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重点考点总结与讲解.docx

    • 资源ID:991357       资源大小:57.9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重点考点总结与讲解.docx

    1、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和判断”是应对考卷中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 题”(即客观试题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则是应对考卷中的“简答题” 和“论述题”(即主观试题部分)。本章重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由盛而衰的表现。2、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新产生的两个阶级的特点、中 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3、中国人民分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提示注意比较封建的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 重要考点讲解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 生产结构是

    2、: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 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 条约。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

    3、明园,1894 年日本在中国的旅 顺大屠杀、1900 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4、 “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4、众的矛盾。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斗争。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 督陈化成。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 林永生、刘步蟾等。15、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16、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7、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18、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19、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20、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重要考

    5、点讲解二、简答题2、为什么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 1840 年至 1949 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 封建状态。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 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 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 发展。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2)中

    6、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 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 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 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 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 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 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7、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 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 的力量;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 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 社会制度

    8、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 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 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 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 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 年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 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

    9、生产 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 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 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 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 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

    10、。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 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 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 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 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

    11、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 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 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 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

    12、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 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 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 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 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 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本章重点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过程、纲领、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2、洋

    13、务运动的历史过程、历史作用、失败原因。3、戊戌维新运动历史过程、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本章提示 注意三种早期探索运动所分别代表阶级基础和性质。注意比较这些运动与日后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三章的内容)的不同。 重要考点讲一、基本概念和判断解1、金田起义:1851 年 1 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 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永安封王:1851 年 3 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后永安建 制封五王3、定都天京: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 国首都。4、天京事变: 1856 年 9 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 韦昌辉先后被杀

    14、,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5、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 会改革方案。6、资政新篇:1859 年颁布,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 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 件。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864 年失败。失败的根本 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8、洋务派及综理洋务的中央机构:奕是首领,还有曾国藩、李鸿 章、左宗棠、张之洞等。1861 年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9、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10、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 同时有抵御

    15、外国侵略的目的。11、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12、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 企业。1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 嗣同、严复等。15、“公车上书”:1895 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由各省派公 车送京赶考)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16、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 的天演

    16、论等 .17、宣传组织变法的著名“三会三报三学堂”:强学会、南学会、保 国会。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 南的湘报。广州万木草堂(康有为主持)、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任 中学总教习)。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18、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 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 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守旧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写有劝学篇是对 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20、“百日维新”: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未开始标志,1898 年 9 月 21 日

    17、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21、“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 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1)天朝田亩制度比以往历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领和要 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2)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是小农业与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 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

    18、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 想。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2、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 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 和社会条件。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2)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外在表现)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 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 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

    19、现象和封建等级制思想的的滋生 在对 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3)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 争取得胜利的重任。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 代企业。(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 建进程日益深重的情况下,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 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西方列强通过扶植洋务派,达到控制和操纵 清廷的目的。

    20、(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 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 级局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 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 对。(2)具体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 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思想上借孔子之名 “托古改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 强

    21、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而且害怕人民群众。(3)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 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 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 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1)从规模、持续时间(14

    22、年之久)、影响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历 次农民起义。(2)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加速了清 王朝的衰败过程。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 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 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 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 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

    23、鸦片贸易。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 平天国时,太平天国将士们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第五,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 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 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 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 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 增长。(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 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

    24、国 近代教育的开始。(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 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 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 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 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 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2)戊

    25、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 运动。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 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新的角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 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 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 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 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 重卫生、

    26、反跪拜等。第三章 辛亥革命本章重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成立政党、宣传与辩论、组织武装起义等) 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3、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4、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本章提示注意比较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改良的区别,理解革命是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的最好途径和手段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1、 “回收利权”运动: 20 世纪初铁路和矿山的利权是列强掠夺的重 点。中国人民开展了回收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3、 清末新政的部分内容:1901 年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始新政。主要

    27、 有: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 和巡警部;从 1906 年起废除科举考试;颁布商律等。4、“预备立宪”与“皇族内阁”: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 年 5 月成立“皇族内阁”。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6、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904 年后,华兴会(黄兴在长沙组建), 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成立。7、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及其纲领:1905 年 8 月,在东京成

    28、 立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 领,机关报为民报。8、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9、革命的思想宣传家及其代表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10、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 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 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民生主 义即”平均地权“。11、保路风潮:1911 年,反对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铁路路权给帝 国主义的运动。四川省最为激烈,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12、武昌起义:

    29、1911 年 10 月 10 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 起义的第一枪,随即全国响应,从此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13、中华民国: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改国号为中 华民国,孙中山为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的革命政权。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 宪法性质的发点。它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5、北洋军阀: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 军事政治集团。1912 年到 1928 年为其统治期。16、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 年元旦,袁世凯称洪宪皇帝。在人民的 反对声中,于 83 天后取消。17、“二次革

    30、命”:1913 年因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而起, 因战场主要在九江和南京而被称作“赣宁之役”,又称“二次革命”(相对 于辛亥革命而言)。18、护国战争:1915 年 12 月,蔡锷宣布云南独立,反对袁世凯复 辟帝制。19、孙中山护法运动的目的:要求北洋军阀统治者恢复并保护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和民国时期的国会。20、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1922 年 6 月,孙中山第二次护法 战争的失败。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 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革命党人 和中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

    31、职务。(2) 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 益(3) 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 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 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了

    3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 心。(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 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 的变化。(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 运动的高涨。3、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1) 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 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 年 7 月,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袁,南方部分 地方响应。坚持两个月后失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 命党。(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 1915 年 12 月 25

    33、 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 年 3 月 22 日,袁世凯取消帝 制。(3)发动护法运动:为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 两次发动护法运动。1917 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 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20 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 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两次护法战争均因军阀出卖而失 败。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预示 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重要考点讲解 二、论述题1、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手段 推翻满清王朝,变

    34、“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 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 象。(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在理论上解决了革命目的问题。但是,民权 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 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 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 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2、试述辛亥革

    35、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 总: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 分:辛亥革命局限性的具体表表现:(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 级,最终把政权交给了同是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 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 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辛亥革命后,有的主张解散 同盟会,有的另建党派、自立山头。“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失败的原

    36、因和经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 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 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来源:考试大-自考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本章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3、五四运动及其意义。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5、第一次国合作的形成、成果及其失败的原因 本章提示理解为什么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

    37、党。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2、战争引发一系列革命。3、亚非拉人民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4、帝国主义开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 的新秩序。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内容: 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1、是资产阶级了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

    38、主义觉悟;3、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 条件。(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 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 偏向。(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工人

    39、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 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三、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新的时代条件;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这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 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4、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二)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广泛在动员和组织和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

    40、上的准 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四、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中李大钊、陈独秀。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中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经董必武、 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历史特点 表现:1、马克思主义菱的翻译和出版;2、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3、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 特点: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 主主义划清界线。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

    4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五、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历史特点(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最早组织在上海成立。1920 年 8 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工作: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2、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 年 7 月 23 日,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 议。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特点: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 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

    42、尔什维克为榜样, 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意义: 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六、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1922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工人运动方

    43、面2、农民运动方面1924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七、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924 年 1 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二)国民革命的兴起 1、黄埔军校成立2、孙中山北上3、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4、五卅运动5、省港大罢工 八、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一)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1925 年 7 月 9 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 直接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胜利进军的原因:1、国共合作的实现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3、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

    44、(二)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 1、工人运动方面2、农民运动方面九、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一)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政变1、1926 年 5 月,蒋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2、1927 年 4 月 12 日,上海发动政变。3、1927 年 7 月 14 日,汪精卫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 剧烈分化。2、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 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

    45、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历史意义: 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 的演习。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 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本章重点 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实质和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的正义性。2、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艰辛实践和理论,“左” 倾教条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3、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意义。4、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本章提示注意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

    46、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探索 中国革命规律的理论创新精神。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1、东北易帜:张学良 1928 年 12 月 29 日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 改易旗帜“。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 2、训政纲领:1928 年颁布的规定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的文件。3、官僚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 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 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4、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 分子。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大的中间党派及其领导人:邓演达领导的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

    47、动委员会(第三党)。6、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状况:总体上附和了蒋介石政权。7、八七会议:1927 年 8 月 7 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结束 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 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8、“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9、八一南昌起义: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领导,是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揭开了土地 革命战争的序幕。10、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不同的两个特点:1927 年 9 月, 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秋收起义。特点:首次使用工农革命军旗帜和名号; 首次吸收数量众多的工农参加。11、大革命失败后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 州起义12、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 不平衡的本殖民地半封建大国。13、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


    注意事项

    本文(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重点考点总结与讲解.docx)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