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并联开关电源的功率比例分配研究.doc
《基于MATLAB并联开关电源的功率比例分配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MATLAB并联开关电源的功率比例分配研究.doc(31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摘要直流稳压电源主要分为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两种。开关稳压电源相比普通的线形稳压电源,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它的开关管以开关方式工作,功耗小,效率高,稳压范围宽,安全可靠,对电网电压及频率的变化适应性强,能够提供不同数值的输出电压。本文主要研究使用两块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形成的供电系统,输出电压稳定在8V,电流比例可调节。利用MATLAB的Simulink 环境,搭建降压结构DC/DC转换器的仿真电路,采用电流分配法,用调节电源模块的输出,来实现并联模块之间的电流分配。关键词:开关电源并联;电流分配;MATLAB Abstract Dc voltage stabilizer are divide
2、d into linear voltage stabilizer and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wo kinds.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ompared to common linear manostat, has very many advantages. Its switch tube to switch work way, little power consumption, high efficiency, wide range of voltage, safe and reliable, and to power voltag
3、e and frequency changes adaptability is strong, can provide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output voltag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using two pieces of switch power supply module in parallel form of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output voltage stability in 8V, current ratio can be adjusted. Use of MATLAB Simul
4、ink environment, set up step-down structure DC/DC converter circuit of the simulation,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method, adjust the power module with output, to realize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parallel between modulesKeywords:Switch power supply parallel;Current distribution;MATLAB 28目录1 绪论11.1开关
5、电源技术发展方向11.2题目分析31.3设计任务与指标32 并联特性及电流分配方法52.1并联特性52.2电流分配方法62.2.1下垂法62.2.2有源电流分配法72.2.3最大电流法92.2.4平均电流分配法92.2.5主从电流分配法103 降压斩波电路113.1降压斩波电路的概念113.2降压斩波电路的特点113.3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113.3.1 PWM控制信号113.3.2 降压主电路123.3.3 降压反馈回路134 软件仿真设计154.1软件介绍154.1.1 Matlab仿真软件介绍154.1.2 Simulink仿真环境介绍154.1.3 simulink电路仿真环境使用方法1
6、64.2仿真电路的搭建174.3电路参数的选择184.3.1 PWM信号的参数选择184.3.2主电路各器件的参数选择185 系统调试215.1降压调试215.2电流比例1:1调试215.3电流比例1:2调试235.4调试注意事项24结 论25致 谢26参考文献27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 绪论大量电子设备,特别是计算机、通讯、空间站等的广泛应用,要求组建一个大容量、安全可靠、不间断供电的电源系统。如果采用单台电源供电、该变换器势必处理巨大的功率、电应力大,给功率器件的选择、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的提高带来困难。并且一旦单台电源发生故障,则导致整个系统崩溃。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来提供大
7、功率输出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并联系统中每个模块处理较小功率,解决了上述单台电源遇到的问题。八十年代起,分布式电源供电方式成为电力电子学新的研究热点。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分布式电源利用多个中、小功率的电源模块并联来组建积木式的大功率电源系统。在空间上各模块接近负载,供电质量高,通过改变并联模块的数量来满足不同功率的负载,设计灵活,每个模块承受较小电应力,开关频率可以达到兆赫级,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密度。大功率输出和分布式电源,使电源模块并联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然而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模块输出间直接进行并联,必须采用均流技术以确保每个模块分担相等的负载电流,否则,并联的模块有的轻载运行,有的重
8、载甚至过载运行,输出电压低的模块不但不为负载供电,反而成了输出电压高的模块的负载,热应力分配不均,极易损坏。对于多个模块并联运行电源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一是输入电压或者负载发生变化时,保持输出电压稳定;二是控制各模块的输出电流,实现负载电流平均分配,均流动态响应良好。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并联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性:实现冗余。当任意模块发生故障时,其余模块继续提供足够电能,整个电源系统不会崩溃;实现热拔插,电源系统真正意义上的不间断供电。1.1开关电源技术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开关电源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高性能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可以预见,碳化硅将是21世纪最有可能成功应用的
9、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材料,碳化硅的优点就是:禁带宽,工作温度高,通态电阻小,导热性能好,漏电流极小,PN结耐压高等等。b.高频磁技术高频开关电源中用了多种磁原件,有许多基本问题需要研究,如磁芯损耗的数学建模,磁滞回线仿真建模,高频变压器一维和二维仿真模型等。此外,高频磁原件的设计决定了高频开关电源的性能,损耗分布和波形,因此,人们希望给出设计推测、方法、磁参数和结构参数与电路性能的依赖关系,明确设计的自由度与约术条件等,同时,人们将研究损耗更小,散热性能更好,磁性能更优越的高频磁性材料。高频磁技术材料的研究还包括磁电混合集成技术,即将铁氧体或其他薄膜材料高密度集成在硅片上,或者将硅材料集成在铁氧
10、体上。c.新型电容器研究开发适用于功率电源系统用的新型电容器和超大电容。要求电容量大、等效串联电阻(ESR)小、体积小等。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经开发出330uF新型固体钽电容,其ESR显著下降。d.功率因数校正AC-DC开关变换技术开关电源输入侧有整流器、电容平波电路,使其输入电流呈尖脉冲状,谐波分量很高,一半功率因数仅有0.65左右。对电网产生很大的谐波污染;同时对其他设备有很大的干扰,引起仪器仪表和保护装置的误测量、误动作。开关电源的高次谐波抑制,及功率因数的提高主要采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APFC)和简化电路方式等方法。e.高频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研究
11、高频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问题通常涉及到开关过程产生的di/dt,du/dt,它引起强大的传导性电磁干扰和谐波干扰。有些情况还会引起强电磁场辐射。不但严重污染周围电磁环境,对附近的电气设备造成电磁干扰,还可能危机附近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开关电源内部的控制电路也必须能承受主电路及工业应用现场的电磁噪声的干扰,显然,在电磁兼容领域,有许多前沿课题有待研究,如典型电路与系统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建模;印制板电路和开关电源EMC优化设计软件;大功率开关电源EMC测量方法的研究。f.开关电源的设计、测量技术建模、仿真和CAD是一种新的、方便且节省的设计工具。为了仿真开关电源,首先要进行建模。仿真模型中应包括
12、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器电路、数字和模拟控制电路以及磁原件和磁场分布模型,电路分布参数模型等,还要考虑开关管的热模型,可靠性模型和EMC模型。开关电源的CAD,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器件选择、参数优化、磁设计、热设计EMI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可靠性预估、计算机辅助综合和优化设计等。此外,开关电源的热测试、EMI测试、可靠性测试等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也是应大力发展。g.开关电源的开数据处理系统的速度和效益日益提高 低电压、大电流的开关电源的开数据处理系统的速度和效益日益提高,新一代处理器的逻辑电压抵达1.1到1.8V,而电流达50到100A,其提供电源低电压、大电流输出DC-DC变换器模块将
13、会成为开关电源新的研究方向之一。1.2题目分析开关电源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的一种,被广泛应用在小功率及各种电子设备领域,顾名思义,开关电源就是电力电子器件在看管状态的电源 ,对于DC/DC电路,可以变换的对象主要是电压和电流。在这道题中,要求使用两块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形成的供电系统,输出电压稳定在8V,电流比例可调节。这道题的难点就在与实际操作中开关电源不能同时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但既要输出稳定电压,又要电流呈一定比例。利用MATLAB仿真技术搭建电路,掌握PWM波产生原理及其占空比的调节方法,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及搭建,输出电压反馈的调节,并利用MATLAB的Simulink环境,搭建降压结构DC
14、/DC转换器的仿真电路,采用电流分配法,用调节电源模块的输出,来实现并联模块之间的电流分配。建立其线性模型,得到由控制到输出的传递函数,对系统进行补偿,使系统的稳定性达到最优。并进行仿真分析,调整电路结构、元件参数和仿真参数。1.3设计任务与指标设计一个有两个额定输出功率为16W的8V 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如图1.1所示。 图1.1两个DC/DC模块并联供电系统主电路示意图a.调整负载电阻值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供电系统的直流输出电压V。b.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下,供电形同效率不低于60%。c.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V,是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比为1:1和1:2。2 并联特性及电
15、流分配方法2.1并联特性图2.1为两个模块并联工作时的等效电路及其外特性曲线。如果两个模块的参数完全相同,即,两条外特性曲线重合,负载电流均匀分配。如果其中一个模块的电压参考值较高,输出电阻较小(外特性斜率小),如图1中的模块1,则该模块将承受大部分负载电流,负载增大,模块1将运行于满载或超载限流状态,影响了系统可靠性。(a)并联等效电路(b)输出外特性图2.1两个模块并联均流原理图可见,并联电源系统中各模块按照外特性曲线分配负载电流,外特性的差异是电流难以分配的根源.正常情况下,各并联模块输出电阻是个恒值,输出电流不均衡主要是由于各模块输出电压不相等引起。电流分配的实质即是通过均流控制电路,
16、调整各模块的输出电压,从而调整输出电流,以达到电流分配的目的。一般开关电源是一个电压型控制的闭环系统,电流分配的基本思想是采样各自输出电流信号,并把该信号引入控制环路中,来参与调整输出电压。选择不同的电流信号注入点,可以直接调节系统基准电压、反馈电压误差、或者反馈电流误差,形成多种电流分配方案,以满足不同的稳态性能和动态响应。2.2电流分配方法 根据并联电源系统中模块之间有无传递电流分配信号的互连线,所有电流分配方法可归成两大类:下垂法和有源电流分配法,下垂法为模块之间只有输出端导线相连;有源电流分配法除了连接输出导线外,还用电流母线把各模块连在一起。2.2.1下垂法 下垂法(又叫斜率法,输出
17、阻抗法)是最简单的一种电流分配方法。其实质是利用本模块电流反馈信号或者直接输出串联电阻,改变模块单元的输出电阻,使外特性的斜率趋于一致,达到电流分配。由图2.1(b)可见,下垂法的电流精度取决于各模块的电压参考值、外特性曲线平均斜率及各模块外特性的差异程度。选择不同的电流反馈信号注入点,可以修正控制环路的反馈电压值或基准电压。图2.2(a)为采用调节基准电压来改变电压参考值的方式下所对应的外特性曲线图。可见电压参考值的差异越小,均流效果越好。图2.2(b)为采用调节反馈电压值来改变斜率的方式下所对应的外特性曲线图。外特性斜率越陡,电流分配效果越好。图2.2(a)调节基准电压图2.2(b)调节反
18、馈电压常用的下垂法均流控制框图如图2.3所示。为电流放大器输出信号,与模块输出电流成比例,为电压反馈信号,显然 ,当某模块电流增加时,上升,下降,通过反馈使该模块输出电压随之下降,即外特性向下倾斜,接近其他模块的外特性,从而其他模块电流增大,实现电流分配。电压误差放大器E/A具有很大的直流增益,假设时,改变电压环和电流环的比例参数可以获取期望的外特性。图2.3下垂法电流分配控制框图此外,在模块输出端与负载之间串联一定的电阻值也是一种调节输出电阻的下垂法。缺点为串联电阻会消耗额外电能。较为经济的办法是串联热敏电阻,其阻值随在电阻上消耗的热能变化而改变,同样达到电流分配。而且,电流不连续模式下的B
19、uck、Boost、Buck-Boost变换器和串联谐振变换器本身就固有一定的外特性下垂率,这类变换器可以直接并联运行,实现自然均流。下垂法的特点可归纳如下:模块之间无互连通讯线;实为开环控制,小电流时电流分配差,随着负载增加电流分配效果有所改善;对稳压源而言,希望外特性斜率越小越好,而下垂法则以降低电压调整率为代价来获取电流分配,该法可以应用在电流分配精度大于或等于10%的场合;对于不同额定功率的并联模块,难以实现电流分配。2.2.2有源电流分配法 有源电流分配法是电流分配方法中的一大类别,其特征是采用互连通讯线连接所有的并联模块,用于提供共同的电流参考信号。一般并联变换器采用电流型控制,即
20、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双环控制,以下把功率级和电流内环作为变换器的基本单元。在基本单元外设计控制结构和母线连接方式,形成各类有源电流分配法,如主从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控制结构指均流环与电压环如何配置,图2.4为有源电流分配法的三种控制结构:电压环环外调整、环内调整和双环调整。环外调整中均流环从电压环外部叠加(图 2.4a),电流母线带宽低,对噪音不敏感,但由于受到低带宽电压环限制,电流分配控制反应比较缓慢;环内调整中电流分配环从电压环内叠加(图2.4b),电流分配环可以很好的和电流环结合起来,整个结构简单,电流分配信号从环内注入,其带宽不受电压环的限制,反应速度快,电流母线的电压从电压调
21、整放大器获得,但容易引起噪声;双环调整中电流分配环和电压环并行一起作用于基本单元(图2.4c)。(c)双环调整图2.4三种控制结构 电流母线连接方式指如何从所有的模块中获取公共电流参考信号,表明了模块间的主从关系。图2.5显示了三种电流母线的连接:自主配置、平均配置和指定配置。自主配置(图2.5a)中,各个模块和母线之间通过二极管连接,只有具备最大电流的模块对应的二极管才能导通,电流母线上代表的是最大电流信号;平均配置(图2.5b)中,各个模块和母线之间通过参数完全一致的电阻连接,电流母线上代表的是平均电流;指定配置(图2.5c)中,只有人为指定的模块直接连接电流母线,成为主模块。图2.5三种
22、电流母线连接方式2.2.3最大电流法 图2.6所示为最大电流法控制框图,对比图2.4、图2.5可见最大电流分配技术由环外调整和母线自主配置相结合而成,不改变模块基本单元的内部结构,只需在电压环外面叠加一个电流环,各模块间接一条电流线CSB。图2.6最大电流法 因为二极管单向性,只有电流最大的模块才能与电流母线相连,该模块即为主模块。其余为从模块,比较各自电流反馈与电流线之间电压的差异,通过误差放大器输出来补偿基准电压达到电流分配。 特点是:(1)这种电流分配方法一次只有一个单元参与调节工作,主模块永远存在且是随机的,为实现冗余最常用的方法;(2)二极管总存在正向压降,因此主模块的电流分配会有误
23、差;(3)电流分配是一个从模块电流上升并超过主模块电流的过程,系统中主、从模块的身份不断交替,各模块输出电流存在低频振荡。 Unitrode IC公司开发的均流控制芯片UC3902、UC3907正是基于最大电流自动电流分配的思想,简化了并联电源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得到广泛应用。2.2.4平均电流分配法环外调整结构和母线平均配置相结合形成平均电流分配法。即将图2.6中的二极管用一个电阻R代替。如果所有电阻R参数完全一致,电流线的电压反映了所有模块电流的平均值。当 时表明已经达到电流分配,如果电流分配不均,电阻R上出现电压,该电压通过误差放大器输出一个误差电压,从而修正基准电压,以达到电流分配目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MATLAB 并联 开关电源 功率 比例 分配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