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项目管理手册.pdf
《中建项目管理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建项目管理手册.pdf(8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项目管理手册项目管理手册(2023 版)二二二三年十二月二三年十二月注意保管注意保管修订委员会修订委员会组成名单组成名单编委会主任编委会主任张兆祥编 委 会 副 主 任编 委 会 副 主 任李永明总编总编李永明副总编副总编孙晓惠杨庭友编委会成员编委会成员周利杰张晓葵祝江南谢松程海波刘建民高波孙晓惠张爱民戴立先刘鹏顾笑白屈健杨庭友执行编委执行编委王伟常陆军崔革帅建国许通涂达辽谢小明肖明远修订人员修订人员丁继强于峰王伟马俊马云鲲马岳明王巍王之晟王光英王晨旭邓雪卢佳丽帅建国叶祝发田恬付志华付恩礼朱奇平任俊杰向文秘向红军刘萌刘光元闫志国许通孙喜亮杜栋李东李阳李森李青冲李昱村李彦超杨涛杨玉婷肖明远吴扬吴
2、炳臣邹溪张军张现涛张靖宇陈刚陈鹏陈星宇陈联和周明周邈郑建萍孟雷胡凯丰项艳云柳聪聪俞文晔倪红徐芊芊郭亮涂达辽黄文杰常陆军崔革崔浩然麻宏策韩梅程文超鲁洋洋谢小明雷毅民黎献东潘玉珀魏衍龙(修订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修订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目目录录1总则总则.42项目投标管理项目投标管理.73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合同管理.104项目策划与目标管理项目策划与目标管理.135项目组织管理项目组织管理.156项目工期管理项目工期管理.177项目设计管理项目设计管理.208项目商务管理项目商务管理.249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采购管理.2910项目技术管理项目技术管理.3211项目财务管理项目财务管理.3612项目分包
3、与劳务管理项目分包与劳务管理.3913项目物资与设备管理项目物资与设备管理.4114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4515项目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项目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4816项目环境管理项目环境管理.5117项目法律、合规、风险管理项目法律、合规、风险管理.5418项目沟通管理项目沟通管理.5619项目信息化与智慧建造管理项目信息化与智慧建造管理.5820项目综合事务管理项目综合事务管理.6121项目党建管理项目党建管理.6322项目验收交付管理项目验收交付管理.6623项目管理考评与激励项目管理考评与激励.6824项目纪检监督项目纪检监督.7025项目审计项目审计.71附件附件 1工程项目特性
4、分类工程项目特性分类.72附件附件 2不同类别工程项目基本情况不同类别工程项目基本情况.73附件附件 3典型项目部组织结构示意图(房屋建筑)典型项目部组织结构示意图(房屋建筑).74附件附件 3典型项目部组织结构示意图(基础设施)典型项目部组织结构示意图(基础设施).75附件附件 4项目策划书编制内容参考清单项目策划书编制内容参考清单.76附件附件 5项目工期计划一级节点示例库项目工期计划一级节点示例库.80附件附件 6项目经济活动分析表项目经济活动分析表.841/85修订说明修订说明自 2009 年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中国建筑”)颁发项目管理手册(第一版)、2015 年颁发项目
5、管理手册(2015 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手册)以来,项目管理标准化长足发展,企业的项目管控能力持续提升,手册核心理念深入人心,手册已成为中国建筑项目管理人员的良师益友。这八年来,建筑行业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在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也遭遇到很多新挑战、新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需要洞悉外部环境的趋势与风险,全面识别项目客户的需求与呼声,认真剖析自我管理中的短板与不足,用更加科学的世界观来武装头脑,用更加先进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全面实现中国建筑“一创五强”的战略目标。本次修订依旧传承了中国建筑的“项目管理方针”,并对“11233”的核心理念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即“一
6、个核心(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一条主线(以项目工期管理为主线),二层管理(企业和项目部的项目管理),三个基本目标(过程精品、依法合规、相关方满意)和三个基本抓手(策划引领、计划驱动、精准激励)。“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是中国建筑的不懈追求,无数个项目在创造价值的洪流中,为客户提供了满意的产品与服务,成就了中国建筑的品牌与未来。价值创造作为中国建筑项目管理的核心理念,应融会贯通到每一个项目岗位和每一个管理动作。手册完善了章节目录和章节内容,原成本管理章节扩充为商务管理章节、采购管理章节单独成章,其余各章节中也梳理和规范了价值创造的管理内容,真正做到人人都是价值创造者。“法人管项目”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充
7、实,强调企业特别是三、四级总部机构全过程支撑项目、服务项目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并在各章节一般规定中适度增加了对企业层级项目管理的具体任务与工作要求,重点强调了项目策划书的企业属性和引领作用,推进企业从重管控、轻支撑向强管控、强支撑升级,助力企业从“投入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型升级。倡导“工期节约就是最大的成本节约之一”理念,将工期管理上升为项目管理的主线,强化项目履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承接项目策划目标,通过全过程、全系统、全专业的周密计划来提升工期管理对各项业务的驱动作用,丰富工期管理的层次与维度,履约过程中动态监控、快速纠偏,实现项目高品质交付。强化考评与激励,推动过程评价
8、与考核兑现相结合,项目绩效与企业责任部门绩效相结合,准确界定项目部管理成果,及时评价责任部门管理绩效,激发项目经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全面完成项目各项责任目标。手册增设项目考评与2/85激励章节,鼓励价值创造,实现精准激励。结合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手册以工程总承包项目为基本管理对象,充分兼顾基础设施项目部分特点,在设计管理章节增补设计管理各阶段重点管理内容,在相应的章节中同步增补了关联的管理活动。流程可以固化优秀的项目管理成果。本次修编全面应用流程思维,项目管理核心动作在多个章节间相互呼应、关键业务管理数据在各系统间集成共享,通过企业部门联动、管理动作衔接、业务数据拉通等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打造
9、流程驱动、系统联动的项目管理组织。响应时代要求,承担社会责任,充分体现央企政治意识与责任担当。手册突出党建引领、纪检监督与依法合规,增加党建管理、纪检监督、审计与法律、合规、风险管理等四个章节,为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本次修编由中国建筑项目履约管理部组织总部相关部门人员和系统内专家完成,相关修订情况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相关部门负责解释。2023 年 12 月3/85项目管理方针项目管理方针坚持法人管项目、系统化管理、持续改进、相关方满意法人管项目、系统化管理、持续改进、相关方满意的项目管理方针。内涵解释:坚持法人管项目坚持法人管项目:统一项目基础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的项目管理策划及资源
10、集中调控,规范企业对项目的服务、监督行为,确定企业、项目部两个层次的责任及相互关系,促进项目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坚持系统化项目管理坚持系统化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管理基本流程和方法,以项目管理责任目标为中心,确定企业和项目部工作职责,提高企业行政效率,促进项目部执行效率。坚持持续改进坚持持续改进:总结、提炼成功经验,改进项目管理制度,优化项目管理体系,健全项目管理考核,提高项目管理绩效。坚持相关方满意坚持相关方满意:以技术先进、成本节约、安全文明、过程环保等手段建设完美工程,实现建设方满意。提升企业人员道德修养、工作技能和职业发展前景。保障工人职业安全、技能发展和经济利益。加强与优秀供应商、分包商的
11、合作与信任,展现中建企业形象及管理水平。4/851总则总则1.1目的目的贯彻项目管理方针,以“法人管项目”为根本,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规范、引领企业和项目部的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1.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2.1本手册适用于中国建筑的境内工程承包项目。境外项目参照执行。1.2.2所属企业在本手册的基础上,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深化。1.2.3对于涉密工程建设项目,在严格遵守中国建筑涉密工程(项目)保密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的前提下,可参照本手册。1.3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3.2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1.3.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
12、理办法(建市规201912 号)1.3.4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918 号)1.3.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1.3.6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1.3.7其他相关管理规范与中国建筑相关管理制度。1.4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管理机构1.4.1企业、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应符合法律法规及对项目管控的要求。除非特别指出,本手册中的“企业”一般是指项目所属的“法人”。1.4.2“法人”是指承建项目的法人(模拟法人)企业的总部及其分支机构的总部,一般情况下是指中国建筑从事承建业务的三级企业及其下一级机构的总部。1.4.3“法人管项目”是建筑企业对承建
13、项目进行管理的一种项目管理体制,强调企业要管理项目,项目管理是企业和项目部共同的职责,而不仅仅是项目部的职责。1.4.4“法人管项目”体制下,应以集权、授权相结合原则和责任、权力、利益、能力相对等原则,建立并运行项目管理体系,施行企业和项目部5/85对项目的管理。1.4.5企业应有跨部门的项目协同管理机制,比如建立项目管理委员会,保证各职能板块之间的协同,尤其是与项目管理紧密相关的工程、设计、商务、技术、资金等板块之间的协同以及市场营销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协同。1.4.6项目部是企业为履行特定工程承包合同而组建的直接承担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组织机构。项目部组织机构可结合项目业态、定位、特点,参照“附件
14、 3典型项目部组织结构示意图”设置。1.5项目管理职能项目管理职能1.5.1项目管理职能包含企业和项目部的管理工作。1.5.2企业对各项目的管理包括管控和支撑,应从项目的投标至项目部撤销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1.5.3项目部对项目的管理指项目部根据项目策划书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等,在企业授权范围内代表企业履行合同,实施日常的、现场的经营管理。1.6价值创造管理价值创造管理1.6.1项目管理应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项目全生命周期影响效益的各项关键要素为切入点,明确企业和项目部的职能定位、责任目标、关键动作,打通部门、体系间壁垒,引导企业和项目部将关键环节的核心工作抓到位,切实提高价值创造能力。1.6
15、.2企业应推进“强管控、强支撑”,通过整合数据赋能管理、设计引领挖潜增效、集中资源强化支撑,提升项目一线价值创造能力。1.6.3价值创造应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从企业支撑、品质营销、优质履约、采购创效、精益成本管控、结算回款六个方面,各系统横向联动、各环节高效衔接,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企业应科学准确评估价值创造绩效,及时开展考核与激励。1.7手册使用与修订手册使用与修订1.7.1在使用本手册时,应遵守项目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地方和行业政策,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以及企业的有关制度。本手册与有关上位制度不一致的地方应遵从有关制度。1.7.2本手册发至各企业领导、项目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
16、、各项目部主要人员。6/851.7.3本手册是企业内部标准,非经允许,不得复制、赠送给系统外人员。1.7.4本手册根据需要进行修订。1.7.5修订由中国建筑项目履约管理部负责组织。1.8本手册由中国建筑项目管理相关部门负责解释。1.9本手册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原项目管理手册(2015 年修订版)(中建股市字2015661 号)同时废止。7/852项目投标管理项目投标管理2.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投标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中国建筑市场营销“十条禁令”、投标管理有关规章制度,严肃营销纪律,公平、有序参与市场竞争。2.2项目识别及跟踪项目识别及跟踪企业
17、在投标前应对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政策、建筑市场情况、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建设单位资信、建设资金来源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踏勘,形成相应的调查报告,识别并决策是否对项目进行跟踪。2.3项目授权项目授权因市场经营的实际需要,上级企业可对特定的工程项目进行投标授权管理。企业应按照投标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提出授权申请,经批准后,企业方可进行项目投标。2.4投标策划投标策划企业应根据招(议)标文件要求组织召开项目投标策划会,从联合体选择、成本测算、现金流测算、技术标、资信标、商务标等方面进行策划安排投标任务。企业各相关部门及拟派项目班子主要成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做好相应的项目投标工作。2.
18、5招标评审招标评审2.5.1项目合规性调查企业在投标前应对项目是否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文件进行调查,并将项目的合规情况作为中标交底内容移交项目部。2.5.2建设单位及联合体单位资信调查2.5.2.1企业在投标前应组织相关业务体系对建设单位的基本信息、合同条件、历史合作信息、信用信息以及经营风险、司法风险等资信情况做尽职调查,形成资信调查报告,不满足要求的不得参与投标。2.5.2.2采用联合体形式参与项目投标的,需对联合体单位基本信息、履约能力、司法风险等资信情况做尽职调查,明确联合体各方责权利,并签订合作协议。8/852.5.3底线评审严格遵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建
19、设项目承接标准管理办法、中国建筑地产类项目承接底线管理标准的相关规定,开展投标项目底线符合性评审,对于限制性承接项目以及按照规定适度调整底线的项目,经企业审批后方可开展投标活动。2.6投标文件编制、评审及递交投标文件编制、评审及递交2.6.1企业需统筹协调各相关资源、配备必要保障,编制合理有效的技术标、资信标、商务标等投标文件,并做好投标保密工作。2.6.2成本测算企业在投标前应根据招(议)标文件、项目调查、市场调查、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等测算项目建造成本,提高测算准确度,夯实投标利润。成本测算应作为投标文件评审内容及投标报价、合同谈判及项目实施的依据。2.6.3现金流测算企业在投标前应根据招(议
20、)标文件、项目成本及工期进度安排,测算项目全过程现金流量,若项目出现阶段性现金流为负,企业须制定相应的资金平衡保障措施;现金流测算应作为投标文件评审内容及投标报价、合同谈判及项目实施的依据。2.6.4风险分析企业应根据招(议)标文件要求、项目调查、建设单位调查、成本测算、现金流测算等情况,评估项目建设单位资信、成本效益、工期质量等实施风险,确定项目风险等级,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作为投标、合同谈判及项目实施的依据。2.6.5企业应对投标文件符合性和完整性、投标报价竞争性、技术方案先进性进行评审,结合投标的策略与技巧,必要时对投标文件和报价进行调整。2.6.6投标文件应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递交。2.7
21、中标交底中标交底项目中标后,企业投标管理部门应组织投标团队向相关部门及项目部进行投标交底,对项目盈亏点、风险点、报价策略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并移交商务、技术、资金等相关资料。同时做好市场营销信息向项目管理团队的传递与公共关系、客户关系的交接。中标交底内容应9/85作为项目策划的重要依据之一。2.8投标总结投标总结2.8.1项目开标后,企业应收集汇总开标信息,分析项目中标或未中标原因,并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报价策略,总结投标经验教训,建立并完善投标项目数据库。2.8.2项目投标结束,应及时收回投标保证金或保函。10/853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合同管理3.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3.1.1项目合同管理应秉持契
22、约精神,按合同办事,维护企业利益和信誉。3.1.2企业应对项目所有合同的起草、谈判、评审、用印、交底、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存档等进行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3.1.3项目合同包括承包合同和分包分供合同,企业应明确不同类别合同的主管部门。3.1.4企业合同主管部门负责合同的起草、评审、用印和交底。项目部负责向相关人员交底和合同履行,对履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企业反馈意见建议。3.1.5企业应定期总结分析所有合同的管理情况,开展合规考核,持续提升合同管理水平。3.1.6企业应建立项目合同标准文本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合同标准文本,推广使用、定期总结升级标准文本,提高合同管理效率,降低合同风险,维护企业
23、权益。3.1.7合同管理应坚持合规要求,应注重合同主体适格、内容完整合法、文字用语精准等要求,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3.2合同起草与谈判合同起草与谈判3.2.1项目中标后,应争取承包合同起草权。由发包人起草的承包合同(包括补充协议等其他的合同性质文件),应积极协商谈判,争取有利合同条件。3.2.2企业应成立承包合同谈判小组,做好谈判策划、分工、交底及相关准备工作,内部达成共识后开展谈判,做优谈判工作。拟派项目经理、商务经理应尽可能参与谈判。3.2.3项目分包分供合同一般由我方主导合同起草。应优先使用企业制定的合同标准文本,无标准文本的可以使用国家或行业协会的范本,或另行起草。3.3合同评审
24、合同评审3.3.1项目所有合同应执行合同会商评审机制,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履行合同审批程序,经审批后方可盖章。3.3.2股份公司资质的项目承包合同应根据股份公司相关制度履行审批手11/85续后方可盖章;工程局资质或三级企业资质的项目承包合同应根据各自相关制度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盖章。3.3.3企业可建立项目分包分供合同按金额的分级评审授权管理制度。分包分供合同应按授权额度经相应授权人审批后方可盖章。3.3.4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合规”“管业务必须管风险”原则,合同会商评审部门应严格履行评审职责,应对涉及本部门业务相关的合同条款进行风险合规评审,并对是否合规发表明确意见。3.3.5合同主管部门应对合同评
25、审意见进行综合评定,对于因客观原因无法落实的评审意见,应说明原因,并制定风险防控与化解举措,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3.4合同交底合同交底3.4.1合同签订后,企业应对项目部进行交底,项目部应对相关管理人员交底,确保合同履行有关的人员全面知悉相关内容。3.4.2承包合同交底内容除合同基本信息外,还应包含投标阶段重要信息、承诺、合同主要条款、主要风险点、风险化解措施及需要提醒的其他事宜等。3.4.3分包分供合同交底内容除合同基本信息外,还应包含分包单位基本情况、分包分供范围、界面划分、管理人员、合同主要条款及需要提醒的其他事宜等。分包进场时,项目部应督促分包向其现场管理人员交底到位。3.4.4合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管理 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