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doc
《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doc(22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摘要微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端口在系统控制的范畴中一直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遭淘汰,反而在规格上越来越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基本而又灵活方便的通信方式,串口通信被广泛应用于PC与PC或者PC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其他工业控制与自动控制中。本次设计主要解决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问题。关键词:串行通信,单片机,PC机第一章:绪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远程控制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上位机和下位机的主从工作方式,由于串行通信具有高效可靠、价格便宜,遵循统一的标准等特点,因而成为主要的通信手段。单片机改变了我们生活,纵观我们现在生活的各个领
2、域,从导弹的导航装置,到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从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到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及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电子宠物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单片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今,随着单片机和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测控领域的广泛应用,由PC机和多台单片机构成的多机网络测控系统已成为单片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它结合了单片机在实时数据采集和微机对图形处理、显示的优点。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1)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与接口设计。2)完成硬件设计, 包括硬件选择及硬件原理图绘制。3)完成软件设计,绘制程序流程图。给出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上位机与下位单片机
3、之间进行异步串行通信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信息以及下位机接收上位机的数据并能够向上位机发送数据的功能。使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简单方便,稳定可靠,较好地解决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问题。本设计将实现以下功能,即单片机通过串行口向PC发送字符串并且可以接收由PC发送过来的数字。具体实现结果为:将从单片机键盘上键入的字符显示到PC显示器上,将PC键盘输入的数字(0-9)显示到单片机的数码管上。第二章:基础知识及介绍2.1 AT89C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4、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该系列单片机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模块和功能上有些区别,图2.1是AT89C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它包含了作为微信计算机所必须的基本功能部件,各功能部件通过片内单一总线连成一个整体,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图2.1 AT89C51单片机内部结构框图2.2 单片机串
5、行口与PC机通讯概述到目前为止,计算机控制系统已逐步从单机控制向多机控制发展并出现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与数据通讯技术相结合的具有检测、控制和管理等多功能的计算机网络,即我们所说的“集中分布式测控系统”。我们都知道,基本原理PC机与单片机之间一般采用2种通信方式:1)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见(图2.2;图2.3),其中,串行通信是将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并行通信虽然传输效率高,由于所需硬件设备复杂,不适于长距离通信,所以一般只适用于要求实时性强,传送速率较高的控制系统中,实用面较窄;相比之下,串行通信简单易实现,传输距离较长,所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控系统中。串行通信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2
6、种方式。同步通信是指通过在每个数据块开始时的同步字符来实现收发双方同步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常用于信息量大,速度要求高的场合;异步通信则规定了标准的字符数据传输格式,即每一帧信息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由于有冗余位,所以传送效率不高,常用于信息量不大,速度较低的场合。在计算机测控系统中,由于串行接口的标准化,一般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以提高其通用性。由于各种接口的机械和电器特性有所差异,串行通信分为近程通信和远程通信。2接口电路的设计21近程通信目前,PC机是利用异步通讯控制器来实现串行通讯的,其核心是8250通讯芯片加上一些收发逻辑电路。接口标准大多是RS232标准,其通讯距
7、离小于15 m,传输速率小于20 kbs。RS232标准是按负逻辑定义的,他的“1”电平在515 V之间,“0”电平在515 V之间。由于PC机使用的是TTL电平信号,因此数据输出时必须把TTL电平信号转换成驱动器MC1488和接收器MC1489,其作用除了电平转换外,还实现正负逻辑电平转换。图2.2 并行通信 图2.3 串行通信第三章:硬件设计3.1 整体设计思路及原理当51单片机与PC机通过RS-232标准总线串行通信时,由于RS-232信号电平与51单片机信号电平不一致,因此,必须进行信号电平转换。本设计采用专门集成芯片MAX232来实现51单片机与RS-232的接口电路。此外,单片机工
8、作必须使用到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晶振电路是给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复位电路给单片机提供复位功能,它的作用是使单片机的程序计数器清零。因此,基于protuse的AT89C51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电路主要由51单片机外围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外部中断)、电平转换电路MAX232、RS232接口、LED数码显 示管及虚拟终端组成。硬件电路整体框图如图3.1所示:图3.1 硬件电路整体框图 3.2 单片机外围电路 1).晶振的原理及作用:晶振是电路中常用用的时钟元件,全称是叫晶体震荡器,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必须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
9、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图3.2 晶振电路原理图2).复位电路原理复位电路的作用:在上电或复位过程中,控制CPU的复位状态:这段时间内让CPU保持复位状态,而不是一上电或刚复位完毕就工作,防止CPU发出错误的指令、执行错误操作,也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能。图3.3 复位电路3).单片机的外部中断5 1单片机一般有两个外部中断输入端,并允许外部中断源以低电平或负边沿两种触发方式输入中断请求信号。本设计就是利用一只按钮,在按下时产生的负边沿触发外部中断。将一只按钮接在外部中断输入0即12口。3.3 电路连接框图及接口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采用一块MAX3221
10、芯片,把从AT89C51中过出的信号进行电平转换后输出到PC,把从PC发过来的信号发送给AT89C51,设计中的RS-232接口电路连接方式如图3.4所示:图3.4 RS-232接口电路连接方式其中我们运用的接口是RS-232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由电子工业协会所制定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常 RS-232 接口以9个引脚 (DB-9) 或是25个引脚 (DB-25) 的型态出现,由于串行通信是在一根传输线上一位一位的传送信息,所用的传输线少,并且可以借助现成的电话网进行信息传送,因此,特别适合于远距离传输.第四章:软件设计PC机上的串行接口采用RS-232C串行通信标准接口,其逻辑1电平为-
11、5V-15V,表示传号状态;其逻辑0电平为+5V+15v,表示空号状态;其逻辑电平与TTL;CMOS电平不兼容。因此,RS232驱动器与TTL电平连接必须经过电平转换。MAX232是RS232转换芯片。4.1串行通信基本原理4.1.1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串行口分四种工作方式,由SM0、SM1二位决定,其定义如下表: 表4.1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SM0SM1 工作方式功能描述 波特率 00方式08位移位寄存器Fosc/1201方式110位UART可变 10方式211位UARTFosc/64或fosc/3211方式311位UART可变 (1) 方式0:串行口的工作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I/O方式,可外接移位
12、寄存器,一扩展I/O口,也可外接同步I/O设备。 发送操作:当执行一条“MOV SBUF,A”指令时,启动发送操作,由TXD输出移位脉冲,由RXD串行SBUF中的数据。发送完8位数据后自动置TI=1.请求中断。要继续发送时,TI必须有指令清零。 接收操作:REN是串行口接收允许控制位。REN=0时禁止接收;REN=1时允许接收。当软件将REN置“1”时,即开始从RXD端口以fosc/12波特率输入数据,当接收到8位数据时,将中断标志RI置“1”。再次接收数据之前,必须用软件将RI清0 (2) 方式1:串行口位10位通用异步接口。发送或接收一帧数据信息为10位,包括1位起始位“0”、8位数据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片机 PC 串口 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