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匝道桥上部构造现场浇筑施工技术方案.doc
《B匝道桥上部构造现场浇筑施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匝道桥上部构造现场浇筑施工技术方案.doc(4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梅县至大埔高速公路梅县三角至大埔三河段第四标段 B匝道桥上部构造现场浇筑施工技术方案目 录1、工程概述31.1编制依据31.2 编制原则31.3气侯、水文、地质和地形情况41.4 工程概况42、施工进度计划表53、主要人力、机械资源配置53.1人力资源配置53.2 施工机械资源配置64、管理机构图65、施工技术方案75.1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顺序75.2 基础处理95.2.1 支架基础方案95.2.2 地基承载力验算105.2.3 基础底应力验算105.2.4支架搭设方案115.2.5 支架验算135.2.6 模板及方木的验算175.2.7 支架的预压195.2.8门洞布置及验算205.2.9
2、门洞受力验算235.2.8材料要求265.2.9满堂支架安全保障措施265.2.10 高空、临边安全作业规程285.3 模板安装295.4 钢筋制安305.5 预应力系统安装325.6 混凝土的浇筑335.7 预应力张拉355.8 孔道压浆375.9 梁端封端375.10 支座、桥面及附属结构施工385.11 施工实测项目396、安全管理416.1 安全管理技术措施416.2 安全用电426.3 机械安全426.4 消防保卫437、质量保证措施437.1 质量保证体系437.2 现场质量验收制度447.3 现场原材料质量管理458、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458.1 环、水保体系458.2 环、
3、水保措施458.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7丙村立交B匝道桥上部构造现场浇筑施工技术方案1、工程概述1.1编制依据(1)梅州市梅县至大埔高速公路梅县三角至大埔三河段第四标段招标文件;(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五册 第三分册;(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6)公路工程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2 编制原则(1)编制施工方案时做到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使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
4、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2)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3)遵循“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到不扰民,重视生态环境,不污染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和保护工程施工所在地的民俗风情;(4)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5)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合同守信誉、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6)遵循与设计、规范和验标保持一致的原则。编写施工工艺时,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现
5、行本标段专用条款及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7)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我方施工经验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建设;(8)本着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加强工序控制,确保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建成该工程。1.3气侯、水文、地质和地形情况本项目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21.2,日均温11.3-11.9,7月均温28.4,年均降水量1472-1500mm,多集中在4-9月。根据现场地质调绘,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桥址区地层上部为人工填土、第四系冲积、残积土层,下部基岩为泥盆系岭组灰岩层
6、。局部溶洞发育。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水系发育,植被较好,地下水的补给充沛。丘陵和中低山地区基岩裂隙发育,风化层厚度较大;河谷和盆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和汇集,形成丰富的地表水以及地下裂隙水和孔隙水。该区主要岩性为变质砂岩、千枚岩、片岩、硅质岩等,一般含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水。地下水量相对贫乏微弱。侏罗统地层为一套凝灰质砂岩、粉砂岩,石英砂岩等,新鲜岩石较致密,地貌上构成低缓丘陵区。一般含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水。地下水量贫乏微弱。白垩系岩系主要为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以及砾岩、砂砾岩等,含孔隙水和裂隙水,含水量贫乏微弱。第四系为松散的冲洪积和残坡积物,厚度0.511.1m
7、,含风化裂隙水和孔隙水,水量贫乏微弱。1.4 工程概况本桥为丙村立交的B匝道桥,地处低缓丘陵区,桥位跨越山间洼地,洼地内主要为鱼塘及农田,桥位区内地形起伏较大,两端桥台均位于山坡。地面标高约72.298.5m。本桥位所处区域为地震基本烈度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未见断层活动痕迹,区域稳定性好,基底为白垩系砂砾岩、粉砂岩。桥位位于缓和曲线和R=180m的圆曲线上,连接丙村高架桥。中心桩号为BK0+262.5,起止里程为BK0+150BK0+375。桥跨组合为:9x25m连续梁,桥梁全长228m,主桥箱梁采用逐段现浇施工。桥宽8.5m,顶板宽8.5m,底板宽4.
8、5m,两侧悬臂各2m。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顶板厚度为25cm,跨中截面底板厚度为22cm,腹板厚度为从40cm变宽至60cm,梁高1.65m。由于箱梁位于半径较小的平曲线上,故在每跨跨中设置一道20cm厚小横隔板。全梁采用纵向预应力体系,均按预应力砼B类构件设计。连续箱梁采用GPZ(II)型盆式橡胶支座;伸缩缝采用80型伸缩缝。本桥设置5m长搭板。桥面系排水为集中排水方式。B匝道桥连续箱梁上部结构工程量如表1.4-1所示。B匝道桥连续箱梁上部结构工程量 表1.4-1项目名称连续箱梁泄水管防撞拦伸缩缝C50混凝土(m3)1132.34C30混凝土(m3)90.0j15.24钢铰线(T)32.
9、8波纹管55mm(m)1772波纹管90mm(m)1337普通钢筋(t)281.317.01.0D80伸缩缝(米/处)23.25/3道15cmPVC管(m)3120cmPVC管(m)13872、施工进度计划表目前B匝道桥1#6#墩桩基、系梁(台)、立柱全部完成,其它桩基、系梁(台)也相应完成了一部分。计划先安排第一、二联第一施工段箱梁施工,2012年12月05日开始进行该桥箱梁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箱梁开工日期2012年08月26日, B匝道桥上部结构施工进度计划附后。3、主要人力、机械资源配置3.1人力资源配置序号姓名年龄职称职务从事相关工作年限1王 琦51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282林远清43高级
10、工程师总工程师203吴先升47高级工程师质检工程师264周 颖40工程师计划负责人165蔡龙飞43高级工程师桥梁工程师186李 平33工程师桥梁工程师127陈仲居39工程师测量工程师188李树民39工程师测量工程师149简修峰30工程师试验检测工程师910田初旭43工程师机械工程师1911蒋玺模48会计师财务负责人2712王清臣56经济师安全主任193.2 施工机械资源配置机械名称单位规格型号数量新旧程度(%)张拉千斤顶台YCW400295电动油泵台ZB4-5002100压浆机台2NB6-32290真空泵台DIY80190振动棒台ZN-5010100钢筋弯曲台三星290切割机台中粤290电焊机
11、台顺德双星1590挖掘机台PC220290装载机台ZL50/ ZL40/ ZL30390汽车吊台QY25290汽车吊台QY16290混凝土罐车台10m3 6100搅拌楼座50m3/小时 2100砼汽车泵台臂长37-48米21004、管理机构图管理机构图如图4-1所示。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工程部质检部计划合同部安全办综合部施工组测量组试验室质检组机材组征拆组财务组后勤组路基作业一队路基作业二队桥梁作业一队桥梁作业二队预制梁作业队涵洞作业队防护工程作业队桥面系作业队图4-1管理机构图5、施工技术方案5.1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顺序由于B匝道桥跨越地方乡道两处,均为斜交,乡道宽为3.5m及4.5m
12、,被跨越乡道路面高程均为73.5m。承重支架采用脚手管满堂支架施工,在跨越乡道处设置车辆和人行门洞,人行门洞采用钢管柱承重,型钢作为分配梁。B匝道桥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5.1-1所示;施工顺序图如图5.1-2所示。基础处理及搭支架平整场地底座模板及预压绑扎底腹板钢筋及安波纹管中线标高检查钢筋下料、成型支内腹板、堵头模板浇筑底板及腹板混凝土检查签证混凝土拌合及运输绑扎顶板钢筋浇筑顶板混凝土养生及拆侧模、内顶板模板穿预应力钢绞线张 拉压 浆封 锚拆箱梁底模板及支架试块制作试块检测灰浆配制试块制作试块检测试块制作混凝土拌合及运输试块检测养 生拆内腹板模板、支顶板模板检查签证图5.1-1施工工艺流程
13、图图5.1-2 施工顺序图5.2 基础处理5.2.1 支架基础方案地基土层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发生压缩变形,上部荷载包括填土基础、支撑体系重量、上部箱梁钢筋混凝土重量、施工时产生的动荷载等。37#墩基础处理先将原有人工堆积土全部清除,然后采用砂性土填筑23m,松铺分层厚度500mm,最上面一层填筑厚度300mm,回填料的压实度均不小于90%,然后在上面浇筑10cm厚C15混凝土。0#台3#墩、7#墩9#台基础处理采用挖掘机开挖梯步台阶,梯步台阶高度不能大于1.0m,必须清除表层松软土层,在梯步台阶上做静力触探,地基承载力必须大于140KpB,并用手扶式震动夯机夯实,最后在梯步上浇筑15cm厚C15
14、混凝土,梯步垂直墙面用M5水泥砂浆抹面封闭,防止雨水、施工用水浸泡后失稳坍塌。 所有基础采取单向横坡2%,便于排水,四周设置30*20cm的排水沟。支架开始施工到箱梁施工结束,基础都不能浸泡,如果有不可抗拒因素基础被浸泡,必须采取处理后方可施工。预压过程加强测量和地基观测,如有变形,立即返工处理。支架立杆纵向底均采用长200cm厚5cm宽度不小于15cm的木板垫通,在每根立杆底部用底托作为垫板,将钢管底部套在底托上,即底托下面就是木垫板。如果浇筑的地坪混凝土平整度达不到要求,木垫板下方有脱空的现象,必须采用水泥砂浆人工逐一填塞,使承重支架以上的所有荷载传递到基础整体受力。基础处理示意图如图6.
15、2.1-1所示。 图5.2.1-1基础处理示意图5.2.2 地基承载力验算(1)桥底为淤泥质亚粘土(或细砂)f 0 取值为80KPB(依据本标段地勘报告) (2)碾压砂性土上C15混凝土7d抗压强度5.2.3 基础底应力验算(1)加固处理后地基顶面=N/B=21.31KN/0.1m*0.1m=2131KpB3.5MPB17.5.5MPB满足要求。(2)底面按照最不利情况验算=(N+rhB)/B=(21.31+18*2.2*(2.2* tBn250)2)/(2.2* tBn250)2=(21.275+18*2.2*1.05)/1.05=59.9KpB80MpB注:换填材料取18KN/m3 , 扩
16、散角为 取250,N取后面计算值底板单根立杆荷载21.31KN/根,砂性土回填厚度取2.2m。通过以上计算,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5.2.4支架搭设方案根据本段箱梁的结构特点及我部的施工经验,采用483.5mm脚手管支架作为箱体的支撑体系。箱梁的不同部位其荷载也不同,基本按翼缘板、底板、腹板、横隔梁部位检验其稳定性,通过后面的验算脚手管支架的搭设为翼缘板纵、横向按90cm90cm布置,腹板、横隔梁纵、横向按45cm45cm水平布置,底板纵、横向90cm60cm布置。步距1.20m,剪刀撑纵、横向按4.5m搭设。具体支架纵横向搭设示意图如图5.2.4-1所示。 图5.2.4-1支架搭设示意图验算、
17、检验支架、模板的稳定性,其检验荷载组合为:模板及支架荷载。钢筋混凝土荷载。施工人员及施工机具运输或堆放荷载。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振捣混凝土产生的竖向荷载。5.2.5 支架验算以第一、二联第一施工段箱梁一般构造图如图5.2.5-1所示为例。图5.2.5-1箱梁一般构造示意图(1)翼缘板部分B.模板及方木荷载: F底板=110.0189.0KN/m2 +0.10.137.5KN/m2 +0.10.17.5KN/m2 =0.46 KN/m2b. 钢筋混凝土荷载:F翼缘板=(0.15+0.45)0.5526=8.58 KN/m2c. 施工人员、材料、机具、风荷载:F翼缘板=1KN/m2d. 振捣混凝
18、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水平模板是2KN/m2,对垂直模板是4KN/m2):F翼缘板=4KN/m2e. 泵送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F翼缘板=2KN/m2其总荷载为:F翼缘板=0.46+8.58+1+4+2=16.04 KN/m2(2)底板部分B.模板及方木荷载:F底板=110.0189.0KN/m2 +0.10.137.5KN/m2 +0.10.17.5KN/m2 =0.46 KN/m2b.新浇钢筋混凝土荷载:F底板=(0.9210.326)/10.3=23.92KN/m2c.施工人员、机具、材料、风荷载:F底板=1KN/m2d.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水平模板2KN/m2,对垂直模板4KN/m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匝道 上部 构造 现场 浇筑 施工 技术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