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doc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doc(2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第一章 主电路的原理与设计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1.1设计方框图21.2 主电路设计31.4整流电路参数的计算41.5 元器件的选择5第二章 触发器的设计82.1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82.2 触发电路对触发脉冲的要求82.3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的形式82.4同步电源102.5移相控制102.6脉冲输出10第三章 保护电路的设计113.1 保护电路的论证与选择113.2 过电流保护113.3 过电压保护电路133.4 电流上升率的抑制保护15 3.5 电压上升率的抑制保护15第四章 仿真分析与调试164.1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仿真电路图164.2仿真与分析16
2、4.3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小结19第五章 心得与体会20参考文献21 第一章 主电路的原理与设计1 设计方案及原理 方案: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图1.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此电路对每个导电回路进行控制,无须用续流二极管,也不会失控现象,负载形式多样,整流效果好,波形平稳,应用广泛。变压器二次绕组中,正负两个半周电流方向相反且波形对称,平均值为零,即直流分量为零,不存在变压器直流磁化问题,变压器的利用率也高,所以选择此方案。1.1设计方框图该电路主要由六部分构成,分别为交流电源,保护电路,整流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负载电路构成。输入的信号经变压器变压后通过过电保护电路,保证电路出现过载或
3、短路故障时,不至于伤害到晶闸管和负载。然后将经变压和保护后的信号输入整流电路中。整流电路中的晶闸管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动作,以发挥整流电路的整流作用。触发电路驱动电路整流主电路负载保护电路1.2 主电路设计电阻负载主电路主电路原理图如下:图1.3主电路1.3 主电路工作原理(负载为电阻) (1)在U2正半波的()区间,晶闸管VT1、VT4承受正向电压,但无触发脉冲,晶闸管VT2、VT3承受反向电压。因此在0区间,4个晶闸管都不导通。假如4个晶闸管的漏电阻相等,则Ut1.4= Ut2.3=1/2u2。 (2)在U2正半波的()区间,在时刻,触发晶闸管VT1、VT4使其导通。 (3)在U2负半波的(
4、)区间,在区间,晶闸管VT2、VT3承受正向电压,因无触发脉冲而处于关断状态,晶闸管VT1、VT4承受反向电压也不导通。 (4)在U2负半波的()区间,在时刻,触发晶闸管VT2、VT3使其元件导通,负载电流沿bVT3RVT2T的二次绕组b流通,电源电压沿正半周期的方向施加到负载电阻上,负载上有输出电压(Ud=-U2)和电流,且波形相位相同。1.4整流电路参数的计算纯电阻负载时:由图知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 和 (一)整流电压平均值为:=0时,Ud= Ud0=0.9U2。=180时,Ud=0。可见,角的移相范围为180。(二)向负载输出的直流电流平均值为: (三)流过晶闸管的电
5、流平均值 : (四) 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为: (五)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与输出直流电流有效值I相等,为 1.5 元器件的选择晶闸管(SCR)的介绍: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 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晶闸管的结构:外形有螺栓型和平板型两种封装,引出阳极A
6、、阴极K和门极(控制端)G三个联接端,对于螺栓型封装,通常螺栓是其阳极,能与散热器紧密联接且安装方便,平板型封装的晶闸管可由两个散热器将其夹在中间。图1.4 a)晶闸管类型b)内部结构c)电气图形符号d)模块外形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在分析SCR的工作原理时,常将其等效为两个晶体管V1和V2串级而成。其工作过程如下:UGK0 产生IG V2通产生IC2 V1通 IC1 IC2 出现强烈的正反馈,G极失去控制作用,V1和V2完全饱和,SCR饱和导通。晶闸管导通后,即使去掉门极电流,仍能维持导通。 图1.5 晶闸管的双晶体管模型及其工作原理 a) 双晶体管模型 b) 工作原理晶闸管基本工作特性归纳:(
7、1) 承受反向电压时(UAK 0, IGK 0才能开通); (3) 晶闸管一旦导通,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4) 要使晶闸管关断,只能使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如下:额定电压UTN通常取和中较小的,再取靠近标准的电压等级作为晶闸管型的额定电压。在选用管子时,额定电压应为正常工作峰值电压的23倍,以保证电路的工作安全。晶闸管的额定电压 UTN=(23)UTM UTM:工作电路中加在管子上的最大瞬时电压额定电流IT(AV) IT(AV) 又称为额定通态平均电流。其定义是在室温40和规定的冷却条件下,元件在电阻性负载流过正弦半波、导通角不小于170的电路中,结温不超过
8、额定结温时,所允许的最大通态平均电流值。将此电流按晶闸管标准电流取相近的电流等级即为晶闸管的额定电流。在实际使用时不论流过管子的电流波形如何、导通角多大,只要其最大电流有效值不大于额定电流的有效值,散热冷却符合规定,则晶闸管的发热、温升就能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在实际使用时不论流过管子的电流波形如何、导通角多大,只要其最大电流有效值不大于额定电流的有效值,散热冷却符合规定,则晶闸管的发热、温升就能限制在允许的范围。晶闸管的选取 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d、电流Id,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分别为 Ud0.9 U2 cosa0.9220cos0198V I2Id100(A)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为:
9、 U220 311(V)流过每个晶闸管的电流的有效值为: IVTId 70.7(A)故晶闸管的额定电压为: UN(23)311622933(V)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 IN(1.52)70.71.5767.590.1(A)其型号为KP100-6。 第二章 触发器的设计2.1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图2.1 晶闸管触发电路图2.2 触发电路对触发脉冲的要求晶闸管触发主要有移相触发、过零触发和脉冲列调制触发等。触发电路对其产生的触发脉冲要求: (1)触发信号可为直流、交流或脉冲电压。(2)触发信号应有足够的功率(触发电压和触发电流)。(3)触发脉冲应有一定的宽度,脉冲的前沿尽可能陡,以使元件在触发导通后,
10、阳极电流能迅速上升超过掣住电流而维持导通。(4)触发脉冲必须与晶闸管的阳极电压同步,脉冲移相范围必须满足电路要求。2.3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的形式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但结晶体管自激震荡电路。(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由单结晶体管构成的触发电路具有简单、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温度补偿性能好,脉冲前沿徒等优点,在容量小的晶闸管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他由自激震荡、同步电源、移相、脉冲形成等部分组成,电路图如图2.1(a)所示。(2)单结晶体管自激震荡电路利用单结晶体管的负阻特性与RC电路的充放电可组成自激振荡电路,产生频率可变的脉冲。从图2.1(a)可知,经D1-D2整流后
11、的直流电源UZ一路径R2、R1加在单结晶体管两个基极b1、b2之间,另一路通过Re对电容C充电,发射极电压ue=uc按指数规律上升。Uc刚冲点到大于峰点转折电压Up的瞬间,管子e-b1间的电阻突然变小,开始导通。电容C开始通过管子e-b1迅速向R1放电,由于放电回路电阻很小,故放电时间很短。随着电容C放电,电压Ue小于一定值,管子BT又由导通转入截止,然后电源又重新对电容C充电,上述过程不断重复。在电容上形成锯齿波震荡电压,在R1上得到一系列前沿很陡的触发尖脉冲us, 如图2.1(b)所示。图2.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及波形其震荡频率为f=1/T=1/ReCLn(1/1-) (2-.1)式中=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单相 可控 整流 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