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塔工程滑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doc
《井塔工程滑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塔工程滑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doc(6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建元煤矿产业升级改造井塔工程滑模专项施工方案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处1建元煤矿产业升级改造井塔工程(章)二一七年八月十三日建元煤矿产业升级改造井塔工程滑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人员签字名单编 制: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机电负责人:安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部名称: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元项目部日 期: 二O一七年八月十二日建元煤矿产业升级改造井塔工程滑模专项施工方案会审意见工程部:安监部:总工程师:单位名称: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日 期: 二一七年八月十二3.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11.2编制依据:1第二章 施工管理目标及组织配置22.1工程施
2、工目标22.2组织机构22.3劳动力组织32.4岗位职责3第三章 施工准备103.1技术准备103.2滑模机械设备准备10第四章 施工总体方案104.1施工方案的选择104.2滑模施工方法104.3垂直提升104.4操作人员上下10第五章 滑模施工系统设计115.1滑升模板系统115.2操作平台系统145.3液压提升系统145.4支承杆145.5平台组装及试压155.6滑模施工流程及要求165.7滑模拆除235.8滑模装置计算23第六章 安全技术措施256.2操作平台256.3垂直运输设备256.4动力及照明用电256.5通讯与信号256.6安全256.7施工操作29第七章 质量控制措施297
3、.1质量保证措施297.2平台扭偏纠防措施31第八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328.1滑模施工进度计划安排328.2工期保证措施328.3夜间施工措施328.5滑模施工技术交底提要34第九章 质量检查及验收34第十章 应急救援预案3510.1编制目的3510.2 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3510.3应急救援工作程序3710.4应急救援方案3710.5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4110.6发生火灾应急救援方法.4510.7防触电应急救援方法. .4910.8 物资准备5210.9应急通信联络53第十一章 附表及附图5311.1施工平面布置图5311.2滑模施工值班表5511.3一个储仓主要施工机具5
4、533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该工程为鄂托克旗建元煤矿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建元煤矿井塔工程项目,建筑面积:8834.2;建筑高度85.20m;建筑耐火等级:二级;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地下、基础、露天外漏结构为二(b)类;地上为一类(室内正常环境)。井塔:建筑平面轴线尺寸为22.8*26m,檐口高度85.20m,16.5m以下壁厚600mm,16.5m以上壁厚500mm,壁柱尺寸1.2m*1.2m,内有10层楼面,标高分别为:16.5m,23.10m,28.5m,33.9m,39.3m,45m,51.0m,
5、56m,66.5m,85.2m。85.20m井塔屋面采用网架结构,100厚彩钢夹芯板。1.2编制依据:2.1依据施工图纸;2.2依据有关的标准图集;2.3依据有关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07-20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
6、7-2012(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2(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11(1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1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12(2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2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2)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22)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
7、技术规程JGJ65-2013 (2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第二章 施工管理目标及组织配置2.1工程施工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合格。2.施工进度目标:根据基础工程施工进度,我公司计划于2017年5月1日开始组装滑模, 2017年 5月 16 日完,施工日历天数 25 天。 3.安全施工目标:(1)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其它重大事故。(2)彻底杜绝火灾、触电事故的发生。2.2组织机构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和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在具体施工中有效地实施。在本工程中,我们将以下的质量管理机构来全面地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副经
8、理经营副经理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质量安全部综合办公室经营部结构施工队装饰施工队机电安装施工队滑模施工队图2.2-1 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2.3劳动力组织1.滑模施工必须连续进行,并且需要很好地施工组织,以保证滑模施工的顺利进行,故特别成立滑模领导小组(见下表)。职务人员组长马龙田副组长李培忠、石军、分包队负责人(2人)、滑模负责人(2人)组员庄维强、韦有伟、毛学明、刁九生、钢筋班组、液压站班组、混凝土班组等相关班组全体人员2.劳动力安排:分两个工作班,具体劳动力人数及人员的安排(见下表)。班组白班夜班滑模班组3人3人钢筋班组16人16人混凝土班组4人4人木工班组4人4人收光班组4人4人小工2人2
9、人 3.排好滑模工期计划,保证工期顺利如期完成。2.4岗位职责2.4.1滑模施工总指挥对滑模施工负领导责任根据施工现场的 施工进度,统一平衡人力、物力。做好滑模施工的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组织实施各项滑模技术措施。协调解决施工班组间的矛盾,组织检查验收滑模验收机具和液压设备,按施工进度及时下达滑升指令。2.4.2施工负责人滑模按每天两大班制作业,每班12小时,各班组施工负责人职责如下:1.服从滑模施工现场总指挥的领导,对本班组的滑升速度、质量和安全全面负责。2.根据滑模总指挥的指令和本作业班组滑升进度情况,下达本作业班作业开始或暂时中断或作业完毕的指令,及时向现场滑模总指挥汇报,凡本作业出现各种
10、问题未处理完毕不得离岗。3.监督检查本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认真执行岗位制和相应的技术安全质量措施,检查混凝土、钢筋的施工质量。4.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各种发生情况,确保滑行的顺利进行。5.随时记录班组在滑升过程中发生的情况,组织和协调各工种作业班组的矛盾,凡是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均需及时进行处理。6交接班认真组织作业班组按规定认真执行交接班,各工种作业班组负责人应向下一班交代本工种作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和效果,移交施工记录本。7.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及时组织混凝土和钢筋的 垂直运输工作。8.根据滑模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和调整劳动力。2.4.3滑模作业班负责人:2.4.3.1土建技术负责
11、人1.对土建施工技术全面负责。2.熟悉滑模土建结构设计图纸和滑模机具组装图纸以及相应滑模技术措施,并携带以上图纸上岗。3.随时检查筒壁混凝土的滑升质量,监督检查各作业部位按本交底要求进行作业,包括浇注混凝土、绑扎钢筋、埋设预埋件、48支撑杆的接长和相应限位器的安防、滑模操作平台平整度和漂移检查 4.随时检查各部位千斤顶的工作状况,48支撑杆的垂直度和弯曲程度、滑模的模板是否与钢筋和预埋件挂扣、混凝土出模强度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要求(包括混凝土是否拉裂、蜂窝、麻面、漏筋等缺陷),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滑模技术总指挥汇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重大事故发生。5.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规定每次滑升的
12、高度为300mm,并向滑模控制台传达每一次提升的指令,规定本次提升所要求的千斤顶行程数。每次提升之前要用水准仪检查限位器的标高是否准确,是否拧牢,及时调换损坏的限位器。每次提升要观察千斤顶是否同步上升,每次提升后要检查千斤顶是否都达到限位器所要求的标高要求,凡是失灵的千斤顶均应及时调换。6.每次滑升之后,应用经纬仪观测侧壁的垂直度,并做测量记录,将测量成果向现场滑模施工技术总指挥汇报。若筒壁垂直度误差超过5mm时,应及时查清原因,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纠偏。7.按施工组织设计指定的标高检查滑模操作平台的变形和模板的锥度,以防止钢筋混凝土墙面出现变形情况。8.滑模初滑后,要对操作平台、模板锥度、千
13、斤顶、支撑杆和液压提升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凡是出现问题应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各部位螺栓的松动要及时重新拧紧。试滑时要及时检查出模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0.2MPa,用手指按时无明显指坑而由水印,砂浆不粘手,指甲划过有痕,滑升时用耳听到“沙沙”的摩擦声,这表明筒壁混凝土已达到出模强度,可以转入正常滑行。另一个检查混凝土出模强度的方法如下:用铁钉在试升出模的混凝土上轻轻划痕,如深浅一致,且有清晰的痕迹,表明模板可以继续滑升;如划不出痕迹,说明混凝土已结硬,脱模过迟,应加快滑升速度;如划痕很深或混凝土下坍,表明混凝土尚未初凝,不能滑升。9.与液压提升设备的技术人员密切合作,信息传递要块,以便于果
14、断处理滑升过程中出现各种技术问题。10.及时通知钢筋作业班负责人检查绑扎钢筋的规格、间距、根数、排列、接头部位和绑扎搭接长度等是否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按规定做隐蔽工程验收。11.在设计洞口、施工洞口及甩槎后浇注混凝土施工缝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进行处理,详见有关图纸。12.混凝土筒壁上的预埋件应按筒壁上预埋件位置设专人负责预埋,凡预埋一个消号一个,避免遗漏,出模后应按规定标出。每次滑升前要进行检查。13.每次滑升时,应检查预埋件的位置、标高、数量、规格、检查环筋接头是否绑牢,并检查预埋件和环筋是否突出筒壁结构断面,以防止滑升模板挂牢预埋件和环筋而造成停滑、操作平台倾斜等。14.及
15、时通知土建各个工种负责人做好施工准备,按时将钢筋、混凝土、支撑杆等吊运到操作平台。15.随时监督检查各土建工种按本交底进行作业,凡是违反操作规程应及时制止;对可能造成安全、质量事故的违章操作及时做出处理,包括暂停作业。16.根据气象预报和实际情况,不同工程部位,及时提出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和塌落度,并经过滑模施工技术负责人的同意。17.按规定做好钢筋隐蔽工程记录,按不同规格记录钢筋规格、数量、代换情况及特殊部位结构处理措施。18.按公司规定做好滑模混凝土施工日志,内容包括如下:(1)施工部位、滑升高度及浇筑混凝土的数量。(2)混凝土配合比及塌落度。(3)前后台施工班组、混凝土振捣的人员姓名。(4)
16、记录本班作业气温状况(每班三次)。(5)本作业班施工的操作平台倾斜和漂移状况、筒壁倾斜和平面变形等不良情况,所采取技术措施,下作业班应注意的问题。2.4.3.2机电技术负责人1.对液压控制台设备和电气技术工作全面负责。2.当滑模操作平台发生倾斜、扭转和其他变形时,应协助土建技术人员采取技术措施,分区调整限位器标高以控制千斤顶的行程,直至偏差得到纠正为止。3.当遇到特殊情况,应及时确定提升操作平台的间隔时间,以防止混凝土粘结模板。4.随时检查各部位千斤顶的出力情况,检查液压系统油路是否漏油等故障发生,及时查清原因,排除隐患。5.监督检查液压控制台、千斤顶作业组、电气、钳工和维修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有
17、关操作规程,高标准完成滑升任务,保证滑模施工顺利进行。6.按施工方案敷设备用电路,随时检查避雷系统是否完好。2.4.4滑模作业班各工种负责人1.对本工种本专业的施工质量、进度全面具体负责。组织领导本工种遵循安全质量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出色地完成作业班负责人所布置的各项工作,开好本工种班前交底会。2.对本工种的技术问题负责,及时处理各种与技术相关问题和事故,并及时向滑模技术总指挥汇报。3.根据施工进度,及时组织吊装所需各种施工材料。4.合理组织和安排本工种作业班组的劳动力,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需要,随时调配和平衡劳动力5.组织好交接班和上岗前的准备工作,待本工种个岗位人员就位准备完毕,及时向本班负责
18、人报告,并与地面联系升滑作业,临下班时要掌握好混凝土的需用量,及时通知地面混凝土搅拌数量。6.尽可能为下班的作业创造好条件,特别是各种预埋铁件、钢筋、支撑杆即将到位时,临下班时即使本班不能安装,也要将上述预埋件等提吊到操作平台。交接班时环筋必须绑至千斤顶横梁的下皮位置,以增加纵向钢筋之间的连接,增加支撑杆的刚度,凡是需接长的支撑杆应当接上,能放置的预埋件应及时预埋。凡是已入模的的混凝土必须按施工方案要求振捣完毕方可下班。7.组织吊运钢筋、混凝土、预埋件等应先用先吊,后用后吊,以减少操作平台上的荷载,钢筋、混凝土、预埋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指定平面位置堆放,防止操作平台上荷载过于集中产生偏载而导致滑
19、模倾斜。8.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要求,控制混凝土浇筑层的薄厚、灌注速度和振捣质量,混凝土浇筑要分层交圈连接施工,一次正循环灌注混凝土,下一次要反循环灌注混凝土。相邻振捣组混凝土接槎处应特别着重检查振捣质量。定时检查钢筋的规格、间距、搭接长度和绑扎质量,对重要部位如洞口处的暗柱等钢筋教密部位应加强检查控制。检查预埋件安放部位是否正确,是否挂靠滑模的模板。检查支撑接长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查每一个限位器的标高是否正确,是否牢固。凡是洞口位置的支撑杆应按施工方案规定要求进行加固焊接。9.定时检查和复测标高,特别在关键部位。10.当滑模施工总指挥下达暂定作业时,组织本工种人员就地待命,不得哗乱或擅自
20、离岗位。凡是施工当中吃饭或临交班时,混凝土搅拌站后台应按操作平台上所通知数量准备混凝土,为操作平台上创造好条件后方可就餐或下班。每逢就餐或下班空隙时,安排滑模所用钢筋的吊装,达到减轻混凝土垂直运输的紧张情况。11.组织好本工种文明施工,监督检查是否做到活完场地清,散落在模板外混凝土要及时清入模内,操作平台上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作业纪律,凡是违反者应严肃处理。2.4.5各工种各专业操作组及现场管理部门1.测量组:使用仪器包括1台全站仪、1台水准仪和其他测量工具。2.按照滑模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建立塔壁垂直观测控制点,包括地面后视点。协助木工组组装滑膜操作平台,检查核对滑模机具,包括模板的锥
21、度,严格控制组装质量,认真填写质量检查记录。在开始滑升时,要求每滑升2m用仪器给出一次标高,用红线画出每根支撑杆上,在复测核对后用挂牌标明。每提升一次(300mm)应进行一次垂直观测,填写测量记录,并将测量结果向滑模技术总指挥汇报。支撑杆上所画每次提升高差白线标志误差不得大于2mm。3.滑模机具与液压设备组:按施工组织设计详图及总设计说明要求进行滑模系统组装,组装要求与质量标准详见组装图,并另进行详细技术交底。4.混凝土施工组:(1)施工机具:振动棒、捣固钎子等。(2)操作平台上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仔细按本公司施工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进振捣,确保混凝土质量,防止出现蜂窝、麻面、漏筋、漏振等现象,也
22、不准出现过振现象,对于钢筋密集处要用捣固杆配合捣固。混凝土浇捣顺序、方向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要求进行分层浇圈连接浇捣,每层厚度为300mm,并按规定均匀变换浇注方向,以防止筒体倾斜和扭转,振捣时不得触动支撑杆和模板,振动棒插入其下层混凝土的深度应控制在50mm左右,当振捣完毕时应立即关闭振动器,严禁将振动棒扔在混凝土内乱振而导致卡棒或混凝土坍塌事故,在两个浇注组的接头处两家配合好,不得高低不平或互相扯皮导致漏振。每个浇捣组应由一个作业组负责。(3)在振捣混凝土时,应及时清理干净粘在模板口、边沿及散落在操作平台上的混凝土,以防止混凝土凝结导致增加滑升的摩阻力和影响出模混凝土表面光结度。(4)混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专项 施工 方案 专家论证 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