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 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施工合同。1.1.2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1.1.3 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施工图设计(2006年12月)。1.1.4 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及工程施工定额。1.1.5 业主及监理有关文件要求。1.1.6 我集团公司现有技术装备、队伍实力以及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经验。1.1.7 可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和现代施工管理办法。1.1.8 现场勘察调查资料。1.1.9 初步拟投入本项目工程的人
2、、物、机、材、技和资金等资源,以及本地可利用的资源。1.2 编制原则1.2.1 严格遵循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的要求。1.2.2 严格执行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1.2.3 坚持先进性、科学性、经济合理性与实际情况相结合。1.2.4 认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1.2.5 严格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施工方案、方法、计划安排中资源(劳力、材料、机电、资金)的优化配置,以及全过程的施工管理中反馈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目标和效果。1.3编制范围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起讫里程为:YK44+820YK46+844,全
3、长2.024km(左线为ZK44+838.030ZK46+887.860,全长2.04983 km)。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本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的一段,起点为佛山市三水区(接广三高速公路),经四会、广宁、怀集往西直通广西贺州市。我12合同段起讫里程为YK44+820YK46+844,合同段长度2.024Km(左线为ZK44+838.030ZK46+887.860,全长2.04983 km)。施工地点位于四会市石狗镇境内。2.2平面及纵断面1.本合同段左右线前段位于直线(分别为852.568m和864.199m),后段位于右偏圆曲线上(分别为: 1197.262m
4、 R=2550m,1159.801m R=2900m)。2.线路纵断面左右线前段:自起点至2#隧道进口前方为下坡(分别为-0.85%和0.74567%),后段即2#隧道为上坡(左右线均为+0.5%)。路基最大填挖高度为11m和27m;1#隧道左右线通过浅埋段仅为511m。2.3主要工程结构物及数量(见图2.1)1.本合同段构筑物以隧道为主,共2座(2744单洞延米,占管区全长67%);2.分离式立交1座(18+32+20m,全长276.06m);3.盖板涵1道(1-2m L=113.17m),通道3道(1-6m L=27m和26.75m;1-4m L=106.55m)。4.路基共分两大段,计1
5、201单线米;土石挖方19.1万方,填方18.3万方。其中有深挖方(H=27m W-83978m3 ),高边坡(高40m)一处;软基处理(砂桩)一段(216单线米)。5.本段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3.1和3.2。工程分布及管区划分图(2.1)2.4自然条件2.4.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所处地貌属构造剥蚀重丘地貌,山丘叠起,较为连续,路线跨越沟谷或横切山丘,自然坡度较陡,峰顶多呈锥状,基岩埋深浅,低凹沟谷基岩裸露,边坡切割较深,相对高度一般超过150m。山上植被较为发育,多以灌木为主,谷地为农田、果林。2.4.2地质及水文地质本段线路位于华南褶皱系粤中坳陷和粤西隆起的交接部位,区内的构造变形强烈,处于吴
6、川-四会深大断裂带的北段中部,区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主要有北东向春水断裂带和石狗断裂带。区段岩层结构:山坡上覆残坡积亚粘土,厚度不大,下卧基岩为千枚岩、石灰粉砂岩夹碳质页岩和煤层,岩质较软,裂隙发育,片理化明显,均与断层接触。丘陵间洼地内,有软弱性淤泥质土层,最深厚度达6.5m。区段内不良地质主要有软土、断裂破碎带和煤系地层。区段内岩层构造内有裂隙渗水或涌水,雨季可能于断裂带和浅埋段有突水发生。地表低洼处均有泉水小溪流,两条山谷汇水较大,区域内有绥江(距1#隧道入口较近)通过。隧道涌水量预测:右线单洞最大涌水量为3140m3/d;左线单洞最大涌水量为2825 m3/d。2.4.3气象及气候本区
7、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2,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2.2,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8.5;区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832mm,多集中在49月。夏秋两季常有强热带风暴侵袭,是本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第三章 工期及工程总量3.1工期本合同段合同工期为22个月。初拟为:2007年3月20日开工,2009年1月19日竣工交付(以正式开工令为准)。3.2主要工程数量3.2.1主要(形象)工程数量(见表3.1)3.2.2主要(实物)工程数量(见表3.2)二广高速公路怀三段第12合同段主 要 (形象) 工 程 数 量 表 表3.1 序号工 程 项 目单 位数 量附 注1隧道分
8、离式双洞米/座1372/2大崛坑1# :1003.5大崛坑2# :368.52其中:明 洞单洞米/段96/9大崛坑1# :71/6大崛坑2# :25/33洞 门座44横通道处 3大崛坑2# 未设5路基总长度/总方量单线米/m31201/3738936其中:挖方(路堑)单线米/m3567/1911877 填方(路堤)单线米/m3534/1827068 砂 桩单线延米2169排水护坡排水沟m/类别4228/810 边坡护砌/类别42252/611桥长度(孔-跨)/座双线米/座76.06(18+32+20)/112涵长度/座延米/座273.47/31座分离,两座连通第四章 施工条件4.1现有水源及排
9、水本段1#隧道进口距绥江较近,沿线地下水埋深较浅,小泉溪流较多,水质纯净,可满足生活及生产用水需要。4.2既有交通道路本合同段内有S263省道从1#隧道出口附近通过,1#隧道入口及周边分布有乡镇道路,对外交通条件较为方便,但1#隧道出口左洞和2#隧道进口均无道路。4.3现有电源沿线附近有当地供电电网分布,其中在1#入口及2#入口附近有10KV高压线经过,工程用电可就近接入。4.4现有地材料源根据现场调查,本地砂石料源较少,分布较远:白云岗石场,运距为42km;振兴石场,运距为15km;六村石场,运距为31km;沙头沙场,运距为15km。4.5现有生活人文环境本段除在1#隧道进口有小村庄(凤村)
10、外,其余沿线均无村庄和任何生活及医疗设施。工地只能自建住房和医务设施,生活供应渠道需从远离工地20多公里的四会市采购。第五章 工程施工初析5.1工程及施工特点5.1.1管区短,工程项目俱全,路基土石方和桥涵量小施工特点:1、项目多、施工管理跨度大,覆盖面大;2、路基、桥涵施工劳务和机运投入周期短,相对成本较高。5.1.2隧道为主,长短洞各二,左右洞长度差较大,洞口相错较远,其中:四个洞口左右分别纵向相错170m和120m,横向相距50m,并左右间有高山相隔。施工特点:1、隧道施工周期长,且有其连续不间断性、紧迫性和不可预见性,投入大,对施工队伍的素质和管理要求高;2、洞口错位甚大,其洞口机械设
11、备、供电、供水、供风等设施、临房和便道以及用地,不能左右线两洞口共用,无疑多增加大临设置点和加大投入。5.1.3地形起伏较大;地质较差、多变:隧道岩质软而破碎,裂隙发育,有断裂构造和煤夹层分布,并有浅埋段;路堤多位于软土带。全段可变自然因素较多、较大和复杂。施工特点:1、施工中特殊处理项目和手段增多,相应设备增加;2、自然因素的多变和不测,相应影响施工进度,还需加大预测和应急处理的投入;3、桥位软基处理影响桥工期安排,有待处理。4、加强对安全和质量的管理力度、幅度和前瞻性;5、做好施工技术预案和机材的预备;6、及时请业主、设计和监理现场确认,快速处理。 5.1.4大崛坑2#隧道出口洞门位于陡峭
12、山腰,下临深水小河,紧接13合同段大桥。施工特点:1、洞口无场地,过河无桥,陡坡无法修路;2、洞口施工与大桥施工须共同安排,做好协调,搞好安全防护。 5.1.5石质路基深挖,紧邻桥梁,超高边坡达40m,护坡自上而下铺砌。施工特点:1、拉开路桥工序,先路后桥(地面以上部分),做好挖石爆破防护;2、高坡自上而下护砌,做好边坡控制测量和运料备料,做好上下作业安全防范。5.2 工程重点 5.2.1 大崛坑1#隧道为首位重点工程(1)隧道长,跨度大,难度大,工程量大,控制全段工期;(2)地质差,复杂多变,直接影响施工进度;(3)有断层、煤夹层(可能有瓦斯)、浅埋(5m)和偏压等施工段,施工难度大,此乃是
13、重中之重。5.2.2大崛山2#隧道为其次重点工程(1)地质差、复杂多变,有煤夹层(可能潜伏瓦斯),支护和防瓦斯是重点;(2)左右线出口洞门位于陡峭坡腰,下临小河,紧接大桥,施工难度大,是该隧道的重中之重;5.2.3路桥涵软基处理为一般重点工程(1)软基处理(砂桩)216单线延米,跨路桥涵,施工周期和预压期长,且制约前后路基土石方调配和分离立交桥及一座长涵的施工;(2)桥涵处的软基处理和预压难度大;(3)地势低洼,受雨季施工影响。5.2.4深挖路堑和高边坡的自上而下的护砌为一般重点工程(1)属于一项新的工法设计,高边坡控制测量定位、施工准确到位是其重中之重;(2)运料困难,备料无场地;(3)石质
14、路堑开挖爆破将波及施工安全和护砌的后期质量。5.2.5对策以上工程重点的对策,详见本文后述相关章节。5.3 工程难点和对策详见“表5.1”。表5.1第六章 总体施工方案6.1施工总体目标6.1.1工期提前 一个月 实施21个月开工:2007年3月20日(以业主要求开工日期);完工:2008年12月19日。6.1.2全面创优创省部级优质工程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综合优良率达90%。6.1.3安全无重大伤亡事故杜绝因施工作业、机械故障、交通运输、生活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故和人员重大伤亡事故,轻伤在5以下。6.1.4文明施工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达到四满意:监理满意、业主放心,当地政府人民
15、称赞,本单位上级机关年年评为优秀的项目部和标准化工地。6.1.5经济技术效益双盈隧道施工技术有新的突破,总体施工进程中:方案优化、组织完善、合理计控、施工完美,创造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6.2施工总体策略6.2.1 大临工程,赶早抢先,全面展开,主体赶前。6.2.2 突出重点,主攻两隧,早进稳打,决胜攻坚。6.2.3 段短项多,主次先后,抓好转换,有序生产。6.2.4 精心组织,保重抓难,创优争先,工期提前。6.2.5 技管先行,凡事预案,浅埋断层,力克难关。6.2.6 隧软岩碎,陡坡高险,预防瓦斯,策重安全。6.2.7 工序质控,层层把关,完善检测,全面质管。6.2.8 优化配置,机优物全,供
16、需控耗,精打细算。6.2.9 文明施工,文明建家,工中工后,环保典范。6.3总体施工程序6.3.1 程序安排的原则1、按工程量大小、相互衔接需求和干扰,安排分项工程的先后开工完工期以及搭接和连续的顺序;2、以工程量最大、相对难度最大及制约因素较多且控制全段工期之分项工程,作为关键工序,而第次展开其它分项工程施工程序的相应安排;3、注重分项分段工程间供需平衡的(程序)衔接;4、充分考虑分项工程间衔接的合理性和最佳效益。5、把握分项工程间先后施工安全和相互创造施工条件的衔接。6、以优化资源配置而调整分项工程间的程序安排。7、尽量减少雨季中不利施工的分项工程的安排;8、在满足上述条件下,尽可能展开平
17、行施工;6.3.2 总体施工程序的安排全线工程分五个时间段依序展开和相继施工。详见图6.1。6.3.2.1 大临工程抢早赶先全段、全面、同步加速施工,为主体工程赶前开工创造条件。1、一个半月内全面完建大临工程;2、重点抓早抓好大崛坑1#隧道左右线进口和右线出口及大崛坑2#隧道等三处的大临工程和供电及征租地等前期工作;3、大崛坑2#隧道出口大临工程缓后。6.3.2.2首期开工主体工程:1、隧道三个洞口段(1)大崛坑1#隧道左线进口和右线出口;(2)大崛坑2#隧道左线进口;2、路基软基处理和土石方: (1) 软基砂桩:ZK46+318ZK46+413、YK46+224YK46+390段;(2)土石
18、方开挖及填筑三个挖方段、一个填方段:三个洞口段路基开挖:大崛坑1#右线进口和左线出口路堑-可为弃方;以及大崛坑2#隧道右线进口路堑填于相邻段路基。区间路基段:ZK44+950ZK45+000段挖方-开通洞外出碴通道; ZK46+220ZK46+255段挖方-为桥创造条件施工; YK46+410YK46+545段填方-为2#左洞进口拓宽场地;3、通道1座:YK45+069.5(ZK45+055) 1-4m通道1座;4、排水系统:截水沟-隧道洞口及路堑部位;改沟。6.3.2.3后续主体工程1、隧道-三个洞段:总体施工程序图(6.1)(1)大崛坑1#隧道右线进口和左线出口;(2)大崛坑2#隧道右线进
19、口。2、五村分离立交桥-先左后右;3、盖板涵2座:(1)YK44+890及ZK44+920 1-6m通道1座。(2)YK46+390及ZK46+413 1-2m盖板涵1座.4、路基土石方:(1)第2期-2段YK44+820YK45+120-挖填方;ZK45+000ZK45+100-填方(利用隧道出碴)。(2)第3期-5段ZK44+838.3ZK44+950挖填方;ZK46+120ZK46+220-挖方;ZK46+326ZK46+430(软土段)-填方;YK46+202YK46+240(台后段)-填方;YK46+312YK46+410(软土段)-填方;5、排水系统及边坡防护-上述路基挖填方地段6
20、.3.2.4后期附属工程(详见图6.1)1、路基部分排水系统;2、隧道路面和装修;3、五村分离立交桥面系。6.4总体综合性施工方案6.4.1 把握前后施工程序衔接,为控制工期的分项工程赶早创造开工和施工条件1、大崛坑1#右线进口及左线出口和大崛坑2#右线进口的路基开挖须前期开工,为三洞尽快开工打开通道.2、将ZK46+120ZK46+255路堑的前方端(邻接五村分离左线桥三水桥台)首期开挖,为该桥施工创造条件.3、涵洞和软基处理首期开工为路基填方创造条件。6.4.2全段以隧道施工为主,其贯穿整个工期始终,总体运作方案为:1、大崛坑1#左右线两隧道进出口双向对口同步施工,考虑到断层和浅埋段的施工
21、难度和相关工作量,其施工段划分为:(1)左线进出口段各为448m和507m;(2)右线进出口段各为526m和526m ;2、大崛坑2#左右线隧道先期由进口单向施工,待距出口端1020m左右,其出口两洞口再向内掘进:(1)此方案基于隧道短,且出口即为河流,无施工场地,并受紧邻大桥施工制约;(2)出口以打管棚支护洞口仰坡和洞门的施工为主;(3)出口以内燃压风机和发电机为动力;(4)出口施工方案见第九章。3、1#隧道是全段重中之重,两洞各有两道断层,而其中右洞进口另为18m偏压明洞,左右洞中部还有破碎的浅埋段,须强化对此重点地段的管理力度,周密预案,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6.4.3 优化总体布局
22、,减少临时便道的修建量和施工物流量的运距1、凡物流量较大的,弃土场和砼拌和站均设于既有路旁;2、弃土场设于与路堑和隧道口最佳短边汇合点上;3、大崛坑2#进口临时便道与弃土场和省道连成一线;4、砼拌和站与各隧道口及省道和运碴便道结合一线。6.4.4 路基挖填方及隧道开挖方统一平衡、合理经济调配1、路基填方段受软基处理和涵洞施工的影响,初期路基挖方只能弃方,以求为洞口开辟场地和边坡(自上而下)护砌尽早创造条件。2、路隧总挖方量远远大于填方量,在统筹考虑工序衔接、最佳运距和工期等情况后,故安排:(1)1#隧道进口外路堤以1#隧道出碴为主填筑;邻近路堑移挖作填为辅;(2)2#隧道进口外路堤段的填料以2
23、#隧道出碴为主,后期路堤升高后,可调五村桥三水台后挖方,加速此段路基的填筑.(3)其余路堑和隧道挖方均予弃之.3、分散、就近布设弃土场。6.4.5 砼集中生产供运1、于1#隧道(右线)出口、S263省道右侧建一砼拌和站;2、有利于控制质量,合理、经济使用机械、劳务和地材;3、设砼调度中心,统一调配、协调砼的供应。6.4.6 试验、检测和监测统一管理和运作1、以试验室和测量队为主体,由总工挂帅,强化监测、试验和量测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控管理体系和执行力度。2、全面实施对土工、材料、砼、砂浆、构筑物、自然体和对隧道、高边坡、路桥涵软基处理、桩基等相关项目的监控和检测。6.4.7 软基处理时间跨度大
24、,严重制约桥涵施工,须做好后期突击桥涵工程的相关工作1、软基处理前后14个月(砂桩2个月+施工加压填土6个月+预压观测6个月),则桥涵本段开工日向后推迟15个月,其施工工期相当紧张(以致难以安排和实现)。2、除桩基群间隔平行作业外,左右墩柱和梁可分别平行施工,这样需加一倍的投入(墩梁模板和支架等),以策缩短工期。第七章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7.1计划编制依据1、我部拟确定的总工期-21个月。2、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施工合同。3、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4、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施工图设计(2006年12月)。5、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设计、施
25、工规范及公路工程施工定额。6、我集团公司现有技术装备、队伍实力以及承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7、可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和现代施工管理办法。8、现场勘察调查资料。9、初步拟定的总体施工程序、总体施工运作方案、施工方法和相应的投入施工力量和资源配置。10、业主及监理有关要求。7.2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详见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图7.1)。7.3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详见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图7.2、7.3)。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1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2第八章 总体施工部署和组织8.1施工
26、管区划分及施工队伍部署施工管区划分及施工队伍部署详见施工任务划分情况一览表(表8.1)、工程分布管区划分图(图2.1)。 施工管区划分和劳务安排一览表 表8.1序号施工队名称配备人数所 承 担 任 务1路基施工队60全线路基土石方工程(填方:18.3万m3挖方:19.1万m3)及边坡防护和排水工程2砂桩施工队30ZK46+318ZK46+413、YK46+224255、YK46+300YK46+390段软基砂桩及砂垫层等(砂桩:36546m,砂垫层:5052m3)3桥梁施工队60五村分离式立交一座(76.06m),包括桥梁的基础、下部及上部结构。4隧道施工一队150大崛坑1#隧道左线进口段(Z
27、K45+105ZK45+553)单洞长448m的施工;大崛坑1#隧道右线进口段(YK45+150YK45+676)单洞长526m的施工。5隧道施工二队150大崛坑1#隧道左线出口段(ZK45+553ZK46+060)单洞长507m的施工;大崛坑1#隧道右线出口段(YK45+676YK46+202)单洞长526m的施工。6隧道施工三队150大崛坑2#隧道左线(ZK46+436ZK46+881)单洞长445m的施工;大崛坑2#隧道右线(YK46+550YK46+842)单洞长292m的施工。7混凝土拌和站40全段混凝土(142370m3)拌合、运送及便道维修8涵洞施工队60涵洞(1座113.67m
28、)、通道(3座,27m+26.75m+106. 55m)9合计(人数)7008.2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大临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8.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8.1)8.2.1施工便道及便桥本合同段以S263省道为主脉,改造原有道路或新修便道使本合同段便道全线贯通。改造拓宽原有从S263省道经凤村通向本合同段起点的施工便道,然后沿左线新建便道通往大掘坑1#隧道入口;分别从S263省道(约SK201+360处)新修便道通往大掘坑1#隧道左右线出口、2#隧道入口;改造拓宽原有从S263省道通往2#隧道终点的道路,并在河涌上修建临时便桥(缓后修建)通往2#隧道出口。本合同段共计改造及
29、新修便道约3Km。便道宽为4.5m,采用25cm厚山皮土作为基层,15cm厚泥结碎石为面层,设2%排水坡,两侧配有完善的临时排水设施;便道每300m设一处会车道。施工期间,定期维护本合同段内的所有施工便道,确保道路畅通;并在与S263省道交叉处设醒目的警示标志,以保证行车安全。8.2.2项目部及实验室项目部驻地在S263省道(SK201+700)右侧设置,位于本合同段中间位置,临近大崛坑1#隧道出口和大崛坑2#隧道进口,便于调度指挥。办公和生活用房采取新建活动板房的方式解决,占地面积为1500m2,其中会议室为60m2。施工队驻地分别邻近各主要施工项目就近布置,生活用房采用自建新房的方式。实验
30、室紧邻项目部设置,面积为200m2,满足业主及监理要求。8.2.3施工用电根据现场调查,在1#隧道进口左侧及2#隧道进口处有10KV高压电网通过,由此电网分别架线引接下列各施工点的变压器:在1#隧道进口处设置200KVA、400KVA、500KVA变压器各一台;在1#隧道出口处设置500KVA变压器各两台;在拌和站设置一台315KVA变压器;在2#隧道进口处设置250KVA两台、500KVA变压器一台,全线共需架设高压电力线路1800m。同时分别配置250KW、120kw、50kw的发电机,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备用电源。8.2.4拌和站在S263省道(SK201+100)左侧设置两座生产能力为50
31、m3/h(JS1000)的混凝土拌合站,集中供应全线砼。8.2.5生产及生活用水施工生产及生活用水分别在1#隧道入出口、2#隧道入口和拌和站及项目部(试验室)六处分别打机井取水,并在1#入出口、2#入口四处山顶设置高位水池(75m3/座),D80无缝钢管分别将水引入隧道,以供隧道施工用水。8.2.6弃土场本合同段共设置三处弃土场,均暂按设计提供位置设置,现场根据征地情况进行调整。8.2.7炸药库及雷管库在1#隧道入口处右侧300m处及及2#隧道入口处右侧350m处设置两处炸药库及雷管库,炸药库面积为100m2/处;雷管库距炸药库为100m,面积为40 m2/处。8.3施工组织及资源配置8.3.
32、1劳务计划安排详见劳动力月需量计划直方图(图8.2)。8.3.2机械配备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表8.2)。8.3.3测量、试验、质检、监测仪器设备配置详见主要测量、试验、质检、监测仪器设备表(表8.3)。8.3.4主要工程材料需供1、主材(钢筋、水泥等)由业主统一供应。2、地材和一般结构用材项目部统一购置供应。3、主要工程材料需用量计划见表8.4。8.3.5砼生产及供需数量1、全段砼由混凝土拌和站统一生产、统一供运。2、由调度室统一调配。全段有10个需供应砼作业点。3、砼月供需量直方图(见图8.3)。8.3.6供电详见施工用电月需用量直方图(图8.4)。8.3.7资金使用计划详见资金使用
33、计划直方图(图8.5)。8.4项目组织机构及其管理制度详见图8.6及表8.5。劳动力分布直方图8.2砼月需用量直方图8.3施工用电直方图8.4资金使用计划直方图8.5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 杜书桥常务副经理胡继春项目副经理 王 勇项目总工李江华安 全 长 张树林总会计师 刘坤华质 检 部 宋世兴 物资设备部 莫国良合 约 部 彭智明安 监 部 张树林财 务 部 刘坤华量测监控中心 徐 青 试 验 室 李 勇征迁环保部 蔡湘林综合办公室 刘坤华 工 程 部 邹 霖医务中心 胡青松 隧道施工一队 方规国 隧道施工二队 曹德兴 隧道施工三队 陈士
34、彪路基施工队 李大柯 桥梁施工队 叶建军涵洞施工队 曾春雪软基施工队 孙卫东混凝土拌和站 谢喜年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第1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图8.6)表8.5管理制度架构图第九章 大崛坑1#隧道工程9.1 工程概况9.1.1 起讫里程1、左洞ZK45+105ZK46+060,全长955m。2、右洞YK45+150YK46+202,全长1052m。9.1.2线路平面1、左洞:从入口至出口 直线段585.6m,曲线(右弯R2550)369.4m。2、右洞:从入口至出口 直线段534.2m,曲线(右弯R2900)517.8m。9.1.3线路纵断面(见图9.1.1-1)1、左洞:全洞位于
35、-0.85%下坡段。入口处只有少许挖方(611m3);出口处为60m长的路堑(挖土石6875m3)。2、右洞:全洞位于-0.74567%下坡段。入口处为22m半路堑(挖土石2890m3);出口处为35m路堤(填5257m3),紧邻桥台。9.1.4地形地貌(见图9.1.1-1)隧址区地貌属丘陵类型,隧道近东西向西穿越两座山岭,自然坡度较陡,隧道中部低凹沟谷基岩裸露,地面标高低,左右洞分别有一浅埋段(ZK45+560,埋深1.863m;YK45+550,埋深7.407m)。9.1.5地质及水文地质(见图9.1.1-1)隧道区位于吴川-四会深大断裂带之石狗大断裂带的中段,左右洞各有2条断裂带通过(分
36、布于左洞ZK45+308ZK45+340和ZK45+540ZK45+580;右洞YK45+302YK45+328和YK45+530YK45+590)。进出口属于第四纪残坡积土及全-强风化粉砂千枚岩,结构松散,岩体破碎,稳定性较差;洞身为弱-微风化变质砂岩、千枚岩夹薄层煤层,裂隙、破碎构造发育,较破碎,以级围岩为主(见图9.1.1.-1)。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小,局部有滴水,雨季时有涌水和短时突水现象(主要在断裂带)。地表低洼处雨季有汇聚水,并形成溪流。隧道涌水量预测:右线单洞最大涌水量为3140m3/d;左线单洞最大涌水量为2825 m3/d。插图9.1.1.-1大崛坑
37、1#隧道工程概况及施工管区划分图9.1.6隧道结构简述(见图9.1.6-1)9.1.6.1净空及内轮廓本隧道为上下行分离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4m,净高5m;建筑内轮廓宽14.55m,全高9.6m。隧 道 结 构 图 (图9.1.6-1)9.1.6.2洞门及明洞(见表9.1.6-1)大崛坑1#隧道 洞门及明洞结构类别表 表9.1.6-1 结构物 部 位洞门明洞附注型式长度(m)型式长度(m)里程左洞入口端削竹式10sma14m(含洞门10m)ZK45+105ZK45+119出口端端墙式sma5ZK46+055ZK46+060中部 浅埋段Smt14ZK45+553ZK45+56
38、7浅埋5m右洞入口端台阶式Sma(耳墙反压回填)9YK45+150YK45+159偏压结构出口端削竹式10Sma13(含洞门10m)YK46+202YK46+189入 口 偏压段套拱衬砌耳墙反压回填16YK45+159YK45+175偏压结构1#洞合计4座719.1.6.3洞身支护及二衬(见表9.1.6-2)。大崛坑1#隧道 复合衬砌及支护结构表 表9.1.6-2序号衬砌 类型围岩级别初 期 支 护二次衬砌辅助施 工 (超前支护)注浆施作长度(m) 超前支护/二衬附注锚 杆钢 筋 网喷 射 砼钢 拱 架1S5a(浅埋偏压)D25注浆锚杆L=4m (纵)65100(环)8钢筋网 2020cm (
39、双层)C20喷射砼厚28cm (含仰拱)22a工字钢 间距65cm (含仰拱)拱、墙60cm仰 拱60cm (C25钢筋砼)超前小导管或 长管棚超前及周边加固注浆长:124小308.75/418二次衬砌长度未含明洞2S5b(深埋)D25注浆锚杆L=4m (纵)75100(环)C20喷射砼厚26cm (含仰拱)20b工字钢 间距75cm (含仰拱)超前小导管93/933S4a(浅埋偏压)D25注浆锚杆L=3.5m (纵)75120(环)6.5钢筋网2020cm C20喷射砼厚22cm1616格栅钢架间距75cm拱、墙50cm仰 拱50cm (C25钢筋砼)84/844S4b(深埋)D25注浆锚杆
40、L=3.5m (纵)100120(环)1616格栅钢架间距100cm824.5/8315S322药卷锚杆L=3.0m(纵)120120(环)6.5钢筋网2020cmC20喷射砼厚12cm拱、墙45cm(C25砼)2.25/510合计1437.5/19369.1.6.4防排水1、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不小于S8。2、结构防水:主洞和横通道采用半包防水拱顶至墙脚下纵向排水管范围、二衬背后设无纺布和PVC防水板(各一层);明洞衬砌外设双层,洞顶筑粘土隔水层。3、沉降缝、施工缝防水:采取排、截相结合,在衬砌混凝土的接缝(板厚的1/2)处:施工缝设钢板腻子止水带,沉降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4、排水:明暗排连通,洞内洞外排结合(见表9.1.6-3)。 隧道排水系统表 表9.1.6-3排水方式设置部位布设型式构筑物及材料明排 (沟系)洞内排双侧边墙下侧沟(与隧道纵坡单向排水)混凝土矩形盖板沟洞外排洞口仰坡顶截水沟矩形浆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