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培训之地震.pptx
《工程地质培训之地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培训之地震.pptx(72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水的循环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 间不间断的运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第 5 章 地下水第一节 地下水概述 一、岩石的空隙特征和地下水储存(一)岩石的空隙性所有的岩石都有空隙,没有空隙的岩石是不 存在的,岩石的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 的通道。空隙性:是指由于岩石的性质和受力作用的不同,空隙的形状、多少、连通性与分布等方面的性 质分类:孔隙、裂隙、溶隙1.孔隙 主要存在于松散岩石中,为颗粒或颗粒集合体 之间的空隙重要概念:孔隙度:孔隙度(n)=松 积 根 100%它反映了岩石储存地下水的能力影响因素:a、岩石的密实程度:越密实,孔隙度越小b、颗粒的均匀性:越不均匀(分选性差),孔隙度越小(主要因
2、素)c、颗粒的形状:颗粒越浑圆,孔隙度越小d、颗粒的胶结程度:胶结程度越好,孔隙度越小散岩石的总体空隙的体积2.裂隙坚硬的岩石在内外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因岩石破裂而产生的空隙。它反映了岩石储存地下 水的能力裂隙一般呈现裂缝状,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方向性只有当不同方向的裂隙相互连通,构成裂隙网络时,裂隙才能成为地下水储存场 所和运动通道。裂隙的连通性比孔隙的连通性差。衡量指标:裂隙率岩石的总体积裂隙率(Kr)=裂隙的体积根100%3.溶隙可溶性的岩石在水流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空隙。反映岩石储存地下水的能力的指标。可溶性的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硬石膏、盐层等。溶隙:溶洞、地下暗河、竖井、落水洞衡量
3、指标:岩溶率 岩溶率(KK)=根 100%特点:连通性好,岩溶率变化大岩石的总体积溶隙的体积(二)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岩石空隙中的水:结合水(吸着水、薄膜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和气态水。1.气态水:水蒸气状态。不能直接被利用,也不能被作物吸收,但通过自身的迁移和蒸发凝结可以改变地下水的 分布。2.结合水: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吸附在岩石颗粒表面的水。根据结合的紧密程度的不同,结合水可分为吸着水和薄 膜水吸着水(强结合水):吸附在岩石颗粒的表面较近处。特点:a、水在岩石颗粒表面结合非常紧密,吸附力达10000 个大气压,近似于固态,不同于一般的液 态水。b、很难用机械的方法把它与颗粒分开,只有当空
4、 气中的饱和差很大或 105 才能将他们分开c、不受重力支配,不能溶解盐类,不能导电、不 能传递静水压力d、密度大,2.0g/3e、水量小,不能被植物吸收f、具有极大的粘滞性和弹性薄膜水(弱结合水):吸附在岩石颗粒的表面较远处。特点:a、水分子离岩石颗粒表面越远,结合力越小。b、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能将他们分开c、不受重力支配,不能导电、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d、密度和普通水差不多,但具有极大的粘滞性 e、有较低的溶解盐能力结合水的含量取决于岩石颗粒的表面积,岩石颗粒越细,颗粒的表面越大,结合水含量约大;反之,越小。3.毛细水(半自由水):存在于细小的裂隙和孔隙中的水,不受颗粒表面的静电应力
5、影响,但受表面张力和重力影响4.重力水:(研究的主要对象)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活动的地下水5.固态水(冰)透水性指岩石透过水的能力(由于有相互连通的空隙)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空隙的大小;孔隙的多少及形状;颗粒的分选程度。颗粒越大,分选性越好,透水性越强;反之,越差。衡量指标:渗透系数 K(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透水岩石-砂、砾石、卵石、裂隙和溶隙发育的坚硬岩石半透水岩石-粉质粘土、粉土、黄土、裂隙和溶隙不太发育的坚硬岩石不透水岩石-粘土、淤泥、裂隙和溶隙不发育的坚硬岩石 (三)含水层和隔水层分类:含水层和隔水层含水层:贮存有地下水的透水层。隔水层:孔隙和裂隙少而小,相对不透水的岩层。含水层的基本条件
6、a、岩层具有容纳重力水的空隙(先决条件)b、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空隙岩层下有隔水层,使水不能下漏水平方向有隔水阻挡,以免水全部流空大气降水冰雪溶水地表水渗入地下聚集的水水蒸气凝结后渗入地下的水地史时期 沉积物空 隙中被封 闭保存下 来的水,又称古水岩浆中析出的结晶水和水汽又称岩浆水渗透水凝结水埋藏水原生水地下水的来源(一)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二)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类第二节、地下水的基本类型114-15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一)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及其特征 是指存在于地面以下包气带中的水。包气带水包气带水包括土壤水和上层滞水主要特征:(1)水量不大,但季节性变化强烈。(2)补给区和分
7、布区是一致的。(3)一般矿化度低,但水质最易受污染。(4)所含的上层滞水水量不大,但其常常是引起土质边坡滑坍,地基、路基沉陷、冻胀 等病害的重要因素。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饱水带中的重力水。潜水 潜水面一般呈倾斜的各种形态的曲面。潜水面的起伏经常与地形一致,只是比地形起伏平缓一些;潜水面与地表面的形态具有 相似性。当含水层厚度变大时,潜水面坡度变缓;当岩层透水性变好,潜水面坡度变缓。.潜水面的特征 潜水面一般呈倾斜的各种形态的曲面。地表地形的影响 潜水面的起伏经常与地形一致,只是比地形起伏平缓一些;潜水面与地表面的 形态具有相似性。当含水层厚度变大时,潜水面坡度变
8、缓;含水层厚度的影响 当岩层透水性变好,潜水面坡度变缓。岩层透水性的影响潜水等水位线图是根据所在地区各水文地质点(井、钻孔、试坑和泉等),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所测得的潜 水面的水位标高编制而成的。.潜水等水位线图 反映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如有隔水层顶板标高,可以确定含水层的厚度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用途 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及潜水面的水力坡度;H -HI AB =A BAB含水层中地下水从外部(如大气降水、地表水等)获得大量补充的过程称为地下水 的补给。潜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潜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潜水的补给河流补给潜水潜水的补给 地表水的补给 蒸发;泉的排泄;向地表水
9、排泄;人为排泄。.潜水的排泄潜水的排泄 泉潜水补给河流潜水的排泄 向地表水排泄埋藏并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是一种有压重力水。承压水(a)(b)1-地形等高线;2-承压含水层顶板等高线;3-等水压线;4承压水 位线;5-承压水流向;6-自流区;7-井;8-含水层;9-隔水层;10-干井;11-非自流井;12-自流井(a)等水压线图;(b)水文地质剖面图 6 11承压水等水位线图可确定下列重要指标:承压水位埋深 承压水头大小 含水层埋深(初见水位)如图中 A 点:地形标高 103m,承压水位 91m,含水层顶板标高 83m。则承压水位埋深为:103 91 12m承压水
10、头为:91 83 8 m含水层埋深为:103 83 20m 大气降水;地表水;潜水。.承压水的补给承压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当补给区位于河床地带时,地表水才可以成为补给来源。承压水的补给 地表水当承压含水层补给区位于潜水之下,潜水可以泄入承压含水层中构成其补给源。承压水的补给 潜水 向潜水排泄;泉的排泄;向地表水排泄。.承压水的排泄当排泄区上有潜水存在时,则可以排泄入潜水中。承压水的排泄 潜水当侵蚀面下切达到承压含水层时,就以泉水形式排泄。承压水的排泄 泉导水断层切断含水层时,沿断层带,承压水也可以泉的形式排泄。承压水的排泄 泉河谷下切至含水层,则承压水向地表水排泄。承压水的排泄 地表水径流条件的
11、好坏与地形条件、含水层的透水性、补给区与排泄区的水位差、承压含 水层的挠曲程度等有关。.承压水的径流裂隙水及岩溶水裂隙水 埋藏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按成因分为:风化裂隙水、成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特征:多为层状裂隙水;水平方向透水性均匀,垂 直方向随深度减弱;多属潜水,也有上层滞水;大气降水补给;明显季节性循环交替;常以泉的形式 排泄风化裂隙水特征:岩浆岩中成岩裂隙水发育 多为层状裂隙水,在一定范围内互相连通;多属潜水,也可是承压水;特征:构造应力分布均匀,形成层 状构造裂隙水;构造应力分布 不均匀,形成脉状构造裂隙水 可以是潜水,也可是承压水 渗透性各向异性;成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脉状裂 隙水层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地质 培训 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