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材料30篇.doc
《文言文阅读材料3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材料30篇.doc(3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材料30篇白居易传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元和)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
2、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利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六)注:谠言:正直的话。附参考译文: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胸怀博大。他在十五六岁时带着一册自己的文章,向著作郎吴地人顾况
3、自荐。顾况善文,不过性情浮躁,看不起别人,后辈的文章没有合他心意的。看过白居易的文章之后,顾况不由得把白居易请上门并友好地会见他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绝迹了,没想到遇见了您。”白居易文辞富丽华美,尤其擅长于写诗文。他写的上百篇诗歌,都含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的弊病,补救政事的缺陷,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这些诗文)也常常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元和二年十一月,征召白居易到翰林做学士。三年五月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爱好文学的君主,破格提升自己,(因此)要用平生所学得的知识,上报君主的恩遇。白居易与河南的元稹交好,元稹由监察御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
4、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奏疏呈上后没有回音。皇上又要封河东人王锷为宰相,白居易劝谏说:“宰相是皇上的辅佐大臣,不是贤良的人不能担当此职。王锷强令他人供给物品、搜括百姓钱财,并以此来求得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您是得了王锷的进奉而给他宰相的职位,(这样做)对圣朝是很没有好处的。”(皇上)这才取消了(让王锷当宰相的想法)。皇上下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上奏章(阻止此事)的人有十分之七八,白居易也当面向皇上谈论(自己的看法),言词十分激切。不久,他又请求停止河北用兵,(奏章)长达数千字,其中有很多话是别人不大愿意说出口的,(这些意见,皇上)有很多
5、都听取采纳了。只有劝谏不要任命承璀一事,因为言辞过于激切,皇上很不高兴,并对李绛说:“白居易这个小子,是我一手提拔而有了名位的,但对我却这般放肆,我实在有些忍不住了。”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冒着死罪,事无大小都要直言进谏,大概是因为要报答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决不是轻易进谏啊。陛下要想广开谏诤的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进谏。”皇上说:“你说得对。”从此,(白居易的劝谏)很多都被皇上听取采纳。蔡兴宗传(兴宗)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为中书侍郎。中书令建平王宏、侍中王僧绰并与之厚善。元凶弑立,僧绰被诛,凶威方盛,亲故莫敢往,兴宗独临哭尽哀。 孝武践阼,累迁尚书吏部郎,时尚书何偃疾患,上谓兴宗
6、曰:“卿详练清浊,今以选事相付,便可开门当之,无所让也。” 后拜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孝武新年拜陵,兴宗负玺陪乘。及还,上欲因以射雉,兴宗正色曰:“今致虔园陵,情敬兼重,从禽犹有余日,请待他辰。”上大怒,遣令下车,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为逆,事平,孝武舆驾出宣阳门,敕左右文武叫称万岁。兴宗时陪辇,帝顾曰:“卿独不叫?”兴宗从容正色答曰:“陛下今日正应涕泣行诛,岂得军中皆称万岁。”帝不悦。 兴宗奉旨慰劳广陵,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谓曰:“卿何敢故而触网?”兴宗抗言答曰:“陛下自杀贼,臣自葬周旋,既犯严制,政当甘于斧钺耳。”帝有惭色。又庐陵
7、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兴宗时在直,请急,诣朗别。上知尤怒。坐属疾多日,白衣领职。(南史列传第十九) 注元凶弑立:指宋文帝太子刘劭杀父自立一事。践阼:新君即位称践祚。清浊:当时官有清流、浊流之分,士族居清流高位,寒门居浊流低位。请急:即请假。 附参考译文:蔡兴宗自幼喜欢学习,因为学业崇尚朴素而被人称道。任过中书侍郎。中书令建平王宏、侍中王僧绰都与他非常要好。叛贼篡位时,王僧绰遇害,当时叛贼气焰十分嚣张,亲戚朋友没有人敢前往,蔡兴宗独自前去凭吊哭丧。孝武帝登基后,兴宗多次升迁后任尚书吏部郎。当时尚书何偃病重,皇上对兴宗说:“你对朝中官员的清浊十分清楚,现在把选拔官员的大事
8、托付给你,你一定要公正地担当这个重任,不要谦让。”后来兴宗任侍中,常常用正直的言论评价朝政的得失,毫不顾忌,也不害怕。孝武帝在新年拜祭山陵,兴宗带着玉玺陪同前往。等到回宫的时候,皇上打算顺便打猎,兴宗严肃地说:“现在是祭拜山陵,情感与恭敬并重,打猎还有的是时候,请皇上等别的时候再去打猎。”皇上大怒,下令叫他下车,兴宗从此失宠。竟陵王诞占据广陵造反,平乱之后,孝武帝坐车出宣阳门,让左右随从文武百官呼喊“万岁”。当时兴宗陪随在车辇前后,孝武帝回头问道:“怎么单单你不喊?”兴宗从容而严肃地回答道:“今天陛下应该是流着眼泪施行刑法,怎么能听全军的人呼喊万岁。”孝武帝很不高兴。兴宗奉皇上的命令去广陵慰劳
9、军队。广陵州的别驾范义与他一向关系好,在城中与叛军一起被处死,兴宗到了之后,亲自为他收尸,让他归葬在豫章的祖坟。皇上听说后问:“你怎么敢故意触犯法律?”兴宗激昂地回答说:“你自己诛杀叛贼,我自己收殓朋友,如果我这样做已经犯法,我心甘情愿地接受刑罚。”皇上感到有些惭愧。又有庐陵内史周朗因为说了直话而获罪,被上枷流放到宁州,亲戚朋友都不敢探视送别,兴宗当时正在值班,请了病假,前去给周朗送行。皇上知道后更加生气。定他病假超期之罪,以平民的身份兼任原职。 岑文本传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遇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上藉田颂
10、。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颂,其辞甚美。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文本自以出自书生,每怀撝挹。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太宗每言其“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是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文本兼摄。文本再拜曰:“臣以庸才,久逾涯分,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忝春坊,以速时谤?臣请一心以侍陛下,不愿更希东宫恩泽。”太宗乃止,仍令五日一参东宫,皇太子执宾友之礼,与之答拜,其见待如此。俄拜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曰:“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亲宾有来庆贺,
11、辄曰:“今受吊,不受贺也。”又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南方一布衣,徒步入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耳。而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言者叹息而退。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注藉田:古时帝王于春耕前亲耕农田的活动,作出鼓励农耕的样子。三元: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旦或元日,古人认为这一天为岁之源、时之源、月之源,故称“三元”。元:始。撝挹:谦虚。挹通“抑”。春坊:指太子宫。附岑文本传参考译文: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格沉稳文静,容貌气质好,学识广博,能融会贯通,谈吐文雅,善于写文章。贞观元年,被任命为秘书郎,同时在中书省兼职。正遇上太宗行
12、藉田之礼,岑文本献上藉田颂。等到新年太宗亲临宴请百官的时候,文本又献上三元颂,文章的语言很美。文本的文才已经很有名气,再加上李靖推荐,于是太宗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专门掌管朝中的机密文件。本文认为自己出身书生,因此总是很谦逊。平时的旧友,即使出身微贱,文本也一定与他行对等的礼。文本的住所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也没有。侍奉老母以孝顺闻名,扶养弟侄们情深义重。太宗常常说他“宽宏仁厚忠诚严谨,我把他当作亲信”。此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任太子的属官,太宗想让文本也兼任太子的属官。文本再拜,说道:“我凭借平庸的才能,所居官职早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只担任这一个官职,还担心错误多得数不清,
13、怎么能再辱列太子的属官,来招致舆论的非议呢?请您允许我一心侍奉您,不再希求太子的恩泽。”太宗于是放弃了让文本兼任太子属官的想法,仍然让他五日一参拜太子,皇太子按照宾友之礼,与他答拜,他就是这样被礼遇。不久被封为中书令,回家后面带忧色,他的母亲很奇怪,问他这是为什么,文本说:“我既非元勋又非先王旧臣,承受了朝廷过多的宠信和荣耀,责任重、官职高,因此忧惧。”亲戚朋友有来庆贺的,文本就说:“现在只接受哀悼,不接受庆贺。”又有人劝他置产业,文本叹息说:“我南方一平民百姓,空手进京,当初的愿望,不过做个秘书郎、县令而已。没有战功,仅仅凭着文章官至中书令,这已经到了极点了。承受那么重的俸禄,已经很不安,哪
14、里谈得到再置产业呢?”对他置产业的人感叹着退下了。 董文炳传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
15、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选自元史 董文炳传)附译文: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
16、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内部人们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
17、给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
18、文炳说:“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弃官而去。 盖勋传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兔,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后去官,征拜讨虏校尉。灵帝召见,问:“天下何苦而反乱如此?”勋曰:“幸臣子弟扰之。”时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在坐,帝顾问硕,硕惧,不知所对,而以此恨
19、勋。帝又谓勋曰:“吾已陈师于平乐观,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何如?”勋曰:“臣闻先王耀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只黩武耳。”帝曰:“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勋时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勋谓虞、绍曰:“吾数见上,上甚聪明,但雍蔽于左右耳。若共并力诛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兴汉室,功遂身退,岂不快乎?”虞、绍亦素有谋,因相连结。未及发,而司隶校尉张温举勋为京兆尹。帝方欲接勋,而蹇硕等心惮之,并劝从温奏,遂拜京兆尹。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四十八)注:绁:捕捉。附盖勋传参考译文:盖勋,字元固,是敦煌郡广至县人。起初他被推荐为孝廉,做汉阳郡长史。当时武威太守倚仗权势,放纵地做贪
20、横之事,他的从事武都人苏正和审查取得了他的罪证。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想要杀了苏正和来免去他的牵累,于是向盖勋询问此事。盖勋平素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以借这个机会报仇。盖勋说:“不行。策划杀害好人,为不忠;乘人之危,是不仁。”于是劝告梁鹄说:“拴着喂养鹰鸢想要它凶猛,它凶猛了却要煮了它,将要用它什么呢?”梁鹄听从了他的话。苏正和高兴得以免罪,到盖勋那里请求道谢。盖勋不见他,说:“我为梁使君谋划,不是为了苏正和。”苏正和又和当初一样怨恨他。后来,他辞去汉阳长吏,做了讨虏校尉。汉灵帝召见他,问:“天下为什么这样乱呢?”盖勋说:“是因为被宠信的佞臣家人扰乱的。”当时宦官校尉蹇硕也在座,灵帝回头问
21、蹇硕,蹇硕很害怕,不知如何回答,他因此对盖勋怀恨在心。汉灵帝又问盖勋:“我已将军队驻扎在平乐观,并拿出很多宫中财物来招贤纳士,怎么样?”盖勋说:“我听说先前的帝王崇尚德操而不炫耀武力,现在贼寇在远处而将军队驻扎在近处,不能说明你的勇敢,只不过是炫耀兵力罢了。”汉灵帝说:“很好,我与你真是相见恨晚,群臣先前没有这样直言进谏的。”盖勋当时和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共同统领禁军。盖勋对他们两人说:“我屡次见到圣上,他很圣明,只是却被左右的人蒙蔽了,如果我们合力铲除佞臣,提拔英才,以兴隆汉室,而后功成身退,不也是很好吗?”刘虞、袁绍一向也有这样的打算,于是便互相联合,还没等到发动,司隶校尉张温便举荐盖勋
22、做京兆尹。灵帝想召见盖勋,但蹇硕等人很怕盖勋(统领军队对自己不利),便劝灵帝听从张温的奏议,于是,将盖勋提拔做京兆尹。 和凝传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行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史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是时,进
23、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凝撤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选自新五代史卷五十六)附参考译文:和凝字成绩,是郓州须昌人。和凝的父亲和矩,嗜酒成性,不拘小节,然而独自喜欢礼遇文士,常常倾其所有来交友,所以和凝能够与文士交游。和凝幼年聪明,形神秀发。考中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聘为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阅读 材料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