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
《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89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本单元出现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词)典理解赐予。抓住关键词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继续提高默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逐渐提高速度。4、通过本单元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伟大的鲁迅先生和我国的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认识发明找到“神奇子弹”的欧立希和科学奇才霍金学习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奋进、百折不挠等优秀品质。课题1 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可贵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使他成为我国的数学大师。过程与方法:了解抓重点段学懂课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
2、课文,并练习写一段话。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华罗庚是如此勤奋好学的那部分内容。补充适当内容,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教学媒体投影课前学生准备收集华罗庚的生平简介教学流程备 注一、感知全文,理清思路。二、学习重点段。三、讨论第一段写的小故事。四、总结全文。五、课外练习将一段话写具体。六、拓展阅读。1、 审题、质疑(1)勤奋:勤苦、刻苦的意思;大器:大有作为的人。勤奋自学成大器意思是:经过刻苦自学而成了大有作为的人。(2)学生质疑:可能会问:这个人是谁?(学生简介华罗庚。) 他是怎样“勤奋自学的”?2、 即认真较快地默读全文,要求:课文写了有关大数家华罗庚的什么故事?围绕
3、这个故事又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内容?(读后讨论明确:写了华罗庚为什么自学?他是怎样自学的?结果怎样?重点写华罗庚怎样勤奋自学的?)1、 以小组学习。投影出示学习要求:一读,读第11、12节;二划,照要求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三议(想)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的?2、 小组自学。3、 集体交流:明确:华罗庚勤奋自学精神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1)抓紧时间自学:_(2)专心致志自学:_(3)克服困难自学:_(4)坚持不懈自学:_4、 着重讨论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的。(1)抓紧时间学习。句子:通常,等买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
4、埋头看书和演算。(词语:“一就”)夜幕降临,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词语:赶忙、继续攻读)(2)专心致志自学:句子: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写。(词语:不知道 不停地 不停地)(3)克服困难自学:句子: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用废纸)寒冬腊月-全然不顾。(词语:仍然、全然不顾)酷暑季节-不停地演算。(词语:依旧、挥汗如雨)(4)坚持不懈自学:句子:失学后-向命运挑战。(词语:一年四季10个小时4个小时)。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刻苦地顽强地向命运挑战。(词语:一边-一边)想想: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
5、中心有什么关系?(明确: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使课文更能吸引读者,使文章中心更具说服力。)1、学生齐读全文,说说华罗庚是个怎样的人?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_(可以用书上的事例或课外自己了解到的事例。)华罗庚的哲学板书设计 (1)抓紧时间自学:1 勤奋自学成大器 (2)专心致志自学: 数学大师(华罗庚) (3)克服困难自学:(4)坚持不懈自学:教学效果反馈1、 从重点部分“勤奋自学”入手,划句子,找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体会华罗庚自学路上,刻苦、勤奋。思路清晰,学生易掌握。但在归纳“勤奋自学”四方面内容时,学生有困难。2、 “说学双通道”,多数学生用了书上的例子,而课外的内容很少,
6、老师应让学生课后都收集人物各方面的资料。课题2 鲁迅与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情,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2、 能正确理解三句重点句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收集珍惜时间的格言3-5条。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句重点句的含义。教学媒体鲁迅像和三句重点句的理解课前学生准备收集鲁迅的资料、预习课后练习教学流程备 注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默读课文,直接感知鲁迅特点。三、深读课文,仔细品味。四、总结全文。1、出示鲁迅先生画像。生简介鲁迅。2、出示下面一段话,
7、学生读一读: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福、孔乙己等。思考:你认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确实,文章的众多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他对待时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引出重点句学,或先学:“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或先学:“时间就像海面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1、 出示句子: 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先反复读句,指名读,集体读。
8、然后分四步学习句子:(1)找:找出重点词语。(勤勉、懒散、悔恨。在这些词语下面加上小圈点。)(2)学:学懂词语的意思。训练:把词语的意思放到句子中去说一说。(3)联:联系课文内容。(找一找与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先读一下课后练习例句中的内容,再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第一段的内容。 阅读思考:哪些地方能看出鲁迅非常勤奋?(出示填空练习)鲁迅活了55年,一生写作640万字,写作时间18年,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讨论:a 鲁迅活了55年说明什么?(生命比较短暂)B 写作时间18年又说明什么?(写作时间也不是很长)C 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鲁迅先生写了640万字,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9、?(说明鲁迅先生一直坚持写作,写的数量多,一生勤奋)(4)想:句子的含义。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课文的有关内容,体会出句子的含义。2、 出示句子: 时间就像海面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学法同上)(1)找:找出重点词语。愿挤(2)学:学懂词语的意思。愿挤,从字面上看,是愿意挤(演示:从海绵中挤出水);这里是“抓紧、不放松”的意思。(3)联: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先生抓紧时间的? 讨论交流:a 学习第二节内容,鲁迅每天是怎样抓紧时间的?出示句子:白天-又继续工作。B 再学第3节内容,鲁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样抓紧时间的? 结合讨论,完成下面的填空。(“编写”及“字数”
10、由学生填写)年代编写字数 1925年除夕1932年除夕1934年除夕1935年除夕讨论:表格中填的具体数字说明了什么?(4)想:句子的含义。3、 出示句子: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1)找:找出重点词语。巨大贡献 争取(2)学:学懂词语的意思。巨大贡献:极大的贡献,文章中指“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争取”的意思是主动、积极地力求达到。(3)联: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文章的具体事例或具体数字来说明鲁迅是怎样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时间的。)(4)想:句子的含义。鲁迅一生写了640万字,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成就跟他一生抓紧时间、善挤时间是分不开的。1、学了课文,我们知
11、道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鲁迅一生的巨大成就跟“时间”又有什么关系?(结合讨论,重点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2、再读课文。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设计平日 工作到凌晨 2 鲁迅与时间 打盹 继续工作 抓紧时间 除夕 写作 翻译 编集 善挤时间整理日记 计划工作 教学效果反馈1、 在初读了课文以后,我让学生找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然后围绕第二、第三节的中心句,分男女学生读这两节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方法是:先概括后具体;然后让学生画出鲁迅有关时间的名言。2、 用“找、学、联、想”的方法,理解鲁迅两句有关时间的名言的含义。这样教下来,课文重点内容把握住了,又节省了教学的时间。课题3、失去的一天教
12、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自主认识生字词若干个。理解“游手好闲、出色”等词义,能用不同的词语替换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出色”,从而丰富语言。2、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佩佳和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内的经历。3、 会用“无论也”造句4、 能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安排一天时间的心得。过程与方法:质疑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读课文、运用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丢失的一天的时间是一去难返的,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佩佳和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和读者在一天内的经历的比较,力戒“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前
13、学生准备了解课文内容查字典理解“游手好闲、出色”教学流程质疑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失去的一天,学生读题。2、说出“失去”的近义词。(丢失)质疑课题: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会失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佩佳在一天内没有( ),没有( )。妈妈下班后,领佩佳去看拖拉机手在一天内( ),砌工在一天内( ),面包师( ),读者们( )。佩佳为自己( )而羞愧。抓重点,突破难点师生合作读。妈妈下班后发现佩佳什么事也没做,对他说了什么“你要知道作了些什么事。”个别有感情朗读“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14、。”师:为什么妈妈说佩佳丢失了一天?个别读课文1-3节,思考交流(因为他在一天时间内游手好闲,只是在睡懒觉、吃鲜果、嬉戏,坐在树下,游荡成性,不爱劳动、学习,浪费了一天时间。)指导感情朗读描写佩佳几处心理活动:“他想了想,时间还来得及。”“妈妈不在家,睡觉才想呢?”佩佳这样游手好闲给他带来了什么损失?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为什么妈妈说“无论的一切。”这句话?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光阴是无法挽留的,浪费了时间就是浪费了生命。师生合作读。(1)妈妈说完这些话,做了什么事?她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教育佩佳的?学生读7-12节,其余思考。(2)学生交流,师归纳板书:
15、 a 拖拉机手翻耕了一遍麦茬地。 b 砌工用砖砌了一堵墙。 C 面包师把面粉做成了面包。 d 读者读了许多书。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这一天的工作中哪些你认为最辛苦?师:他们的劳动都很辛苦,在一天内都珍惜了时间,能兢兢业业工作,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幸福,给社会创造了价值。如果佩佳不游手好闲的话,他又会有什么收获?精读课文,运用语言师生合作读当佩佳看到了别人在一天内劳动和收获,他说了什么学生读最后一节句子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把这句话说具体可我却游手好闲( )。总结全文。1、齐读课文2、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五、布置作业:回家完成“说些双通道”练习。以“我拥有了一天”为题,写一
16、段话板书设计 游手好闲 佩佳 丢失一天 睡懒觉 吃鲜果 细细 坐在树下教学效果反馈1、按课题的质疑,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易了解课文的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明白了时间的可贵,我们要珍惜时间。2、回家作业写“我拥有了一天”,好多学生写成了流水账,从早上起床,一直写到晚上睡觉,没有具体要做的事情,老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修改好。课题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已掌握的合适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为非作歹”、“一筹莫展”和“横行不法”等成语。2、了解围绕某一个中心词语展开文章内容的表达方式。3、能
17、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熟读与背诵本文的重点段落。4、能根据课文提供的素材进行合理的想象。过程与方法: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抓重点段落品味人物的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根据课文提供的素材进行合理的想象。难点:了解围绕某一个中心词语展开文章内容的表达方式教学媒体重点句的出示。课前学生准备读熟课文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谈话引入课题:“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亦愈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这是淡敏的一句名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就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他最终找到了“神奇子弹”。、出示课题: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说说为什么要加引号?、读了课
18、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个人是谁?“神奇子弹”指的是什么?他如何找到“神奇子弹”的?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1、学生带着问题放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然后快速默读课文,回答审题时提出的问题。2、小组内交流。(1)读课文,检查读音。(2)圈出文中的成语,并用已熟悉的解词方法理解这些词语。(3)尝试回答刚才的问题。3、全班交流。()读成语: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废寝忘食百折不挠()用熟悉的方法理解成语()回答刚才的提问。(告诉学生第三个问题将放在后面重点研究)()选用成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研读课文第二段。1、原先被人们称为“幻想神医”的欧立希成
19、功了,他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这也许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段,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2、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废寝忘食地学习百不挠地实验3、读第五节,思考:欧立希是如何废寝忘食地学习?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广泛阅读(种类多数量多)随机摘记(无论都甚至)4、想象一下,地板上、衬衣袖口里、鞋底上的化学公式与符号是怎样来的?5、(第一句齐读,第二、第三句分男女生读)想想老师为何这样分角色读?小结:作者第五节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描写出欧立希废寝忘食地学习。7、欧立希又是如何百折不挠地实验呢?读节,圈出最能表达“百折不挠”的重点语句。四、重点分析重点语句:(1)欧立希和他的
20、助手,在实验室里,一天有一天,一月又一月,不停地对染上疾病的小白鼠,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药物进行治疗。(2)为了加快实验的进行,欧立希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经常一连好几个晚上,只在长椅上用书本当枕头睡觉。(3)有一位朋友劝欧立希不要白费劲了,欧立希坚定地说:“实验一定要继续下去,一定要找到这”神奇的子弹“。”因为欧立希坚信科学探索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基础上的。8、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日夜奋战坚强信念9、指导朗读。10、有位朋友劝欧立希中断研究,助手们听了有些动摇了,想象一下,面对这种情况,欧立希是怎样鼓舞助手的士气的?试着说一说,11、学生尝试将节分角色读,说说分的理由。(节作者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教案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