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装配式建筑设计实战第9章主体部分装配.ppt
《Revit装配式建筑设计实战第9章主体部分装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evit装配式建筑设计实战第9章主体部分装配.ppt(7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在低层、多层建筑中,楼梯的主要功能是垂直向交通。在高层建筑,楼梯的主要功能是人流的紧急疏散(因为高层建筑中,垂直向交通一般由电梯设备完成)。本例中采用国标图集15G367-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中JT-30-25型预制楼梯。其中JT指选用的是剪刀梯,30指层高为3米,25指楼梯间净宽为2500mm。在装配式高层住宅中,最好采用剪刀梯,因剪刀梯是一个梯段直接上楼,没有位于楼层中间的休息平台,施工方便一些。第第9 9章章 楼梯设计楼梯设计9.1梯梁族的设计与一般矩形截面梁不同,装配式建筑中的梯梁截面为样式,这样的几何形式是为了方便挂载梯段。与本书前面介绍的预制框架梁一样,梯梁也是采用叠合梁的形式
2、,上部为后浇的混凝土、下部为预制的混凝土,二者叠合而成。虽然梯梁与框架的截面形式不同,但是二者都属于“梁”,有者一些共性,如都需要支座作为着力点,都是线性构件等。因此本小节采用打开Revit软件提供的梁族,然后对其进行修改,改成本例中所需要的梯梁。9.1.1 9.1.1 梯梁族的几何形式梯梁族的几何形式(1)选择族样板。双击桌面Revit图标,在弹出的AUTODESK REVIT对话框中选择“新建”选项,在弹出的“新族-选择样板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软件自带的“公制结构框架-梁和支撑.rfa”族文件,如图9.1所示,将启动Revit的项目绘图界面。图9.1 启动Revit (2)进入立面图。在“项
3、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右”选项,如图9.2所示,进入到右立面视图。图9.2进入立面图 (3)关联参数。双击原有梁对象,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依次对图中参照平面进行标注,如图9.3所示。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选择标注,选择菜单栏中的“尺寸标注”“创建参数”命令,在弹出的“参数属性”对话框中创建名称为b的族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4所示。由此将数字200与族参数b关联起来,如图9.5所示。同理,将数字300与族参数h关联起来,如图9.6所示。单击按钮,退出“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
4、图9.3 标注参照平面 图9.4创建参数b 图9.5 关联参数b 图9.6关联参数h注意:族参数b为梁的宽度,族参数h为梁的高度。这与结构施工图中梁表的设置也是一样,请读者需注意区分。(4)修改族参数。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族类型”命令,在弹出的“族类型”对话框中,设置b=210,h=370,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参数修改,如图9.7所示。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沿着线,从左至右绘制出一条水平的参照平面,如图9.8所示。图9.7 修改族参数 图9.8 绘制参照平面 选择已经绘制好的参照平面,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向下复制出间距为80的一个参照平面,如图9.9所示。完成后
5、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对参照平面进行标注,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如图9.10所示。图9.9复制参照平面 图9.10标注参照平面(5)生成预制梁。再次双击对象,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将边缘线由位置移动到位置(即向下方向移动80mm),如图9.11所示。单击按钮,退出“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完成后如图9.12所示。图9.11移动边缘 图9.12生成预制梁 注意:向下方向移动80mm后,就给位于叠合梁上方后浇混凝土构件留出了80mm的厚度。叠合梁预制部份的尺寸有不一样的情况,但后浇部份都是80mm。(6)生成预制梁材质。选择预
6、制梁,在“属性”面板中单击“”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收藏夹”“梁,预制混凝土”材质,将其添加于“文档材质”中,并选择“梁,预制混凝土”材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13所示。图9.13生成预制梁材质(7)生成现浇梁。选择预制梁,观察其属性(即“属性”面板中的“拉伸起点”与“拉伸终点”的数值),便于绘制现浇梁后相关参数设置,如图9.14所示。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拉伸”命令,在弹出的“工作平面”对话框中,选择“拾取一个平面”“参照平面:(中心左/右)”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15所示。注意:由于现浇梁与预制梁紧紧结合在一起,所以现浇梁部分的“拉伸起点”与“拉伸终点
7、”参数必须与预制梁部分相同,读者需仔细核对。图9.14观察预制梁部分参数 图9.15设置工作平面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选择“矩形”命令,沿着参照平面绘制现浇梁,如图9.16所示,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拉伸终点”为1250,“拉伸起点”为-1250,单击“”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收藏夹”“后浇砼”材质,将其添加于“文档材质”中,并选择“后浇砼”材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17所示。图9.16绘制现浇梁 图9.17设置约束与材质单击按钮,退出“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如图9.18所示。按F4键,可在三维视图中观察绘制完成的现浇梁与预制梁,如图9.19所示。图9.18绘制
8、完成 图9.19三维视图(8)生成梯段其余部分参照平面。双击预制梁,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在“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板中设置“偏移量”为220,从上至下绘制出一条竖直的参照平面,如图9.20所示。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对参照平面与梁右侧面距离进行对齐尺寸标注,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完成后如图9.21所示。图9.20绘制竖直参照平面 图9.21标注参照平面操作Revit软件时,在族里面再插入族,就叫做“嵌套族”。本小节中介绍将前面制作好的几个金属预埋件、钢筋族插入到梯梁族中的一般方法。具
9、体操作如下。9.1.29.1.2插入嵌套族插入嵌套族(1)插入嵌套族。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58所示,进入到参照标高视图。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本书附带的的“带锚固的M16螺栓.rfa”,“吊筋.rfa”,“抗剪键.rfa”三个族文件,如图9.59所示。图9.59 载入族图9.58 进入楼层平面(2)绘制吊筋参照平面。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在“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板中设置“偏移量”为300,沿着梁的竖直边界,从上至下绘制出一条竖直的参照平面,如图9.60所示。完成后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对参照平面与梁侧
10、面距离进行对齐尺寸标注,如图9.61所示。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先选中参照平面及其标注,选择对称轴,生成了另一侧的参照平面,如图9.62所示。图9.62镜像参照平面图9.60绘制参照平面 图9.61标注参照平面(3)放置吊筋。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族”“常规模型”“吊筋”“框梁吊筋”选项,将其拖入参照标高视图中,如图9.63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左”选项,如图9.64所示,进入到右立面操作。图9.63放置吊筋图9.64选择参照平面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选中点,将其移动到
11、梁的边界处,按Enter键,重复上一次命令,设置移动距离20,将吊筋由边界处移动到处,如图9.65。移动完吊筋后,图9.66所示。图9.65移动吊筋图9.66绘制完成吊筋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先选中参照平面及其标注,选择对称轴,生成了另一侧的参照平面如图9.67所示。图9.67镜像吊筋注意:此处对吊筋进行了二次移动(MV快捷键)。第一次移动与梁底对齐,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向上移动20mm。这是因为吊筋距离梁底20mm的距离,需要二次移动进行精确对位。(4)放置抗剪键。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右”选项,进入到右立面操作,如图9.68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
12、“族”“常规模型”“抗剪键”选项,将其拖入参照标高视图中,如图9.69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70所示。图9.68进入右立面图 图9.70 选择参照标高图9.69放置抗剪键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选中放入的抗剪键,选择对称轴,生成了右侧正确位置的抗剪键,如图9.71所示。将在相反位置的抗剪键删除,如图9.72所示。再次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选中梯梁右侧的抗剪键,选择梯梁中心参照平面为对称轴,生成了左侧抗剪键,如图9.73所示。图9.73 镜像左侧抗剪键图9.71 镜像抗剪键 图9.72一侧抗剪键放置完成(5)对齐抗剪键。按
13、AL快捷键,发出“对齐”命令,先选择梁的左侧边界,如图9.74所示,再选择左侧抗剪键边界,如图9.75所示,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抗剪键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如图9.76所示,右侧抗剪键用同样方式对齐。图9.74 选择梁边界图9.75 选择抗剪键边界图9.76锁定边界(6)设置抗剪键材质。双击抗剪键,进入族编辑模式,在“属性”面板中单击“梁-预制砼”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后浇砼”材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77所示。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族编辑器”“载入到项目中”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覆盖现有版本及其参数”选项,如图9.78所示。图9
14、.77 选择抗剪键材质图9.78 将抗剪键载入项目按F4键,可三维视图中观察插入完成的抗剪键,如图9.79所示。图9.79抗剪键插入完成(7)放置带锚固的M16螺栓。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80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族”“常规模型”“带锚固的M16螺栓”选项,将其拖入参照标高视图中,并与预留洞中心对齐,完成后如图9.81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右”选项,进入到右立面,观察到螺栓的位置有偏差,如图9.82所示。图9.80选择参照平面图9.82 观察螺栓图9.81放置螺栓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选中放入的
15、螺栓,将其沿竖直方向移动到预留洞底部,如图9.83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84所示。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选中放入的螺栓,将其复制到下一个预留洞中图9.85所示。图9.83 螺栓移动完成图9.85复制螺栓图9.84选择参照平面选中放置完成的两个螺栓,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选择梯梁中心参照平面为对称轴,生成了右侧螺栓,如图9.86所示。按F4键,可三维视图中观察插入完成的螺栓,如图9.87所示。图9.86镜像螺栓图9.87螺栓三维视图9.2梯段族的设计设有踏步以供楼层间上下行走的通道段落,称为梯段,梯段俗称梯跑。是联系两个
16、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一个梯段又称为一跑。本例所选择的剪力梯,是一个楼梯间有二个梯段,且这二个梯段从剖面上看看一把相互咬合的剪刀,因此得名“剪刀梯”。在Revit中没有专门的楼梯族样板可供选用,因此只能采用公制常规模型来设计梯段。在配套下载资源中提供了使用AutoCAD绘制的梯段截面的DWG文件,方便读者朋友学习楼梯的绘制。楼梯的具体尺寸可以参见国标图集15G367-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9.2.1 9.2.1 梯段族的几何形式梯段族的几何形式(1)选择族样板。双击桌面Revit图标,在弹出的AUTODESK REVIT对话框中选择“新建”选项,在弹出的“新族-选择样板文件”对话框中选择
17、软件自带的“基于面的公制常规模型.rfa”族文件,如图9.88所示,启动后如图9.89所示,这个矩形方框所在的面就是“基于面的公制常规模型”的那个“面”,这个面就是基准对齐面。图9.89 基于面的基准面图9.88新建族面板(2)导入梯段CAD底图。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导入CAD”命令,在弹出的“导入CAD格式”对话框中选择“CAD文件”“梯段.dwg”文件,将“导入单位”设置为“毫米”,将定位设置为“自动-中心到中心”,单击“打开”按钮,导入底图,如图9.90所示。图9.90 插入CAD图(3)对齐CAD图。选择导入的CAD图,按下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选择CAD图中端点点,移动到
18、点,对齐后,放置CAD图,如图9.91所示。图9.91 移动CAD图注意:上图中点所在标高为参照标高,即为建筑标高,在全例中,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的距离一般相差50mm,读者需注意分别。(4)创建梯段主体部分。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拉伸”命令,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选择“拾取线”命令,按Tab键切换选择,一次性选择拾取梯段全部边界,如图9.92示,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拉伸终点”为1160,“拉伸起点”为0,如图9.93所示。图9.93设置拉伸终点图9.92拾取梯段 单击“”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材质”“梁,预制混凝土”材质,右击“梁,预制混凝土”材质,选择“复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Revit 装配式 建筑设计 实战 主体 部分 装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