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介绍.ppt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乐器介绍.ppt(4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提提 纲纲根据演奏方式的不同,可将民乐分为以下四根据演奏方式的不同,可将民乐分为以下四大类:大类:一、典型吹管乐器及其代表曲目一、典型吹管乐器及其代表曲目二、典型拉弦乐器及其代表曲目二、典型拉弦乐器及其代表曲目三、典型弹拨乐器及其代表曲目三、典型弹拨乐器及其代表曲目四、典型打击乐器及其代表曲目四、典型打击乐器及其代表曲目五、欣赏民乐合奏曲五、欣赏民乐合奏曲吹管乐器吹管乐器我国的吹管乐器起源甚早。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产生了吹管我国的吹管乐器起源甚早。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产生了吹管乐器的雏形(钥),类似今日的排箫。后来至殷商时期,出现了埙、乐器的雏形(钥),类似今日的排箫。后来至殷
2、商时期,出现了埙、笙等。笙等。我国的吹管乐器的发音体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式的不同,可我国的吹管乐器的发音体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分为以下三类:1)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箫、笛等)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箫、笛等2)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唢呐、管子等)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唢呐、管子等3)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笙、巴乌等)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笙、巴乌等我国先民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唢呐、管子等),造就出我国传统民族吹我国先民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唢呐、管子等),造就出我国传统民族吹管乐器多彩多姿的面貌。这些乐器经过长期吸收和改进,形
3、成风格迥管乐器多彩多姿的面貌。这些乐器经过长期吸收和改进,形成风格迥异的乐器,广泛流传在民间,促进了民族音乐的繁荣发展。异的乐器,广泛流传在民间,促进了民族音乐的繁荣发展。吹管乐器吹管乐器笛笛笛子在古代也称横吹或横笛。相传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传至当时首都长安的一种横吹乐器,种种史料显示,笛子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之久,且一直流行于民间。(横吹笛子竖吹箫)笛子由一截竹管制成,透过管身左端第一个吹孔,将空气冲击吹口对侧边缘灌进馆内,经过第二个贴着笛膜笛膜膜孔,共振管内空气柱而发音。笛膜:笛子不同于箫的一个原因除持拿不同外,就是笛子笛膜才能发声,而箫则不用膜。这种薄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一般以芦苇膜
4、作为笛膜黏在膜孔上方。中国笛子开孔贴膜,使之脆亮的音色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笛子,这是中国笛子独特的结构方式。笛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笛子的音色、音量的问题,对于吹笛子的人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吹管乐器吹管乐器笛笛笛子在我国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地域较广,品种较多,较普通的分为曲笛和梆笛两类。曲笛笛身粗且长,发音宽广柔和,主要流行于南方各地,是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演奏的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味。代表名家:陆春龄、赵松庭等;代表曲目:陆春龄鹧鸪飞、赵松庭三五七、江先谓姑苏行等。梆笛笛身细而短,发音清亮,高亢尖锐,主要流行于北方,是梆子戏曲的主要乐器。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
5、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代表名家:冯子存、王铁锤、刘管乐等;代表曲目:喜相逢(冯子存改编的内蒙古民间乐曲)、魏显忠扬鞭催马运粮忙、刘管乐荫中鸟等。吹管乐器吹管乐器箫箫箫也称洞箫,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以“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两种类别。箫由一根竹管做成,较曲笛长,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吹口开在上端边沿,由此处吹气发音。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吹奏音量小是由于箫本身结构所致(箫的吹孔很小,并且依管壁厚度向内倾斜,这样吹奏时气流一大反而吹不响了)。箫适于
6、演奏低沉委婉,悠长恬静、抒情如歌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能使听众领略到质朴的美,松弛崩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得到美的享受。但由于其音量较弱,力度幅度不大,在乐队中未被广泛利用。代表曲目妆台秋思(古曲)、平湖秋月(广东音乐)等。聆听音乐,感受其音色苏武牧羊、风翔千仞(古琴曲,洞箫伴奏)。吹管乐器吹管乐器唢呐唢呐唢呐,又称喇叭,小唢呐称海笛。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哨子是唢呐的发声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由波斯于金元时期传入(Surna音译)。
7、唢呐的音色清澈明亮,音量大,常用作室外演奏,高音能表达热烈欢腾情绪,低音则具有忧郁黯淡的色彩,使用广泛。用于民间婚丧喜庆、迎神祭祀,在说唱音乐、地方戏曲和国乐团中有一定的地位,能表现浓厚的地方色彩。唢呐也善于模仿人声,增添乐曲诙谐有趣的一面。代表名家:任同祥、刘英等;代表曲目百鸟朝凤: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
8、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七十年代,在任同样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吹管乐器吹管乐器笙笙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它以簧、管配合振动发音。其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
9、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里,笙有时还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代表名家:胡天泉(演奏技法革新者,使多用于伴奏的笙发展成一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闫海登、孙友等;代表曲目:凤凰展翅(胡天泉、董洪德曲)、欢乐的泼水节(孙友曲)等吹管乐器吹管乐器管子管子管子是一种双簧吹管乐器,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在古代曾称它为“筚篥”或“芦管”,早先流传于我国新疆库车一带,南北朝时传入中原。管身为木或竹制,经过变化发展,它的演奏技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在,管子广泛地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管子的音量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
10、有强烈的乡土气息。管子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前开七孔,后开两孔,管口插一芦苇制的哨子。管子的用途很广,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在中国北方的一些乐种里,管子是非常重要的吹管乐器。此外,吹奏时,利用口形的变化,还能模拟出人声和各种动物的叫声。运用循环换气法可不间歇地奏出长时值音。管子有大、中、小三种。小管又称高音管,是乐队中有特色的领奏乐器。中管比小管低八度。大管又称低音管,比中管低八度,在乐队中担任低音或作节奏型强拍演奏。欣赏管子独奏江河水,管子独奏曲。王石路、朱广庆、朱长庆和谷新善等根据“辽南鼓乐”同名笙管曲牌整理加工改编而成。是一首令人心碎,也让人心醉的乐曲。呈
11、现给人们的只有掩抑不住的悲愤和绝望。吹管乐器吹管乐器巴乌巴乌巴乌是云南哈尼族的主要传统乐器,外型似笛子,巴乌用竹管制成,有八个按孔(前七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这种乐器很奇特,说它像汉族的箫吧,却是横吹;说它像汉族的笛,却又没有笛的声音清脆。这主要是因为它在上端的触口处安了两片铜制簧片而不是像笛子一样贴上竹膜,所以音量就不大。常用巴乌全长3060厘米,因竹管长短、粗细不同规格可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巴乌三种。巴乌的音色非常地柔美悦耳,很像一对钟情的恋人在窃窃私语,低诉衷肠,所以每到晚间,彝族、哈尼族、苗族青年在谈恋爱时,常用它抒发自己的衷情,传递爱慕之情。传统的巴乌,音域窄(常用音域一
12、般不超过八度)、音量小,但音色优雅。在各民族中,常用以伴奏舞蹈和说唱,也用于独奏。哈尼族人民随身携带,老人和青年们都喜欢吹奏。哈尼族和彝族的青年小伙子。常用巴马来演奏情歌。在彝族,人们放羊时或晚间也常吹奏巴乌。近几十年来,巴乌经专业工作者的不断改革,音色不变,音域扩大,音量增加,适于演奏宽广、抒情的音调。合奏时,它也可以作为高音乐器与低音乐器的桥梁。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创作的巴乌独奏曲有:严铁明的渔歌(音调采自云南红河州哈尼族彝族民间音乐,曲调清新优美,抒发了边疆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此外,广为人知的传统乐曲有彝族的约调,哈尼族
13、的串田地、傍晚的声音,苗族的情调、约会,傣族的咧少调、赞哈调、芒市坝子调等吹管乐器吹管乐器葫芦丝葫芦丝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葫芦丝音域较窄,通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为民族调式音阶。无论民乐,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
14、优美动听的声音。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情深意长等成为其代表性的经典曲目。吹管乐器吹管乐器埙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鹅蛋大小,有六孔。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埙是我国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埙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浑厚
15、、低沉、沧桑、神秘、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旷古、凄厉的特殊效果,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特色乐器。埙曲苏武牧羊拉弦乐器拉弦乐器拉弦乐器是指以弓摩擦琴弦使之发声的乐器,常见的拉弦乐器主要是“胡琴类”。“胡琴”这个名称在我国起源甚早,但在唐宋以前,均只由蒙古、西域等地区传入的弹拨乐器,直到元代,胡琴这个名称才用以代表现在的拉弦乐器。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包括二胡、京胡、板胡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拉弦乐器多用于不同曲艺、剧种中的伴奏乐器。如广东音乐中的粤胡,评剧、豫
16、剧和秦腔中所用的板胡,国剧中的京二胡、京胡,河南曲子戏的坠胡等,另外还有我国少数民族所用的拉弦乐器如蒙古族的马头所用的拉弦乐器如蒙古族的马头琴等。琴等。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二胡二胡发展历史:二胡又名“胡琴”,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乐器历史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
17、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提升了二胡的演奏层次,丰富了表现力,开拓了表达意境。使得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促使我国民族音乐迈入现代精致艺术殿堂。二胡被国际间誉为“中国的小提琴”。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二胡二胡二胡构造: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九个主要部分组成。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
18、;琴杆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琴皮是琴筒前口蒙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发声的重要装置。普及式二胡为蛇皮;琴轴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弓子是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千斤又称千金,琴杆上扣住琴弦的那个装置叫千金,千金一般是用铜丝或铅丝制成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音色特点: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音色柔美、浑厚,擅长表现细腻的抒情片段,也可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
19、境。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二胡二胡代表名家及作品:代表名家:刘天华、华彦钧、黄怀海、张韶、赵寒阳、刘文金等;代表作品:意境深远的二泉映月(华彦钧曲)、催人泪下的江河水(黄怀海改编)、思绪如潮的三门峡畅想曲(刘文金区)、宏伟壮丽的长城随想(刘文金曲)、奔腾激昂的赛马(黄怀海曲)、意境优美的空山鸟语(刘天华曲)、感情细腻的月夜(刘天华曲)等都是其优秀的代表性曲目。名曲简介:(1)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
20、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二胡二胡(2)江河水,原为管子独奏曲,后经黄怀海1962年改编为二胡曲,另有一种凄怆哀怨的情绪,广为流传。旋律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从另一个侧面演绎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新婚刚过,丈夫就被抓去做劳役,一去几年不归。可怜的女子决定去千里寻夫,可在路上遇到回来的人,得知丈夫早已死去,她悲痛欲绝,来到数里相送,与丈夫分别的河边失声痛哭作品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伏案痛哭,并道出:江河水拉出了人间悲切!(3)三门峡畅想曲为刘文金于1960年所作,是当代优秀的二胡创作作品之一。作者采用了建立三门峡水库中的几个画面,创作上在继承传统民间音乐中常见的创作原则的
21、同时,技法上还借鉴外来的回旋曲式结构,构成了带再现的四部曲式。写出了一个活跃的、舞蹈性的快板段落为主部,在乐曲中多次循环地变化再现,中间插入几个歌唱性进行曲部分,使音乐有对比发展。(4)赛马由著名作曲家黄怀海在1959年创作的,是根据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音乐创作而成。乐曲将蒙古风格的音阶和节奏同汉族音乐中常用的装饰音巧妙地结合使用,使乐曲即有欢快奔腾的场景,又有抒情般地歌唱景象。拉弦乐器高胡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胡的产生
22、,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同广东地区的粤剧有密切联系,曾作为粤剧伴奏的主奏乐器,因此,最初高胡也常称为“粤胡”。广东音乐是流行在中国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起源于当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音乐。起初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对二胡进行了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高胡音色透明、清澈,穿透力强,适宜演奏优美、抒情以及秀丽、活泼的曲调,并经常与二胡构成八度奏。在地方戏剧及广东音乐中作为主要乐器,在国乐
23、团中则是重要的高音拉弦乐器。高胡与二胡基本相似。主要区别是琴筒较细,多为圆形,筒后口不加音窗。一般用钢丝弦,也有外弦用钢丝弦,里弦用丝弦的。代表曲目双声恨是广东音乐传统乐曲,取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乐曲表达了一种在哀怨缠绵之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拉弦乐器中胡中胡是在现代国乐团形态确立后,为充实中音声部,在二胡基础上改制的一种乐器,是中音二胡的简称。所有二胡上的演奏技巧都适宜中胡演奏。它仍属于灵敏性较弱的乐器。中胡音色辽阔、丰满、宽厚,最善于演奏一些抒展、辽阔的歌唱性旋律,和声长音与不很复杂的音型,较少演奏快速的华彩性旋律。中胡结构与二胡相同,形制稍大。琴筒较大,多为圆形,琴头多雕龙头或呈弯月形
24、。中胡定弦比二胡低一个纯四度或纯五度。在乐队中,中胡主要起衬托作用,以调整音色和加强音量。它是结合高、低音乐器以及弦乐器与管乐器之间的桥梁,使整个乐队的声音丰满、雄厚。此外,在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民间乐种和越剧音乐伴奏中,中胡也是必不可少的乐器。欣赏曲目赞歌拉弦乐器革胡革胡:一种音量较大、音域较宽的低音拉弦乐器。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19261980)为补足大型合奏低音声部在二胡的基础上吸取其拉弦乐器的特点改革创制而成,拮取了西方大提琴你的优点,并尽可能保存传统乐器的音乐风味,故称为革胡。以后又经过不断改进,如今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低音拉弦乐器。革胡的外形和中胡、高胡都不同,有四条琴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民族乐器 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