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双层振动筛清选系统说明书.doc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双层振动筛清选系统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双层振动筛清选系统说明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目 录 摘要1 前言21、 绪论 31.1 背景31.2 收割机简介41.3 清选装置102、产品方案的分析论证 122.1 清选装置方案的论证分析123、二次清选装置的方案设计 213.1 振动筛的运动机构设计223.2 清选系统传动方案设计223.3振动筛的设计 24 3.4搅龙的设计 28 4、机构的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 294.1 机构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294.2 用解析法作机构分析30 5、功率计算 39 5.1 搅龙的功率消耗39 5.2 振动筛的功率消耗39 总结与体会40 致谢词41 参考文献42摘要 本设计主要是收割机清选系统的设计,在参照日本久保田公司的一款收割机
2、的基础上进行改装设计。本清选装置采用双风机双层振动筛结构,采用离心风机作为鼓风机置于震动筛下方,采用横流风机作为吸风机配置于振动筛后上方,增设了二次清选搅龙提高其清选效率。振动筛采用曲柄摇杆运动机构,振动筛为双层筛,分前后两段,前段置于干净籽粒搅龙上方,上筛采用百叶窗筛,下筛采用编织筛;后段置于二次回收搅龙上方,上筛采用百叶窗筛,下筛采用编织筛;整个清选系统采用带轮传动,动力由发动机传入鼓风机轴,再由皮带将动力分级传于各个运动机构。本设计还对振动筛的运动情况进行了系统仿真,对输入轴、轴承、皮带进行了设计计算。【关键词】 收割机, 振动筛, 运动分析, 设计完整说明书和图纸请联系叩叩:36070
3、2501 AbstractThis project is grain cleaning system for a combine harvester design,it based on a combine harvester which designed by a company of Japan .The cleaning system select double fan structure and double boult set, using centrifugal as blower fan and placed it below the vibration sieve. using
4、 a cross-flow fan as a suction fan and set it at the top of the vibration sieve. Add a secondary cleaning aug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eaning system. The vibration selects a crank-rocker mechanism. It is double layer set, separate it into two parts, and put the head par
5、t on the top of cleaning auger. Set the second part on the top of the secondary cleaning auger. The all system select strap to pass force, the force is produced by an engine and passed to each part by trap .And this project analyzed the vibrations locomotion , checked the shaft and bearings intensio
6、ns.【Key words】Combine harvester; Vibration sieve; locomotion analysis; Design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良好的农业政策环境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的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种植业农户对减轻劳动强度有较强烈的需求,农村对农机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联合收割机的引入,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既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7、,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因此联合收割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联合收割机主要分为半喂入和全喂入两种类型,由于半喂入收割机的优越性,此类机种成为了未来收割机的一大发展趋势。清选是谷物收获后不可缺少的环节。收获后的谷粒中不仅包含饱满和成熟的种子,而且还有机械损伤、破碎和不成熟的谷粒。此外还包含许多杂质,如草籽、泥沙、断穗、颖壳等。因此无论留作种子或其它用途,均需将收获后的谷粒进行清选才能满足要求。清选系统是谷物收获机械的主要工作部件,它对整机工作质量的好坏有很大影响,直接影响着联合收割机的清洁率、损失率、生产率等多项指标,也是关系着整机机构复杂性和机体大小的关键因素。1 绪论1.1 背景20
8、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的要求,由于良好的农业政策环境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的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种植业农户对减轻劳动强度有较强烈的需求,农村对农机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自2004年开始实施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机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据官方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32.47%,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2007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42.47%。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作物各生产
9、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以2007年为例,当年机耕水平达58.89%,机播水平为34.43%,而机收水平仅为28.62%。从以上统计数据看出,农作物收获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最低,是农用机具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我国主产农作物有小麦、水稻和玉米。据对今年的麦收初步统计,全国共有15万台联合收割机参加小麦跨区机收工作。机收小麦面积达2.3亿亩,占 收获面积的74%,比去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 全国水稻机收水平仅为15.4,今年全国参加水稻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 机没有超过万台。在农作物收获机械中,小麦联合收获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成熟,性能和品质也趋于稳定
10、,生产集中度较高,竞争基本在销售前几名的企业之间展开,国产化程度高。玉米收获机械在购机补贴的强力拉动下,小麦玉米兼收机得到极大的追捧,专用型自走机也逐渐成熟,各厂家也针对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对不同地区进行技术升级和相关机型的改动,以便更加适应区域性的发展。水稻收获机械主要有全喂入式、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和割晒机。机械化收割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每亩约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3040元。目前我国水稻收割的机械化程度很低,而水稻又是我国 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因此这一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技术先进,能耗低,效率高,车身体积小,运转灵活,履带行走,易于下田,收
11、获后能保持茎杆完整,是水稻产区最受农民欢迎的机型,市场前景良好。但是,限于技术含量较高,国外品牌垄断市场等因素,导致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市场一直为日本的久保田和洋马两家企业所瓜分,占据着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发展迅速,江苏锋陵集团公司所产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2009年已占到该机型25%的市场份额。水稻比小麦对收割机的要求更为苛刻。据调查,我国水稻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复杂,加上土地园田化水平低,机耕道建设不配套,使水稻收获机械难以 很好地适应农艺的要求。我国水稻主产区在南方,南方多丘陵、高原,地区和季节性差异大,这对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此外, 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偏小使得机械化效率低,水稻价格近几年走低使农民调减水稻 改种其他经济作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当前影响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普及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质量 稳定、价格适宜的机具。国产水稻联合收割机科研开发滞后,适用机具少,质量 不能让农民满意: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对地表的破坏严重;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技术状态不稳定;双季稻地区的农民为了种晚稻,多有存留稻秆的要求,可靠性好的日本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价位高,购机者亏本经营;可靠性低的国产收割机价位低,但 故障多,购机者无利可图。因此,谁能较好地解决水稻联合收割机市场 的这一矛盾,必将成为市场上的赢家。1.2 收割机
13、简介1.2.1 收割机的基本介绍 完整说明书和图纸请联系叩叩:360702501收割机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也可用人工收割,将稻、麦等作物的禾秆铺放在田间,然后再用谷物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收获稻、麦等谷类作物子粒和秸秆的作物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割晒机、割捆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谷物脱粒机等。谷物收获机械是在各种收割、脱粒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也可用人工收割,将稻、麦等作物的禾秆铺放在田间,然后再用谷物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收获稻、麦等谷类作物子粒和秸秆的作物收获机械。包括收
14、割机、割晒机、割捆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谷物脱粒机等。谷物收获机械是在各种收割、脱粒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简称联合收割机,就是收割农作物的联合机,在50年代初被称作康拜因(Combine的音译),是能够一次完成谷类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从田间直接获取谷粒的收获机械。 在联合收割机没出现以前,脱粒机和机械收割机这些器械,大大提高了19世纪时的农业生产率。这使得用比以前少的工人去收割更多的谷物成为可能。但19世纪后期的一项发明,更进一步地提高了这一效率。联合收割机使收割与脱粒机结合在一个整件中,使农民能以单一的操作去完成收割和脱粒。 1.2.2 历史18到19
15、世纪,在英、美等国曾有许多人研制和设计联合收割机,其中有的人还获得了专利或制造出了样机,但基本都不具备实用价值,未能得到推广。1831年,美国农民发明家麦克科密克(C.McCormik)设计制作出第一台由两匹马牵引的联合收割机,其收割效率超过了30个人工,这是联合收割机研制的重大突破。此后,麦克科密克一直致力于联合收割机的改进和制造,他生产的联合收割机供不应求。到1870年,他制造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由40匹马牵引,收割幅宽达30米,收割机上还装有麦桔打包装置。1889年,美国人贝斯特(Best)设计制造出第一台由蒸汽机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一天最多可收割50多公顷农田。此后,又相继诞生了由内燃
16、机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9世纪80年代后期,联合收割机在美国日益普及,很快澳大利亚也生产也了类似的机器。20世纪20年代,联合收割机首先在美国的小麦产区大规模使用,随后迅速推广到了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诸国。 联合收割机已是大田作业不可缺少的农业机械。用其收割小麦,可比一般人工收割减少脱粒损失58%,并大量节省劳力。一台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一天可收割小麦400500亩。现代联合收割机一个工作日可以收割12万平方米以上的谷物。穿行于农田的每一次操作,都割下一捆约5.5米宽的谷物。为什么联合收割机首先出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有以下理由可以说明。首先,这两个国家的农业规模都很大。田野一望无际,
17、因此一个用快速收割法的农民在与他同行的竞争中能占据优势。另外,早期的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潮湿的气候来说,更适合于干燥的气候。联合收割机在英国获得成功之前,先得研制出使谷粒干燥的机器,因为收割下来的谷物并没有干燥到能够马上贮存起来的程度。 1.2.3 收割机的种类(1) 便携式收割机又分为侧挂式和背负式两种:侧挂式自动收割机采用硬轴传动, 主要由发动机、 传动系统、离合器、工作部件、操纵装置和侧挂皮带等组成。在传动轴的一端配置0.75 2千瓦的单缸二冲程风冷汽油机和离心式摩擦离合器;另一端安装由减速器和切割刀具组成的工作部件。工作部件的类型很多,常用的为圆锯片、刀片或尼龙丝。作业时,将传动轴的铝合金
18、套管上的钩环挂在操作者肩下的背带上,握住手把,横向摆动硬轴,即可完成切割杂草、灌木等作业。机具重约612千克,转速约45005000转/分。背负式自动收割机。用软轴传动,一般构造与侧挂式割灌机相似,不同的是其发动机背在操作者背上,切割部件由软轴传动,发动机功率一般为0.751.2千瓦。 发动机与背架之间以两点联接并装有特制橡胶件以隔振。软轴为套装在软管内的钢丝挠性轴,用以传递扭矩。软管为敷有橡胶保护套的金属编织网包住的钢带缠卷的螺纹管,以防尘土侵入轴内并保持轴表面的润滑油。割幅一般在1.52米之间。(2) 手扶式收割机由行走轮支承机具重量,由人推动机器前进,由发动机驱动工作部件进行切割灌作业。
19、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同便携式割灌机相似。 悬挂式收割机悬挂在拖拉机后面,由动力输出轴驱动工作部件旋转,适用于大面积割灌作业。主要由机架、锯片、传动装置、悬挂装置和推板等组成。割灌作业时,拖拉机后退行驶,工作速度为5公里/小时,可锯直径为10厘米的灌木。 (3) 卧式割台收割机由拨禾轮、一条或前、后两条帆布输送带、分禾器、切割器和传动装置等组成。作业时,往复式切割器在拨禾轮压板的配合下,将作物割断并向后拨倒在帆布输送带上,输送带将作物送向机器的左侧。双条输送带由于后输送带较前输送带长,使穗头部分落地较晚,而使排出的禾秆在地面铺成同机器行进方向成一偏角的整齐禾条,便于由人工捡拾打捆。卧式割台收割机对稻
20、、麦不同的生长密度、株高、倒伏程度、产量等的适应性较好,结构简单;但纵向尺寸较大,作业时机组灵活性较差,多同15千瓦以下的轮式或手扶拖拉机配套,割幅小于2.0米,每米割幅每小时可收小麦45亩。 (4) 立式割台收割机被割断的作物直立在切割器平面上,紧贴输送器被输出机外铺放成条。有侧铺放和后铺放两种:侧铺放型收割机由分禾器和拨禾星轮(或拨禾指轮)、切割器、横向立式齿带输送器等组成。割下的作物被拨禾星轮拨向输送器上下齿带,输送器将其横向输送到机器一侧铺放。后铺放型收割机在两分禾器间每30厘米增设一组带拨齿的拨禾三角带、星轮和压禾弹条,使禾秆在横向输送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直立状态,到达机器右侧后由一对纵
21、向输送带向后输送,禾秆在压禾板的配合下在机器后方铺放成条。这种机型在套种玉米的情况下可不致将禾条压在玉米苗上,其割幅等于两行玉米间的小麦畦宽。立式割台收割机结构紧凑,纵向尺寸小,轻便灵活,操纵性能好,适于在小块地上收割稻、麦。多同79千瓦的手扶拖拉机或15千瓦左右的轮式拖拉机配套,割幅1.11.2米;还有同23千瓦手扶专用底盘配套的小型自走式收割机,割幅1米左右。1.2.4 国内收割机的现状国内收割机起步较晚,早期以模仿及从苏联,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进口为主。很多连接或支承部位没有经过详细的计算,而是根据发达国家已造好的收割机的尺寸设计制造的,使得收割机体积庞大,质量偏大。大型收割机是非常复杂
22、的机械设备。大型收割机的使用对土地的平整和规模有更高的要求,大家熟知的华北平原,三江平原等重要的小麦,水稻产区很早就使用联合收割机进行生产。相对大型收割机,小型收割机的设计更随意。现在国内很多院校都开始尝试针设计制造小型收割机。这些院校设计适合本地土地环境和生产力的小型收割机,这种收割机因为价格低,维修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地形,保养要求低。这种收割机一般是个人购买,适合小农户小规模的生产。1.2.5 收割机的发展趋势 (1)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粮食的总产量在逐年减少。一些农学专家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正在研究超级杂交稻,亩产在700千克以上的杂交水
23、稻已经问世,并逐步在大面积推广。超级杂交稻最高亩产可望达到900千克。截至2004年底,超级稻新品种在四川、福建、湖南、安徽、辽宁、浙江等水稻主产区已累计推广1000万公顷。据悉,我国将在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重庆、吉林、辽宁等12个省市率先启动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力争短期内超级稻推广面积达到400万公顷。超级杂交稻与现有水稻的特性差别很大,单产高、长势密、茎秆粗、秆青叶茂、含水率高。收获这种水稻,对现有全喂入和半喂入机型在技术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现有推广使用的联合收割机都不适应超级稻的收获,脱粒装置处理容量与高产大流量不匹配,秆青叶茂的作物在大流量的条件下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喂入式 联合收割机 双层 振动筛 系统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