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匠实用技术参考大全)(民用锁开锁技术篇).doc
《(锁匠实用技术参考大全)(民用锁开锁技术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锁匠实用技术参考大全)(民用锁开锁技术篇).doc(13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开锁技术篇)技术性开锁的定义是不破坏锁体,锁芯结构,从锁芯开启的方法。用(各种单勾),(梳子型万能钥匙),(各种套开钥匙),(剪刀快手开锁),(用各种开启汽车锁的快手开锁),(暗配钥匙开锁),(手动开锁枪开锁),(电动开锁枪开锁),(撞匙开锁),(用推码技术开启机械式密码盘保险柜),(用技术性开启电子保险柜,密码锁,密码箱).上面提到的就是属于技术性开锁的范畴。万能钥匙的定义 万能钥匙这一说法由来已久了。 万能钥匙,顾名思义,就是万能的,能够轻而易举的打开各种锁具的钥匙。在不懂开锁技术外行人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样子和形状,它就是一把无锁不开的钥匙。其实不然,万能钥匙是许多用钢丝、铁钩
2、和齿模制成的组合拨动工具的总称。 万能钥匙,这个名词,英文译名为百合匙,意思是一百种开锁工具组合而成的钥匙。最早出现在欧洲,传入亚洲,然后才传入我国,早在30年代字典里就有记载,但一直没有十分完整确切、专业化的译名。在我国,人们只有在电视、电影和小说中接触到过,觉得十分神秘,而中国传统人文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便称之为万能钥匙;在锁匠行业,相对专业化地概。 括归纳为技术性开锁,万能钥匙是对手工技术开锁的工具的一个泛指开锁工具包括万能钥匙开锁工具可以是单钩,单钩是万能钥匙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套开的钥匙也可以作为开锁的工具,但不能说它是万能钥匙;电子解码的设备也可以开高智能的锁,但也
3、不能说它是万能钥匙;撞匙也可以开多种类型上下弹珠结构的锁,但也不能说它是万能钥匙.以前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老一辈们所说的万能钥匙指的就是那些单钩以及与单钩相组合的系列的能开那个年代锁的工具,现在时代发展技术换代,所以锁匠的认知观念也当更上个新台阶万能钥匙开锁的道理很简单,就是用钢丝、铁片、齿模等等众多拨动工具,利用一些很普通的机械力学原理,运用巧力来拨动锁芯从而达到非破坏性的、无明显痕迹的开启各类锁具的目的。在某种条件下,用上述工具开锁,甚至有时会比原装钥匙还要更快,更方便。不同的锁,其机理、结构也不同,使用的开锁工具也不一样,并没有十分固定的模式。开锁理论并不十分深奥,技术也不复杂.开锁主要是
4、技巧和方法,把开锁的原理弄懂了,就不难了现代的锁的种类较多,开锁方法,开锁的原理也不一样,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万能钥匙的开锁原理是用一种技巧性或利用锁的缺陷把锁打开的,万能钥匙的优点是开的快,但万能钥匙只能针对一种锁或一类锁 长期以来,在万能钥匙与锁的”较量”中,令人失望的是作为盾的锁,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处于下风。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万能钥匙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更新换代。从最早的初级开锁工具(例如一些小钢丝、小铁片等),迅速发展到如今较为先进的高压膨胀气囊、高频振动毛刷和电动电磁开锁器;更为先进的是超导软射线探测仪、超声波高频探测仪和最新的激光扫描仪,它们利用各种光波、射线扫描和探测锁具内
5、部结构并将其轻易打开。同时,由于各种电脑电控锁、密码锁、指纹锁和眼底视网膜电控锁等一系列采用高新电子科技的锁具的诞生,专门针对这一类锁具的智能解码器,电子破码机也迅速出现了。 万能钥匙竟然也十分的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向高度智能化、傻瓜化发展。最早的、最简单的铁钩、钢片等只需经过很短的练习就可掌握技巧;而现今的高智能化开锁器则根本不需要任何技术、技巧,只需通电产生高频振动即可随意开锁, 更为方便快捷。这些种类繁多的开锁工具在市场上、互联网上随意买卖,成了不法份子的 好帮手,而善良的人们对此一无所知,防范意识依然非常淡薄,往往就成了他们的作案目标。 勾形万能钥匙 勾形万能钥匙是最早出现的万能钥匙,也
6、称为第一代万能钥匙,它的使用历史不知是从哪个年代开始,(已无法考证).直至现在还有锁匠在使用.但现在这种勾形万能钥匙对于百分之九十的锁已不能打开,只能用于过去的老式门暗锁,和老式铜挂锁和现在的普通铁挂锁(直开锁).和执手锁,(包括七珠卡巴执手锁) 球形门锁 旧社会的大盗燕子李三就是使用这种勾形万能钥匙进行盗窃 “劫富济贫”的,许多旧时的特工人员都是采用这种勾形万能钥匙开锁,据一本上世纪1943年的国民党军统的教材书,在书上面里就有这类勾形万能钥匙的详细介绍. 勾形万能钥匙的制作非常简单,用钢线(自行车,雨伞的钢线更好)只要把钢线前端弯成7字形再用锉子锉小即可.能加工成可以自如伸入钥匙孔就行(钢
7、线前端弯成7字头约四到五公厘左右,还要根据锁形的大小和种类做成大中小几种型号) 开锁的技术也很简单,在开锁时把勾形万能钥匙伸入锁孔后,直插到底部直接用7字的前端勾子拨动锁体内的锁柱(也就是锁卡销,顺时针转动把锁卡销拨动往回缩,这样锁就打开了(不用任何推动杆),这种开锁方法就是利用勾形万能钥匙的前端勾子代替了锁心头的那根小柱子(小柱的作用是锁芯转动时带动锁的卡销的)把锁的卡销勾拨,使其收缩不能卡住锁柱,锁柱就会往上弹起,锁就打开了. 这种开锁方法根本不用无须理会弹珠和锁芯,锁芯不需用转动就能把锁打开. 用这种勾形万能钥匙来开启老式的弹珠门暗锁,老式的保险柜锁和现在的直开挂锁, 执手锁,(包括七珠
8、卡巴执手锁) 球形弹珠门锁都是不需用转动锁芯,直接把勾形万能钥匙伸入锁孔内底部拨动锁的卡销和弹簧达到开锁的目的效果的. 万能错位开锁法这种万能错位开锁法是最新式的技术性万能开锁法。因为第一代勾形万能钥匙从解放前已开始在民间运用。据有关资料记载,这种勾形万能钥匙应用的历史已有百年。进入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弹珠门暗锁和留匙弹珠挂锁的普及使用之后,使勾形万能钥匙逐步被淘汰(现已不能打开90%的锁),只能适用于少数锁仓库、铁门的弹珠直开大挂锁。锁匠们为不失掉“饭碗”,于是进行苦心钻研新的开锁技术,终于在七十年代初发明了第二代万能钥匙,也就是前面讲述的梳子形万能钥匙。随着时间的迁移,进入九十年代
9、,科学技术已经是突飞猛进,电子技术的应用普及于各行各业之中。因此,人们便把电子技术考虑用于锁业发展,逐渐发明了各种防盗门锁,特别是十字型弹珠门锁、三节锁芯锁、电脑匙弹珠锁的出现,以及在城市生活中使用得到普及,梳子形万能钥匙在许多新式防盗锁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毫无用武之地(但在落后的小城镇及农村,仍使用旧产品的锁类,梳子形万能钥匙在那些地方还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如今,已进入21世纪,再过几年,梳子形万能钥匙将会象第一代勾形万能钥匙那样全面被淘汰,只要是用钥匙来开启的锁,包括用梳子形万能钥匙不能开启的锁,这些锁的自身都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点。无论锁外形是大或是小,锁的弹子是否超长,仍然可应用技术性的方法
10、开启。曾有人经过解剖许多种类的锁,仔细研究、分析,总结经验,终于找出了所有用钥匙来开启的锁都存在相同的薄弱点。于是在锁存在的相同薄弱点上创造发明的万能错位开锁技术,开启各种锁。这种万能错位开锁法,只要了解了其中的开锁原理,便可举一反三,势如破竹的顺利打开各种锁。可以说这门技术是千锤百炼,过得硬、方便简单可行的一种新式的技术。它不象第一代勾形万能钥匙那么单一,也不象第二代梳子形万能钥匙需要制作多种型号,以及缺牙型的梳子钥匙,那么麻烦和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掌握此开锁技术的锁匠,可以达到到处随手捻来既是开锁工具,即使就是一根筷子都也能成为开锁工具。所以说,这种万能错位开锁法是锁匠技术理论手中的法宝。
11、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的有关知识。错位法的开锁原理:什么叫错位?为什么要错位呢?首先要了解锁的结构,弄明白它的开锁原理。在前半部分已讲述了只要是能自如转动的物体都必须是圆形才行。锁芯更是不能例外。万能错位法就是在圆形物体上面做文章,钻其圆形锁芯的漏洞。据有关人员拆解上百种类型、上万把锁,曾用电脑、电子计算机计算和用千分卡尺来测量,还用放大几十倍的放大镜仔细观察、分析,进行了几千次的试验,才总结得出其开锁原理。不论是门锁,还是其他类型的锁;不论其外形是方形,还是圆体形;虽锁身形状千奇百怪,但锁芯都是圆柱体形,且90%锁芯为铜制的(也有一些用不锈钢制的)。其锁芯均为圆柱体形。所以破解的奥秘就在于这个圆
12、柱体形的锁芯上。比如说,一般的普通门暗锁都为五齿型的钥匙,锁芯钥匙孔内有5个弹珠孔,每个弹珠孔的直径均为20丝米(1丝米=1/10000米),那么每个孔的内圆周长就是62.8丝米(取3.14)。弹子的直径也是20丝米的话,则根本不能放入弹珠孔内,除非常精密到一丝不差的情况,要硬压才能把弹珠压进弹珠孔内。如这样,需要取出弹珠就非常困难。要让弹珠能够在弹珠孔内上下自如的活动,就要有一定的公差,那弹珠的直径就必须小于弹珠孔内圆的直径。所以说,精密到没有一点公差的,弹珠大小与弹珠孔丝毫不差的锁,锁具生产厂家根本不能生产出来。今后的科技不管怎么发达,相信也不可能生产出这样的锁。锁具在制造过程中是不能违背
13、弹珠比弹珠孔小这一规律的。笔者本人也曾用千分卡尺来测量计算过许多弹珠锁的弹珠孔与弹珠,得出结论是:弹珠横截面的面积一般为弹珠孔横截面积的85%至90%之间。那么,弹珠直径就必须控制在弹珠孔直径的95%以内。比如上述弹珠孔直径为20丝米,弹珠的直径最多不能超过19丝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弹珠的外沿与弹珠孔的内壁面有一定的空隙,弹子才能自如活动。再回头来分析一下直径为20丝米的弹珠孔,孔内圆的周长约为62.8丝米。在测量内环圆形周长为62.89丝米,但贴着弹珠孔口边缘测量却有70丝米,甚至超过70丝米。为何会这样呢?是哪里多出长度来呢?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出长度的原因。锁芯弹珠孔口刚好处
14、置在锁芯圆外形的龟背上。龟背上是凸圆形,弹珠锁芯孔内圆环却是平面圆形,龟背上的圆形弹珠孔则是凹凸不平的一个斜斜圆形,凹凸的地方就是多出长度的原因。可以做一个试验:在一张硬纸上用圆规画上一个圆(20毫米的直径),再把纸卷成空心圆柱形,让画的那个圆在圆柱体的凸背上,如图:从图中可以分析得出:原来图上的那个圆直径为20dm,在把纸卷成圆柱体形后,圆的直径已被卷成弧圆形,从这个弧圆形的两端画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明显是比弧圆的外弧线短些。其实,在弹珠孔内的直径就相当于这条两端连接的线段。所以,弹珠孔口的圆周长为:203.14=62.8dm,那么,弹子孔内内环圆形的周长由于直径小于20dm,周长则小于
15、62.8dm。从上述例子可以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又给弹珠的活动空间增加了一定的空间。一般锁在锁着的状态时,锁身的弹子孔与锁心弹珠孔是笔直相通,且大小完全 一样和完全重合的(这里说明一下,锁身的弹珠孔口是在龟背反面底下,测量它的直径与周长,其结果与锁芯弹珠孔口的完全一样)。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锁(指有锁芯,且是圆形的锁锁芯),在锁着的状态下,只要用小刀或小起子插入钥匙孔内卡住锁芯,顺时针方向扭转,都可以扭转515,没有一把弹珠锁不是如此。锁在锁着的状态下,锁芯丝毫扭不动的情况是不会有的。前面已讲叙了弹珠必须比弹珠孔小,弹珠才能在弹珠孔内有活动的余地。这就是锁在锁着状态下可以扭动锁芯的原因。扭动了锁芯
16、,就会形成弹珠与弹珠孔的错位。万能错位开锁法就是从这里着手,不懂上述道理,就无法弄清万能错位开锁法的奥秘。为何锁在锁着状态下,只能扭转锁芯转动515?扭转度数在一些又不行呢?这是锁匠学习万能错位开锁法时,一定要弄清楚的一个重要原理,然后才能理解开锁原理和学好开锁这门技术,用万能错位开锁法打开各种各样的锁。锁在锁着的状态下,锁身、锁芯两个弹珠孔重合成一个孔,每一个孔内都有两粒弹珠和一根小弹簧。第一粒弹珠是指平常可以从钥匙孔看得见,与钥匙接触的那一粒弹珠(前面已有所述)。被第一粒弹珠压位的弹珠称为第二粒弹珠,也就是制栓弹珠。由于弹簧的弹力、反弹在弹珠孔内的第二粒弹珠,使其向锁芯弹珠孔内顶,形成第二
17、粒弹珠有一部分长度卡在珠弹珠孔内,另一部份长度则卡在锁身弹珠孔内。第二粒弹珠卡进锁心弹珠孔内的长度是根据第一粒弹珠的长度来决定的。因为当锁在锁身状态下,弹簧把第二粒弹珠向上顶,第二粒弹珠则把第一粒弹珠向上挤。当第一粒弹珠被挤压到了锁芯钥匙孔内的那条长形凸条边,碰撞时就再也不能被挤压出外了,被卡住在那条条形凸条的边缘。第一粒弹珠短,它被挤到凸条边时,在弹子孔内留下空间位置多,第二粒弹珠卡进锁芯弹珠孔内的深度就多一些,就形成第二粒弹珠有大部份的长度卡在锁芯弹珠孔内,小部分长度卡在锁身弹珠孔内。反之,第一粒弹珠卡的话,第二粒弹珠就只能是小部分长度卡进锁芯弹珠孔内,大部分长度卡在锁身弹珠孔内。所以,第
18、一粒弹珠的长度决定 着第二粒弹珠进锁心弹子孔的深度。因此,锁在锁着状态下,第二粒弹珠由于有一部分长度卡进锁芯弹珠孔内,卡住了锁身与锁芯的断离面,把锁芯与锁身连在一起,锁芯就不能随便乱转动,无法打开锁内机关把锁打开。当将原装钥匙伸入锁芯钥匙孔后,把第一粒弹珠往下挤下,形成连锁反应;钥匙挤第一粒弹珠,第一粒弹珠又压挤第二粒弹珠,第二粒弹珠又往下挤压弹簧,弹簧往下顶碰着铝封,就只有收缩。当第一粒弹珠全被压到平锁心弹珠孔口、第二粒弹珠全被压到平锁芯弹珠孔口时,锁芯与锁身的边缘没有任何东西卡住,形成了断离面,成为分离状态,钥匙就可以扭转锁芯把锁打开(这在锁的开锁原理一节已有叙述)。锁在锁着的状态下,弹珠
19、在锁身和锁芯重合的弹珠孔内,若是用东西插入钥匙孔内一点,顺时针方向扭动锁心强行转动(一般转动在515之内),情况就不同了。第一粒弹珠由于扭动的作用,在锁心弹子孔内形成80左右的倾斜度(因为弹子直径为弹珠孔直径的90%之内,所以只能达到80左右的斜度)。第二粒弹珠则不同了,因为它被扭向顺时针方向,形成只有斜度为60左右。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弹子小于弹珠孔,弹珠有活动的空间。第二粒弹珠又处于锁身弹珠孔与锁芯弹珠孔的交接口处,上下各占有空间。珠扭转515后,形成了锁芯与锁身弹子孔不是笔直相通,而是形成了错位,如图: 。错位后的交接重合口也就是锁身弹珠孔与锁芯弹珠孔口的重合部分,就不再是原来的20丝米,
20、只能是1617丝米。锁芯的弹珠孔与锁身的弹珠孔在形成错位之后如图: 。第二粒弹珠下端往右边倾斜,下端顶碰着锁身弹珠孔的内壁;上端则往左边倾斜,顶碰着锁心弹子孔的内壁。加上外力(扭别锁芯转动的力)的作用仍存在,第二粒弹珠被扭别卡住。从上图可看出:第二粒弹珠被锁芯弹珠孔口的右下角顶着和被锁身弹珠孔口的左上角顶着。这样,第二粒弹珠就被卡住而不能上下左右活动。那么,当第一粒弹珠被外力压下时,强行碰撞第二粒弹珠的话,第二粒弹珠就会被强行向下方压下,被迫向下运动,情况如下所示:第二粒弹珠被第一粒弹子强行压向下方,当第一粒弹珠的下端下行至锁身弹子孔口时,被锁身弹珠孔口的外沿左上角顶住而无法再向下压。那第二粒
21、弹珠因被第一粒弹珠压至锁身弹珠孔口时而不再被压力向下压。这时,第二粒弹珠的上端刚好与锁身弹珠孔口相平。这时,锁芯与锁身的断离面已形成了分离状态。在原有的外力(推动杆(别子)拨动的力)作用下,就会自动转动一定的度数。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这里。前面阐述了这么多,其重点就是如何进行错位。如果弄明白了这一点,可以说是完白明白了错位开锁原理,也就等于弄明白了90%的开锁技巧。推动扭转锁芯515,让锁芯形成错位,如何推动扭转才好?用什么工具才合适呢?这是很值得谈论的话题。用小刀或小剪刀的夹角来斜顶住钥匙孔口右上方的角;也有的用钢线制成“T”字形的勾子来勾拉钥匙孔左下角。用小刀顶,如图: 。用勾子拉,如图: 。
22、顶的话,是顺时针方向顶住钥匙孔右上角;拉的话,是往左下方稍斜一点勾拉。这样之后,就会使锁芯内弹子孔形成错位。有的为保险起见,采用钢线(自行车钢线或钢骨雨伞的钢线)制成推动杆 。这种推动杆,有半粒米(约23毫米)长,粗为可放入一般的钥匙孔内。这种双勾,用手指定压时还可以变小,放手后又恢复原状。无论大锁、小锁的钥匙孔均能插入应用。把双勾勾头插进锁心钥匙孔口内,勾稳后,稍用力以钥匙孔为圆心,反双勾顺时针扭转。双勾的右上勾头的作用就成为拉力。左下角的勾头便成为顶住作用。如图: 。手拿着勾把手使可以扭动锁芯。然后用单勾(单勾用发夹或钢线锤扁锉成的长扁条形)伸入钥匙孔内,把弹珠向着弹珠孔内方向刮压。先是把
23、拨条伸进钥匙孔最里面从里面的那一粒弹珠开始,由里向外按压所有的第一粒弹珠,反复刮压几下。也有的从钥匙孔的第一粒弹珠开始,由外向里一个弹珠一个弹珠的点,刮,压。用单勾刮压起到的效果是:当第一粒弹珠被向下刮压时,第一粒弹珠顺着锁芯弹珠孔往下压,就会把第二粒弹珠往下挤压,也就是使第二粒弹珠往锁身弹珠孔内压下,刚好使第一粒弹珠下压顶平到锁芯与锁身断离面的弹珠孔口。由于锁芯与锁身弹珠孔口已形成错位,以及角度的原因,第一粒弹珠下端碰着了错位后的锁身弹珠孔孔口外沿,第一粒弹珠在弹子孔内形成了80左右斜度。第一粒弹珠周围都碰着了弹珠孔的内壁。这时,用单勾再怎么刮压第一粒弹珠,也无法将第一粒弹珠再压下去。下面的
24、,在锁身的第二粒弹珠因被顶脱离了锁芯,脱离后因错位空间的强迫,使第二粒弹珠受弹簧力作用,又往上顶。但上顶到锁心弹珠孔口外沿边时(也就是锁芯弹珠孔的右下角),想再向上顶也顶不上了(除非这时放松了扭别转动锁芯的错位的工具推动杆(别子),弹珠立即会弹上来恢复原来的锁着状态。)开锁时,关键是在于单勾的操作。单勾刮压弹珠时,可以由外向里:1、2、3、4、5一个弹珠接着一个弹珠(点)的进行点,刮,压。也可以由里向外:5、4、3、2、1迅速刮压出来。反复点,刮,压几次后,就会使锁芯与锁身形成分离状态,再转动锁芯即可开锁。这种万能错位开锁可以达到与原装钥匙开锁的效果一样。一般都是用左手扭动推动杆(别子),右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锁匠 实用技术 参考 大全 民用 开锁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