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SJ-04_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doc
《KCSJ-04_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CSJ-04_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轴承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 4000件生产类型: 批量生产内容:1. 产品零件图 1张2. 产品毛坯图 1张3. 夹具图 1张4. 零件装配图 1张5.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6.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图1、2 分别为轴承座的零件图。已知零件的材料为HT200,年产量4000件/年。试为该轴承座零件编制工艺规程。 图1-1 轴承座零件图第一节 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一 轴承座的用途1. 保持轴承的位置作为载荷的支撑2. 防止外界物质侵入轴承3. 提供一种将保持轴承良好润滑的结构二 轴承座
2、的技术要求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1-1中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mm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m形位误差/mm底面95IT86.3孔4747+0.03 0IT76.3前后端面40IT86.3孔2222IT86.3孔1212 IT86.3表1-1三 审查轴承座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前后端面要求切削加工和倒角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大于相邻表面。12mm孔和22mm孔的端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47mm孔和前后俩个端面由车床加工出来;底面和顶面用铣床加工;另外,该零件其余表面精度都较低,不需要加工,通过铸造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四
3、 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4000件/年,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b%分别为3%和0.5%。代入公式1-1得 N=4000*(1+3%+0.5%)=4140件/年由查1-3表可知,轴承座属轻型零件;由表1-4知,该轴承座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16第二节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一、 选择毛坯由于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吸振性、切削加工性及一定的力学性能,并且价格低廉,生产设备简单,所以在机械零件材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广泛地用来制作各种机架、底座。箱体等形状复杂的零件。又由于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抗振性和切削加工性,所以选择灰铸铁作为铸造的材料。二、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
4、差和机械加工余量1、 公差等级 由轴承座的功用和技术要求,确定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等级。2、 零件表面粗糙度由零件图可知,该轴承座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6.3m。根据上述诸因素,可查表确定该铸件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所得结果列于表1-2中。项目/mm铸件基本尺寸/mm加工余量等级机械加工余量/mm说明160.172.4孔双侧加工240.274.2底面单侧加工369.274.2顶面单侧加工444.672.1前面单侧加工544.672.1后面单侧加工1-2 铸造件主要表面的机加工余量三、 绘制轴承座铸造毛坯简图由表1-2所得结果,绘制毛坯简图如图1-3所示。图1-3 轴承座铸造毛坯简
5、图第三节 拟定轴承座工艺路线一、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为后续的工序提供合理的定位基准,保证各加工表面的余量足够并分配合理,由于粗基准是对毛坯进行第一次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因此与毛坯的状况关系很大。在铣床上加工顶面的时候,以顶面作为粗基准,然后以顶面为基准来加工底面。 2、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精基准的出发点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的实现,以及定位安装的准确方便。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便于安装原则。 精基准选择时,一定要保证加工面自身形状精度,二位置精度则由前面的工序保证。同时,精基准选择
6、时,一定要保证工件的夹、压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及操作简便。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轴承座前后端面的最终精加工,就是互为精基准,遵循互为基准原则。孔60.1mm的精加工就是以一面俩孔定位。自为基准加工出来的。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根据轴承座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确定加工件个表面的加工方法,如表6-3所示。加工表面尺寸等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a/m加工方案轴承座顶面IT1212.5粗铣轴承座底面IT76.3粗铣 半精铣 轴承座前面IT96.3粗车 半精车 轴承座后面IT96.3粗车 半精车 孔60.1IT76.3粗镗 半精镗 孔22IT116.3钻 扩孔12IT12钻 扩表1-3 轴承座
7、零件个表面加工方案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该轴承座加工质量要求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在粗加工阶段,再铣床上首先将底面作为粗基准来开始加工顶面,使后续工序都可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在半精加工阶段,在以底面为基准加工底面,再在钻床上加工孔12和22和在镗床上加工60.1孔。四、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本例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轴承座的加工工序。该轴承座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采用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五、工
8、序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 (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轴承座的底面。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轴承座的底面,后加工次要表面轴承座的底面。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轴承座的底面,再钻22和12的孔,最后镗60.1的孔。2、热处理工序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在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中有重要地位,通过热处理可以提高零件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毛坯制造和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所以,为稳定组织以及稳定零件的形状及尺寸,防止变形和开裂,零件在机加工前必须进行消除内应力的
9、时效处理。3、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 为了提高零件的表面抗蚀能力,增加耐磨性,也为了是表面美观,在零件全部加工完后应对零件表面涂漆(未加工表面)。4、检验工序与辅助工序 检验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检验的内容有:外观检验,看零件的表面是否有毛刺。检验表面粗糙度,进行尺寸检验,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在工艺过程中,还安排有化纤工序,打毛刺工序,涂漆工序等,这些都属于为保证零件的质量,零件的美观而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序。六、确定工艺路线 毛坯为精铸件,清理后,退火处理,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及改善机械加工性能,在毛坯车间铣削去浇冒口,达到毛坯的技术要求,然后送到机械加工车
10、间来加工。综上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表1-4列出了轴承座的工艺路线。工序号工序名称机床名称刀具量具1粗铣底面卧式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2半精铣底面卧式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3粗铣顶面卧式铣床面铣刀游标卡尺4钻12的孔钻床麻花钻扩孔钻卡尺、塞规5钻22的孔钻床麻花钻扩孔钻卡尺、塞规6车削前端面车床车刀游标卡尺7车削后端面车床车刀游标卡尺8镗47孔镗床镗刀游标卡尺9去毛刺钳工台平锉10检验塞规、百分表、卡尺等表1-4第四节 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的选用一、机床设备的选用 选用X6132卧式铣床、C6140车床、Z525立式钻床二、工艺装备的选用工艺装备主要包括刀具、夹具和量具。在工艺卡片中应简要写出它们的
11、名称。 轴承座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所选用的夹具均为专用夹具。第五节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切削用量的确定工序一 二 加工底面1、确定加工余量:粗铣轴承座底面 3.2mm,精铣轴承座底面 1mm 2、确定进给量f:查表得,取每齿粗铣的进给量为0.2mm/Z,取精加工的每齿的进给量为1.5mm/Z.粗铣走刀一次ap=3.2mm,精铣走刀一次ap=1mm。 3、计算切削用量: 选取铣床的主轴转速粗铣时为100r/min,精铣时为300r/min,选取铣刀的直径为100mm,所以切削速度分别为:V粗=dn/1000=3.14*100*100/1000=31.4m/minV精=dn/1000=3.14*
12、100*300/1000=94.2m/min工序三12顶面加工 1、确定加工余量:工序余量为4.2mm 2、确定进给量f:由于表面加工精度不高,所以选f=2,就可满足。 3、计算切削用量:仍用100mm的铣刀来加工顶面,可取f=1.5mm/r,查表得n=600r/min,则切削速度V=dn/1000=3.14*100*600/1000=188.4m/min。 工序四 钻12孔 1、确定加工余量:取Z钻=10mm,Z扩=2mm 2、确定进给量f:f钻=0.2mm/r,f扩=0.8mm/r 3、确定切削速度:查表得V=21m/min 4、计算计算转速:n=1000v/d=595.5r/min,按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KCSJ 04 轴承 座机 加工 工艺 规程 设计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