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论文.doc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 6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论文 GE公司盈余管理的启示作 者专 业指导教师内 容 摘 要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会计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因此,在中西方倍受推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策略会产生不一样的盈余管理效果。本文以美国GE公司成功的盈余管理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以对比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因入手,逐步深化,进而探讨盈余管理策略及具体手段等,像调节收入确认时间,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和
2、会计估计等。说明使用适度的盈余管理手段,发挥盈余管理的资源配置作用,才是我国上市企业应当借鉴的,深刻体现盈余管理策略在揭示财务会计信息中的重要性,最后借鉴GE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提出了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宏观策略。 关键词:盈余管理 资源配置 盈余管理策略 适度管理 目 录一、美国GE公司盈余管理案例1(一)GE公司简介1(二)GE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1(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涵义2(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优缺点分析2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优点分析2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缺点分析3(三)我国盈余管理策略存在的缺陷31.资产与债务重组32.利用关联交易调节盈余4(四)GE公司盈余管理对我国上
3、市企业的启示41.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42.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保证披露信息真实性4(三)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5(四)加强会计事务所监督,强化审计责任5(五)提高市场参与者素质,提高判断盈余管理能力5三、结语6参考文献7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论文 GE公司盈余管理的启示一、美国GE公司盈余管理案例(一)GE公司简介美国通用电气(以下简称GE)是由技术、金融服务、传媒、制造等12个在全球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构成的巨型多元化企业集团。经营区域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现有雇员34万,2000年预计销售收入1300亿美元。 1986年GE收购KidderPeabody投资银行80%的股
4、份,1994年,KidderPeabody投资银行因其雇员的交易行为损失12亿美元,GE因此损失7.5亿美元。这一巨额损失可能会毁了大多数大公司一年的盈利表现,甚至陷入财务危机。但GE基本上没有因此而削弱它持续稳定的收益增长历史趋势。尽管有这些损失,华尔街一些分析家仍然相信GE在会计政策变更前还可以使利润与上一年的51.8亿美元相持平甚至超过这个数。 虽然1991年和1993年的净收益由于与退休福利相关的会计原则发生变更而有所下降,但GE的收益每年都在增长,收益增长率保持在1.7%到17%的范围内。对于GE这样一个由多项受商业周期影响的业务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在其他许多公司受商业周期困扰、
5、收益不稳定的情况下,GE超然于商业周期困扰之外、收益稳定增长的表现非同寻常,极少数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二)GE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GE保持利润稳定增长的奥秘何在?一个不可否认的解释因素是GE下属企业的业绩确实都比竞争对手出色。但实现利润稳定增长的另一个办法是“盈余管理”,即合理利用会计准则,精心安排确认收益和损失的时间来消除利润波动,特别是防止利润下降。不少投资银行家认为,GE是一个积极的盈余管理实践者。 为了消除利润波动,GE经常用重组费用来抵消出售大型资产带来的一次性收益。这样做能避免收益上升得太高,导致在以后年度里无法再超越。GE还选择一些权益资本的出售甚至是收购活动的时间,以便在需要的
6、时候“制造”利润。GE进行盈余管理最明显的方法就是利用重组费用。当GE出售一家公司获得资本收益或有其它非常收益时,通常会用差不多等额的重组费用来进行冲销。在1983年以来的六年里,GE用这种方法提取了总值为39.5亿美元的费用。1993年,当GE出售其航空航天部门获得14.3亿美元的(税前)收益时,它以“在世界范围内关闭、缩小、调整一些产品、服务和管理设备”的名义借记了10.1亿美元的费用。这些收益和费用税后的金额恰好都在6.78亿美元左右,两者互相抵消。而且,通过在1993年预提1994年的某些特殊费用,如“资产减记、租赁终止、遣散费”等,GE得以在1994年能有更好的利润报告。如果没有19
7、93年提取的那笔费用,其中的一些费用会减少1994年的净收益。投资分析家指出,由于其中的一些费用最终将不得不以某种方式来支付,这种财务报告策略使得GE能把一次性收益转变成未来的经营收入。通用公司利用重组的利得,如表1所示。表1 通用公司利用重组的利得 单位:百万美元年度税前所得利得来源税前重组费用19931430把航空部门出售给Martin Marietta10111987858对税负和存货的会计变更1027198650出售国外联营公司3111985518出售煤矿和37%的电缆股份4471984617出售U公司,小家电分部,电缆公司6361983117出售广播/电视站台和在Gearhart I
8、ndustries中的股份147GE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另外一个办法是购买利润收购可以立即盈利的公司或资产,因为它们产生的收益要大于GE的融资成本。过去几年中,通用电气资本(GECapital)收益增长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大量的收购活动。仅1993年通用电气资本公司就收购了总值达169亿美元的资产。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涵义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其实质是有目的地干预或影响财务报告,进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决策。盈余管理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它又同一般意义的
9、利润操纵有所区别。利润操纵是通过明显的违规违法手段,人为地造成利润虚增或虚减,而盈余管理则是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可选择性,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的行为。(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优缺点分析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优点分析避税,在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严格意义上的盈余管理并不违背会计原则,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制度对盈余管理有相当大的支持。如果从有效市场的角度考虑,管理管理是财务主管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盈余管理通过调节收益的实现来帮助上市公司合法筹划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将传递出企业的内部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披露得更加有效。通过合理范围的盈余管理,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
10、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信息,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减少因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即使在企业遇到突发事件时盈余管理也给管理当局一个缓冲空间,以保护自身与企业的利益,并维护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于这一点可引用外国实证研究的结果来证实(如表1所示),美国通用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2 实施盈余管理可获得的好处 单位:%项 目比例(%)提高管理当局可信赖程度70增加取得新资本的途径60增加长期投资者数量44增加证券分析师的关注程度42增加股票价值40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缺点分析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之内的盈余管理是合法的,但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时,会有消极影响。(
11、1)盈余管理在我国的滥用造成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盈余管理往往使报表上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在我国,盈余管理的滥用已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2)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传递不真实的盈余信息,将误导其决策,使决策者产生,不利选择,千亍为,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损害了整个社会的效率。(3)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的滥用,短期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好处,但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判断,导致市场价值下降。(三)我国盈余管理策略存在的缺陷对比GE公
12、司的盈余管理,我国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存在缺陷,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手段。如:1.资产与债务重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与债务重组很大程度上是由有关部门扶持完成,资产与债务重组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头戏”。新债务重组准则使得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使得企业的账面业绩出现很大变化,因而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关联方债务豁免等方式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或面临“ST”的情况下,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保住“壳资源”的考虑,通过债务重组为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负债较大可能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利润就有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 盈余 管理 案例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