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路新建工程施工方案.doc
《快速路新建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路新建工程施工方案.doc(222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快速路新建工程施工方案中铁二局蒲丹快速路(S401线蒲江绕城段)新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二O一七年五月 成都 目录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1.3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22.1项目基本情况22.1.1线路情况22.1.2主要技术标准22.2标段工程情况22.2.1工程范围22.2.2工程内容22.2.3工程数量32.2.4工程特点42.2.5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42.3标段工程建设自然及社会条件42.3.1自然特征42.3.2施工条件73.施工总体部署93.1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安排93.1.1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93.1.2施工队伍部署93.1
2、.3任务安排93.2施工总目标103.2.1总体管理目标103.2.2工期目标10根据架梁工期,我部施工计划工期满足阶段工期要求。103.2.3质量目标103.2.4安全目标113.2.5环保、水保目标113.2.6文明施工目标113.2.7标准化管理目标113.2.8职业健康目标113.2.9技术创新目标113.2.10人才培养目标113.3总体施工指导思想114.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124.1总体施工方案和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24.1.1路基工程124.1.2桥涵工程174.1.3隧道工程224.1.4路面工程244.1.5交叉工程254.1.6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
3、工程264.1.7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264.2重难点及控制性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措施264.2.1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264.3.1施工准备404.3.2改移道路及交叉工程414.3.3路基工程454.3.4涵洞工程674.3.5桥梁工程734.3.6隧道工程964.3.7路面工程1224.3.8交叉工程1314.3.9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1414.3.10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1485.施工进度计划1495.1项目施工工期总目标1495.2工期安排1496.主要资源配置1516.1劳动力组织计划1516.4主要物资供应计划1606.5资金需求计划1617.施工现场平面
4、布置1617.1平面布置原则1617.2临时工程设施布置说明1617.3平面布置图1668.进度控制管理1668.1组织保证措施1668.2技术保证措施1678.3经济保证措施1678.4其他保证措施1678.5雨季施工安排及防护措施1689.质量管理1699.1质量管理体系1699.2质量保证组织体系1709.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749.4 质量管理制度1769.5 工艺要求1779.6 过程控制1779.7 试验管理1779.8 质量控制要点1779.9安全管理措施1819.9.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819.9.2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1849.9.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859.9.4
5、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1879.10资金成本控制措施1919.10.1组织措施1919.10.2管理措施19110.职业健康管理1921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19210.1.1管理体系19210.1.2管理制度19310.1.3保护措施19410.1.4医疗卫生保护管理措施19510.1.5职业病防治措施19610.1.6职业健康与卫生防疫计划19611.环境保护管理19611.1环境管理体系19611.1.1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19611.1.2. 施工环境保护机构的主要职责19711.1.3.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图19711.2环保总体要求19811.2.1环境保护方针19811.2.2环保目标
6、19811.3 环保管理措施19911.3.1 主要环保措施19911.3.2节能方针、目标20111.3.3主要节能措施20111.4水土保持措施20111.4.1 水保管理体系20111.4.2 水保总体要求20111.4.3 水保管理措施20211.5 文物保护措施20311.6 文明施工措施20411.7节约用地措施20611.7.1永久用地20611.7.2临时用地20611.8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20611.8.1 预警机制20611.8.2 应急预案20711.9信息化管理21011.10节能措施21111.10.1节能方针、目标21111.10.2主要节能措施21112.其他21
7、112.1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措施21112.2与建设单位的配合措施21112.3与监理的配合措施21212.4与设计单位的配合措施21212.5与相邻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21212.6交通配合措施21313.各类附图及附表21313.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1313.2施工进度图21313.3分年、季度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21313.4分年、季度资金需求计划表213215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蒲丹快速路S401线蒲江绕城段新建工程招投标文件及承发包合同;蒲丹快速路S401线蒲江绕城段新建工程相关设计文件及图纸;施工安全规程及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
8、法;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F10-2006);现场施工调查资料。1.2编制原则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2.符合性原则。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3.
9、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4.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1.3编制范围蒲丹快速路S401线蒲江绕城段工程,起点里程K2+477.573,终点里程ZK9+542.163、YK9+560线路全长7.082Km。2. 工程概况2.1项目基本情况2.1.1线路情况新建蒲丹快速路项目(S
10、401线绕城段)线路起于鹤山街道红炉村笔架山,接蒲名快速路,向南延伸,先后上跨 G5京昆高速、下穿成蒲铁路和规划成康铁路后,在五龙谷与县道蒲朝路平交,跨蒲江河后设隧道穿越望峨山,止于光明乡涧水桥,顺接既有S401线,线路全长7.082公里。2.1.2主要技术标准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道路等级级一级2设计速度公里/小时603线路总长公里7.0824平曲线最小半径米/处500/15最大纵坡%/处5.6/16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米/处4000/17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形米/处2500/18路基宽度米24.59汽车荷载级公路I级2.2标段工程情况2.2.1工程范围蒲丹快速路S401线蒲江绕城段工程,起点
11、里程K2+477.573,终点里程ZK9+542.163、YK9+560线路全长7.082Km。2.2.2工程内容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改移道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公路设施及预埋工程、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等。2.2.3工程数量(1) 路基工程:本项目路基长度4.151km,区间路基土石方分别为挖土石方133.1万方,填土石方23.4万方。(2) 桥涵工程:本项目新建公路桥梁共计5座(蒲江河大桥左右幅分别计算),其中包括屈河坝大桥桥长157m、板栗坡大桥桥长871m、关山沟大桥桥长182m、蒲江河大桥桥长432m(左右幅);本项目有新建涵洞15座;本项目有新建跨线建筑物共计2座。(3) 隧道工程
12、:全段共新建分离式隧道1座,光明村隧道左线390m,右线495m。(4) 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本项目设置汽车运输新建施工便道4.4km,拌合站1处,预制梁场1处,项目部驻地1处,沥青料拌合站冷拌站及热拌站各1处。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主要工程清单数量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数量线路长度km7.082大临工程临时道路km2.2混凝土、冷拌站、热拌站处1、1、1路基场地清理km5挖方挖土、石方万立方米113 (土方90.2石方23.4)填方填土、石方万立方米24.3(石方6.7砂砾17.6)路面上面层4cmSBS改性沥青砼表面层(AC-13C)万平方米12.73中面层6cmSBS改性沥青砼中面层(AC-
13、20C)万平方米12.73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AC-20C)万平方米12.73桥涵大桥座5车行天桥座2涵洞道19隧道隧道座-延长米1-887公设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km7.082绿化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km7.082主材(钢材、混凝土)全线结构物钢筋吨17412其它钢材吨6907分部路基混凝土万立方米3.3路面沥青混凝土万立方米22.2.4工程特点(1)工程相对简单,以桥梁为起点,隧道为终点,工期较为宽松。(2)项目地处常年雨季地区,挖土石方施工受雨季干扰较大。(3)沿线经济作物产区广,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人口密集给征地拆迁带来较大难度。(4)围岩薄弱,隧道围岩级别均为和,围岩级别较
14、高。(5)交通欠发达,沿线既有道路无法满足重载要求,改扩建道路多,引入便道较长,物流组织要求高。(6)该地区为旅游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较高。2.2.5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1)在K4+363处设板栗坡特大桥(940+440+(36+58+36)m+340+330),大桥原设计长871米,该大桥在K4+525处上跨成雅高速,上跨成雅高速采用(36+58+36)m连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主梁采用纵向分三段,横向分八片钢箱梁形式组成,钢箱梁运输吊装难度大,成雅高速车流量大,安全风险高,该桥为本项目的难点。(2)光明村隧道左线ZK8+368至ZK8+760,隧道长0.392公里,光明村隧道右线Y
15、K8+383至YK8+878,隧道长0.495公里。该隧道埋深4258米为浅埋隧道,围岩基本为V级围岩,主要为及强风化岩体,上覆盖厚度较小洞段及地下水活动强烈洞段岩体。岩体完整性极差,呈碎裂散体状结构,围岩极不稳定,因此为本项目重点控制工程。2.3标段工程建设自然及社会条件2.3.1自然特征2.3.1.1、地形、地貌蒲江县境地貌,属四川盆地区、成都平原区,ZK2+477.573-ZK7+782地势平坦开阔,主要为宽缓台地及其间沟谷。地面高程540-600m,相对高差60m,地表多为良田,柑橘林地等,土地肥沃;ZK7+872-ZK9+542.163段属低山、丘陵区,地面高程540-610m相对高
16、差70m,植被发育,多为柑橘林地,局部辟为耕地;其余地段(即蒲江河桥址区)为冲击平原。2.3.1.2、工程地质特征沿线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上覆第四系全新统(Q4me)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层(Q4al),冰水堆积层(Q2fgl),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fg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线路区内分布地层及岩性特征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e)灰黄褐灰色,稍湿,稍密,组成物质主要为混凝土和卵石土(原道路路面填筑体),填筑较密实。厚度一
17、般0.51.5m,局部厚达3.5m。(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层(Q4al)上部主要为低液限粘土,褐灰褐黄色,稍湿,可塑状,厚度1.03.5m,属II级普通土,该层地表为0.20.4m厚的耕植土层。下部为卵石土,褐黄褐灰色,湿饱和,稍密密实,石质成份主要为花岗岩、灰岩、石英岩等,圆次圆状,中等风化程度,粒径一般58cm不等,含量7590,隙间充填物为砂土,含量1025,其厚度一般大于100m,属III级硬土。卵石层顶部常分布有厚0.40.5m的透镜状粉砂层。(3)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fgl)上部主要为低液限粘土,褐灰色褐黄色,稍湿,多为硬可塑状,厚度0.88.5m,属II级普通土,该
18、层地表为0.30.4m厚的耕植土层。下部为卵石土,褐黄、褐灰色,湿饱和,稍密,石质成份主要为花岗岩、灰岩、石英岩等,圆次圆状,中等风化程度,粒径一般37cm,含量6580,隙间充填粘质砂土,含量2035,厚度912m,属III级硬土。(4)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粘土矿物为主,致密薄层状,暴露后易开裂风化,岩性软弱,属级软石。强风化带厚3.53.5m;下为中风化。(5)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6)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7)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浅灰紫灰色薄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细砂岩与紫红
19、色泥岩互层,岩相极不稳定,多为粉砂质泥岩夹砂岩,砂岩为孔隙式和接触式泥钙质胶结。上部和下部砂岩较厚,砂泥岩厚度比为4:6,共有68层砂岩,一般厚度825m,最厚达30m, (8)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上部为鲜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紫红灰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及透镜状砾岩。中部为灰黄灰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下部为鲜红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泥质粉砂岩。底部为12m的灰褐色砾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2.3.1.3、水文地质(1)地表水测区内河流属岷江水系,沿线依次所跨河流为西门沟、来龙沟、关山沟、蒲江河及其他一些小的人工沟渠。其中各沟渠均汇入蒲
20、江河后于新津县汇入岷江,继续南流。蒲江河河床比降较大,工程区为4.7。(2)地下水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工程地下水主要是上层卵石土层孔隙水和下伏基岩裂隙水。经钻孔揭露,板栗坡大桥局部和蒲江河大桥丹棱端(光明乡隧道成都端)下伏基岩裂隙水呈股状涌出,流量2040ml/s。水位水量变化与大气降水及季节性变化密切,此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侧向径流及蒸发为主要排汇途径。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结构及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2.3.1.4、地震动参数工程区位于成都凹陷之东南和熊坡-盐井雁行带之西北,即二者交界地带。熊坡-盐井雁行带,由一系列雁列背向斜组成,这个褶皱单体均向西南斜列,间距宽阔,形态似箱
21、状,伴生断裂多沿背斜轴部及其附近产生,性质以压扭性为主。测区地震动参数划分如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2.3.1.5、气象特征蒲江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种性广。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温度达37.8,极端最低气温-4.5;日照1122小时,降雨1280毫米,相对湿度84.5%,常年无霜期302天。2.3.2施工条件2.3.2.1、交通运输条件沿线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蒲江县目前的交通运输方式只有公路运输,已构筑了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乡村道路为网络的公路交通格局,全县公路形成了“四横两纵”的“放射加半环形”网
22、络结构。目前,蒲江县有市级(含国道、省道)道路三条及成新蒲快速路一条。G5(京昆高速)公路由东向西横贯蒲江南北,贯穿县城新区,并在县域内设有四个出入口(成佳、石象、蒲江、寿安),境内全长35公里;318国道至东向西经大塘、甘溪等镇横穿县域,境内全长13公里;川西旅游环线(省道S401线)由南向北纵贯蒲江中部,境内全长27.6公里,成新蒲快速路经过寿安、鹤山,境内全长18.946公里。县域内现有县道共计八条,为新蒲路(新津蒲江)、回蒲路(回龙蒲江)、寿高路(寿安邛崃高何)、蒲塘路(蒲江大塘)、西成路(西来成佳)、蒲尚路(蒲江尚义)、寿眉路(寿安眉山)、蒲名路(蒲江联江),总长126.5公里。其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快速路 新建 工程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