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等数学》(上)教学大纲.doc

    • 资源ID:980528       资源大小:751KB        全文页数:2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等数学》(上)教学大纲.doc

    1、枣 庄 学 院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系二一年八月目 录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1高等数学(上)教学大纲1高等数学(下)教学大纲5线性代数教学大纲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14力学教学大纲18热学教学大纲26电磁学教学大纲33光学教学大纲38原子物理学教学大纲42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47力学实验教学大纲56热学实验教学大纲60电磁学实验教学大纲64光学实验教学大纲69理论力学教学大纲73电动力学教学大纲77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81量子力学教学大纲90固体物理教学大纲96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100半导体物理教学大纲102半导体集成电路教学大纲109中学教学法教学大纲114微

    2、电子学概论教学大纲12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128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34模拟电路教学大纲139数字电路教学大纲145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大纲152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大纲156电路分析教学大纲159电路分析实验教学大纲164物理学史教学大纲167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79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182激光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185半导体器件教学大纲189传感器及其应用教学大纲194MATLAB语言教学大纲202物理学专业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211教育实习教学大纲211学年论文教学大纲214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216毕业教育教学大纲220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枣 庄 学 院物理学专业本科

    3、课程教学大纲高等数学(上)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上)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510001所属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周 学 时:6学时总 学 时:84学时学分:5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物理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预备知识:高中数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以一元函数微积分学为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下)、概率统计、复变函数及后继专业课程的必备数学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探究法,练习法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函数与极限;2.一元函数微分学;3.一元函数积

    4、分学;4.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材: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参考书目: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数学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2 王绵森,马知恩. 工科数学分析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考核形式:考试编写日期:2010年8月制定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

    5、内 容学 时 安 排1函数、极限、连续142一元函数微分学263一元函数积分学264常微分方程18总 计84讲授大纲与各部分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1教学内容: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分类、初等函数的图形、简单函数关系式、极限概念及规律、函数的连续性、综合分析举例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理解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2)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的-N、-定义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对于给出求N或不作过高的要求。),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换元法则;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

    6、了解单调有界准则,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3)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阶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了解间断点的概念,并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和最大、最小值定理)。3重点、难点:重点:反函数概念,极限概念;函数连续难点:夹逼准则,间断点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1教学内容:函数的导数与微分,隐函数的求导,拉格朗日定理,极限的求解,函数图形的拐点等、综合分析举例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

    7、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双曲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会求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2)会求反函数的导数;理解罗尔(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了解柯西(Cauchy)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会用洛必达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会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和铅直渐进线);(3)了解有向弧与弧微分的概念。了解

    8、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并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了解求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和切线法。3重点、难点: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拉格朗日定理;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难点: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柯西定理;泰勒(Taylor)定理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1教学内容: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极限的求解,广义积分、定积分的近似计算法,综合分析举例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可积条件;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的积分;(2

    9、)理解变上限的积分作为其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掌握牛顿(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以及广义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了解定积分的近似计算法(矩形法、梯形法和抛物线法);(3)掌握用定积分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如面积、体积、弧长、功、引力等)的方法。3重点、难点:重点: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近似计算法;牛顿-莱布尼兹公式;难点:广义积分概念以及广义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用定积分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第四章常微分方程1教学内容:微分方程、解、阶、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

    10、等概念,齐次方程和伯努利方程,全微分方程,高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综合分析举例2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解、阶、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掌握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2)会解齐次方程和伯努利(Bernoulli)方程,了解用变量代换求方程的思想;会解全微分方程;会用降阶法解下列方程:;(3)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了解高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会求自由项形如、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会用微分方程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和物理问题。3重点、难点:重点: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11、解的结构;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难点:降阶法解方程;高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解法高等数学(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下)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510002所属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周 学 时:4学时总 学 时:68学时学分:4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物理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预备知识:高中数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以多元函数微积分学为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复变函数及后继专业课程的必备数学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探究法,练习法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

    12、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2.多元函数微分学;3.多元函数积分学;4.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材: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参考书目: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数学分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2 王绵森,马知恩. 工科数学分析

    13、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考核形式:考试编写日期:2010年8月制定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内 容学 时 安 排1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102多元函数微分学183多元函数积分学224无穷级数18总 计68讲授大纲几个部分基本要求:第一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1教学内容:行列式的描述与分类、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平面方程、直线方程、曲面方程、空间曲线方程、一般方程、综合分析举例2教学基本要求:(1)会计算二阶、三阶行列式;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掌握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掌握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

    14、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2)掌握平面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理解曲面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了解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3)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曲面的交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3重点、难点:重点:行列式、向量的运算;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求法;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难点: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曲面的交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第二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教学内容:多元函数、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偏导数和全微分、方向导数与

    15、梯度、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综合分析举例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理解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一阶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掌握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会求复合函数的二阶偏导数;会求隐函数(包括由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并会求它们的方程;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3)了解求条件极值的

    16、拉格朗日乘数法,会求解一些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3重点、难点:重点: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一阶全微分形式不变性;隐函数的偏导数;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求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难点:隐函数的偏导数;二元函数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第三章多元函数积分学1教学内容:重积分及计算方法、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格林(Green)公式、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及高斯(Guass)、斯托克斯(Stokes)公式、散度、旋度、综合分析举例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了解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

    17、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会计算两类曲线积分;(2)掌握格林(Green)公式,会使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及高斯(Guass)、斯托克斯(Stokes)公式并会计算两类曲面积分;了解散度、旋度的计算公式;(3)会用重积分、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如体积、曲面面积、弧长、质量、重心、转动惯量、引力、功等)。3重点、难点:重点: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计算两类曲面积分;散度、旋度的计算公式难点:格林公式;会用重积分、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第四章无穷级数1教学内容:无穷级数

    18、收敛、发散以及和、级数的收敛性、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幂级数收敛区间、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马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傅里叶(Fourier)级数的狄利克雷(Dirichlet)条件、综合分析举例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以及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和p-级数的收敛性;了解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会估计交错级数的截断误差;(2)了解无穷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掌握比较简单的幂级数收敛区间的求法(区间端点的收

    19、敛性可不作要求);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利用马克劳林展开式将一些简单的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3)了解幂级数在近似计算上的简单应用;了解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的狄利克雷条件,会将定义在和上的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并会将定义在上的函数展开为正弦或余弦级数。3重点、难点:重点:无穷级数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马克劳林展开式;傅里叶级数难点:级数的收敛性;马克劳林展开式;傅里叶级数;线性代数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线性代数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5

    20、10003所属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周 学 时:3学时总 学 时:48学时学 分:3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物理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线性代数课程在高等理工科院校本、专科生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同微积分一样,是高等数学中两大入门课程之一,不仅是一门非常好的数学课程,也是一门非常好的工具学科,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教学方法:启发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讲述了矩阵理论及线性代数的基本内容,主要讨论有限维线性空间的线性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

    21、学生掌握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程组求解、向量空间、行列式、特征值、相似矩阵及正定矩阵等理论及有关基本知识,并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和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习后继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同时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受到一定的训练。课程教材: 同济大学数学系编.线性代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参考书目:1 同济大学数学系编.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 李 W.约翰逊 著, 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 (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考核形式:考试 编写日期:2010年8月制定课程内容及学时分

    22、配(含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讲述了矩阵理论及线性代数的基本内容,主要讨论有限维线性空间的线性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程组求解、向量空间、行列式、特征值、相似矩阵及正定矩阵等理论及有关基本知识,并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和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习后继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同时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受到一定的训练。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章节内 容学时第一章行列式8第二章矩阵及其运算8第三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10第四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10第五章相似矩阵及二次型12合计48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23、第一章行列式1教学内容:逆序数;n阶行列式;行列式按行(列)展开。2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排列的逆序数与n阶行列式的定义;(2)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的方法;(3)会计算简单的n阶行列式。3重点、难点:重点:n阶行列式的定义。难点: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计算n阶行列式。第二章 矩阵1教学内容:矩阵;矩阵的运算规则;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秩。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及其运算规则;(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掌握可逆矩阵的

    24、性质;(4)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利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的方法;(5)了解矩阵等价的概念;(6)理解矩阵秩的概念并掌握其求法。3重点、难点:重点:矩阵的概念: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逆矩阵的概念及可逆矩阵的性质,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及其运算规则,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利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矩阵秩的概念及其其求法。难点:分块矩阵与运算,逆矩阵的概念及可逆矩阵的性质,求逆矩阵方法,利用分块矩阵求逆。第三章 n维向量与向量空间1教学内容:矩阵;矩阵的运算规则;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秩。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n维向量概念;(2)理解向量组的线性组合、线性

    25、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定方法;(3)了解向量组极大的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极大的线性无关组及秩;(4)了解n维向量空间、线性子空间、基底、维数、坐标等概念;(5)了解基变换公式和坐标变换公式,会求过渡矩阵;3重点、难点:重点:n维向量概念向量组的线性组合、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n维向量空间、线性子空间、基底、维数、坐标等概念,极大的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定方法。难点: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定方法,基变换公式和坐标变换公式,过渡矩阵。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1教学内容:矩

    26、阵;矩阵的运算规则;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秩。2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克莱姆(Cramer)法则;(2)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概念;(4)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5)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通解的方法。3重点、难点:重点: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概念,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用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通解。难点: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第五章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教学内容:矩阵;矩阵的运

    27、算规则;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秩。2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会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3)了解矩阵对角化的充要条件和对角化的方法;(4)会求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形矩阵。3重点、难点:重点: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难点: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对角化的充要条件和对角化的方法,求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形矩阵。第六章 实二次型1教学内容:矩阵;矩阵的运算规则;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秩。2教学基本要求:(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二次型的秩的概念;(2)了解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3)了解实

    28、二次型的标准形式及其求法;(4)了解惯性定理(对定理的证明不作为要求)和实二次型的规范形;(5)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及它们的判别法。3重点、难点:重点: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二次型的秩的概念。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及它们的判别法难点:实二次型的标准形式及其求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英文名称: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510004所属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周 学 时:3学时总 学 时:48学时学 分:3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物理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29、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基础课,为重要的数学分支之一。其应用已普及经济、科技、教育、管理等方面,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必备数学基础。现已成为高等理工科院校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启发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且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材: 丁正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目:盛骤,谢式千,潘承毅.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1年.考核形式:考试 编写日

    30、期:2010年8月制定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内 容学 时 安 排1随机事件与概率8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63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9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65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36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57参数估计78假设检验4总 计:48(一)随机事件与概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2. 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3. 理解概率的古典定义,会计算简单的古典概率。4. 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5.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及概率加法定理。6.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乘法定理,理解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Bayes)公式,并学会运算和计算。7.

    31、 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掌握(Bernoulli)概型和二项概率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概率、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概念;逆事件概率计算公式;加法公式;乘法公式; 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及概率函数(分布律)的概念和性质、连续型随机变量及概率密度的概念和性质。2. 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会利用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3. 掌握二项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与指数分布。4. 会根据自变量的概率分布求简单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教学重点与难点: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的求法;二

    32、项分布与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函数(分布律)、理解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密度的概念和性质,并会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2. 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及条件分布。3. 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概念。4. 会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函数(和、差、商、最大值、最小值)的分布。教学重点与难点:联合分布与边缘分布的概念及其联系;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的求法;随机变量独立性; 二维均匀分布和二维正态分布。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 理解随机变量数学期望与方差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

    33、质与计算。2. 会计算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3. 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了解均匀分布与指数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4. 了解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及其性质与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数学期望、方差的概念及计算及几个常用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切比雪夫大数定律和贝努利大数定律。2.了解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棣莫弗(Demoiver)拉普拉斯(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3.了解棣莫弗(Demoiver)-拉普拉斯(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教学重点与难点:切比雪夫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中心极限定理。(六)数理

    34、统计的基本概念1.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2.了解直方图的作法。3. 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概念,掌握根据数据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方法。4.了解分布、t分布、F分布的定义,并会查表计算分位数。5.了解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抽样分布、如正态总体样本产生的标准正态分布、分布、t分布、F分布等。教学重点与难点总体、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 几个常用统计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分布、t分布、F分布的定义; 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及方差的分布。(七)参数估计1.理解点估计的概念,了解矩估计法(一阶、二阶)与极大似然估计法。2.了解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3.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掌

    35、握区间估计的计算步骤,会求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置信区间,会求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与方差比的置信区间。教学重点与难点:点估计及区间估计概念;矩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法;(八)假设检验1.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了解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2.了解单个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3.了解总体分布假设的检验法,会应用该方法进行分布拟合优度检验。教学重点与难点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一个正态总体的期望与方差的假设检验。双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力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力学英文名称:Mechanic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510005所属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周

    36、 学 时:4学时总 学 时:56学时学 分:3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 物理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物理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力学是后继课程热学、电磁学、光学的基础,一个力学学得较好的学生在后继课程的学习中通常比较顺利、轻松。正如伯克利物理教程中所说:“一个学生如果清楚地理解了力学史阐述的基本物理内容,即使他还不能在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自如,他也已经克服了学习物理的大部分真正困难了。”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力学课的学习,认真掌握好力学的概念、规律以及研究力学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并且通过力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逻辑

    37、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启发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具体地说,从主观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内容上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力学基础理论知识;从方法上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从能力上使学生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力学问题。培养学生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工作打下基础。课程教材:漆安慎,杜婵英.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目:1赵凯华等.力学(新

    38、概念物理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2漆安慎,杜婵英.力学基础学习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3梁绍荣,刘昌年等.普通物理学.(第一分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考核形式:考试 编写日期:2010年8月制定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设计和有限字长效应、DSP器件的一般结构特征、软件体系、编程方法、基本的开发调试方法,以及常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DSP实现等几部分。通过讲课、练习和实验,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最终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 学 内 容讲授第

    39、一章 物理学和力学2第二章 质点运动学5第三章 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律5第四章 动能和势能5第五章 角动量关于对称性5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2第七章 刚体力学10第八章 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4第九章 振动6第十章 波动和声6第十一章 流体力学6合计:56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物理学和力学 第一节 发展着的物理学 第二节 物理学科的特点 第三节 时间和长度的计量 第四节 单位制和量纲 第五节 数量级估计第六节 参考系 坐标系与时间坐标轴说明和要求: 1.了解物理学的发展简史,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最新定义。 .掌握物理学中的7个基本单位及其国际制单位,理解量纲表达式。.掌

    40、握参考系和坐标系的合理选择,了解数量级估计在物理学中的实际应用。第二章 质点运动学 第一节 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第二节 速度和加速度 第三节 质点的直线运动 第四节 平面直角坐标系 抛体运动 第五节 自然坐标系 切向和法向加速度 *第六节 极坐标系 径向与横向速度第七节 伽利略变换说明和要求: 1.熟练掌握质点的运动学方程,速度和加速度,明确其物理含义,深刻理解速度,加速度的瞬时性,矢量性和相对性。 .掌握物体不同运动方式下参考系、坐标系的选择,以及位矢、速度、加速度在相应坐标系下的表达形式。. 了解不同参考系下运动描述间关系的伽利略变换。重点:质点运动规律的描述难点:运动方程和运动量间的关系第

    41、三章 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参考系 第二节 惯性质量 动量和动量守恒律 第三节 牛顿运动定律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第四节 主动力和被动力 第五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六节 非惯性系中的力学 第七节 用冲量表述的动量定理 第八节 质点系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理第九节 经典力学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常见形式说明和要求: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参考系和惯性质量。 .熟练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及其守恒条件,初步掌握质点系的质心运动定理。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并能熟练地运用隔离分析法解决有关力学问题。 .掌握真实力、理解惯性力。. 掌握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的基本思路,学会

    42、以高等数学为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重点:质点动力学规律的描述;动量守恒定律难点:动力学方程和运动量间的关系第四章 动能和势能 第一节 能量 第二节 力的元功 第三节 质点和质点系动能定理 第四节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势能 第五节 功能原理与机械能守恒律 第六节 对心碰撞 第七节 非对心碰撞*第八节 质心参考系的运用说明和要求: 1.理解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运动中能的两种表达形式。 .掌握功的定义及计算变力做功的基本方法。 .能正确区分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及其机械能守恒律,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动力学问题。. 能运用动量守恒律和机械能守恒律解决正碰和斜碰问题。重点:动能;功能

    43、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难点: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第五章 角动量、关于对称性 第一节 质点的角动量 第二节 质点系的角动量及其守恒律 *第三节 质点系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 *第四节 对称性与守恒律第五节 经典动力学的适用范围。说明和要求: 1.会计算力对点的角动量和力对轴角动量,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对固定点的角动量定理和和角动量守恒律。 .了解对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理。.了解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了解力学中对称性和守恒律之间关系。重点:角动量和角动量定理难点: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对称性与守恒律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第一节 开普勒定律 第二节 万有引力 引力

    44、质量与惯性质量 第三节 引力势能*第四节 潮汐说明和要求: 1.了解万有引力定理的建立过程。 2.理解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的区别和联系。3.掌握万有引力势能的计算,理解地球自转对重量的影响。重点:万有引力定律难点: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引力势能第七章 刚体力学 第一节 刚体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刚体的动量 质心运动定理 第三节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 转动惯量 第四节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第五节 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 第六节 刚体的平衡*第七节 自转与旋进说明和要求: 1.了解刚体运动的描述,掌握角速度的概念。 2.会计算刚体的质心,掌握刚体的动量和质心运动定理。 3.熟练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和动能定理,掌握转动惯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初步掌握解决刚体平面平行运动问题的动力学方法。5.掌握刚体的平衡,了解刚体的旋进与自旋。重点:定


    注意事项

    本文(《高等数学》(上)教学大纲.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