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项目深基坑监测方案.docx
《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项目深基坑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项目深基坑监测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项目深基坑监测方案编制: 于学武 审核: 王松 审批: 王新波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2021年 8 月 10 日- 10 -.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2.1 工程建设概况12.2 设计概况22.2.1 设计基本信息22.3 工程施工条件22.3.1 工程地质条件22.3.2 水文地质条件3第三章 施工安排43.1 管理人员配置及职责43.2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43.3 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5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5第五章 资源配置计划65.1 劳动力配置计划65.2 测量计量仪器配置计划6第六章 施工方法66.1 基坑监测内容6
2、6.2 施工工艺76.2.1 基准点76.2.2监测点的埋设86.2.3监测频率116.2.4监测预警126.3 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176.3.1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176.3.2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196.3.3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216.3.4地下水位观测216.3.5支护桩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236.3.6锚索内力监测256.4 基坑监测点的巡视检查内容27第七章 进度管理计划287.1 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点287.2 进度管理措施28第八章 质量管理计划298.1 质量控制目标分解298.2 质量保证措施29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309.1 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319.2 安全
3、保证体系319.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29.4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33- II -.第一章 编制依据序号类别文件名称编号1技术规范工程测量标准 GB50026-202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7地方行政文件山东省房屋市政施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鲁建质安字201815号8安全技术规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9设计文件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项目
4、勘察报告/11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项目深基坑设计/12企业技术标准安全施工管理手册CSCEC81-AS-2021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名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项目工程性质公共建筑(医疗卫生类)建设规模(造价)6.1亿工程地址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北街1号(济南市市立三院院内)总占地面积134338总建筑面积102152.91建设单位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项目承包范围包含除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以外的全部图纸设计内容;土石方工程、支护降水、桩基、主体结构等地下地上所有的建筑及装饰工程;医疗专项;常规水电、消防、弱电、暖通等所有安装工程;电梯;太阳能;停车划线
5、;标识系统(含楼梯亮化);室外管网、道路及园林工程等;整个过程的施工、设备采购、调试、验收、保修及配合手续办理设计单位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分包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化工程、电梯、空调通风、精装修工程等勘察及支护设计单位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同要求质量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评定范围的合格标准;争取获得 “国家优质结构”监理单位济南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21年05月01日计划竣工日期:2023年04月01日总工期:700日历天总承包单位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安全文明施工零伤亡、争创“山东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造价咨询单位北京国泰建中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绿色施工符合济南市绿色
6、施工相关规定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病房综合楼设置门诊、医技、病房功能,拟建普通病床,ICU 床位,洁净手术室。地下三层,配套建设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人防设施。2.2 设计概况2.2.1 设计基本信息拟建场地位于济南市工业北路王舍人北街1号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内。基坑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86.2m,南北宽约61.1m,坑顶标高约33.0m,坑底标高15.5-17.3m,基坑开挖深度为15.7-17.5m,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1-1、5-5、6-6、7-7、8-8剖面为二级,2-2、3-3、4-4剖面为一级,9-9剖面为三级。2.3 工程施工条件基坑周边场地南侧较狭小,其余较空旷,东侧地下室外墙线距离
7、红线25.2m;南侧为已有医院内房屋,地下室外墙线距离已有建筑最近约5.3m;西侧地下室外墙线距离红线42.3m;北侧地下室外墙线距离红线约29.7m。基坑周边拟设置临时施工道路,东侧拟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宽8m,距离地下室外墙线10.7m;南侧拟设置临时施工坡道,道路宽6m;西侧拟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宽8m,距离地下室外墙线25.9m;北侧拟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宽4-8m,距离地下室外墙线22.4m。西侧、北侧、东侧临时道路外侧紧贴老城墙内侧,城墙高约4m,宽约4m,为夯土结构。场地南侧现有建筑外墙处存在给排水管线,铸铁材质,直径100mm,已废除。场地东侧存在场区内雨水地下排水口,紧邻基坑上口线
8、,砖砌结构,排水通道由排水口向东延长至龙脊河,埋深约为3.5m,建议雨水排水口向东改到东侧老城墙边。2.3.1 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涉及地层共分4大主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回填砂以及建筑垃圾组成,物质成分较杂乱,均匀性差。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04.20m,平均1.72m;层底标高:29.2233.10m,平均31.49m;层底埋深:0.804.20m,平均1.72m。-1黄土状粉质黏土(Q4al+pl)黄褐色,可塑硬塑,土质较均匀,切面较光滑,韧性及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泽,见针状孔隙及钙质条纹。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9014.10m,平均8
9、.05m;层底标高:18.1225.38m,平均23.44m;层底埋深:7.9015.30m,平均9.77m。-2粉质粘土(Q4alpl)棕褐色红褐色,可塑,含铁锰氧化物及其结核,土质较均匀。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2011.60m,平均8.21m;层底标高:11.2119.59m,平均15.24m;层底埋深:13.4021.80m,平均17.98m。含碎石粉质粘土(Q 2-3al+pl)棕褐色红褐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碎石含量 25%-40%, 粒径 2-5cm,大者 8cm。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2011.90m,平均7.48m;层底标高:5.9210.54m,平均7.76m;层底
10、埋深:22.5027.60m,平均25.45m。全风化闪长岩()黄褐色,结构构造无法识别,岩芯风化强烈,呈坚硬粘土状,干钻进尺慢,给水钻进进尺较快,岩质软,手可捏碎。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808.40m,平均4.31m;层底标高:-0.448.11m,平均3.25m;层底埋深:25.0033.50m,平均29.96m。与基坑支护设计相关的力学参数如下表:指标名称代号及名称重度(kN/m3)抗剪强度指标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sk(kPa)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锚杆土钉杂填土17.0*51030.030.0-1黄土状粉质黏土19.325.111.852.040.0-2粉质粘土
11、19.326.511.351.039.0含碎石粉质粘土20*52580.080.0全风化闪长岩21*3035120.0120.02.3.2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如下:1)、 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拟建设场地地形相对平坦,地势变化不大,局部稍有起伏,地面标高 32.4334.70m,最大高差 2.27m。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地貌单元。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场区地下水主要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以及岩浆岩风化裂隙水,由于裂隙水富水性差,且主要受孔隙水、岩溶水的补给,具承压性。场区地下埋深5.437.70米
12、,水位标高约27.00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地下水水位年变幅为 3.04.0m,近35年水位标高约32.50m,历史最高水位约33.00m。第三章 施工安排3.1 管理人员配置及职责序号管理职务姓名职称(资质)职责和权限1项目经理王新波工程师1、对支护监测的周期、安全、成本全面组织、管理,并负全责。2、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向项目各分管人员下达任务清单。2项目总工王松工程师1、全面负责技术质量管理。2、编制支护监测方案并组织技术交底。3、负责资料管理。4、组织工程技术复核。3商务经理王目前工程师1、及时组织分包月报量的审核审批,督导进行分包经济签证月清月
13、结。2、负责协助、指导、督促现场施工人员办理经济签证。4安全总监商明浩工程师1、负责支护监测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环境管理工作检查,督促隐患整改。5测量工程师程运广工程师负责支护监测监督和校核工作。6资料员杨敏/负责支护监测资料收集整理。7分包负责人纪岩国工程师负责支护监测施工工作的全部安排,并负全责;负责支护监测外业工作安排;负责支护监测外业测量部署8分包总工王宗顺注册岩土工程师对支护监测方案组织现场技术交底,对技术资料负全责,负责支护监测外业及内业成图3.2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本工程支护监测点点位较少,且单次作业时间较短,结合现场情况将现场划分1个流水段。如图3.2-
14、1所示:图3.2-1 流水段划分3.3 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序号重点和难点具体分析应对措施责任人1测量要求高、任务重边坡与支护方式多样,周边存在古城墙及原有建筑物本工程控制网分两级测设,级场区控制网和级建筑物控制网,以此保证施工精度。将业主提供的高程点进行复测,合格后作为级控制网王宗顺2交叉作业多、需增加监测频率施工区域多为机械开挖边坡,可能导致滑坡,削开挖与支护两个工序存在交叉协调问题开挖阶段跟踪测量放样,依据护坡坡度,计算当时标高阶段的护坡位置,以防护坡太缓或太陡,造成塌方或影响基槽尺寸。王宗顺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计划2021年05月01日开工,贯穿整个工程施工阶段,工期700
15、日历天。第五章 资源配置计划5.1 劳动力配置计划施工阶段工种人数基础施工测量员6主体施工测量员6装饰装饰测量员6室外工程测量员3竣工阶段测量员35.2 测量计量仪器配置计划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仪器设备性能生产厂家数量水准仪/DiNi03自动安平水准仪0.3mm/km德国蔡司22精密全站仪/索佳NET05 1mm+1ppm/1”日本索佳13钻孔倾斜仪/CA10B0.05mm北京航天所14电测水位计1mm南京水科院15频率仪700-5500HZ中国2第六章 施工方法6.1 基坑监测内容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基坑
16、支护设计图纸、基坑支护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基坑支护、降水工程设计方案;基坑支护安全等级及基坑支护变形监控等级1-1、5-5、6-6、7-7、8-8剖面为二级,2-2、3-3、4-4剖面为一级,9-9剖面为三级。其主要监测项目见表6.1所示。表6.1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基坑支护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名称布设点数位移监测1基坑顶部水平位移292基坑顶部垂直位移293锚索内力监测点7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65支护桩内力监测点36地下水位监测67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348管线位移监测点26.2 施工工艺6.2.1 基准点6.2.1.1 监
17、测基准点监测基准点分为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作为永久性基准点,并作醒目警示。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施工材料堆场、施工材料运输线路、水坑以及施工机械等。在每次观测前均应检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发现高程变异超过允许精度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如观测期间测区发生土体移动、地面或建筑物明显沉降等外界强烈因素时,亦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6.2.1.2 基准点的布置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本次沉降监测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拟在测区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分别埋设三个基点或设在测区周围较稳定的建筑物上、
18、埋深1.5m以下的路灯杆上等。编号分别为JZ1、JZ2、JZ3。 说明:高程系统为独立高程系统,以JZ1为原点,JZ2、JZ3号点作为检核点,如图6.2.1.2所示。JZ1 JZ2 JZ3图6.2.1.2 基准点位置略图6.2.1.3工作基点的布置本工程基坑形状相对复杂,为确保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的二级变形测量要求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根据基坑开挖形式,在基坑周围相对稳定区域内布设适当的位移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可采用专门的观测标石或将预先准备好的长约80cm的钢筋埋设,露出部分向上,顶部加工成十字形槽口或钉小孔等适用于现场开展工作的形式,做好维护,并用红油漆明显标记。作为基坑水
19、平位移监测的起算数据。6.2.2监测点的埋设(1)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的布置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同点,监测点设置在基坑边坡的坡顶上。基坑变形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够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控要求。基坑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影响。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2)锚索内力监测点的布置锚索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跨中部、阳
20、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宜布设监测点。每层锚杆的拉力监测点数量应该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根。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锚头附近位置。锚杆内力监测点的布置样式如图所示:图6.2.2-1 锚杆内力监测点(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点的埋设需施工单位配合把测斜管埋于护坡桩钢筋笼中,埋设时应保持测斜管的竖直,防止发生上浮、断裂、扭转:(测斜管一对导槽的方向应与所需要测量的位移方向保持一致)。当测斜管埋设在围护墙体内,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围护墙的深度;当测斜管埋设在士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5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
21、以测斜管底为固定起算点时,管底应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测斜管与钻孔之间孔隙应填充密实。测斜管现场布置如图所示:图6.2.2-2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4)支护桩内力监测点的布设与施测1) 支护桩内力监测点的布设围护桩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支护桩长度为15.95m17.00m,第1组钢筋计布设于距离桩头1m的位置,然后每隔3m布设1组,共布设6组(每组2个)钢筋计,同一组2个钢筋计的连线垂直于基坑边缘,导线每隔2m用扎丝固定好,导线测量端做好相应点号标记,并用套管保护好。钢筋计焊接在钢筋笼主筋上,当作主筋的一段,焊接面积不应少于钢筋的有效面积,在焊接钢筋计时,为避免钢筋计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人 民医院 应急 医学中心 综合楼 项目 基坑 监测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