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建造指导手册-隧道分册终稿.pdf
《精益建造指导手册-隧道分册终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益建造指导手册-隧道分册终稿.pdf(8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精益建造指导手册 (1.0 版)隧道分册 内部资料 请勿外传 精益建造指导手册(隧道分册)二二年十一月 编制说明 一、精益建造指导手册划分:精益建造指导手册 共划分六分册,第一分册 精益建造指导手册(房屋建筑分册),第二分册精益建造指导手册(道路分册),第三分册精益建造指导手册(桥梁分册),第四分册精益建造指导手册(隧道分册),第五分册精益建造指导手册(轨道交通分册),第六分册精益建造指导手册(临时设施分册)。二、编委会人员:编委会主任:张爱民 编委会执行主任:郭建军 编委主任:巩汉波 黄泽林 焦 莹 王江海 张 勇 编委成员:曾坤建 程志强 徐保礼 朱希栋 高 璞 马爱军 李春野 刘晓敏(
2、商务)刘晓敏(技术)史德强 李河玉 齐 伟 田卫国 柴艳飞 刘宝新 许 武 孙旭平 曹海清 曹振田 精益建造指导手册(隧道分册)主 编:曹海清 副 主 编:徐桂权 张书良 严蔚明 编写人员:李昕光 郝建敏 徐玲芝 康育斌 相保福 张露耘 谢朋林 张振禹 靳聪聪 郭 猛 张傅泰烺 马 亮 马 凯 余军华 方丽颖 王新川 许欢欢 张华勇 张 浩 方亚伟 靳 龙 陶 波 胡公养 韩 冲 王彦虎 发发 布布 令令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精益建造指导手册 已由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标委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 年 11 月 24
3、日 序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某些领域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但从发展过程来看,我国建筑业仍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施工部署和工序穿插随意性大,施工生产组织计划性、统筹性不强,造成工期拖延、成本增加、质量隐患、安全生产隐患及事故、环境污染、现场资源能源浪费等问题发生,管理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国家政策对建筑市场的影响,“高周转、高品质”已是建筑行业大势所趋,加之诸多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导致本行业成本趋于透明,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随着 PPP、EPC 等各种合作模式的愈发成熟,对于企业总承
4、包管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发展倒逼管理模式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对项目的管理必须精细化,大力夯实基础管理、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建造精品工程、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我们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今年工程局把精益建造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编制、发布、推广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旨在给我们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个项目管理的指引,力争建立起广大员工精益建造、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提高项目基础管理水平。工程局先后组织了总经理专题会、启动会、编制研讨会、初稿评审会、终稿审议等会议;集所有二级公司及工程局各部门力量,收集优秀 做法 3000 余项,经充分甄别、筛选入册。本 手册 共分为 6 个分册
5、:房屋建筑分册、道路分册、桥梁分册、隧道分册、轨道交通分册、临时设施分册。本手册是一本指导性手册,具有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手册涉及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工具以文字说明、流程、表格、简图、照片等形式呈现,文字简洁、通俗易懂、使用方便。在推进精益建造的过程中,工程局将不断探索总结、更新完善。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总经理:2020 年 11 月 24 日 隧道分册 第 1 页 目目 录录 术术 语语 .3 3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4 4 1.1 目的.4 1.2 核心内涵.4 1.3 适用范围.4 1.4 使用与修订.4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策划管理项目策划管理 .5
6、 5 2.1 编制要求.5 2.2 编制要点.5 第三章第三章 技术管理技术管理 .7 7 3.1 洞口工程.7 3.2 超前地质预报及超前预支护.8 3.3 开挖工程.12 3.4 支护与衬砌.21 3.5 防水排水.25 3.6 附属设施.30 3.7 其他.31 第四章第四章 进度管理进度管理 .3737 4.1 工期管理制度.37 4.2 工期管理措施.39 4.3 工期管理注意事项.41 第五章第五章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 .4343 5.1 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运营.43 5.2 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43 隧道分册 第 2 页 5.3 从严从细落实基层技术交底工作.43 5.
7、4 建立关键工序跟班作业机制.43 5.5 首件验收.43 5.6 质量创优.49 第六章第六章 商务创效管理商务创效管理 .5353 6.1 合同管理.53 6.2 分包分供管理.54 6.3 成本管理.55 6.4 技术与商务结合.56 第七章第七章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5757 7.1 项目前期安全管理.57 7.2 施工道路人车分流安全管理.58 7.3 消防管理.58 7.4 临时用电管理.59 7.5 安全管理智慧化.63 7.6 隧道施工安全应急.65 7.7 职业健康管理.67 第八章第八章 绿色施工绿色施工 .6969 8.1 节能减排.69 8.2 环境保护.71 隧道分册
8、 第 3 页 术术 语语 精益建造精益建造 精益建造模式是以生产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面向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以精益思想原则为指导,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再优化、再部署,在保证质量、合理工期、消耗资源最少的前提下建造移交项目为目标的新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计划管理 全面计划管理策划是项目策划的核心,应以满足合同约定、客户需求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组织全体职工,通过计划的编制、实施、检查和处理,把项目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都纳入系统的、综合的计划管理轨道,实现全员、全作业面、全专业、全过程的有序实施。施工进度计划是全面计划管理的主线,项目生产运营工作应紧紧围绕施工进度计划开展。设计优化
9、设计优化 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统筹考虑,以及对项目全链条的系统梳理,进行设计工作或图纸关于利益与风险的重新调整和分配,使各项设计指标均处于最佳或接近最佳,降低相关方建造成本,达到共赢的目的。工艺优化工艺优化 工艺优化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传统的或现有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重组或改进,以达到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即优于现行工艺的一种操作方法。措施优化措施优化 在原有的施工工艺及常规的措施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深化设计施工部署、采用创新的施工方法和工具,有效减少人、机、料的投入,以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效果。隧道分册 第 4 页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11.1 目的目的 全面提升工程局
10、精益建造水平,推动工程局范围内各项目的均质履约效果,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实现 7 个“零”目标,即“零窝工”、“零返工”、“零缺陷”、“零浪费”、“零库存”、“零事故”、“零投诉”,建造出令客户满意的建筑产品,在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内通过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最终实现项目价值最大化。1.21.2 核心内涵核心内涵 (1)通过设计优化,减少多余工序,提高工程品质;(2)通过工艺优化,提高一次成优率,减少质量缺陷;(3)通过措施优化,提高施工措施安全可靠性,减少多余措施投入;(4)通过工序合理穿插,控制关键工期节点,减少工作面闲置;(5)通过系统性商务策划,整合优质资源,消除无效成本;(6)通过全过程质量
11、监控,降低质量风险;(7)通过全过程安全监控,降低安全风险;(8)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绿色建造水平。1.31.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工程局所有子(分)公司、项目部。各机构根据项目特点参照使用。1.41.4 使用与修订使用与修订 本手册由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手册自发布日起施行。隧道分册 第 5 页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策划管理项目策划管理 2.12.1 编制要求编制要求 (1)项目启动后,企业应进行项目策划。企业各相关部门按照 项目策划书编制任务表承担相应的项目策划任务。(2)项目策划书 应具有指导性,是企业和项目部执行的纲领性文件。项目策划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战略定位、成
12、本分析,质量、安全、环保、工期、成本、现金流等目标,项目部组织形式及资源配备、风险防控、廉政措施等。(3)企业对项目策划书进行评审论证,经批准后实施。2.22.2 编制要点编制要点 (1)在项目策划中,着重对项目整体目标进行规划,包括成本目标、利润目标、工期节点目标、技术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资金目标等。相关目标在前期策划时,必须明确,这是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核心要求。在项目承接后,项目实际情况与项目策划发生较大偏差时,必须动态调整项目目标,使项目目标有指导性、有科学性,真正能够达到激励约束作用(2)总进度计划是在项目履约中发挥龙头作用,是施工部署的结晶,由工程管理部负责牵头编制,依合同工期、投标进
13、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提供相应资料。隧道分册 第 6 页(3)公司根据项目规模拟定主要管理人员名单,项目部依次进行定员定岗,在保证项目管理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压缩管理人员数量,保证管理费的整体控制,岗位依项目实际情况实行一专多能、一岗多责,服从公司人员统一调配,实行动态管理按需分配,完成人力资源部下达的任务。(4)分包分供的选择要从云筑集采平台选取,要选择有信誉、有实力、愿意深度合作的分包分供商。项目部做好分包分供选择安排、劳动力需求计划,制定项目物资管理方案,由商务合约部提供中标工程清单物资预算量,工程部材料物资管理员按工程施工计划、阶段、节点进
14、行填报物资总需求计划表,作为对项目部材料物资管理的控制基础数据。(5)由技术质量部提供施工组织方案的施工机械及监测设备(试验仪器)配备清单,商务合约部、工程管理部确定来源方式,工程部设备管理人员按工程施工计划、阶段、节点要求配置设备。(6)对于施工现场临建要求,临建方案必须经过公司审批后方能予以实施,临建经费要在公司制度允许范围内尽量减少成本,不能超标建造。隧道分册 第 7 页 第三章第三章 技术管理技术管理 本节结合实际案例,针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超前预支护、洞门工程、洞身开挖、衬砌支护、隧道防排水、洞内装饰及其他分部工程,从设计优化和施工工艺优化两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降低质量通病缺陷,降低
15、安全风险,减少多余工序,减少多余措施投入,提高成优率,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3.13.1 洞洞口口工程工程 洞口工程指隧道出入口部分的建筑物,包括洞门,洞口通风和排水设施,边、仰坡支挡结构和引道等。隧道洞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柱式洞门、台阶式洞门、削竹式洞门、遮光式洞门等,在设计施工时,应结合现场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按照景观和环保要求,进行适当优化。3.1.13.1.1 结合山体地形结合山体地形削竹式削竹式洞门施工技术优化洞门施工技术优化 端墙式洞门对原有山体开挖过大,影响山体稳定,适用于洞门处在山体陡峭部位;当洞门处山体自然坡度较缓时,经过优化,结
16、合现场地形条件,将端墙式洞门优化为削竹式洞门,取消洞口路堑墙以减少混凝土数量,减少土方开挖量。隧道分册 第 8 页 图图3.1.13.1.1-1 1 削竹式洞门削竹式洞门 3.1.23.1.2 整体式端墙洞门整体式端墙洞门施工技术优化施工技术优化 分离式端墙隧道两洞间边坡面积较小且岩石松散存在大量碎石。为保证洞口结构安全、提高洞口整体美观性。通过优化设计,采用整体式端墙洞门,具体措施为:将进口两洞间边坡挖除,将分离的两个洞门连成整体,使分离式端墙变为整体式端墙洞门。图图3.1.23.1.2-1 1 整体式端墙洞门整体式端墙洞门 3.23.2 超前地质预报及超前预支护超前地质预报及超前预支护 超
17、前地质预报可提供开挖掌子面前方围岩地质和水文情况信息,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进洞以及安全穿越软弱破碎岩土、溶洞、瓦斯隧道等 隧道分册 第 9 页 地段。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为保证隧道工程开挖工作面稳定,通常采取超前预支护措施。3.2.13.2.1 溶腔段双层大管棚注浆溶腔段双层大管棚注浆处治方案处治方案 隧道施工时掌子面发生涌水突泥情况,突出物主要为淤泥,夹有少量小岩块。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判定溶腔区段的位置、大小,然后采用双层纵向大管棚超前支护方案。具体措施如下:对 15m 范围内已施做完成的初期支护采用钢拱架加强支护;用渣土回填至初支轮廓线内,坡比 1:1.8,并挂设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18、在溶腔位置挂设钢筋网片,采用钢架加强支护,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并预埋混凝土泵管;泵送混凝土对溶腔进行回填,再纵向施工双层大管棚;管棚施工完成后,再次泵送混凝土,然后再吹沙作为缓冲层。图图3.2.13.2.1-1 1 双层大管棚双层大管棚横、横、纵断面图纵断面图 通过双层大管棚注浆优化处治,降低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顺利通过了溶腔区段。3.2.23.2.2 低低瓦斯隧道瓦斯隧道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优化优化 隧道分册 第 10 页 隧道穿越煤系地层、低瓦斯隧道。为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进度,采用低瓦斯隧道施工技术,具体措施如下:加深炮孔探测是否有瓦斯、天然气等气体,每个断面加深炮眼的个数不小于 5 个,
19、均匀分布于掌子面,炮眼加深长度不小于 3m;当加深炮眼探测到有瓦斯、天然气等有害气体后,在瓦斯涌出附近施作超前探孔,并在超前探孔处设点检测是否有有害气体涌出。若探测到有害气体,应根据记录确定有害气体涌出的位置。掌子面掘进至距预测瓦斯积聚位置 5m 处,停止掘进,在聚集位置附近施作排放孔,进行瓦斯排放;每次爆破掘进前应先检测瓦斯浓度,当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 1%时,应停止钻孔;当瓦斯浓度超过 1.5%时,必须停止施工,撤出工作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当隧道内瓦斯浓度小于 0.5%时,加强通风即可施工;通过低瓦斯隧道施工技术的实施,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避免了瓦斯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同时
20、节约了工期及施工成本。3.2.33.2.3 超长大管棚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超长大管棚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施工技术优化施工技术优化 对于长度超过 40m 的大管棚,先钻孔后安装管棚钢管的常规施工工艺,已经不能有效保证成孔精度。通过施工技术优化,采用有线仪器定向、以管棚钢管为钻杆、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技术,可以成功辐射110m 以上的管棚施工。具体措施如下:隧道分册 第 11 页 以管棚钢管为钻杆,配备导向仪,由钻杆进行导向。由位于钻头内的传感器将信号通过钻杆内的电缆直接传输到远程显示器上,实时监测钻头的钻进方位。在导向系统的监测下进行钻进,管棚纠偏主要通过采用导向钻进专用鸭(斜)板式钻头(内设单向阀)
21、实现。完成跟管钻孔深度后,撤出内部导向器具,然后封闭管口,进行注浆作业。图图3.2.33.2.3-1 1 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管棚施工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管棚施工 3.2.43.2.4 自进式管棚超前预支护自进式管棚超前预支护施工技术优化施工技术优化 隧道出洞施工时,洞口端受地形限制,往往存在无材料运输通道、大管棚施工困难的情况。通过施工优化,由洞内向洞外采用自进式管棚施工技术方案,解决了隧道安全出洞的技术问题,具体措施如下:采用从洞内向洞外支护的方式进行超前支护。钻机定位完成后,将专用钻头和管棚管连接好,并连接好钻机上的风水管。采用管棚作为钻杆进行钻进,并对管棚进行接长。管棚钻进到位后,锁紧卡钎
22、器,反转钻机,将钻机连接套卸下,移开钻机进行下一根管棚施工。隧道分册 第 12 页 图图3.2.43.2.4-1 1 自进式管棚示意图自进式管棚示意图 图图3.2.43.2.4-2 2 管棚管棚注浆施工注浆施工 通过优化,解决出口端无施工场地无法进行超前支护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洞内施工大管棚所需扩挖断面提供工作空间的工作量。3.33.3 开挖开挖工程工程 隧道的开挖方式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及中导洞法等。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结构形式、工期要求、机械设备、地质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法。全断面法适用用于I-III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
23、道,级围岩中跨度隧道,级围岩大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台阶法适用于一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级围岩的小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用台阶法开挖。单车道隧道 隧道分册 第 13 页 及围岩地质条件较好的双车道隧道可采用二台阶法施工,隧道断面较高、单层台阶断面尺寸较大时可采用三台阶法,台阶长度宜为隧道开挖跨度的 11.5 倍。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一级围岩或一般土质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 0.51.Om,核心土面积不应小于整个断面的 50%。中隔壁法(CD 法)或交叉中隔壁洼(CRD 法)适用于围岩较差、跨度大、浅埋、地表沉降需要控制
24、的场合。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浅埋大跨度隧道及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而围岩条件很差的情况。双侧壁导坑法又称眼镜工法,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可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中导洞法适用于连拱隧道。3.3.13.3.1 偏压隧道偏压隧道侧移滑塌侧移滑塌钢锚管钢锚管+抗滑桩抗滑桩处治优化处治优化 偏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洞门段初支易出现环向裂缝,洞顶山体发生开裂,拱顶沉降突然增大的情况,经分析,山体开裂滑塌的原因如下:(1)土体含水量较大,强度低,整体稳定性差。(2)山体存在偏压,在路堑开挖后更为明显。针对此情况进行现场处置,具体措施如下:隧道分册 第 14 页
25、图图3.3.13.3.1-1 1 套拱裂缝及山体裂缝套拱裂缝及山体裂缝 进行堆载反压,抑制滑塌发展;采用工字钢对隧道进行临时支撑,防止隧道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增设钢锚管,梅花状布置,长度延伸至隧道底以下 10m,抵抗隧道土体下滑,降低对隧道的压力。在隧道山体侧设置一排抗滑桩,抵抗土体下滑,保证隧道左右侧压力平衡;洞身变形稳定后,及时施作二衬。图图3.3.13.3.1-2 2 隧道洞口横断面设计图隧道洞口横断面设计图 3.3.23.3.2 回填区隧道回填区隧道仰拱仰拱抗沉桩抗沉桩基础基础处理处理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优化优化 当隧道洞口段为回填土,围岩自稳能力弱,开挖后产生掉块;支护封闭后,围岩自身松散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造 指导 手册 隧道 分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