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1章矿体赋存条件1第2章采矿方法选择22.1采矿方法选择的要求.22.1.1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22.1.2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22.2采矿方法初选.32.1.3初选采矿方法32.2采矿方法比较42.2.1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42.2.2房柱法.72.2.3经济合理性研究.昆明理
地下开采Tag内容描述:
1、10 2.3 采矿方法结构参数 . 11 第 3 章 矿块的采准和切割 12 3.1 采准切割工程布置 . 12 3.2 采切工程量表 . 12 第 4 章 回采工作 . 14 4.1 凿岩机具的选择 14 4.2 回采顺序 14 4.3 落矿 . 14 4.4 采场搬运 16 4.5 矿柱回采 16 4.6 采场通风 16 4.7 采空区处理 16 . 4.8 回采工作组织 . 18 4.9 采矿方法经济技术汇编 . 19 参考文献 . 21 . 第 1章 矿体赋存条件 某锑钨矿床为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锑钨矿床。
矿体延深达 600 m,走向长 350m , 倾向北东东,倾角 20 ,矿体平均厚度 2.9m。
矿石多呈致密块状,与围岩界线较为清楚,矿脉顶底板为泥灰岩、页岩,据现有坑道揭露 , 除局部较为破碎需要支护外,基本不需支护,矿岩属中等稳固。
矿石自然安息角为 33.5 , 体重为 2. 93t /m3,松散系数 1.6品位 Sb 2.0%, WO3 0.31%。
. 第 2章 采矿方法选择 2.1 采矿方法选择的要求 2.1.1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 1)工。
2、3.2 中深孔房柱法三面图 - 6 - 第四章 采准和切割工作 - 6 - 4.1 浅孔房柱法采准和切割 - 6 - 4.2 中深孔房柱法采准和切割 - 6 - 第五章 回采工作 - 7 - 5.1 浅孔房柱法回采工作 - 7 - 5.1.1 凿岩和爆破 . - 8 - 5.1.2 采拉底层 . - 9 - 5.1.3 采挑顶层 . - 9 - 5.2 中深孔的回采工作 - 10 - 5.2.1 拉槽 . - 10 - 5.2.2 中深孔爆破工艺 . - 10 - 5.2.3 矿石运搬 . - 11 - 第六章 地压管理 - 12 - 6.1 浅孔房柱法地压管理 - 12 - 6.1.1 矿柱 . - 12 - 6.1.2 顶板管理 . - 12 - 6.2 中深孔房柱法地压管理 - 13 - 6.2.1 顶板管理 . - 13 - 6.2.2 采空区处理 . - 13 - 第七章 技术经济指标 - 14 - 7.1 采矿方法工程量 计算 - 14 - 7.1.1 浅孔房柱法计算 . - 14 - 7.1.2 中深孔房柱法计算 . - 15 - 7.2 矿房采切。
3、近年来,矿业部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的采矿技术和采矿工艺的研究和探讨,促使我国采矿水平不断 的得到提高。
但是也引发了一些环境问题,因此,在矿业发展的道路上要不断的完善,才能促进我国采矿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矿业的不断发展。
一、目前我国采矿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所带来的坏境问题严重 采矿后产生的废弃物如废石、尾矿堆置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并且矿石废弃物带来的坏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本身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堆置的废石、尾矿中的有害的化学成分可能由地表渗透到地下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
并且开矿后造成的粉尘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在洪水道上的废石可能会造成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了 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采空区的危害性巨大 采矿后会产生许多的采空区,对于采空区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填充,很容易造成地表的坍塌,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的严重。
采矿带来的副作用主要是因为地下资源被开采出来,形成了采空区和大量的废石和尾矿,导致了区域性的水位降低,地表水和地下水体长久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对于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等都存在着大小不一的破坏。
因此,为了处理。
4、采准切割巷道布置IX52采准切割巷道形成的方法X6回采工艺X62装药爆破X63采场通风XI64搬运XI65采场地压控制和支护及回采循环图表的编制XI7小结XII参考文献XIIIII1总论11课程设计题目某金矿矿山采矿方法设计12设计初始条件某金矿年生产能力15万吨/年,矿体倾角2530,矿体倾向向北,东西走向,走向长度800M,矿体厚度12M,埋藏深度65M。
矿石及上、下盘围岩中等稳固,有少量夹石,矿石质量重30T/M地表地形平坦,允许崩落。
2设计依据和基本要求21设计依据1)矿体的赋存条件与空间分布形态、矿体形态、矿体倾角、稳定性。
2)矿石特点与品位变化、坚固性、稳固性、含水性及碎胀性等。
3)地质构造及地表崩落情况。
4)根据矿石的损失与贫化,选择矿石损失与贫化率小的采矿方法。
5)相关采矿技术经济资料等因素。
22基本要求1)安全。
选择的采矿方法必须保证工人在采矿过程中能够安全生产,有良好的作业条件,能使繁重的作业实现机械化;同时也要保证矿山能够安全持续生产,防止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
2)矿石贫化小。
选择的采矿方法要贫化小,矿石质量高,有利于配矿和矿石质量控制,满足加工部门对矿石质。
5、EUNDERGRADUATEZHANGNANSUPERVISORLILINMAJORMININGENGINEERING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CHONGQINGUNIVERSITYMAY2014WORD文档可编辑摘要这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水银洞金矿年产30万吨地下开采初步设计。
目前控制的共计23个矿体,C、B、A、F、A为最主要矿体。
矿体呈缓倾斜分布。
倾角大约在5010在对四川省金河磷矿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基础上,以金河磷矿为蓝本,根据老师所给的水银洞金矿的矿床地质等地质条件和现有生产设备等技术条件,按照国家规程规范等设计文件要求,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信息,设计出了比较完整合理的开拓方案。
设计中采用比较新式的单一井筒开拓(箕斗罐笼综合提升);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这样可以减小工程量,并且通风效果也好。
金矿主要采用上向分条充填采矿方法,有较高的回采率。
通过对经济技术进行比较过后,其设计的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及相关设备均能满足矿井年产30万吨的开采要求。
关键词水银洞金矿,矿井初步设计,近水平矿体,箕斗罐笼综合提升,上向。
6、概况及地质特征、矿井开拓、通风设计、矿井安全技术措施,以及专题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等方面。
井田概况主要包括矿区的地理、地形和交通;矿井的地理位置、井田范围;矿区的气象条件、地震烈度、电源和水源的概况;井田地质特征、煤层及煤质概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等。
矿井开拓分别论述了主井、副井位置选择、采区的划分、水平的划分以及开采顺序、采区的布置及装备、各巷道的布置等。
通风设计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矿井所需风量的计算及分配、全矿井前期、后期的通风阻力计算以及对通风设备的选择等。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井下瓦斯预防、顶板管理、水灾预防、火灾预防、煤矿爆炸的预防及粉尘防治措施等。
关键词矿井;开拓开采;通风;安全;瓦斯综合治理。
ABSTRACTTHECOALFIELDTOTHEGEOGRAPHYANDVARIEDGEOLOGICALCONDITIONSOFCOAL,MININGMETHODSHAVEVARIEDMINEPRODUCTION,ITSMAINFEATUREISUNDERGROUNDWORK,WORKHARDANDCOMPLICATEDNATURALCONDITIONS,THEVENTILAT。
7、计;设计参数1、采区生产能力60万吨/A2、设计标高1001003、可采煤层参数煤层编号倾角()最小厚度(M)最大厚度(M)平均厚度(M)K213137(35)415350K223137(35)2430284、两煤层间距250M;5、矿井瓦斯等级高瓦斯矿井;6、回采工艺设计煤层K2设计资料除以上给定的参数外,其余地质资料以实习矿井资料为准。
设计依据本设计以达竹煤电集团铁山南煤矿勘察的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我们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爆破及井巷工程、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固体矿床地下开采和矿井通风等专业课程知识,以及采矿工程设计手册2003年版等资料为依据,进行采区设计。
第一章采区地质特征、储量及服务年限第一节采区的地质特征1矿井基本情况主要井筒位置、功能铁山南井田开拓方式为主平峒暗斜井联合布置,主平硐井筒贯穿铁山背斜东西翼煤层群。
延深水平是通过主、副暗斜井和回风斜井井筒形成行人、通风、运输等系统。
矿井分东翼、西翼。
东翼井筒包括300主平峒和桐子湾平硐、100主副暗斜井、100主副暗斜井、广山河回风井等;西翼井筒包括主平峒、300水平主副暗斜井、0水平主暗斜井、。
8、6第一章总论.71.1矿山概况.71.2设计依据.91.3设计指导思想.101.4矿山建设主要方案.101.5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1第二章矿山地质.122.1矿区地理与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