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 景观照明控制系统.doc
《基于PLC 景观照明控制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 景观照明控制系统.doc(3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目录引 言11.课题的来源及意义1景观照明是渲染气氛、美化城市、标志人类文明的一种宣传性照明。随着经济的繁荣,现代城市的功能日益复杂,“灯光文化”应运而生,城市的夜晚不再是漆黑的。灯饰,不仅是光明的使者,而且是城市街道小品中影响空间特征的重要要素之一。1随着景观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景观照明系统不断改进,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景观照明发展的需要,需要设各种自动装置,以保证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基于PLC的景观照明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该装置能灵活运用于不同的场合,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改进,适应了当代发展的需要。12本文的主要工作2第一章 景观照明概述21.1景观照明的概述21
2、.2 景观照明的控制系统31.3LED技术在景观装饰照明中的应用4第二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62.1 PLC概述62.2 PLC的基本结构102.3 PLC的工作原理122.4 PLC的I/O系统152.5 西门子PLC的几种编程语言15第三章 基于PLC的景观照明控制系统173.1 概述173.2 PLC 系统结构及控制方法183.3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83.4 PLC景观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凤凰山动感凤凰喷泉设计)20结 论31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31谢 辞32参考文献33PLC34引 言1.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景观照明是渲染气氛、美化城市、标志人类文明的一种宣传
3、性照明。随着经济的繁荣,现代城市的功能日益复杂,“灯光文化”应运而生,城市的夜晚不再是漆黑的。灯饰,不仅是光明的使者,而且是城市街道小品中影响空间特征的重要要素之一。随着景观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景观照明系统不断改进,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景观照明发展的需要,需要设各种自动装置,以保证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基于PLC的景观照明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该装置能灵活运用于不同的场合,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改进,适应了当代发展的需要。2本文的主要工作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PLC对景观照明进行逻辑控制,通过实际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来控制景观照明,使照明系统工作在全自动状态,这些状态会按预
4、先设定的时间相互自动地切换。进而实现对照明系统的自动控制。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电能。本文共分三章,各章工作如下: 第一章简要介绍景观照明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介绍PLC来由、发展及其基本工作原理、特点等。 第三章介绍PLC景观照明控制系统控制硬件设计思路、方法、实现过程、控制技巧以及运行结果。 结论部分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本文的全部工作,并指出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一章 景观照明概述1.1景观照明的概述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及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景观照明事业有了较大的改观。对PLC控制景观照明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研究先进的、采用以PLC技术为核心的景观照明控制系统是十分
5、必要的。1.2 景观照明的控制系统 1.2.1PLC实现景观照明的控制的基本原理集散控制的基本思想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即:将流程工业的自动控制过程与操作管理人员对自动控制过程的管理过程相对分离;流程工业的自动控制过程由各控制站相对独立地自动完成,而操作人员对自动控制过程的管理则由中央控制室的操作站来完成。中央操作站与各现场控制站一方面各自相对独立地运行,从而将各种故障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极大地提高了自动控制系统总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又相互进行实时数据通信和信息交换,实现了操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的操作站对整个自动控制过程进行管理和调整。现场控制站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因此它
6、必须要能够自动采集现场的各种工艺参数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等生产信息,然后按照事先编好的控制程序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最后输出420标准模拟信号(或on/off数字信号)去驱动各种执行机构,调节各种工艺参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另外还要与操作站进行实时通信,将采集到的各种生产信息传送到操作站供操作人员使用,同时接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站发出的各种指令实时调整自动控制方案、优化生产过程,因此它还需要具有标准化的通信接口。目前的各种PLC均具有这样的功能,而且其容量弹性大,扩充方便,控制方案的组态简单易学,性能价格比优越,因此是中小型DCS的操作站的理想选择。中央控制室的操作站实际上是一个人机界面,一方
7、面把控制站采集的各种生产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以操作人员所习惯和熟悉的各种流程画面、生产报表、历史趋势和声光报警等形式提供给操作人员。另一方面把操作人员的各种指令进行编码后传送给操作站对控制方案进行调整,以优化生产过程或对特殊情况的紧急处理。对中小型DCS来讲,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各种监控软件均能实现这样的功能,且对计算机的硬件和操作系统无特别要求,用普通工业PC机和一套监控软件就可实现。采用工业PC机和PLC组成集散控制系统时,PLC承担了现场控制站的主要工作,PC机承担了操作站和工程师站的工作。在安装有PLC系统软件的工业PC机上可以离线(或在线)编辑PLC的控制应用软件,控制应用软件下载
8、到PLC后,PLC就可以独立地完成现场数据采集、逻辑控制、模拟控制等工作。而操作站的各种功能都可以通过安装在工业PC上的实时监控软件来实现,在安装有实时监控软件的PC机上可以方便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用PC+PLC实现DCS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图1 用PC+PLC实现DCS的结构框图1.3LED技术在景观装饰照明中的应用 1.3.1 在景观照明中的优势 光源除了无汞、节能、节材、对环境无电磁干扰、无有害射线五项优点之外,在照明领域中,特别是在景观照明中,还有很多优势。如:低压供电无高压环节,为了绝缘的开销要小得多,可靠性高;附件简单无启动器、镇流器或超高压变压器;结构简单具有固体光源的最大
9、优点,不充气,无玻璃外壳,无气体密封问题,耐冲击;可控性好响应时间快(微秒数量级),可反复频繁亮灭,基本无惰性,不会疲倦;色彩纯厚由半导体结自身产生色彩,纯正,浓厚;色彩丰富三基色加数码技术,可演变任意色彩;轻质结构节材,节约费用;对灯具强度和刚度要求很低;体积小巧 大的灯具可看成由细胞组成,最小的仅为平方毫米数量级或更小;柔性化好光源的精巧,使能适应各种几何尺寸和不同空间大小的装饰照明要求,诸如:点、线、面、球、异形式,乃至任意艺术造型的灯光雕塑;可见,不愧为世纪绿色照明的骄子。1.3.2 景观照明的智能化控制技术景观照明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属于模拟或数码技术、或微机控制技术领域,多数为紧凑型
10、或嵌入式系统。()、 特点:可靠性高,价格优;变化花样繁多;既有单灯控制,又有群控模式;非标设计很多;长或超长灯具多(如:长光带,很多壁灯线状布局情况);与显示屏技术有很多不同之处。()、 变幻控制模式根据景观美化的要求,变幻控制模式,给人以丰富多彩,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感受,有时芯至给人以撼动人心的强烈刺激。智能化控制模式归纳:色彩变化:色彩构成控制闪变(闪烁)控制, 一维点、线; 渐变(柔变)控制, 二维面;亮度变化:动变(轴向、纵向,三维空间;或旋转运动)控制,多维。()、色彩构成的控制根据可控性好,色彩丰富的特点,色彩构成几乎无限。按照三基色原理加数字灰度控制技术,原理上可演变出几乎超
11、越大自然存在的任意色彩。例如:三基色,如只采用二级灰度控制,即:明和暗,可实现种色彩演变;又如:三基色,采用三级灰度控制,即:明、中、暗,可实现种色彩变幻;再如:三基色,如都采用八位数码的灰度控制,色彩种类竟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达万种,连每一种颜色的名字你都来不及命名。()、电子控制特点目前,灯具的电子控制结构,主要有五大类或更多:单灯控制、群灯控制、长或超长跨距灯控制、声响控制、感应控制。微电子控制电路设计的焦点在于:可靠、价优,采用通用元器件,来源丰富。对于长或超长跨距灯的控制除以上要求,还要有以下优点,如:数十米,百米乃至千米以上的光带或线状布局的点光源。设计的目标还有:在运动控制上,
12、要色彩丰富,变幻多姿,既含跳变,又有渐变,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讯导线。第二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2.1 PLC概述2.1.1 PLC定义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
13、称PLC。1、 PLC的由来在60年代,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构成的。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装置的重新设计和安装。随着生产的发展,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这样,继电器控制装置就需要经常地重新设计和安装,十分费时,费工,费料,甚至阻碍了更新周期的缩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年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即:1、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2、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
14、争;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9、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到1971年,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纸等工业。这一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出现,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1973年
15、,西欧国家也研制出它们的第一台PLC。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PLC问世以来,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为了使其生产和发展标准化,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y Association)经过四年的调查工作,于1984年首先将其正式命名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并给PC作了如下定义:“PC是一个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体储存指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类似的输入/输出模块,以控制各种机械或工作程序。一部数字电子计算机若是从事
16、执行PC之功能着,亦被视为PC,但不包括鼓式或类似的机械式顺序控制器。”以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又先后颁布了PLC标准的草案第一稿,第二稿,并在1987年2月通过了对它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总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它具有丰富的输入
17、/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但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工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其硬件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配置,其软件需根据控制要求进行设计编制。2.1.2 PLC的特点PLC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与普通微机一样,以通用或专用CPU作为字处理器,实现通道(字)的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运算与控制。PLC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易维修、编程简单、灵活性好等特点。 (1)可靠性。对可维修的产品,可靠性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维修性。 APLC不需要大量的活动元件和接线电子元件,它的接线大大减少,与
18、此同时,系统的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短。 BPLC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例如,冗余设计、断电保护、故障诊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等,提高了MTBF,降低了MTTR,使可靠性显著提高。 CPLC有较高的易操作性,它具有编程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等特点,一般不易发生操作的错误。 DPLC是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装置,它具有比通用计算机控制更简单的编程语言和更可靠的硬件。采用了精简化的编程语言,编程出错率大大降低,而为工业恶劣操作环境设计的硬件使可靠性大大提高。 E在PLC的硬件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提高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可靠性高的元件;采用先进的工艺制造流水线制造;对干扰的屏
19、蔽、隔离和滤波等;对电源的断电保护;对存储器内容的保护等。 FPLC的软件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软件滤波、软件自诊断、简化编程语言等。 (2)易操作性。PLC的易操作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A操作方便。对PLC的操作包括程序输入和程序更改的操作。大多数PLC采用编程器进行输入和更改的操作。编程器至少提供了输入信息的显示,对大中型的PLC,编程器采用了CRT屏幕显示,因此,程序的输入直接可以显示。更改程序的操作也可直接根据所需要的地址编号或接点号进行搜索或顺序寻找,然后进行更改。更改的信息可在液晶屏或CRT上显示。 B编程方便。PLC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可供使用。对电
20、气技术人员来说,由于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较为接近,容易掌握理解。采用布尔助记符编程语言时,十分有助于编程人员的编程。 C维修方便。PLC具有的自诊断功能对维修人员维修技能的要求降低。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自诊断,维修人员可以很快的找到故障的部位,以便维修。 (3)灵活性。PLC的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编程的灵活性。PLC采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功能表图、功能模块和语句描述编程语言。编程方法的多样性使编程方便、应用面拓展。 B扩展的灵活性。PLC的扩展灵活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根据应用的规模不同,进行容量的扩展、功能的扩展、应用和控制范围的扩展。 C操作的灵活性
21、。操作十分灵活方便,监视和控制变得十分容易。2.1.3 PLC的发展阶段虽然PLC问世时间不长,但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PLC也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早期的PLC(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时的PLC多少有点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装置中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
22、干扰的能力。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使,能重复使用等。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2、中期的PLC(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在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这样,使PLC得功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
23、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得应用范围得以扩大。3、近期的PLC(80年代中、后期至今)进入80年代中、后期,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当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这样使得PLC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2.1.4 PLC的分类1、小型PLC小型PLC的I/O点数一般在128点以下,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整个硬件融为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PLC 景观照明控制系统 基于 PLC 景观 照明 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