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规程.doc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规程.doc(8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DB/T 发布-实施-发布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规程Code for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征求意见稿)DB/T DB浙江省地方标准ICS备案号:资料1DB/T 目 次前 言IV引 言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104.1 调查目的任务与作用104.2 调查范围与内容104.3 调查方法104.4 调查总体蓄积量抽样控制要求114.5 小班目测调查精度与准确度要求124.6 调查间隔期124.7 调查组织方式与调查资质要求124.8 调查会议制度134.9 调查工作程序与要求134.10 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平台建设135 分类标准与
2、调查标准145.1 地类145.2 森林(林地)类别175.3 林种175.4 树种(组)215.5 龄级、龄组、生产期与竹度225.6 林分起源245.7 造林保存率等级245.8 天然更新等级255.9 林木质量等级255.10 林分出材率等级255.11 可及度255.12 径阶与径级组255.13 大径木蓄积比等级265.14 林层265.15 郁闭度、覆盖度等级265.16 群落结构类型265.17 自然度265.18 病虫危害程度265.19 森林火灾危害程度265.20 优势树种(组)与树种组成275.21 散生木、散生竹和四旁树275.22 林分蓄积量起测标准275.23 权属
3、275.24 立地因子275.25 水库与湖泊的等级划分标准286 计算公式286.1 森林覆盖率与林木绿化率286.2 小班目测调查单位面积蓄积量与株数计算296.3 散生木与四旁树蓄积量计算296.4 标准地或标准段蓄积量计算296.5 活立木蓄积净增量与活立木蓄积年净增率307 森林经营区划307.1 森林经营区划系统307.2 区划界线与标志307.3 林班区划307.4 小班区划317.5 林带调查单元划分327.6 四旁树调查单元划分328 准备工作328.1 制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方案与补充规定328.2 组织准备338.3 技术资料准备338.4 仪器工具物资准备348.
4、5 技术培训349 小班调查359.1 调查对象359.2 小班调绘359.3 小班目测调查359.4 小班实测调查359.5 小班调查因子与调查记载369.6 小班外片林调查419.7 小班界线清绘4110 林带与四旁树调查4110.1 调查对象4110.2 林带与树带调查4110.3 零星四旁树调查4311 专项调查4311.1 森林生长与消耗量调查4311.2 森林多资源调查4411.3 森林多种效益调查与评价4411.4 红树林资源调查4411.5 森林健康调查4411.6 生物量与生态调查4411.7 森林经营、利用和保护情况调查4411.8 林业经济情况调查4411.9 其它专项调
5、查4412 卫片与航片的遥感判读4412.1 影像特征4512.2 调查因子判读原则4512.3 调查因子判读4612.4 测树因子航片估测法4613 统计与制图4713.1 调查底图整理与清绘图转绘4713.2 调查簿整理4713.3 面积求算4713.4 小(细)班面积、蓄积登记4813.5 森林资源统计表的编制4813.6 制图4914 质量管理5214.1 质量管理制度5214.2 质量检查形式5214.3 检查方法5214.4 外业检查5214.5 内业检查5414.6 检查结果的处理5414.7 质量检查书面报告5415 调查成果报告5415.1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编写5415.2
6、规划设计调查提交成果资料5515.3 成果资料发送单位及数量5616 森林经营单位区划及森林调查因子编码5716.1 森林经营单位区划编码方法5716.2 森林调查因子编码57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统计表格式60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调查记载表66B.1 小班卡样式66B.2 林带调查记载表样式67附录C (规范性附录)68C.1 全省通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代码表68C.2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72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浙江省各树种疏密度1.0每亩株数(蓄积)表73D.1 浙江省松木疏密度1.0每亩株数(蓄积)表73D.2 浙江省杉木疏密度1.0每亩株数(蓄积)表74D.3 浙江省阔叶树
7、疏密度1.0每亩株数(蓄积)表75V前 言本标准替代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2004年6月省林业厅颁发)。本标准制订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2003年4月颁发,林资发200361号),参照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本标准与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求内容的确定方法等要求编制,表达更加清晰、明确; 总则中进一步明确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作用,增加调查组织
8、方式、调查工作程序与要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平台建设要求等规定; 由于实际中存在未经界定的防护林、特用林,本细则明确了公益林分“经界定的公益林”、“未经界定的公益林”。进一步明确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生态公益林小班线的衔接要求; 零星四旁树的调查更具体,考虑6样户抽样的样本代表性问题,规划设计调查中取消6样户抽样的村庄四旁树调查方法; 调查底图制作、面积求算、制图等规定更具体,增加山林现状图。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引 言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
9、调查操作细则(试行)已经试行近3年,在我省各县(市、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适应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和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的两大体系建设需要,适应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的规范性、提高调查质量、加强调查工作的管理,有必要修改、完善,把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提升到技术标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程序、方法与操作、森林资源及其调查因子的分类、森林经营区划、前期准备工作、外业调查、统计与制图、调查质量管理、调查成果报告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各县(市、区)的
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具体森林经营单位或具体项目给定范围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2003年4月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2004年6月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试行)林策发200494号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 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DB33379.22002生态公益林建设
11、认定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林木目录(第一批)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监测技术操作细则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操作细则浙江省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操作细则浙江省红树林资源调查技术操作细则(试行)林业用图图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森林经理调查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二类调查小班调查 subcompartment cruise将森林资源的各项调查因子落实到小班的一种调查。通过调查把森林经理地区的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满足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
12、区划、规划、基地造林规划等项需要,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小班调查与小班区划结合进行,二者不可分开。小班调查的详细程度主要取决于森林经理等级的要求。3.2森林经理等级 forest management grade根据林区的经济条件、林种、林业经营水平和自然历史等,规定森林区划和资源清查细致程度的等级指标。区划和调查的细致程度和精确程度,必然影响规划设计和经营活动的细致程度和强度。因此,森林经理等级也叫做森林调查设计等级。3.3森林覆盖率 rate of forest cover森林覆被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3.4林木绿化率 rate of woody
13、plant cover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灌木林、四旁树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3.5地类 land groups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植被覆盖特征进行划分的土地类型。3.6林种 forest category按经营目的之不同而划分的森林类别。3.7林权 forest-property广义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也称山林权,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对森林、林木、林地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狭义指林木的所有权,即林木所有者对林木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3.8(生态)公益林 non-commercial forest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
14、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3.9商品林 commercial forest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功能的,以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为主的森林和林木。3.10公益林界定 definition of non-commercial forest在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根据经营者自愿原则,以合同形式现场确定公益林的范围、面积、权利与责任的管理活动。3.11森林分类区划 forest clasification森林分类区划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需求,遵循森林有
15、多种功能,但主导利用可以有所不同的规律,将一定区域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分别区划界定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的过程,是在综合考虑国家和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需求后,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林业区划等宏观规划成果进行的区划。森林分类区划是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的重要条件。森林分类区划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3.12森林区划 forest division森林经营区划为组织森林经营,有效地管理森林资源,把林地划分为若干层次的森林经营单位。森林区划是森林资源清查的前提,便于林地定位测量,调查立地条件,规划和设计各项营林措施。3.13林班 compartment为了便于森林资源的调查统计和经营管
16、理,在林场、村庄范围内,将林地划分为若干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区域单位。它既是森林资源清查时调查统计与计算的单位,又是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和生产管理时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林地区划单位。为了便于作业,应尽量保持完整的支沟和同一集材系统。区划林班在森林经理调查时进行。3.14小班 subcompartment内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区别,要求采取相同经营措施的地块。划分小班的因子有:地类、林种、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龄、疏密度、立地条件、权属等。3.15细班 subplot在小班内作补充区划的细小单位和施业单位。设置这种不上图的区划单位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林分的林相和林况。3.16林分 sta
17、nd一片森林。在林木起源、林相、林木组成、年龄、地位级、疏密度、出材级、林型或林况等内部结构特征相同的一个群落,并与相邻群落有所区别。土壤、坡度、坡向、水文条件及气候因子等立地条件影响着林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林分是森林群落和立地条件的有机统一体,成为营林和森林经理上的实体,如小班。林分一词的概念既包括天然林也包括人工林,但没有特定年龄的含意,因而一片一致的天然更新的幼林可看做一个林分。划分林分的主要依据是林分内部的结构特征,即林木起源、林相、树种组成、年龄、地位级、疏密度、坡度及林型等因子。凡森林内部特征相同者,可归为同一林分。划分林分的大小,主要从经营的角度考虑,各国对林分的最低面积自有规
18、定。只有将森林划分为林分,才能正确认识和经营管理森林。3.17林分调查因子 stand description factor林分内部结构特征。其特征有:林木起源、林相、树种组成、年龄、地位级、疏密度、平均胸径、平均高、蓄积量、出材级及林型等因子。这些也是测定林分的最基本的调查因子,且所测定的每个调查因子都是为确定森林的数量与质量时所不可缺少的。3.18林分起源 stand origin林分生成的方式。按林分起源可把森林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3.19林型 stand type反映林分的立地条件和生产能力的指标之一。指具有相同的立地条件,相似的林木组成,起源相同和具有共同的森林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林分总
19、体。森林与环境条件是统一体,所以森林植物与环境条件是确定林型的主要依据。为了确定林型,首先要详细记载决定林型的各项调查因子:林木组成、幼树、下木、地被物、土壤、土壤温度、海拔高、坡度及坡向等。通常在森林调查前应先进行林型调查,将当地森林进行分类并编制林型图表。这样,在外业调查时,根据各项调查因子按林型图表来确定林型名称。今后我国林业逐渐向集约经营发展,在生产实践中将会广泛应用林型。3.20地位级 site class,locality class;quality class反映一定树种立地条件的优劣和林分生长能力的指标之一。以主林层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和平均高作为确定地位级的依据。由于主林层的优
20、势树种具有最大的蓄积量,经营利用价值也最高,在某一年龄阶段,林分平均高是反映立地条件优劣和林分生长能力高低的最好指标。地位级以、表示,地位级最高、地位级最低。3.21地位指数 site index以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的关系为依据划分的林地生产力等级。用标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绝对值表示。地位指数可从地位指数表中查得。3.22林相 storey由于林冠层次和林木组成结构的不同而表现的森林外貌。通常以单层林或复层林,优势树种与组成树种的组成比重来说明林相。不同林相,应进行不同的经营和利用的措施。它是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3.23同龄林 even-aged forest由年龄相同或大
21、致相同的林木所组成的林分。3.24异龄林 uneven-aged forest由不同年龄的林木所组成的林分。一般规定异龄林分内林木差异要超过一个龄级。3.25树种组成 species composition或称林分组成。区别林分的主要调查因子之一。组成林分的各树种的材积在林分总蓄积量中所占的比重。如果林木未达蓄积起测径阶,以林木株数比例表示。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称纯林,同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称混交林。在混交林中,为了说明林分组成,采用树种组成式来表示,由树种名称及树种在林层中所占的成数(树种组成系数)构成。树种系数用十分法表示。林分中占有最大比重的树种称优势树种,应把优势树种写在林分组
22、成式的最前面。3.26优势树种 dominant species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叫优势树种。3.27郁闭度 canopy density林分整个林木林冠的投影面积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值,用十分法表示。3.28(林分)疏密度 stand density,density of stocking鉴定林分的一个重要因子。说明林木对其所占空间利用程度的指标。对林木结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用单位面积上林木实有的蓄积量,或胸高总断面积对在相同条件下的标准林分(或称模式林分)的每公顷蓄积量,或胸高总断面积的十分比表示。林分疏密度为1.0的林分称标准林分,是衡量疏密度的标准。理论上林分最大的疏密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资源 规划 设计 调查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