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幼儿卫生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方案a href=一、课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在健康领域提出了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我园地处农村,由于农村的一些陋习,家长的卫生意识较差,孩子长期受到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据调查,我园一百多位孩子的家长,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的只占5%,具有高中文化的占20%,其余家长都是初中以下,甚至有15%的
2、家长是文盲。这在客观上造成不少孩子入园时卫生习惯较差,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村中有的家长卫生意识较差,他们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他们对幼儿教育中卫生教育不以为然,这给幼教卫生习惯的培养带来阻力。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的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感染疾病,更应注意讲究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仅可预防疾病,更有助于保障幼儿健康发展。国民素质中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道德面貌。孩童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个时期进行培养,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惯容易养成,而且牢固,影响终生。二、课题的界定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是指幼儿身体整洁的习
3、惯、良好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睡眠习惯、垃圾入桶的习惯、游戏中的卫生习惯。农村幼儿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是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不卫生习惯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保教措施。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探索“农村幼儿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方法、途径。2、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3、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办园质量。4、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2、幼儿心理学、幼儿生理学3、幼儿卫生学、学前教育学等幼教专著五、课题研究的内容1、我园幼儿不良卫
4、生习惯的成因分析2、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与途径:A、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良好卫生习惯。B、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C、在家园合作中探索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D、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3、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六、课题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提高我园的办学质量。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发放家长问卷、家访、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我园幼儿日常卫生习惯表现,调查分析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2)文献研究法学习先进理论,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提高参与课题研究参与教师的理论水平,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持。(3)行动研究
5、法法边实践边研究。(4)经验总结法八、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月(1)向区教育局教科中心申报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管理办法。(2)认真收集学习相关书籍与理论。(3)课题组人员分工,商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界定课题研究范围,确定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实验前幼儿自然信息采集,汇编成册。2、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1年6月第一轮(2010年2月2010年5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家长问卷:了解孩子在家的卫生习惯了解家长对幼儿卫生习惯培养的教育观念,再结合教师日常观察,对幼儿卫生习惯进行前测,
6、建立档案;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轮(2010年6月2010年9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及教育教学活动,再对幼儿卫生习惯进行后测,掌握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可行性方法;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第三轮(2010年10月2011年6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探讨出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最佳方法;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3、总结与结题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2月(1)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并形成中期研究成果。(2)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3)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接受上级科研机构的结题鉴定九、成果呈现形式案例研究报告、论文、结题报告、教学案例集、优秀活动设计、活动图片、照片集、幼儿卫生习惯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十、经费园部充分重视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园为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每年提供五百元以上研究资金,同时努力去镇中心校和镇政府为课题研究争取研究经费。十一、课题组成员组 长:王春梅组 员:赵玉颖、周环环、马元华、汴清芝、黄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