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协调与沟通.doc
《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协调与沟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协调与沟通.doc(14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协调与沟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也日趋理性化和规范化,企业的消费需求正不断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这些变化使得企业间的竞争已从早期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发展到今天的人才竞争。企业人际沟通协调应对体现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沟通的建立、经营和管理可以快速提升企业的企业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扩大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利手段和有效的竞争方式。本文对我国企业人际沟通协调应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企业人际关系沟通与协调方面应对的建议。关键词:人际关系;沟通;协调Interpersonal coord
2、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enterpriseAbstract: With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anage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rational and standardization, the enterprise is the consumption demand displays diverse and personalized feature.
3、 These changes mak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from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price competition, the quality of talent competition until today. Enterprise interpersonal coordinated to reflect the core value of the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dea, communi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4、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s can rapidly promote enterprise image, visibility and reputation, is the enterprise scale and grade in the influential in public, expand the market share, improve the competition advantage means and effective way. Based on our enterprise interpersonal commu
5、nicationKeyword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coordinate目 录绪论21、人际关系概述21.1正确理解人际关系21.2人际关系的定义21.3人际关系的产生32、诠释人际关系沟通22.1人际沟通的特点22.2人际沟通的要素52.3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分类52.4人际关系的功能62.5组织中的人际沟通63、关于提高企业管理沟通的措施63.1如何与上司相处63.2如何与下属沟通73.3克服人际沟通的障碍103.4沟通要选择有利的时机,采取适宜的方式113.5沟通要换位思考113.6沟通要以诚相待113.7提高自我的表达
6、能力与社交能力114、结论125、参考文献13致 谢15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协调与沟通绪论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相互交往和联系。现代企业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本企业内部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和领导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管理部门群体之间、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凡是有人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地方,都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企业实际上是由众多职工组成的集合体,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企业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和活力的大小。因此讲究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是强化管理和激发职工积极性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经营成功是建立在职工相互信任和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基础之上的。1、人际关
7、系概述1.1正确理解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是裙带关系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偏见:一说到人际关系。马上联想到裙带关系。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职业发展以及成功必不可缺少的因素。1.2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在某个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3人际关系的产生梅奥“霍桑实验”(19241932)梅奥在1924年到1932年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霍桑实验,内容如下: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及工作环境。梅奥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如:改变工厂的照明环境、提高工资、把六天工作制改成五天工作制。最后发现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都不是直接导致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因素,最终的原
8、因是人际关系。在梅奥做“霍桑实验”的同一时期,1928年,戴尔卡耐基先生经过16年的教学总结,出版了如何赢得友谊与影响他人,中国版本名称为卡耐基的沟通与人际关系。该书引起全球轰动,被誉为“商场上的圣经”,80多年来,在全球一版再版。书中介绍了赢得友谊和影响他人的方法。卡耐基认为随着社会变迁与发展,一个人不可能成为全才,但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一项工作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获得成功。2、诠释人际沟通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感情的过程。
9、这种交流主要通过言语、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来表示。2.1人际沟通的特点把人的观念、思想、情感等看作信息,把人际沟通看作信息交流的过程,按照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的说法,这种观点可以说是迈出了很有意义的一步,使之可以用信息论的观点来解释人际沟通的整个过程。但是,在方法论上却不能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这种观点忽略了人际沟通的某些重要特点。安德列耶娃指出人际沟通有以下特点:2.1.1、人际沟通不同于两套设备间的简单的“信息传输”,其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积极的主体。也就是说,人际沟通中的每一个参加者都要求自己的对方具有积极性,不能把沟通伙伴看成是某种客体。因此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出者必须
10、判定对方的情况,分析他的动机、目的、态度等,并预期从对方的回答中得到新信息。因此人际沟通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传输”,而至少是一种信息的积极交流。2.1.2、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同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双方借助符号系统相互影响。人与人的交流产生的沟通影响是以改变对方行为为目的一个沟通者对另一个沟通者的心理作用。2.1.3、作为信息交流结果的沟通影响,只有在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的人掌握统一的编码译码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个法则用一般的话说,就是要使用双方都熟悉的同种语言说话。2.1.4、人际沟通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这些障碍与某些沟通渠道的弱点以及编码译码的差错无关,而是社会性的和心理
11、性的障碍。2.2人际沟通的要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信息传播都有它的一般规律。最基本的要素是包括信息发出者、信息、讯道、信息接受者。信息发出者是信息沟通的主体,他不仅有目的地传播信息,还对传出的信息进行编码,即把信息加工、组织成便于传递的形式。信息是指沟通的内容,表达沟通主体的观念、需要、愿望、消息等。讯道即信息传递的途径,信息必须载入讯道才能存在和传递,声、光、电、动物、人以及报纸、书刊、电影、电视等,都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信息接受者即接受信息的人。信息沟通的过程是指信息发出者将沟通的内容进行编码后纳入沟通渠道;接受者在接到信息后,将信息译码并接受后,再把收到信息的情况反馈给信息
12、的发出者。这是信息沟通的基本过程。信息接受者接受信息以后,必须经过译码才能理解信息的内容。所谓译码,是人们依据过去的经验对信息的解释,基于双方的共同经验,将编码还原,并制成新的编码,发送出去,从而构成双向沟通。如果没有新的编码,发送信息则是单向沟通。企业中的信息沟通也是按着这个模式进行的。企业中的信息沟通一般是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并主要通过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口头语言和身体动作语言)来进行;信息的内容包括资料、观点、意见或情感;沟通的目的在于获得了解、信任、协作,为共同完成企业目标而努力。信息沟通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影响企业内部群体成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13、,提高员工士气,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2.3群体中人际沟通的分类2.3.1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从组织系统区分,将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信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传递和交流是正式沟通。组织内部的文件传达、通知发布、工作布置、工作汇报、各种会议以及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公函往来都属于正式沟通。其优点是信息通路规范、准确度较高。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称为非正式沟通,如员工间的私人交谈及一般流传的“流言”等。因为非正式沟通不但表露或反映人们的真实动机,同时也常提供组织没有预料的内外信息,因此现在的管理者都很重视非正式沟通,常利用私人会餐及非正式团体的娱乐活动等,多与员
14、工接触并从中获取各种资料,作为改善管理或拟订政策的参考。非正式沟通既具有沟通形式灵活,信息传播速度快等优点,又具有随意性和不可靠性等致命的弱点。2.3.2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根据信息流动的方向,将沟通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下行沟通是上级向下级传递信息。如企业的上级领导向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这种沟通方式大体有五种目的:传达工作指示;促使员工了解本项工作与其他任务的关系;提供关于程序与任务的资料;向下级反馈其工作绩效;向员工阐明组织目标,使员工增强其 “任务感”。这种自上而下的沟通能够协调组织内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增强各层级之间的联系,对下级具有督导、指挥、协调和帮助等作用。因此
15、,这种沟通形式受到古典管理理论家的重视,今天仍为许多企业所沿用。但是,这种沟通易于形成一种“权利气氛”而影响士气,并且由于曲解、误解或搁置等因素,所传递的信息会逐步减少或歪曲。上行沟通是指由下级向上级传递信息。如员工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表述自己的态度等。在组织中,不仅要求下行沟通迅速有效,而且还应保证上行沟通畅通无阻。因为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及时掌握各种情况,从而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但有关研究表明:有时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即使到达了管理阶层,通常也不会被重视,或根本没被注意到,并且在逐层上报过程中内容会被逐层压缩,细节会被一一删去,造成严重失真。平行沟通是指同级之间传递信息
16、,如员工之间的交流、同一层级不同部门的沟通等。在企业部门中经常可以看到各部门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除其他因素以外,部门之间互不“通气”是重要原因之一。保证平行组织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是减少各部门之间冲突的一项重要措施。这种沟通一般具有业务协调性质。它有助于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增强团结,强化协调,减少矛盾和冲突,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3.3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根据发信者与接信者的地位是否变换,可将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单向沟通只是一方向另一方发出信息,发信者与接信者的方向位置不变,双方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情动作上都不存在反馈信息,发指示、下命令、演讲、报告等都带有单向沟通的性质。双向沟通即指
17、发信者和接信者的位置不断变化,发信者以协商、讨论或征求意见的方式面对接信者,信息发出后,又立即得到反馈。有时双方位置互换多次,直到双方共同明确为止。招聘会、座谈会等都属双向沟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究竟哪种方式效率更高呢?心理学家曾作过不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从速度看,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信息传递速度快;(2)从内容正确性看,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信息内容传递准确、可靠;(3)从沟通程序上看,单向沟通安静、规矩,双向沟通比较混乱、无秩序、易受干扰;(4)双向沟通中,接受信息者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有把握;但对发出信息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随时会受到接受者的发问、批评与挑剔;(5)单向沟通需要较多
18、的计划性;双向沟通无法事先计划,需要当场判断与决策能力;(6)双向沟通可以增进彼此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单向、双向沟通各有所长,究竟采用何种方式沟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需要迅速传达信息,应采取单向沟通方式;如果需要准确地传达信息,以采取双向沟通为宜。一般说来,如果工作急需完成,或者工作性质比较简单,或者发信者只需发布指示,无需反馈时,多采用单向沟通方式。2.3.4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根据沟通形式区分,可将沟通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口头沟通是面对面的口头信息交流,如会谈、讨论、会议、演说以及电话联系等。其优点是有亲切感,可以用表情、语调等增加沟通的效果,可以马上获得对方的反应,
19、具有双向沟通的好处,且富有弹性,可以随机应变,但如果传达者口齿不清或不能掌握要点做简洁的意见表达,则无法使接受者了解其真意。沟通时如果接收受者不专心、不注意或心里有困扰,则因口头沟通一过即逝,无法回头再追认。书面沟通即指通过布告、通知、文件、刊物、书信、电报、调查报告等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流。其优点是具有一定的严肃性、规范性、权威性,不容易在传达中被歪曲;它可以作为档案材料和参考资料,以及正式交换文件长期保存;它比口头表达更详细地供接受者慢慢阅读,细细领会。其弱点是沟通不灵活,感情因素少一些,对文字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管理多偏重书面的沟通,现代管理中,口头言语沟通受到重视,书面沟通显然仍是一种重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人际关系 协调 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