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doc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doc(5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导学案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负数 P23页例1、例2【学习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习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体验负数产生的必要性。预 习 案(1)游戏感知负数: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减5分,平局计0分。将每次的分数计在计分表上次数12345678910得分甲乙(2) 听信息, 独立思考, 选择喜欢的方
2、式, 把听到信息准确、简介旳表示出来甲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学校四年级转來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小明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汇报:你是怎样记录的?指明学生汇报并展示其记录。探 究 案1、相反意义的量思考:刚才老师所说旳信息中的量都具有什么共同点?(明确具有相反意义旳量旳特征:(1) 有两个量(2) 有相反的意义)思考:实际生活中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设计意图:应用学生已有旳生活经验,明确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即相反意义的两种量)2、正数和负数思考: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
3、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出示学生记录信息的方法,交流统一意见:用“”表示正数,用“”表示负数。学生自学课本第3页内容,认识负数,明确负数的读写。3、进一步了解负数思考:生活中那些地方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探究:温度计上显示:零下16用_表示。零上16用_表示。质疑:0摄氏度是不是表示什么温度都没有?_.探究:存入2000可以表示为:_.支出500可以表示为:_.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展示: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负数的读写(先交流再由学生展示)(1)读出下面各数:2 3 9 206 2.18 12(2)写出下面各数:负八 _.负二点六_.正七分之一_.负四点六_.5、小结:(1)
4、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_表示。(2)要特别注意0既不是_也不是_。测 评 案1、表示海拔的高度。(做一做第2题)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2、表示温度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3、下面的说法对吗?A、0摄氏度表示没有温度( )B、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导学案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负数
5、P5页例3,做一做1、2, 【学习目标】:1、通过身边的事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2、了解数轴,并在数轴上正确标注0、正数、负数。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学习重难点】:了解数轴,并在数轴上正确标注0、正数、负数。【使用说明】: 小组合作完成预习案要求,再由小组讨论解决探索案提出的问题。预 习 案1、指出那些是正数,那些是负数?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并读出来。8 5.6 4.6 3.7 2.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_.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_。探 究 案1、学生自学例3。2、小组合作讨论:以大树为起点,向东
6、为正,向西为_.如果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运动的情况则:起点为0,直线上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_.这样的直线叫数轴。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1、4、-2、3、-3、-1.5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1.5,如果你想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测 评 案1、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2、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 )边。3、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第一单元导学案主备教师:
7、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负数 课本P6例4 【学习目标】:1、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难点: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预 习 案1、读出下面各数。 -3 -1.5 +3.2 -16 +72、比较大小。 89 32 013、试比较下列各数。-90 -12 -2-3比较完后,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探 究 案(一)探究例4:1、自学例42、写出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_。3、画出一条数轴,并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小组讨论:-8和-6 ,
8、 -4和2哪个大?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5、小结: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6、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而正数都比0,负数都比正数。测 评 案1、比较大小。 7 5 1.552 02.4 3.13.1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5 12 3 43 5 5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导学案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 税率与利 率。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与纳税、储蓄有关的实际 问题。 学习重点:能够利用百分数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纳税、储蓄有关的 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税率、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预 习 案 1、通过
9、课前的调查,你对银行存款利率及纳税有什么认识?你还想 了解什么问题? 2、什么是纳税?什么叫税率?按规定,我们应按营业额的多少纳税? 3、什么叫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探 究 案1、完成课本 10 页、11 页。 合探:如果通过自学你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与你的同桌进行交 流。 2、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3、2012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如果年利率为 3.75%那么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呢?4、2012年8月,张爷爷把 8000 元钱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为4.75
10、%, 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测 评 案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课堂测试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 );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 本金的比值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 ) ;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 ) 。3、利息=( )( )( ) 1000 元存入银行 3 年,到期取出 1045 元,则取出的 1045 元 是 ( )。 李平九月份收入 2300 元,如按规定,超过 2000 元,但超出的部 分并没超过 500 元的 , 要上缴个人所得税 5%。 李平九月份应缴税款为( )。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导学案主备教师: 复
11、备: 审核人: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例1、例2学习目标 :1、我能明确折扣的含义,成数的意义 。也能熟练地把折扣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2、我能正确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的实际问题。3、我能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会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的实际问题。2、难点是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预 习 案春节将至,各商家一般都搞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打折”?举例说说探 究 案 1、自学课本第8页 :(1)理解什么是“打折”?(2)几折表示什么?(3)例1中“八五折”
12、,“九折”表示什么?(4)写出几个折数,并把它化成相应的分数和百分数。友情小提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2、阅读P8例1,理解题意,补充完整。(有困难可以交流讨论)友情小提示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3、尝试练习:P8“做一做” 4、阅读P9“什么是成数?”“成数”与“折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5、尝试练习P9“做一做”6、思考:一件商品先打九折出售后,再涨价10%,现在的价格与原价一样吗?测 评 案独立完成,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1、填空: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
13、是( )九二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2、判断: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量。( )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 (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 )3、做一做练习二的1、2、3、4题。四、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课题:圆柱的认识 第( 1 )课时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及它的展开图。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 重点
14、: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难点:1建立空间观念。2弄清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预习案学生自行看课本:1、圆柱由哪些部分组成?2、圆柱有几个底面?几个侧面?几条高?3、你能说出圆柱的特征吗?4、长方形或正方形沿一条边旋转会形成不同的圆柱体,不妨自己一试。探究案一、找一个圆柱型物体:1感触一下圆柱的面。(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3)用双手摸侧面。2明确:(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2)圆柱的高。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用直尺和三
15、角板演示圆柱的高。二、小组共同互说:1、圆柱侧面展开是什么样?2、圆柱有何特征?详细说一下。测评案一、教材P20练习三1、3二、教材P18做一做;P19做一做。教学反思: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第( 2 )课时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公式计算简单题目。预习案(一)计算下列各题。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二)动手操作: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六年级 数学 全册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