位xx岩土工程公司7监理单位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8施工单位xx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第二节 工程基本概况xxxx项目位于zz市xx县,拟建场地南侧为洋川河,北侧为xxxx二期,晨光路东侧,交通快捷方便。xx县xxxx由1、2、3、4号商住楼组成均为-2+3+29层。建筑物呈长方形布置,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拟采用独立柱或柱基础,其中1、2、3、4号主楼单柱荷载最大为20000K
2、N,裙楼单柱荷载最大为2000KN。设计有2层地下室。建筑设计标高0.00相对于绝对高程为857.50(详附图:xxxx总平面布置图)。xxxx主楼设计为-2+3+29层,裙楼为-2+3层,均为2层地下室。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地形地貌较复杂,复杂程度为二级;上覆土层为杂填土,可塑红粘土,为特殊性土,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综合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详附图:xxxx工程地质剖面图1、xxxx工程地质剖面图2)根据设计规划总平面图,xxxxxx基坑开挖后,将在基坑西侧、南侧、东侧、北侧形成深基坑和高边坡。基坑西侧、南侧、东侧、北侧边坡依次划分为AB、BCDE、FE、AJHGF段(详附图:xx
3、xx边坡设计平面布置图)。xxxx工程地质剖面图1xxxx工程地质剖面图2xxxx边坡设计平面布置图第三节 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场条件1、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xxxxxx场地位于xx背斜东翼近轴部,为岩溶洼地地貌。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地形起伏较缓。勘察场地地形相对较平整。经鉴定,钻探孔孔口勘察高程在854.94-858.84之间,孔口高差3.90m。场内无活动性断层通过,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中统白云岩,呈单斜状产出,倾向41度,倾角15度。拟建场地内无断裂构造,地震活动微弱,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属稳定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场地稳定性较好。2、 岩土构成 根据x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及现场踏勘,场地边坡岩土构成主要为杂填土、可塑红粘土、寒武系中统白云岩组成。 边坡岩土组成按描述如下:由砖块及建筑垃圾等组成2.1 杂填土:杂色,由砖块及建筑垃圾等组成,厚度约1.02.5m,呈不均匀分布,位于边坡上部,杂填土堆积年限达10年以上。2.2 可塑红粘土:褐黄色,微裂隙发育,见铁锰质条带及团粒,质均匀,可塑状。厚度在0.44.8米,平均厚度为1.77米。2.3 强风化白云岩:位于基岩表层,岩芯呈砂状,碎块状,平均厚4.7m。2.4 中风化白云岩:灰、深颜色,微裂隙发育,薄中厚层状。含有灰白色方解石条带。岩芯碎块状,柱状。3、 水文地质条件3.1 地下水主要类型: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
5、水及基岩裂隙水:3.1.1孔隙水 为大气降水补给,在雨季时地表水在场内汇集下渗形成,属于临时性地下水,水量小,受季节性控制,分部极不均匀。3.1.2基岩裂隙水 拟建场地位于xx县洋川河旁,地下水受洋川河河水的影响较大。xxxx稳定地下水位约852.50m,查找相关水文地质资料,丰水期水位提高1-3米及排水。3.2地下水埋藏条件 场地原始地形为岩洼溶洼地地貌,不有利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径流和排泄,结合钻探资料,场地上覆地层为杂填土,可塑红粘土,下覆地层为白云岩,岩体微裂隙发育,场地地面高程为854.94m858.84m之间,钻孔孔底标高普遍在855.20m855.70m,钻探结束24小时后,对所
6、施工的钻孔水位进行水位观测,均有地下水。3.3 边坡稳定性评价边坡岩土质单元主要为可塑红粘土、强风化白云岩组成。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基坑边坡塌方影响区内有道路,破坏后果严重,故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已通过审查的x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边坡危险滑动面为强风化与中风化结合部位面,为圆弧形滑动破坏,需对边坡作必要的支护处理。故该次设计支护按上覆土体及强风化白云岩组成的基坑边坡设计。3.3.1、边坡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根据x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现场踏勘,边坡杂填土由砖块、粘土及建筑垃圾等组成,回填已有10年,结构密实;可塑红粘土褐黄色,微裂隙发育,见铁
7、锰质条带及团粒,质均匀,可塑状。强风化白云岩:位于基岩表层,岩芯呈砂状、碎块状。3.3.2、 边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已通过审查的x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表8.2.3-2、8.2.3-3,基坑边坡岩土体指标见下表:岩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参考值表 表1 指标岩土名称重度(KN/m3)岩土体抗剪强度承载力特征值fa(KPa)基底对砼摩擦系数锚固体与岩土间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frbk(KPa)岩体等效内摩擦角()C (KPa) ()杂填土19820100可塑红粘土17223.51400.2550强风化白云岩2330154500.40300中风化白云岩26.51202029
8、000.5076055第四节 边坡设计原则及构造设计要求1、边坡设计原则4.1.1根据已通过审查的x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边坡危险滑动面为强风化与中风化结合部位面,故该次设计支护按上覆土体及强风化白云岩组成的基坑边坡设计。4.1.2、基坑边坡根据AB、BCDE、EF、FG、GHJ、JA段边坡高度及其坡顶有无建筑物分段设计。具体按ABEF段、BCDE段、FGGHJJA段分段进行。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按临时性支护设计。4.1.3、根据地质工程条件,设计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4.1.4、边坡为岩土质边坡,根据xxxxxx基坑边坡岩土工
9、程勘察报告提供的岩土单元抗剪指标,采用表1指标数据进行计算。4.1.5、荷载效应组合采用现行国家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4.1.6、采用工程类比动态设计,根据施工现场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等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将对本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2、边坡构造设计要求4.2.1、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其中ABEF段采用1:0.7放坡,采用锚杆挂网喷砼支护,BCDE段采用抗滑桩支护,AJHGF段采用支护锚杆挂网喷砼支护。4.2.2、基坑边坡坡面按梅花型设置泄水孔。孔径均为80mm。间距3m3m。4.2.3、基坑边坡坡顶设置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第五节 边坡支护采用的结构体系 本工程
10、边坡支护结构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锚固抗滑桩支护结构体系。根据设计图纸要求,xxxxxx群体建筑基坑西侧、南侧、东侧、北侧边坡,分别划为AB、BCDE、FE、AJHGF段;其中:1、AB段位于基坑西侧,边坡高9.6m10.2m的岩土质边坡,长约76m;主要为回填土及强风化白云岩岩土质边坡,且为顺向坡。边坡采用锚杆+挂网喷砼支护; 2、EF段边坡位于基坑东侧,边坡高9.10m12.20m的岩土质边坡,长约82.5m,主要为回填土及强风化白云岩岩土质边坡,且为逆向坡。边坡采用锚杆+挂网喷砼支护;3、BCDE段边坡位于基坑南侧,边坡高9.0m10m的岩土质边坡,长约192 m;主要为可塑红粘土及强风化
11、白云岩岩土质边坡,且为顺向坡。标高853.4以上采用1:1放坡,坡面挂网喷砼支护,标高853.4m采用抗滑桩支护。4、FG/GHJ/JA段边坡位于基坑北侧,边坡高9.0m12.40m的岩土质边坡,长约228m,主要为可塑红粘土及强风化白云岩岩土质边坡,且为切向坡。边坡按1:1.0放坡后稳定性好,采用锚杆+挂网喷砼支护。, 本工程支护的工程量和有关技术参数如下表:支护结构主要技术参数表边坡分段边坡长度m位置支护类型型号单根长度m数量总长度m水平间距m垂直间距m入射角AB /EF158负一层锚杆 直径110mm93320负二层锚杆 直径110mm93320AJHGE228负一层锚杆 直径110mm
12、43320负二层锚杆 直径110mm43320BCDE192负一层锚杆 直径110mm43320负二层锚杆 直径110mm43320第六节 支护结构体系施工及设计要求一、锚杆施工及设计要求1、钢筋材料要求:锚杆直径22mm;采用II级螺纹钢。强度标准值fptk=335N/mm2,强度设计值fpy=300N/mm2。2、钻孔施工应符合下面的要求:锚杆孔均采用110mm钻孔,钻孔倾角为20;钻孔施工前应严格定位定向,孔距偏差不大于100mm;偏斜度不大于5%;孔深偏差不大于50mm;孔径偏差不大于5mm。3、锚杆安装前,严格检查钻孔深度,锚杆长度是否准确,下锚杆应对孔口保护,严防泥土、石块和杂物带
13、入孔内,锚杆露出孔口不得小于800mm。4、 锚杆孔完毕后,放入锚杆检查完毕合格后既进行注浆。5、注浆管应和锚杆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宜为100mm。6、灌浆材料锚杆水泥砂浆为M30,水灰比为0.380.45,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认。7、灌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 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8、锚固段的注浆:锚固段的锚固采用灌注净水泥浆工艺,将30mm塑料管附在锚杆(杆)体上,一同送入孔内,用注浆泵向孔内注浆,直至浆液溢出孔口后一分钟左右。注浆如浆液面下降应及时补注,直至浆液稳定在孔口为止(详现场施工图片1)。现场施工图片19、一次灌浆压力宜控制在0.81.0M
14、pa之间。10、钢筋表面不应有污物、铁锈或其他有害物质。二、喷射砼施工及设计要求1、材料:水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选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粒径不宜大于15mm,干法喷射时,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7%,若采用防粘料喷射机时,砂的含水率可为7%-10%。2、喷射砼前应用高压风水清洗坡面,并保持喷射作业前坡面潮湿。喷射混凝土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证喷曾表面平整,呈潮湿光泽,无麻窝、干斑或滑移及流淌现象。3、当工程需要采用外掺剂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外加掺料后的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喷射作业时应分段进行
15、,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小于30mm。5、钢筋网应在喷射一次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5mm。6、钢筋上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采用点焊,与锚杆焊接牢固。7、喷射砼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8、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一般工程不得少于7d,重要工程不得少于14d,当气温 低于+5C时不得喷水养护(详现场施工图2)。现场施工图2三、抗滑桩施工及设计要求1、孔桩开挖:采用机械成孔桩,即冲击钻机成孔。施工前应平整孔口,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必须采用间隔方式成孔施工。每次间隔1-2孔。每施工一段应
16、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对滑面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如实际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报告,及时变更设计。实挖桩底高程应会同设计、勘察单位现场确定。孔桩孔口采用钢护筒做锁口处理,锁口钢护筒高度为1.5m,大小为1.6m,厚度为10mm。桩身采用泥浆护壁,泥浆池开挖在孔桩附近,泥浆池装满后采用罐车将泥浆外运,倒在指定地点。2、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应在孔外预制成形,在孔内吊放竖筋并安装。竖筋的搭接处不得放在滑动面处。3、桩身混凝土灌注:桩孔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所准备的材料应满足单柱连续灌注。桩身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灌注过程中,按规范取样做混凝土试块(详现
17、场施工图3)。 现场施工图3第二章 编制依据第一节 编制依据(主要应用的标准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5、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6、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8、106-2003 ;1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 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0、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1)2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19、2009)2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25、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3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1998);3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3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3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4、施工现场临
20、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5、国家及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现行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 ;36、xx县xxxx基坑支护项目施工设计图;37、xxxxxx(14号)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堪阶段);38、本工程承包合同书等;第二节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等。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第三节 编制范围根据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出具的xxxx(14)号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具有指导现场实施计划的
21、专项施工方案。第三章 施工部署和施工计划一、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 1、本工程地下工程部分主要是基坑支护、土石方、地下室结构三大专业工程,施工过程具有紧密的施工关联性和彼此超前施工的配合性。基坑土方开挖在基坑支护抗滑桩、挡土板完工后,及该层喷锚支护施工完成后,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环节施工,土方开挖过程的开挖步距及每次完成的挖土深度必须以锚杆、挂网喷砼支护抗滑桩桩间板施工标高为准,与抗滑桩、挡土板、锚杆、挂网喷射砼等的施工紧密配合,分层交叉流水施工,至设计基坑底。 2、本工程土方开挖关键是控制好分层分段开挖尺寸,按分段作业组织施工,严禁超挖,并及时做好每层的临时降水、排水工作,以提供工作面给锚杆
22、、挂网喷射砼施工。 3、施工全过程应严格按照施工部署方案进行,控制好出土临时运输道路的位置及坡度,并根据挖土进深及每层次挖土的标高、平面情况及时调整,确保安全和土方运输顺畅。每层开挖时做好支护体及护坡的放线标识,做好保护措施,土方开挖过程必须派专人跟踪监控。二、工程施工的难点工程地点位于xx县城中心,施工影响重大,施工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影响及扰民,应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及疏导工作,将其影响程度降低到最低。第一节 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一、 管理人员配置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有目标、有秩序、优质高效完成本工程,我们将组建以项目经理为首,组织有良好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建设项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锚固 抗滑桩深 基坑 支护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