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水速监测报警装置.doc
《基于51单片机的水速监测报警装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51单片机的水速监测报警装置.doc(2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题目名称:水流速度实时检测及报警装置 摘要: 本装置由8位MCU为主控器,通过拉力传感器,对水流情况进行采样得到电信号,通过AD转换,把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MCU处理反馈到LCD1602液晶,液晶显示的就是实时的水流速度此时绿灯闪烁。若水流速度超过某一预定值,则开始报警,液晶会显示:Dangerous! Please away!,红灯闪烁,蜂鸣器响。若拉力传感器的工作电压下降到某一预定值,则液晶会显示:Volatage! Off normal!,黄灯闪烁。关键词: MCU AD 报警 电压不稳211 方案论证与比较11.1 采样方法方案论证11.2 芯片选择方案论证22 理论分析
2、与计算22.1 采样分析22.2 功耗分析33 系统设计63.1 硬件设计63.2 过程设计74系统测试84.1 仿真测试84.2 模拟测试95 结论11参考文献:11附录:11附1:元器件明细表:11附2:程序清单121 方案论证与比较1.1 采样方法方案论证方案一、用涡轮电机作为水流速度传感器,水流速度越大,电机旋转越快,输出电压(直流涡轮电机)或电压频率(交流涡轮电机)也会越大,若是直流涡轮电机,则用AD对电压信号进行采样,若为交流涡轮电机,则用MCU的内部计数器对其频率信号进行采样。 方案二、根据斯托克斯定律,水流对放入其中的小球的冲击力与水流速度成正比,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拉力传感器把水
3、流速度与冲击力之间的线性关系反馈给AD,这样就可以间接地得到水流速度。考虑到实际应用,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二。1.2芯片选择方案论证考虑到不需要非常高的精度和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我们选择AT89C51为中央控制器,选择ADC0804为模拟信号采集处理芯片。考虑到MCU的IO口数量的有限性,我们采用分时复用的方法进行扩展,所以我们选用两片74LS573锁存器。考虑到功耗问题,不能对监测电压进行实时采样,我们选用与非门74LS00芯片。考虑到数据记录的便捷性,需要记录某一段时间的水流速度,我们选用LCD1602.2理论分析与计算2.1 采样分析根据斯托克斯定律f=6rv,f为小球所受到的水流的冲击力的
4、(等于粘滞力),其中为液体的粘滞系数,r为小球的半径,v为水流的速度,可得到fv,由于ADC0804的VIN+与VIN-之间的输入阻抗约为2M,可看做无穷大所以给定一个电位器RV1,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设它的触头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为Vg,若在触头上安装一个弹簧弹簧受到的力为F,因为F=kx,其中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则FxVg,若水流的冲击力f=F,则vVg,即水流速度v与采集上的电压Vg成正比,如图2.1.1,我们限定Vg的相对误差0.1%,则RV11.1K,我们取RV1=1K。所涉及的电路图如图2.1.2.图2.1.22.2 功耗分析由于整个系统里LCD1602和发光二极管的
5、功耗较大,危险报警模块只需要外部电压有一个跳变延就可以实现其功能,功耗几乎为零,但电压监测模块需要实时采样电压信号,若直接并到MCU的中断输入口,则单片机的中断寄存器工作于临界状态,既不稳定又耗电量高,所以我们对一些基本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了测试,最终找到与非门74LS00的输入输出关系上有个跳变,用这一个跳变信号就可以进入电压不稳定处理环节,已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74LS00输入(B)为2管脚,1管脚接VCC,3管脚作为输出(Y),如图2.2.1,图2.2.2用Matlbe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所涉及的电路图如图2.2.3图2.2.1图2.2.2图2.2.33系统设计3.1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图3.
6、1.1电路图的搭接按照芯片技术资料中的典型接法进行搭接。图3.1.13.2 软件设计程序流程图采集信号处理信号显示水流速度秒位加1水速是否超标YN开始电压是否正常进入危险报警环节报警结束NY结束显示电压不正常图3.2.1程序设计的依据是芯片技术资料。4系统测试4.1 仿真测试我们首先采用Keil uVision4与Protues 7.8连调的方法对这个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测试,其中设计中的水速反馈模块用一个电位器代替,两个中断入口分别用两个接地开关代替,仿真效果如图4.1先编写使LCD1602显示时钟的程序,让LCD1602显示时钟,然后把控制ADC0804的程序嵌入到时钟程序中的“秒”延时里,
7、这样就可以让MCU既可以控制LCD1602的显示又可以控制ADC0804的信号处理。 图4.1.14.2 模拟测试 仿真测试成功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模拟测试。测试效果如图4.2.1. . .图4.2.1 模拟成功之后我们按照电路图进行了焊接和制作。5总结课题设计比较合理,突出实际应用,能达到各项预期指标。参考文献:51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系统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基于C语言编程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单片机应用技术-一体化教程,王小立,朱志主编;电机学Stephen j.Chaphamn著,刘新正,苏少平,高琳,丁文译,电子工业出版社附录:附1:元器件明细表:名称型号量程数量个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51 单片机 监测 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