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
《2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9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第第2篇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第第1章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得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既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又反映各建筑空间与围合它们的垂直构件之间的相关关系。从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例如住宅中的起居室、卧室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卫生间、厨房等起次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工业厂房中的生产车间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仓库、更衣室、
2、办公室等起次要功能作用的空间指专门用来连通建筑物的各使用部分的那部分空间。例如许多建筑物的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等等第第2 2篇篇 建筑空间构成与组合建筑空间构成与组合某住宅平面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第第1章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民用建筑常用家具尺寸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教室、卧室、营业厅中家具近旁必要尺寸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
3、平面设计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方面的综合要求第第1章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50座矩形平面教室的布置教室中基本满足视听要求的平面范围和形状的几种可能性不同因素对教室平面设计的影响(a)沿外墙长向布置矩形教室的平面组合(b)双侧采光方形教室的平面组合(c)某专用学校六角形教室的平面组合窄长条
4、的窗洞往往是图书馆书库的识别标志,窄长条的窗洞往往是图书馆书库的识别标志,这是由内部书架的排列及光照需要形成的这是由内部书架的排列及光照需要形成的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包括:1.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2.门厅和过厅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
5、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3.楼梯和电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第第1章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2.1走道走道 1.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1走道走道 1.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2.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因此考虑两人并列行走或迎面交叉,较少人流使用的过道净宽度,包括消防楼梯的最小净宽度都不得小于1100mm。对于有
6、大量人流通过的走道,其宽度根据使用情况,相关规范都作出了下限的要求。例如民用建筑中中小学的设计规范中规定,当走道为内廊,也就是两侧均有使用房间的情况下,其净宽度不得小于2100mm;而当走道为外廊,也就是单侧连接使用房间,并为开敞式明廊时,其净宽度不得小于1800mm。有些建筑物必须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进行设计时,相关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也是重要的设计依据。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1走道走道 1.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2.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3.长度: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火灾时紧急疏
7、散人员所需要的时间(该时间限度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名称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25202015医院、疗养院35302015学校35302220其他民用建筑403525222015注:本表格引自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距离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1走道走道 1.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2.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3.长度:对消防疏散的
8、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火灾时紧急疏散人员所需要的时间,而这个时间限度又是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的4.平面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内部的交通组织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2门厅和过厅门厅和过厅1.导向性明确:使用者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2门厅和过厅门厅和过厅1.导向性明确:使用者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
9、很容易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2.兼有其它用途的门厅:仍应将供交通的部分明确区分开来,不要同其它功能部分互相干扰,同时有效地组织其交通的流线。特别是用作交通部分的面积和用作通行部分的宽度,都应该根据该建筑物人流集中时所需要的尺度来进行设计,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疏散的安全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2门厅和过厅门厅和过厅1.导向性明确:使用者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2.兼有其它用途时:仍应将供交通的部分明确区分开
10、来,不要同其它功能部分互相干扰,同时有效地组织其交通的流线。特别是用作交通部分的面积和用作通行部分的宽度,都应该根据该建筑物人流集中时所需要的尺度来进行设计,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疏散的安全3.作为设计中的关节点:门厅和过厅的内部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的体形、体量,往往可以成为建筑物设计中的活跃的元素,或者是复杂建筑物形态中的关节点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2楼梯和电梯楼梯和电梯1.个数、容量和平面分布:在日常使用中,快速、方便地到达各使用层面;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或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布置;数量和分布需综合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各层人数和消防分区等因素
11、来确定2.使用的安全使用的安全:应按各类建筑的设计规范中对于楼梯间的设置及其构造要求来设计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第第1章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教学建筑使用功能分析组合实例(c)教学楼平面实例一(d)教学楼平面实例二(b)学校校区平面功能组合(a)教学楼功能分析兼顾其他的可能性,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在连廊单侧或两侧指状布置各教学楼,在连廊单侧或两侧指状布置各教学楼,容易
12、实现动静分区、按年级组合及良好容易实现动静分区、按年级组合及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的采光、通风效果中小学校及培训机构第第1章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对于人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方便和安全建筑物的主要入口门厅和各个次要入口布置应该考虑迎向人流和物流的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在建筑物内部,各使用部分的分布应该尽量使得使用频率较高的房间靠近主要入口或交通核布置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兼
13、顾其他的可能性,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第第1章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对于人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方便和安全建筑物的主要入口门厅和各个次要入口布置应该考虑迎向人流和物流的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在建筑物内部,各使用部分的分布应该尽量使得使用频率较高的房间靠近主要入口或交通核布置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兼顾其他的可能性,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1.
14、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通常可见于空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串连式平面组合的建筑实例(a)串连式组合的交通方式(b)某厂房按照生产流水线连续布置车间(c)某展览厅按照连续布展的方式组合空间串联式的平面布局容易组织交通路线利用连廊部分的收进使得建筑的体块明确某美术馆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对于人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方便和安全建筑物的主要入口门厅和各个次要入口布置应该考虑迎向人流和物流的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在建筑物内部,各使用部分的分布应该
15、尽量使得使用频率较高的房间靠近主要入口或交通核布置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兼顾其他的可能性,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1.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通常可见于空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2.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连结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a).用公共中心连接各并联部分(b)用走道连接各并联部分(d)某旅馆用内走道连接各间客房(c)
16、用起居室连接各其它房间的典型住宅平面并联式平面组合的建筑实例第第1章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并联式的平面组合交通组织尽量明确简捷,避免不必要的交叉 顾客入口顾客入口工作人员入口工作人员入口某饭店大堂第第1章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对于人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方便和安全建筑物的主要入口门厅和各个次要入口布置应该考虑迎向人流和物流的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在建筑物内部,各使用部分的分布应该尽量使得使
17、用频率较高的房间靠近主要入口或交通核布置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兼顾其他的可能性,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1.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通常可见于空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2.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连结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3.混合式组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某一个局部采用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
18、式为主混合式平面组合的建筑实例以活动单元为主体的各功能部分的有机组以活动单元为主体的各功能部分的有机组合,使幼托建筑容易形成鲜明的特征合,使幼托建筑容易形成鲜明的特征第第2篇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第2章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剖面图在适当的部位将建筑物从上至下垂直剖切开来,令其内部的结构得以暴露,得到该剖切面的正投影图建筑物的标高系统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单位是米(m)。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建筑设计人员获得的基地红线图及土质、水文等资料所标注的都是绝对标高,在设计时涉及建筑物的各部分都
19、应当换算为相对标高进行标注,以免混淆2.1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建筑物每一部分的高度该部分的使用高度结构高度有关设备占用高度计算确定决定因素考虑:1.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2.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3.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它标准;4.节能要求第第2章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某室内游泳馆剖面(a)阶梯教室内学生视线分析(b)观演建筑内观众视线分析视线无遮挡要求和剖面形状的关系体育场馆观众席地面的升起应使观众的视线不受遮挡体育场馆观众席地面的升起应使观众的视线不受遮挡 学校教室的采光方式(a)、(b)内廊式组合的单侧
20、窗采光(c)外廊式组合的双侧窗采光(d)双侧窗采光(e)中廊式组合顶层房间的双侧窗采光(f)、(g)内廊式组合顶层房间的单侧窗及顶部采光高大的宫殿式宴会厅高大的宫殿式宴会厅显得豪华却不亲切显得豪华却不亲切n空间尺度与视觉感受空间尺度与视觉感受n空间尺度与视觉感受空间尺度与视觉感受居住空间的尺度宜人居住空间的尺度宜人2.2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在民用建筑中:1.公共及综合性建筑超过24m的,除了单层的以外,均为高层建筑;2.住宅建筑: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被称之为低层住宅;层数在46层的被称之为多层住宅;层数在79层的被称之为中高层住宅;层数在1030层的被称之为高层住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建筑 空间 构成 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