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工程站场设计规定.doc
《输气管道工程站场设计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气管道工程站场设计规定.doc(2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输气管道工程站场设计规定 General regulations for oil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project station目次前 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4.1输气管道站场工程分类24.2输气管道站场工程建设水平34.3输气管道站场工程设计原则35站场工艺45.1输气管道站场功能分区45.2各区设计规定45.3站场设计一般规定85.4设备材料选型105.5工艺安装要求135.6 非标设备146自动控制156.1设计原则156.2设计内容156.3 检测仪表的设计规定176.4 输气站场的控制系统设计规定196.5 控制室设计规
2、定226.6 仪表供电、接地及防浪涌保护设计226.7 仪表测量管路与电气连接236.8 仪表电缆敷设23I前 言为了加强油气管道设计过程管理,规范输气管道站场工艺和自动化控制的设计内容,统一陆上输气管道站场主要设计技术要求,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提高设计效率,特编制本规定。本规定是油气储运项目设计规定(CDP)设计指南类文件。本规定是在总结国内已建和在建管道站场工艺及自动化控制设计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和听取了中石油所属主要输气管道相关单位及有关专家的建议,编制而成。本规定分为6章,第1章 范围,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 术语和定义,第4章 总则,第5章 站场工艺,第6章 仪表与自动控制
3、。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并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编制单位,以便修订时参考。本规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提出并归口管理。本规定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审 查 专 家 组: 本规定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负责解释。联系人:傅贺平联系电话:028-86014419电子邮箱:fuhepingcpe-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咨询中心(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甲311号院中国石油
4、管道大厦9层 邮政编码100053)联 系 人:陈怡静联系电话:010-69217707电子邮箱:chenyijingCDP-G-GP-OP-013-2010/B输气管道工程站场设计规定1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陆上新建输气管道工程站场工艺及仪表与自动控制设计。改扩建输气管道工程站场工艺及仪表与自动控制设计可参照执行。站场的设计除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本规定作为输气管道站场工艺及仪表与自动控制设计的规范性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5、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17820天然气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 5002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T 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GB1234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SY/T10043泄压和减压系统指南SY/T5262火筒式加热炉规范TSG 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JB/T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0031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CDP-M-GP-P
6、R-002输气管道工程输气站场工艺流程设计图集CDP-G-GP-OP-006输气管道工程线路阀室设计规定CDP-G-GP-IS-001输气管道计量导则CDP-G-GP-IS-003输气管道计量系统设计规定94D101-535kV 及以下电缆敷设建标114-2009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3.1天然气管道工程natural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project用管道输送天然气的工程。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场、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3.2 输气站gas transmission station输气管道工程中
7、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压气站、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及输气分输站、输气清管站等输气其它中间站。3.3 压气站 compressor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输天然气增压而设置的站场。3.4 输气首站 gas transmission initial station 输气管道的起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3.5 输气末站gas transmission terminal station 输气管道的终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3.6 输气分输站gas distributing 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天然气至用户而设置
8、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3.7输气清管站 gas pigging station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或发送清管器(球)的输气站场。一般具有清管、分离的功能。4 总则4.1 输气管道站场工程分类4.1.1 输气首站通常具有分离、过滤、气质分析、计量、调压、清管器发送或天然气增压等功能。工艺流程应满足正输计量、增压外输、清管发送、站内自用气和越站的需要。4.1.2 输气末站通常具有清管器接收、分离、计量、调压及分输等功能。工艺流程应满足分输计量、调压、清管器接收和站内自用气的需要,必要时还应满足支线清管器发送的需要。4.1.3 输气中间站通常具有过滤分离、天然气加压,有的还具
9、有清管、计量等功能。工艺流程应满足增压外输、站内自用气和越站的需要,必要时还应满足清管器接收、发送以及清管器转发的需要。4.1.4 清管站通常具有清管器接收、发送及天然气除尘分离等功能。工艺流程应满足输送、清管器接收、清管器发送和越站的需要。4.1.5 分输站和分输清管站通常具有过滤、计量、调压或清管功能。工艺流程应满足正输、分输计量、调压、站内自用气和越站的需要,必要时还应满足清管器接收、发送以及天然气加热的需要。4.2 输气管道站场工程建设水平4.2.1 输气管道干线站场工程建设水平a) 应根据工程规模、作用、建设背景、安全性,结合管理的需要等综合因素确定管道的建设水平。同一时期建设的相似
10、规模的输气管道应具有相同的建设水平。b) 当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系统有关联时,管道的自动化水平应统筹考虑。4.2.2 输气管道支线站场工程建设水平a) 与用户交接的支线管道,站场工程建设水平宜与干线保持一致。b)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内部直供用户支线站场工程应简化建设水平。4.3 输气管道站场工程设计原则4.3.1 一般规定a)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规范与标准的要求;符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输气管道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b) 输气站设计应遵循“安全第一,环保优先,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的方针,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
11、行我国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和政策。c) 输气站设计应结合国情采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d) 输气站设计应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通用机械设备、材料应立足国内供应,通用材料应尽量合并规格和型号。e) 输气站设计应简化管理体制,在满足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现场操作管理人员,降低运行管理费用,提高运行管理水平。f) 输气站辅助生产设施尽可能依托原有站场、邻近城镇和工矿企业以减少投资,降低运行成本。4.3.2 输气管道干线站场工程设计原则a) 对于集团公司其他专业公司所属企业应在交接点上游设置交接计量;b) 对于股份公司管道分公司所属不同企业应在交
12、接点上游设置交接计量;c) 对于股份公司管道分公司所属同一企业不设计量。4.3.3 输气管道支线站场工程设计原则a) 与地方交接的支线管道,应设置末站。b)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内部直供用户支线,支线沿线有阀室或分输用户的,宜设置计量站;支线沿线无阀室和分输用户的,在上游干线分输站设调压计量设施,不再设置末站。c) 对于股份公司管道分公司所属企业交接,尽量简化设计,支线管道不宜再设置末站。d) 对于集团公司其他专业公司所属企业交接计量,建议执行以下原则:1) 对于支线沿线未设置阀室的,宜在上游分输站交接计量;需要二级调压、加热的管道,设置无人值守末站,采用定期巡检的管理方式;2) 对于支线设置阀
13、室的管道,考虑到阀室放空对交接的影响,宜在管道末站设交接计量,末站可采用无人值守,定期巡检管理方式;e) 对于与集团公司外部企业之间交接的末站,按照双方销售协议约定的方式和地点交接计量。5 站场工艺5.1 输气管道站场功能分区输气管道站场按其功能主要分为:a) 进出站阀组区b) 清管区c) 过滤分离区d) 压缩机区e) 计量区f) 调压区g) 自用气区h) 压缩空气区i) 加热区j) 排污区k) 放空区5.2 各区设计规定5.2.1进出站阀组区5.2.1.1具备功能a) 进出站ESD截断b) 事故工况下越站c) 干线放空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的功能。5.2.1.2设计规定a) 宜单独设置进出站ES
14、D截断阀。b) 应考虑一定的注氮口。5.2.2 清管区5.2.2.1 具备功能a) 清管器接收或发送b) 进出站压力、温度测定c) 进出站ESD放空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清管的功能。5.2.2.2 设计规定a) 进站应设置压力高限、低限报警。b) 进、出口应分别设置至少1套站场ESD放空装置,并且该装置应与进、出口ESD截断装置进行联锁控制。c) ESD放空设计参照泄压和减压系统指南SY/T10043执行。d) 干线管径DN500mm以上,且清管器总重超过45kg时,宜配备提升设施。5.2.3 过滤分离区5.2.3.1具备功能a) 天然气分离、除尘b) 分离除尘设备检维修放空、排污5.2.3.2设
15、计规定a) 压力损失应小于0.15MPa。b) 应考虑设置一定的注氮口。5.2.4 压缩机区5.2.4.1具备功能a) 天然气增压b) 超压泄放c) 机组ESD放空d) 增压后天然气冷却(需要时)e) 压缩机组检维修放空5.2.4.2 设计规定a) 一般规定1) 各压缩机组进出口管线上应设截断阀和加载阀,该阀门应纳入机组控制系统,并接受ESD系统控制。2) 每一台压缩机组可根据业主要求考虑设置天然气流量计量装置,以便机组生产维护。3) 压缩机的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尺寸应不小于压缩机进气管口和排气管口尺寸。4) 对多台并联高压压缩机组,压缩机组进出气管道宜设双阀控制,两阀之间加放空管,以满足检修要
16、求。5) 压缩机工艺系统应设置检修前后置换气体的接口。6) 空冷器宜采用与单台机组一一对应设置的原则,天然气通过空冷器的压力降应0.05MPa。b) 离心式压缩机区1) 离心式压缩机要求介质中不得有大的液滴。2) 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系统应由压缩机厂家提供。阀门的通过量为100机组流量,应按此复核厂家提供的尺寸。3) 燃气轮机含高温烟气的排放介质不得接入污油罐。c) 往复式压缩机区1) 在机组进、排气压力差别较大情况下,各级压缩之间高、低压放空应分开,以免串气。2) 往复式压缩机活塞杆填料的泄漏气不应在厂房内排放,排放系统宜单台机组独立设置且不与其它排放系统相互干扰。3) 往复式压缩机出口应设置
17、超压泄放安全阀。5.2.5 计量区5.2.5.1 具备功能a) 天然气计量b) 天然气计量校准、比对c) 天然气计量管路检维修放空5.2.5.2 设计规定a) 应根据用户用气特点进行计量装置的设置,并考虑供气初期小流量时的计量。b) 相关设计应参考CDP-G-GP-IS-001、CDP-G-GP-IS-003执行。5.2.6 调压区5.2.6.1 具备功能a) 天然气调压b) 天然气超压泄放c) 天然气调压管路检维修放空d) 调压下游ESD放空5.2.6.2 设计规定a) 分输压力的确定,设计应与业主结合,合理确定分输站与下游用户交接点的压力。宜确定交气压力的变化范围,在干线能提供分输压力的条
18、件下尽可能减少分输站场加热配套设备或减少加热设备的热负荷,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b) 应根据用户用气特点进行调压装置的设置,并考虑供气初期小流量时的调压。5.2.7 分输用户区5.2.7.1 具备功能a) 分输出站b) 分输干线放空c) 分输清管发送5.2.7.2 设计规定当分输支线需要清管时,分输出站应考虑清管功能。5.2.8 自用气区5.2.8.1 具备功能a) 站内生活用气供气b) 放空传火供气c) 站内燃气发电机供气d) 压缩机燃机驱动供气e) 站内锅炉供气f) 站内加热炉供气g) 低压放空及超压泄放5.2.8.2 设计规定a) 自用气区中站内生活用气出口压力宜设为0.20.4MPa。b
19、) 压缩机燃机驱动供气应满足燃气轮机(或燃气发动机)对气质、压力和流量的要求。c) 压缩机用启动气和燃料气管线应设置限流和超压保护设施。燃料气管线应设置停机或故障时自动截断气源及排空设施。d) 对前后压力降较大、温度较低的管道,应考虑电加热措施。5.2.9 压缩空气区5.2.9.1 具备功能a) 空气增压、干燥;b) 增压后压缩空气储存。5.2.9.2 设计规定a) 压缩空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50025的要求。b) 机组配置时应考虑站场单台天然气压缩机运行和全部压缩机运行的工况,合理配置空气压缩机组。c) 空气压缩机组应设置备用。d) 电驱压气站电机的吹扫用风启动量和运行量差异通常为3倍,可
20、考虑采用变频空压机。e) 压缩空气系统多采用微油螺杆式压缩机加无热再生干燥器。对业主有要求减轻维护工作量的项目,可采用无油变频螺杆式压缩机。f) 空气储罐容量应能满足15分钟干气密封、仪表用风和自洁式空气过滤器反吹的气量要求。空气储罐应考虑有内涂层。5.2.10 加热区5.2.10.1 具备功能a) 天然气加热b) 检修放空5.2.10.2 设计规定应根据介质加热温度及加热介质流量进行加热炉设计。可选用水套加热炉、真空加热炉、电加热器等。5.2.11 排污区5.2.11.1 具备功能站内排污收集、储存。5.2.11.2 设计规定根据管道内实际输送介质情况,选择排污池或排污罐。5.2.12 放空
21、区5.2.12.1 具备功能a) 干线及站场集中放空b) 放空点火5.2.12.2设计规定a) 放空立管的设计应按照GB50183中相关条款执行。b) 站内放空均应进行点火,有人值守站场应选择电点火方式,无人值守站场应选择手动点火方式。c) 放空管线设置阻火器时,应配套设置爆破片,并应将爆破片是否破裂的信号引至站控室。d) 站场放空系统宜按放空压力等级进行设置。5.3站场设计一般规定5.3.1各类站场功能区组成根据输气站场功能分区,各类输气站场一般应包括以下各功能区:5.3.1.1输气首站a) 进出站阀组区b) 清管区c) 过滤分离区d) 压缩机区e) 计量区f) 自用气区g) 压缩空气区h)
22、 排污区i) 放空区其中第d、g项针对带增压功能首站设置。5.3.1.2输气末站a) 进出站阀组区b) 清管区c) 过滤分离区d) 计量区e) 调压区f) 分输用户区g) 自用气区h) 加热区i) 排污区j) 放空区加热区的设置应根据分输调压后的天然气温度确定。5.3.1.3压气站a) 进出站阀组区b) 清管区c) 过滤分离区d) 压缩机区e) 自用气区f) 压缩空气区g) 排污区h) 放空区5.3.1.4分输站a) 进出站阀组区b) 过滤分离区c) 计量区d) 调压区e) 分输用户区f) 自用气区g) 加热区h) 排污区i) 放空区加热区的设置应根据分输调压后的天然气温度确定。5.3.1.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气管道 工程 设计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