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doc
《大学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教案.doc(8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大学语文教案先秦诸子语录教学目标:一、了解先秦诸子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思想特点及“以民为本”的思想。二、掌握文章中各语录的含义,理解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三、欣赏诸子的语言艺术,记诵诸子名言。四、体会先秦诸子的“以民为本”思想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的源泉。重点、难点:重点:文章中各语录的含义。 难点:体会先秦诸子的“以民为本”思想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的源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教具:PPT课件 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先秦诸子语录1先秦诸子概况 2孔子:生平、思想、成就与贡献与影响。3孟子:生平、思想、成就、贡献
2、与影响。4老子:生平、思想、成就、贡献与影响。5庄子:生平、思想、成就、贡献与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秦诸子是如何阐述“以民为本”这一思想的。二、板书课题 先秦诸子语录(一)先秦诸子概况(二)孔子1孔子生平2孔子的主要思想(1)“仁”“仁者爱人”遵循“忠恕”之道“为政以德”育人案例:“马棚失火”、 “苛政猛于虎”(2)“礼”“克己复礼”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3)对待鬼神: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3、影响:“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学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它已渗透到
3、传统文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仲,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很多国家。儒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格。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比喻句)【翻译】孔子说:以德行(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解读】这则语录牵涉到几个主题:德治、无为、性善与理想。 这则语录的主旨就是无为而治。孔子所谓的无为而治应该有修己正身,任官得人,而不需每件大小事都得亲自执行的意思。换句话说,即举用贤才,而且本人必须德行良好,并以之行于自己份内应尽之职事,使周围的部属能效法修德,且各自尽其职事。事成之后还
4、得要能做到不居功。【翻译】子贡说:“一个人,如果能广泛地给予民众并能接济他们,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这哪里仅仅是仁人!简直是圣人啊!尧和舜对此还深感不足和遗憾呢!对于有仁德的人来说,自己期望有所成就的就让他人同样有所成就,自己期望达到的就让他人也同样达到。从自身开始,做自己所能做的,这可说是走向仁的途径了。”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偶句)【翻译】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解读】其字,指的是当政的人。当政者本身行得正,办一切事都合规矩,自然能获民众拥护。所以说不令而行。但如当政的人本
5、身行得不正,虽下命令,民众也不会服从。颜渊篇孔子曾说:政者正也。本篇除此章外,又有苟正其身一章。足见政治领袖以本身守正最为重要。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偶句)【翻译】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却习惯于在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排比句)【翻译】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
6、种品德便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讲信用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快敏捷就能取得成功,慈祥施恩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排比句)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排比句)【翻译】子张问孔子:“怎样才可以从政?”孔子说:“遵循五项美德,摒弃四项陋习,就可以从政了,”子
7、张说:哪五项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慈惠而不耗费财物,君子劳作而不埋怨,有所追求而不贪婪,追求舒适而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哪四项陋习?”孔子说:“不经过教育和感化,并加以杀戮,称之为虐;不告诫别人该怎么做,却要看到成果称之为暴;命令下的晚,却要限期完成,称之为贼;同样是给人东西,却出手吝啬称之为小家子气。”【解读】孔子在用伦理道德的恭、宽、信、敏、惠等概念来说明仁政,是把个人群体(国家)化,把伦理政治化。在子张问 “从政”的缘故,孔子在跟他谈个人的修养时,一下子就转到了治国的问题上,把个人置于国家的角度,把伦理道德也理性化为政治。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从政,孔子回答说首先必须尊重五种美德
8、、排除四种恶政才可以从政,然后逐一对“五德四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那四种“恶政”中排在第一条的就是“不对民众进行教化就以他们表现不好而加以屠杀等于是在虐杀他们”。 孔子把“不教而杀”当成是首要“恶政”加以禁止,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对被管理民众的人本关爱和公正原则。从古代社会的神权和王权对普通民众生死的予取予夺,到神权退出的政教分离,再到皇权退出的民主法制社会的出现,所体现的正是真正实现禁止国家机器对公民“不教而杀”恶政的趋势和过程。我们才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儒家思想是多么充满人性和前瞻性,直到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其人性的光辉依然闪闪发光。(三)孟子1孟子生平 2孟子主要思想(1)“仁政”。(2)最
9、早的民主思想。(3)重义轻利的义利观。3孟子的主要影响孟子在在世时并不受重视,他的学说从两汉之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由于唐代韩愈的极力倡导,宋代朱熹的“孟子升格运动”,孟子才成为备受推崇的诸子之一,孟子一书也正式成为四书之一。元代时被尊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在国外得到广泛传播,由于地理与政治的原因,孟子一书首先同其他儒家经典一起传入了高丽、日本、越南等国。孟子的思想学说在西方也得到广泛的传播,早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就把孟子译成拉丁文传回本国。随后,孟子又相继被译为法、德、英、俄等文,在西方诸国刊行。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伦敦大学把孟子列为古文教
10、本。面对西方现代化后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许多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思想学说特别是道德心性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从中找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办法。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偶句) 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翻译】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乐民之乐者,民
11、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对偶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翻译】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的人,百姓也把他的快乐当作快乐;把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忧愁的人,百姓也把他的忧愁当作忧愁。把天下百姓的快乐当作快乐,把天下百姓的忧愁当作忧愁;这样(做了)以后还不能称王的(使天下归服于他),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翻译】孟子说:适宜作战的天气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12、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团结。周长三里的内城,周长七里的外城,包围攻打却不能够胜利。包围攻打一定是有适宜作战的天气的,但却没有胜利,这就是适宜作战的天气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衣不是不锋利和坚固,粮食也不是不多:但守城的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人民团结一致。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翻译】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
13、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翻译】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 (四)荀子1荀子生平2荀子的主要思想认识论- 人性改造论历史观-3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荀子适应封建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运用“解蔽”方法,在对战国以来百家之说进行全面批判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对先秦朴素唯物主义
14、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理论贡献中也包含着严重的历史局限性。荀子作为先秦诸子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韩非、王充、柳宗元、刘禹锡乃至近代的严复、章太炎等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荀子的学说长期被认为有别于儒家正统思想,所以它在封建社会里一直没有取得正统地位。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排比句)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比喻句)”此之谓也。【翻译】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
15、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五)老子1老子生平2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中,它并不是一部讲品德修养的书,而是一部美妙的哲学诗篇。道,是讲宇宙观的;德,是讲万物和人的本性的。是我国哲学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哲学宇宙论体系的著作。他的天道自然观和自然辩证观包含着直觉的朴素
16、唯物主义思想和变化不息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影响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翻译】圣人没有自己固定的心愿,是随着人民的心愿而决定自己的心愿,也就是说以人民的心愿为自己的心愿。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翻译】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一些。 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天道,是减损有余的,用来补给不足的。但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总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 天地之间的发展(道)它(其)的外形像一张弓啊。中间高的地
17、方向下抑,低的两端向上翘 ,由弓弦拉着不但要保持弓的形状(像天)而且要保持弓的张力(上压下举),人类和万物都生存在天地之间有如弓弦之上(大地)。怎样保持天体如弓的形状和运行的活力(张力)呢?就是要天地之间的人和万物平衡发展,发展过剩(有余)的地方,要减掉(损),出现漏洞(不足)的地方要补上。人类的发展规律(人之道)就不一样了(则不然)要遵守天之道,改正(损)缺点(不足)来保证(以奉)天地运行的发展(有余)使大自然和人类都充满勃勃的生机,天地之间上下流畅,阴阳结合更能人富天丰。(六)墨子1墨子生平2墨子的主要思想哲学政治思想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
18、葬”、“非乐”等主张。逻辑思想 3墨子的影响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翻译】然而如何去明加辨析这些话呢?墨子说道:“必须订立准则。”说话没有准则,好比在陶轮之上,放立测量时间的仪器,就不可能弄明白是非利害之分了。所以言论有三条标准,哪三条标准呢?墨子说:“有本原的,有推究的,有实践的。”如何考察本原?要向上本原于古时圣王的事迹。如何推究呢?要向下考察百姓的日常事实。如何实践呢?把它用作刑法政令,从中看看国
19、家百姓人民的利益。这就是言论有三条标准的说法。(七)管子1管子生平2管仲的主要思想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3管仲的影响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翻译】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为我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为我承受忧劳;我能
20、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为我忍受贫贱;我能使人民安定,他们就可以为我承担危难;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们也就不惜为我而牺牲了。单靠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伯,仅凭杀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悦诚服。刑罚繁重而人心不惧,法令就无法推行了;杀戮多行而人心不服,为君者的地位就危险了。(八)晏子1晏子生平2晏子的主要思想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长补短,而非一味附和。他是一位无神论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统治者应当亲民爱民,采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国家。3晏子的影响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 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
21、 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翻译】叔向向晏子请教:“什么样的想法才是高明的?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宽厚的?”晏子回答他说:“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明的想法,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宽厚的作法。”他于是又问:“什么样的想法是低劣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值一提的?”晏子又说:“没有比苛刻地对待百姓更低劣的了,也没有比败坏自己的德行更不值的了。”(九)总结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十)写作特色诸子的语言艺术论语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当时口语为主,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述观点而不加充分论证,有言简意赅之效,许多语句因为富于哲理和启发性而成为名言成语。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深沉庄重,好辩而善辩,因此孟子之文通俗
22、流畅,不作生硬语、晦涩语,喜欢使用排比句式,行文富于气势,咄咄逼人。 荀子的文章论点明确,论断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深厚;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适于诵读。 老子五千言,都是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朗朗上口,语言无所修饰而有深意。庄子的语言则极富文学色彩,它善于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受“言不尽意”的思想支配,为文多以寓言、神话及虚构的人物故事连缀而成,语言奇诡,色彩斑斓。墨家提倡质朴和实用,强调以理服人,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辞和文采,墨子之文即以语言质朴、条理清晰而著称。三、总结全文传统文化是我们艺术创作之
23、根,是中国艺术家灵感的无限源泉,欧美流行过、日本流行过、韩流也袭来过,但终因各种原因逐渐被现当代中国人抛弃,而传统一步步又向我们走回。所以请向我们的古人中去寻找。它必是你成功的重要途径。四、布置作业选取先秦诸子为人、治国的名言,背诵。(附录)课后思考题答案:一、 先秦时期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时期,诸侯国为谋求霸主地位进行的战争往往不顾百姓死活。但敏锐的思想家们已经认识到,民心的向背、百姓的存亡其实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真正长治久安,因此诸子思想中常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如孔子强调“仁者爱人”,这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逻辑起点。孟子明确提出“仁政”,并说“民贵君轻”,把百姓的地位置于君王之上(当然有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