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膜复合模及工艺设计.doc
《振膜复合模及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膜复合模及工艺设计.doc(33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设计进度计划表序号起止日期计划完成内容实际完成情况检查日期检查人签名1第1周分析制件,绘制其三维及二维图;完成制件图的修改工作,上交制件图,教师审查2第2周选择成型工艺、成型设备,绘制该模具的装配草图,完成可行性分析,教师审查3第3周完成该模具的装配图,上交模具装配图,教师审查4第4周画出非标准零件的三维及二维图,教师审查5第5周绘制所有非标准零件图的制造工艺,填写其综合工艺卡,教师审查。整理设计说明书及其他资料,教师审查6第6周答辩(全组教师参加) 指导老师批准,并签名:刘航 2011/12/3一、设计内容和要求:(说明书、专题、绘图、实验结果等)1.设计振膜冷冲压复合模具与工艺设计2.完成
2、该模具的设计装配图及所有非标准零件图及制造工艺卡3.上交资料有: (1)制件图1张(A3、A4图)。 (2)制件的成型工艺一份。 (3)模具装配图一份(A1图)。 (4)该模具的所有非标准零件图及制造工艺卡若干份。 (5)该模具的详细说明书1份。 (6)答辩提纲1份。4.可适量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二、技术要求:1.达到图纸的各项要求,使用第一角投影视图,使用国家标准。2.生产纲领: 40000 件/批3.时间:6周三、主要参考资料: 1.模具设计手册 2.工艺人员设计手册 3.模具加工手册 4.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5.模具制造手册 6.其它有关参考资料装配图(剖视图)目录一.制件分析1.超薄板冲
3、裁技术62.振膜冲压面临的问题93.振膜材料的分析及选择10二.工艺分析11三.工艺方案的确定12四.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13五.工艺设计131.计算坯料尺寸132.画排样图153.计算材料利用率154.计算冲压力165.初选压力机175.压力中心的计算176.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18六.填写工艺卡19七.模具结构设计19八.画装配图和零件图20(零件图的二维和三维)九.校核压力机安装尺寸33十.编写技术文献33十一.心得体会33 一.制件分析1.超薄板冲裁技术超薄板冲裁面临的技术难题与挑战超薄板冲裁件的线性尺寸精度要求高,而对冲切面一般均无要求。因为料厚很小,冲切面平整、光洁,Ra为1.6-
4、3.2m。但平面的线性尺寸精度与模具结构及其技术功能和状态、模具的制造精度等众多因素有关。A.超薄料冲裁的难点与核心技术(1)超薄料刚度小,送料易弯折变形和擦伤表面 厚度为0.3-0.05mm的超薄料,多以带料、卷料供货刚度小,开卷展开送料入模很易折弯,拱弯变形及擦伤表面。(2)必须用类小间隙冲裁 冲裁薄料及超薄料时,间隙稍大或不均匀,就会造成“弯边”、“啃边”,即在间隙大的部位材料沿凹模刃口弯边后切离或有压变痕迹,降低冲裁尺寸精度。冲裁刃口磨钝,也会出现“弯边”。因此,超薄料冲裁必须采用小间隙、锋利刃口剪切分离。(3)超薄小间隙冲裁诱发的技术难题超薄料冲裁间隙依料厚为0.3-0.05mm,通
5、常取C=4t=0.012-0.002mm。如此小的冲裁间隙不仅制模要求高,更主要的是要设计出好的冲模结构,确保凸模有高精度导向,不仅能消除压力机滑块导向误差大对冲模导向的影响,还能始终使冲模保持均匀的冲裁间隙,保证冲模有足够高的寿命。(4)超薄板的高精度与超高精度冲裁通常冲压的薄板多为各种牌号的热轧或冷轧钢板,有色金属较少。而超薄板冲裁多为有色金属及以有色金属为基材,复以导电、导热、耐蚀、耐候性好的金、银、铂、铑、钯、铱等,贵重、稀有金属及其合金的厚度仅1-2m至0.1-0.2mm的覆层,构成廉-贵双层或多层复合超薄板,冲裁过程中必须防止分层;公差为0.001-0.003mm超高精度的群孔群槽
6、大面积,超薄板冲裁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使用广泛。超薄板的微间隙冲制高精度、超高精度冲裁件,需要设计并制造出结构优良、导向精准、冲压精度高的冲模。这些都涉及冲压加工及冲模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B.开式压力机动态精度对冲裁模冲裁精度的影响表一 国产开式压力机出厂精度检测项目公差/mm工作台板上平面的平面度0.06(最大值)滑块下平面的平面度0.06(最大值)滑块下平面对工作台板上平面的平行度左右 0.015-0.02前后 0.02-0.04模柄孔对滑块下平面的垂直度0.05/100(外露)滑块行程对工作台板上平面垂直度0.03-0.05多数生产企业,用于生产中小型冲压件的开式压力机都已使多年,超期服
7、役相当普遍。其静态精度远低于表一中的数值,出厂精度早已丧失,实际运行的动态精度就更低了。 因此,为0.3-0.05mm的超薄料冲裁用冲模的结构设计,必须排除压力机滑块导向精度低,机架弹性变形大而不均对冲模冲压精度的影响。 C.冲模导向装置的精度对冲模冲压精度的影响 用导柱模架的冲模靠模架的导向精度,摆脱压力机动态精度不高的影响。滚动导向模架O和O两个公差等级,导柱与滚珠导套采用0.01-0.02过盈配合,能实现零误差导向。表二 滑动导向导柱模架导柱导套配合间隙/mm配合形式导柱直径模架公差等级说明级级配合间隙滑动配合1818-3030-5050-800.010.010.0140.0160.01
8、50.0170.0210.025导套导柱配合级模架H6/h5级模架H7/h6 根据以上分析和表二数据可得,冲裁t0.3mm超薄料较为合理的方案为:采用滚珠导柱模架或采用级精度滑动导向导柱模架,配合弹压卸料板导向机构,以及设专门的工艺定位孔与导正销校准定位,提高冲模的冲压精度。冲制超薄板、带料冲裁件的冲模结构设计 为了冲制t0.3mm的超薄料高精度冲裁件及一些虽料厚t0.3mm,但这些冲裁件有高精度小孔与群孔,其孔距与同轴度、孔形允差都在IT8级以上;为了使孔径d3mm、d/t1及异型孔面积A7mm2的细长冲孔凸模,在其刃口工作段获得横向支承、加固的凸模杆部有更精确的导向,从而提高细长凸模的抗纵
9、弯能力,对模架的结构都可按实际需要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改进与细化。 采用浮动模柄,进一步排除压力机滑块导向不准对模具的影响。 模具的导柱配高精度导套,提高导向精度和寿命。 加限位器(柱)控制上模下行位置。 将模架导柱改为压装在上模座内,以便在用大行程压力机工作时,导板行程长,加大局部磨损并使卡模危险增多。 薄料与超薄料冲裁,需要工作行程很小。而且冲膜结构上也不允许凸模脱离导板,故可以将导柱长度控制在最小合适长度内,闭模时留在模座内。 2.振膜冲压面临的问题 如图一振模零件,材料为铝镁合金,料厚0.07mm。零件成形后要求表面平整,不允许有划痕、皱褶、拉裂,成形处不允许有凹坑、塌陷等缺陷由于料薄且尺
10、寸比较小,如果采用单工序模生产,由于多次定位会产生累积误差,且工件多次周转不可避免地会碰撞变形,生产率也很低。 振膜零件冲压面临的问题: 振膜材料的选择。 振膜的形状必须要有良好的的刚度。 制件上0.2的孔如何冲压有无废料?若有废料,废料在哪?若无废料,凸模取什么结构? 材料的厚度=0.07mm。材料无法定位,应考虑如何进行定位以便顺利完成冲压过程。 有所给任务可知,该制件为复合模冲压。应该从制件的成型要求考虑复合模具结构。 制件的排样图。 图一制 件 图 3.振膜材料的分析及选择材料:铝镁合金 牌号:5A02(半冷作硬化)GB/T3618材料状态 表三半冷作硬化抗剪强度160-200MPa抗
11、拉强度b230-280 MPa屈服强度s210 MPa强性模量70000 MPa已退火抗剪强度130-160 MPa抗拉强度b180-230 MPa屈服强度s100 MPa强性模量70000 MPa 概述:5A02铝板为Al-Mg概述:5A02铝板为Al-Mg系列铝合金,主要元素为镁,含镁量在3-5之间。主要特点为密度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在相同面积下镁铝合金的重量低于其他系列。与3A21相比,5A02铝板强度较高特别是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3A21与相似,塑性与耐蚀性高;热处理不能强化,用接触焊和氢原子焊焊接性良好,氩弧焊时有结晶裂纹的倾向;5A02铝板在冷作硬化和半冷作硬化状态下可切削性
12、较好,退火状态下可切削性不良。可抛光。用途主要用于要求高的可塑性,在液体或气体介质中工作的低载荷零件。二.工艺分析 制件图如图一所示,材料为镁铝合金(5A02),料厚0.07mm,制件尺寸精度为IT14级,年产量4万件。 该制件形状简单规则,尺寸较小,厚度超薄,中批量生产,属于精密冲压件。但是有几点问题应该注意: (1)0.2的小孔如何冲裁及该孔的废料的去向,同时还应考虑冲裁该孔的凸模如何加工和固定;(因为冲裁0.2的孔没有公差要求,那么就按自由公差进行计算;该孔的孔径很小冲裁出的小孔几乎没有废料;考虑到凸模的加工,应该尽量选择组合凸模避免凸模难加工和纤细易损) (2)铝镁合金的料厚仅为0.0
13、7mm属于超薄材料。很易折弯,拱弯变形及擦伤表面,故如何定位是顺利冲裁该制件的关键;(采用无定位机构进行手工送料,尽量增大板料的搭边值) (3)该产品为振膜,从制件的用途上考虑,制件的材料要求高的可塑性,在气体介质中工作的承受一定的低载荷。(选取材料为5A02铝镁合金材料的性能已在.振膜材料的分析及选择中介绍) (4)制件有3.80-0.3mm的拉伸高度,高度很小,如何控制拉伸高度是关键;(在拉伸凹模中采用可调节(带螺纹的)垫圈配合螺纹垫板的方式来控制拉伸高度) (5)该制件为精密冲压件,模具的结构和压力机的动态精度是保证制件精度的关键要素。(在模具结构上,采用浮动模柄和滚珠导套结构保证模具的
14、导向精度;压力机的选择通过冲压力的计算尽量选择精度高的)三.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制件为复合模冲压成形。其基本工序有落料、冲孔和拉伸三种。按其先后顺序组合,可得如下的工艺方案: 拉伸冲孔落料,单件复合冲压由于制件结构尺寸小,材料超薄,复合模装配较困难,强度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寿命不高,正好符合该制件生产批量不高特点;制件上0.2的孔是拉伸成形后冲制的,冲孔时,由于凸凹模的尺寸太小,料又很薄,冲孔后为了避免毛刺的出现,就必须使凸、凹模采用零间隙(或负间隙)的配合。零件的切边在拉伸和冲孔后进行,为了使切边后边缘不出现毛刺,切边凸、凹模也只能采用零间隙的配合。又因为0.2的孔为自由公差,不用考虑凸模插入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 工艺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