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恒温控制器的设计.doc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控制器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恒温控制器的设计.doc(4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焦作大学机电系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随着越来越多高新科技的推广与普及,温度测控已成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恒温控制主要是用来控制温度,它为农业研究、生物技术测试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环境模拟条件,因此恒温控制技术有着很广泛的用途。恒温控制系统其关键技术为保持环境温度的恒定,本设计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编程控制LED八段数码管完成对温度的显示,采用DALLAS公司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完成温度的采集,并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来控制加热电阻和风机的动作与否,从而完成从25到99范围内的恒温控制。关键词:恒温控制; AT89C52; DS18B20
2、;LED数码管AbstractAs more and mor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Temperature control is mainly used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it is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biotechnology testing to provide th
3、e required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conditions, so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has a very wide range of uses.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o maintain its key technologies of constant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design uses ATMEL Corporation AT89C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core, eight out by pr
4、ogramming the control LED digital temperature display to complete, using the companys DS18B20 DALLA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to complete the temperature collection, and set the temperature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compared to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heating resistor and the fan action or not, so
5、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from 25 to 99.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T89C52; DS18B20; LED digital tube目 录第1章 引言 ( 1 )第2章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方案论证 ( 2 )21 系统的基本构成( 2 )22方案的论证 ( 2 )221控制核心的选择( 2 )222温度采集装置的选择( 3 )223显示模块的选择( 4 )224 加热模块及降温模块的选择( 4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7 )31 系统主要元器件简介 (
6、 7 )311 AT89C52单片机简介( 7 )312 DS18B20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简介( 9 )313 八段LED数码管 ( 9 )314 74HC138译码器 ( 10 )315 光电耦合器 OPTOTRIAC ( 11 )32 各功能模块的电路设计( 12 )321 复位电路及时钟电路的设计( 12 )322 键盘接口电路的设计( 13 )323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14 )324 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 15 )325 加热电路的设计( 17 )326 降温电路的设计( 18 )327 掉电保护电路的设计( 18 )328 主电源电路的设计( 20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21
7、 )41应用的相关软件 ( 21 )411Protel 99SE ( 21 )412 KEIL 8051 ( 22 )42 系统程序的设计 ( 23 )421 程序结构( 23 )422 主程序流程图( 23 )423 温度传感器驱动模块程序( 24 )第5章 系统调试( 27 )51系统性能测试及分析( 27 )51. 1测试系统的温度控制精度( 27 )51. 2 误差分析( 27 )51. 3 结果分析( 28 )52 软件调试( 28 )52 .1 传感器DS18B20温度采集部分调试( 28 )52 .2键盘及数码管显示部分调试 ( 28 )52 .3 加热模块及降温模块的调试( 2
8、8 )53 硬件调试( 29 )53 .1传感器DS18B20温度采集部分调试( 29 )53 .2加热模块及降温模块的调试( 29 )53 .3 键盘及数码管显示部分调试( 29 )总 结( 31 )参考文献 ( 32 )附录 ( 33 )附录 ( 34 )致谢 ( 42 )1焦作大学机电系毕业设计 第1章 引言第1章 引 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温度是工业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具有处理能力强、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应
9、用在温度测量与控制方面,控制简单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较高。单片机可用于空气温度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这包括控制执行器的输出、将被测温度送到显示模块显示、接收从人机通道输入的信号等。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相比,使用DS18B20可使系统结构更趋简单,可靠性更高。他在测温精度、转换时间、传输距离、分辨率等方面较DS1820有了很大的改进,给用户带来了更方便的使用和更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控制和DS18B20测试装置,能对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并能根据温度给定值给出调节量,控制执
10、行机构,实现调节环境温度的目的。空气温度在我们的环境影响很大的,因而空气温度不论是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早期对温度温控制的要求主要是在化工、冶炼生产上,比如在大棚蔬菜空气温度控制就对大棚农业生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用单片机和相关的电子器件构成的空气温控制系统在控制精度以及各项参数上有空前的提高,控制的领域也有很大的扩展,目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空气温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因如此,对空气温度的控制到处可见,比如说特定温度实验室,空调,减少温室效应影响以及工业化农业的要求等都需要空气温度控制。在生产中,一些现代化生产车间里,尤其是在化工厂里,某
11、些产品加工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温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完善。焦作大学机电系毕业设计 第2章 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方案论证第2章 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方案论证 2.1 系统的基本构成本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利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给单片机AT89C52进行处理,在六位LED数码管上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值以及预设温度值。温度低于预设值启动加热电阻进行加热,若温度过高则启动风扇降温直到预设温度值停止。结构框图如下:AT89C52键盘电路晶振继电器直流电机(风扇)双向可控硅加热电阻温度显示温度采集(DS18B20)图2-1 系统构成框图2.2方案论证
12、2.2.1 控制方案的选择对于温度控制的方法也有很多:如单片机控制、PLC控制、模拟PID调节器和数字PID调节器等等。而PID调节器的算法复杂,其成本也相对较高。方案一:利用单片机实现恒温控制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恒定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现场温度采集、实时温度显示、加热控制参数设置、加热电路控制输出、报警装置和系统核心STC89C52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温度采集电路以数字形式将现场温度传至单片机,单片机结合现场温度与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按照已经编程固化的算法计算出实时控制量。以此控制量控制场效应管开通和关断,决定加热电路的工作状态,使温度逐步稳定于用户设定的目标值。在温度达到设定的目标温度后,由
13、于冷却温度降低,单片机通过检测到的温度与设置的目标温度比较,作出相应的控制开启加热片。方案二:利用PLC实现恒温控制 这用恒温控制,采用PLC控制实现电热丝加热全通、间断导通和全断加热的自控式方式,来达到温度的恒定。智能型电偶温度表将置于被测对象中,热电偶的传感器信号与恒定温度的给定电压进行比较,生成温差,自适应恒温控制电路根据差值大小控制电路的断开。对于方案二,采用的PLC实现恒温控制,由于其PLC成本高,且PLC外围系统配置复杂,不利于我们的设计。由于数字调节和运算量大,相反对于STC89C52单片机只要选择合适的参数对于温度的控制精度往往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方案一,采用单片机实现恒温
14、控制,该方案成本低,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对于系统动态性能与稳定性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时非常合适的。采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这种数字温度传感器是DALLAS公司生产的单总线。相比之下,单片机控温电路就比较简单。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本设计采用AT89C52单片机来实现温度的控制。2.2.2 温度采集装置的选择温度传感器可由以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选用热敏电阻作为感测温度的核心元件,通过运算放大器放大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热敏电阻的变化、进而导致的输出电压变化的微弱电压变化信号,再用AD转换芯片ADC0809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处理。方案二:采用数字式集成温
15、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感测温度的核心元件,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给单片机处理。对于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有价格便宜,元件易购的优点,但热敏电阻对温度的细微变化不敏感,在信号采集、放大、转换过程中还会产生失真和误差,并且由于热敏电阻的R-T关系的非线性,其本身电阻对温度的变化存在较大误差,虽然可以通过一定电路予以纠正,但不仅将使电路复杂程度降低,而且在人体所处环境温度变化过程中难以检测到小的温度变化。不能达到恒温箱对温度的控制要求,故该方案不适合本系统。对于方案二,由于数字式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高度集成化,大大降低了外接放大转化等电路的误差因数,温度误差很小,并且由于其感测温度的原理与
16、上述方案的原理有着本质的不同,使得其温度分辨力极高。温度值在器件内部转化成数字量直接输出,简化了系统程序设计,又由于改传感器采用先进的单总线技术,与单片机的接口变得非常简洁,抗干扰能力高。所以本系统采用方案二。2.2.3 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一:采用六位共阳数码管显示温度,动态扫描显示方式。方案二:采用液晶显示屏LCD显示温度。对于方案一,该方案成本低廉,显示温度明确醒目,在夜间也能看见,功耗极低,显示驱动程序的编写也相对简单,这种显示方式得到广泛应用。不足的地方是扫描显示方式是使六个LED逐个点亮,因此会有闪烁,但是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为20MS,当数码管扫描周期小于这个时间时人眼会感觉不到闪烁
17、,因此可以通过增大扫描频率来消除闪烁感。对于方案二,液晶体显示屏具有显示字符优美,不但能显示数字还能显示字符甚至图形的优点,这是LED数码管无法比拟的。但是液晶显示模板块价格昂贵,驱动程序复杂,从简单实用的原则考虑,本系统采用方案一。2.2.4 加热模块及降温模块的选择方案一:采用了几个电阻分压的方式来给加热电路提供不同电压,使用电子负载电路进行加热,控制电子输入端的电压控制加热的速度。当设置温度大于实际温度5度时,换取1v电压加热,当设置温度小于实际温度5度时,换取0.5v电压加热,当设置温度等于空气温度,关闭加热,换取0v电压加热。当温度高于1度时进行降温处理,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我们使用了
18、一个5v驱动的散热风扇,当实际温度高于设置温度1度时用于散热,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1度时,开启加热设备,关闭风扇。如图2-2 所示图2-2 电阻分压式加热电路方案二: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利用光耦合器来控制电阻丝和直流电机的电流通断。单片机系统输出控温信号,输出高电平时,经反相器变为0信号,使双向可控硅导通,信号灯亮,电阻丝通电加热;输出低电平时,双向可控硅断开,信号灯灭,电阻丝断电。脉冲宽度T1与周期T的比值为P,它反映了系统的输出空置量P=95%为输出上限,P=5%为输出下限。加热电路原理图参见图 3-10 ,单片机I/O口P0.6输出信号经过光电耦合器,通过这种方式控制双向可控硅的门极,
19、从而控制电阻丝的平均加热功率,达到精确加热的目的。降温模块采用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降温装置,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吸合与断开,来控制直流电机的通断,从而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当环境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开启降温风扇,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5度以上通过脉宽调制采用大功率加热(即设定P值为95%),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1度时,采用小功率加热(即设定P值为5%)。对于方案一,采用继电器控制,使用继电器可以通过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在正常条件下,工作十分可靠。继电器无需外加光耦,自身即可实现电气隔离。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开关来确定输入电子负载端的电压和风扇的开关,虽然在第一次加热的余温很高但是在多次风扇与功率电阻加热与降
20、温的协调下达到恒温的要求,在程序上选用适当的控制算法,可以达到设计指标的效果。但是由于电路设计过于复杂,且通讯端口占用较多、成本较高。对于方案二,采用PWM脉宽调制的方法,通过控制光耦合器的通断时间的不同来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精确控温的效果,加热和降温电路只占用2个I/O口,这样不仅简化了输出通道电路,提高了电路抗干扰能力,而且成本比较低。所以本系统采用方案二作为温度控制方案。6焦作大学机电系毕业设计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本系统主要部件包括AT89C52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四位LED数码管、直流电机、光电耦合器、发热电阻丝。辅助元件包括电阻、晶振、电源、按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恒温 控制器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