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doc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doc(3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摘要连续梁桥是工程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桥型,它不但具有可靠的强度,刚度及抗裂性,而且具有行车舒适平稳,养护工作量小,设计及施工经验成熟的特点。设计一座梁桥必须从桥跨布设,尺寸拟定,钢束布置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还要充分考虑设计参数和环境影响。本设计是一联五跨连续梁桥,截面形式为单箱双室,纵向变截面;施工方式是满堂支架整体现浇。该设计首先进行恒载、活载及次内力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荷载组合,绘制弯矩和剪力包络图;其次,根据短期效应组合配置预应力钢筋,并进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最后,对该连续梁桥进行验算,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关键词:设计 连续梁桥 满堂支架 预应力 AbstractThe cont
2、inuous beam bridge is a kind of bridge type used widely on the project. It not only has a reliabl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cracking, but also has a smooth journey comfortable, conservation work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urity. Design a bridge must be laid
3、 across from the bridge-laying, the size of the development, steel beam layou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but also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design parameter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This is a design for a five-span continuous bridge, whose cross-section is two-compartment, and changing on the
4、 road direction, constructed by pouring on-site on full framing. The first design includes constant load, the live loa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s. On the basis of a load combination, we can draw moment and shear envelope map. Next, according to the short-term effect combination disp
5、osition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and carries on the loss of prestress the computation. Finally, carries on the checking calculation to this continuous bridge, whether to satisfy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design; continuous bridge; full framing; prestress9目 录目 录摘要2Abstract3第一章 方案设计71.1 跨径布
6、置71.2 顺桥向设计81.3 横桥向设计9第二章 恒载计算92.1节段划分及截面几何要素计算92.2 一期恒载计算102.3 二期恒载计算102.4 总恒载效应11第三章 活载计算143.1 汽车荷载143.2 最大、最小弯矩及其对应的剪力计算153.3 最大、最小剪力及其对应的弯矩计算18第四章 内力组合及内力包络图194.1 短期效应组合194.2 长期效应组合194.3 基本组合21第五章 预应力筋的计算与布置225.1 原理与方法 225.2 预应力筋的配置245.3 钢束布置25第六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266.1 正截面承载能力验算266.2 斜截面承载能力验算27第七章 正常
7、使用极限状态验算287.1 抗裂验算29第八章 墩及桩基础设计与计算308.1 支座308.2 墩身设计与验算318.3 桩基础设计32参考文献33致谢34第一章 方案设计第一章 方案设计1.1跨径布置1.1.1标准跨径设计起讫桩号为:k784+274.323k784+424.323,实际桥长172m。本联设计要求采用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形式,布置时,通过计算调整,最终确定本联的跨径布置如下:26m+40m3+26 m =172m标准跨径(相邻墩身轴线距离)布置图示如图1-1。235640.0040.0040.00261426图1-1 标准跨径布置(单位:m)由参考文献1第二章第一节(P69)可
8、知,五跨连续梁合理的跨径布置为:边跨与中跨之比为0.65:10.7:1,且对称布置。该桥中选择的边跨与中跨之比为0.65:1。1.1.2计算跨径上面的跨径布置为标准跨径,计算跨径还要考虑到两边跨伸缩缝及支座尺寸的折减。为了减小伸缩缝的宽度,把固定支座放在4#墩上,让梁体向两边伸缩。本桥的设计年平均温差为20,则可计算得左右两边的伸缩缝宽度至少分别为:4cm,4cm;再考虑到支座尺寸的影响,计算跨径布置如下图1-2:0.56m+25.4m+40m3+25.4m+0.56m235640.0040.0040.0025.401425.400.560.56图1-2 计算跨径布置(单位:m)由上图可知连续
9、梁两端分别有0.56m和0.56m的悬臂段,但由于其长度很小,并且位于支座顶部,对内力影响很小,故在内力计算中忽略不计。故计算跨径为:25.4m+40m3+25.4m 1.2顺桥向设计1.2.1纵坡设计为了满足桥梁纵向排水的需要,本设计桥梁纵坡取为1.5%。但由于纵坡坡度很小,对桥梁跨径和梁高基本没有影响,故在具体计算中,计算模型按平坡设计。1.2.2 梁高设计2#、3#、4#、5# (墩位编号,见图1-1)支座处梁高:根据参考文献1第二章第一节(P69),梁高为1/16-1/20L,取L/16,即2.5m。1#、2#支座处梁高:端部剪力效应很大,同时考虑到前后联梁高的衔接,梁高定为1.5m。
10、跨中梁高:根据文献1第二章第一节(P73),梁高按经验为(1/301/50)L,取L/40,即1m。1.2.3 梁底曲线设计梁底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本联中共有3种抛物线L1左半跨、L5右半跨(以跨中梁底为原点): y1=-0.00310x2 (1-1) L2、L3、L4、:y2=-0.00375x2 (1-2) L1右半跨、L5左半跨:y3=-0.00930x2 (1-3)上面抛物线的计算考虑了支座处水平段长度(由于安放支座的需要,支座顶部的梁体 结构底面要有一定的水平宽度,这一宽度一般要大于支座顶板顺桥向长度)的影响。1#、6#处分别设置0.56m和0.56m的水平段;其它支座处分别设置1.
11、20m的水平段。但在计算中忽略边支座计算中心以外的直梁段,即两边分别减去了0.56m(左)和0.56m(右),按计算跨径25.4m+40m3+25.4m建模计算。1.2.4 横隔板设计由参考文献1第二章第一节(P94),在每跨的L/4、L/2、3L/4各设置20cm厚的横隔板,支座处的横隔板厚度与水平段长度相等,在隔板中要设置人孔,以方便维修。具体构造见图1-4图1-6。1.3横桥向设计1.3.1桥面设计桥面净宽为14.722 m2,根据参考文献4P89,采用分离式双箱截面,对称布置,本设计只取单侧进行设计,单箱设计宽度为14.722m。参照新长铁路桥设计实例,中间设置1m宽的中央分隔带,两侧
12、分别设置0.5m宽的防撞护栏。具体的桥面设计如图1-3:图1-3桥面布置图(单位:cm)桥面铺装采用三层设计:上层是10cm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中间层为防水层(厚度忽略不计),下层是6cm的混凝土找平层。1.3.2 横断面构造桥面横坡为1%,本设计中横坡是由腹板高度变化形成的。采用这种由顶板倾斜产生横坡的方法,要比顶板水平而利用桥面铺装产生横坡的方法要好,前者桥面铺装等厚,桥面各处力学性质一样,汽车行驶安全舒适。由上图可知,桥面板宽度为14.722m,根据参考文献1(P83),选用单箱双室截面。为了避免使用横向预应力筋,根据设计经验,悬臂取为2m。为了减小墩身尺寸,两侧采用斜腹板形式,腹板外侧
13、面位置不变,2#、3#、4#底板宽9.266m,其它位置处的底板宽度可由梁高变化而定,公式如下:Lx=9.266+(2.5Hx)0.728/22 (1-4)式中 Lx待求的底板宽度;Hx与Lx相应的截面高度。图1-4 2#、3#、4#、5#顶截面(单位:mm)图1-5 1#、6#墩顶截面(单位:mm)图1-6 跨中截面(单位:mm)具体截面构造设计如图1-4图1-6。由上图可知相邻两腹板间距在5m左右,同时考虑到顶板布置预应力钢筋的需要,由参考文献1表4-2-6可知桥面板厚度统一取0.25m;跨中底板厚度0.25m;支座处梁截面图1-7 L1底板(腹板)变化(单位:mm)图1-8 L2、L3、
14、L4跨底板(腹板)变化(单位:mm)图1-9 L5跨底板(腹板)变化(单位:mm)腹板和底板为了满足承压和构造需要分别加厚,中间厚度线形变化变化,具体如图1-7图1-9。人孔构造随梁高而变,最大的150cm100 cm,最小的150cm40 cm。为减小应力集中腹板和底板相接处设置45cm15cm的梗腋,腹板和顶板相接的内部设置15cm15cm40cm10cm的梗腋。悬臂板从内侧根部向外侧端部渐变,根部为50cm厚,端部20cm厚,这种截面变化形式基本符合内力分布形式,充分有效的利用了材料。第六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第二章 恒载计算2.1节段划分及截面几何要素计算2.1.1节段划分原则为了计
15、算比较准确,建立的计算模型就要更接近设计实体,本设计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建模。由于本联连续梁桥是变截面结构,在建模分段时就不能采用等分的方法。本设计依照支点处划分的比较密集、其它地方相对支座处划分稀疏的原则进行节段划分,同时考虑到求解计算截面内力效应的方便,在计算截面处要分开。2.2一期恒载计算2.2.1恒载极度及刚度计算由于实际的杆件是变截面的,所以在建模时,杆件恒载取用线性荷载较符合实际。每个杆件要确定两端截面的荷载极度,公式为:q=Ac (2-1)其中c=25kNm2;表2-4 恒载极度及刚度计算表杆件类型12345q(kN/m)229.7226.8226.8209.209.4186.51
16、86.5177.8177.8179EI(kNm100264.42583004.32552208.07532947.5530418.175杆件类型678910q(kN/m)44366.12588389.675183875.8298759.125360845.075EI(kNm1799185.71185.71198.2198.18239.72239.72274.83274.83291杆件类型1112131415q(kN/m)291.03280.79280.79258.4258.4213.78213.78195.07195.07186.9EI(kNm364570.8324077.725234127.
17、825140546.27581465.4杆件类型1617q(kN/m)186.91182182179.5EI(kNm50715.373279.1刚度计算公式为EI,弹性模量E为3.55104MPa2.2.2横隔板计算支座处横隔板在上面求梁体荷载极度时已经考虑在内了,现在只要计算每跨L/4、L/2、3L/4处的横隔板,计算中当作集中力加在梁上,计算结果如下表表2-5 横隔板自重计算截 面L/4L/23L/4第一跨面积(m2)3.303593.201446.1862厚度(m)0.20.20.2自重(kN)16.517916.007230.931第二跨面积(m2)9.43913.201449.43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连续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