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doc

    • 资源ID:879318       资源大小:241.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doc

    1、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摘 要加工贸易在增加国内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加工贸易产业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工贸易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来提升自己的增值能力,使之更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历程,并对加工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特点。其次立足于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特点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总结出我国加工贸易在新的时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眼界提出适当合理的对策。文章最后给出最后的总结

    2、:我国加工贸易要想复合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要求和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必须改变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想办法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高水平高素质的劳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利于不败之地。文章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献法、对比法,并结合网上能够搜索到的相关的数据资料,总结出我自身的观点。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问题;对策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abou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ABSTRACTProcessing trade has played a very

    3、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domestic employment, boosting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improving the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s.But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rad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ve already cant adapt to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r

    4、ocessing trade must be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aking value, making it more able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needs.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ndustry, and to analyze processing trade present

    5、 situation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rocessing trade. Secondl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n our country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Final

    6、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our country processing trad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in the new period and according to their knowledge and horizon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Finally gives the final conclusion: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to compound in todays Chinas e

    7、conomic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to adapt to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mus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processing trade, to realiz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o find a way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ultivating high level high quality labor for

    8、ce. Only in this way can in the new economic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competition.Paper main research methods are literature method, comparative method,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Internet can search to the related data, sums up my own point of view.Key words: processing trade;the present situation;pro

    9、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目录插图清单表格清单引言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仅有三十年年的时间,我国对于加工贸易理论的研究还是很欠缺的,资料也不充分。二十一世纪以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据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2300亿美元发展到2010年的2900亿美元。期间,中国加工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基本保持在48%左右。加工贸易产业主要以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近几年来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也正在逐步的调整,机械制造、精密零件加工、电子产品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加工贸易产业中的比重也日益

    10、提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我国工贸易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对我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加工贸易这一贸易形式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成为发展中国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的重要形式。通过本文的研究,指出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并且哪些因素起到促进作用、哪些因素起到抑制作用,以及具体的影响幅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指导我国加工贸易实现转型升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第1章 绪论本章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简要阐述的所参考的主要的一些期刊文献的大致研究理论

    11、,说明本文中做涉及到的一些概念,最后综述本文的内容概要。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我国自1978年在珠海成立了第一个加工贸易企业以来,加工贸易产业在中国就以飞快的发展速度发展着。1994年,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占到了44.2%的比重,这是加工贸易首次超越传统的贸易方式,开始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加强加工贸易的管理,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扩大加工贸易出口”,这充分体现了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2300亿美元发展到2

    12、010年的2900亿美元。期间,中国加工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基本保持在48%左右。加工贸易产业主要以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也逐渐与我国经济发展脱轨,不能完全适应我国优化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的要求,其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因此研究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变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加工贸易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在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外贸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加工贸易自身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劳动力水平低下,贸易摩擦不断,产业之间关联程

    13、度低等多个问题。本文的在这个研究背景之下,指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研究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到底面临那些问题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1.2文献综述徐冬青认为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经历的三十年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是: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导;外商投资是加工贸易经营的主体;出口的商品结构在不断的得到优化;加工贸易由最低端的装配生产环节开始像上下游环节缓慢的延伸。他认为我国加工贸易的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向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这一方向不仅仅是生产高新的电子科技产品,而且要用新型

    14、的生产技术改造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利用高新科技使我国加工贸易复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韩润娥认为我国加工贸易在三十年来能够快速的发展并能够拥有极强的优势得益于我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优势条件,以来料加工装配和进料加工为主,仅仅进行简单的加工组装和生产初级产品,主要从事从港澳台等地区转移出来的鞋类、玩具、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收取低廉的加工费。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我国的加工贸易优势已经开始慢慢的变化。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印度、巴西等国的劳动力优势逐渐超过我国,而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国

    15、内的资金,技术等相对优势开始增强,国内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也基本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优势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政府应抓住这一点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生升级。王磊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后时代,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注重发展低碳产业,他认为在金融危机后时代,低碳产业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也应抓住这一机遇着力发展低碳型的加工贸易。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技术升级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支持高新科技产品的市场开拓、研发咨询,倡导绿色加工贸易,逐步健全“低碳”加工贸易环境。禁止那些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产生伤害的产业,对有利于环保的加工

    16、贸易项目予以政策扶持。钱利华认为中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而且是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加工贸易对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较小,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在整个加工贸易的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售前和售后服务等业务环节的价值链中, 我国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 大量增值部分为外方获得。另外我国加工贸易中的主要经营主题是外资企业,这样以来导致了我国的加工贸易容易收到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我国应该大力支持各地区的的外贸型加工企业,使其有能力自主研发和创新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尽快使得我国外贸产品的国产化,使我国的经济稳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罗茜在通过对我国江苏、上

    17、海、浙江、广东、北京、天津、山东、福建这八个省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选择地区研发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基础、劳动力投入、劳动力禀赋、和经济开放度共 6 个解释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最终得出结论:科技创新和研发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我国的政策体质没能充分发挥出我国劳动力优势和引用外资的重要的推动作用。她认为我国要想实现加工贸易的升级,就必须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优化人力资本,培养高水平的劳动力资源。1.3本文涉及的概念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和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的一种产业。

    18、来料加工:它通常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自已收取加工费。有的是全部由对方来料,有的是一部分由对方来料,一部分由加工方采用本国原料的辅料。此外,有时对方只提出式样、规格等要求,而由加工方使用当地的原、辅料进行加工生产。这种做法常被称为“来样加工”。微笑曲线理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最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附加值最低。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

    19、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相对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1.4 本文的内容概要及可能的创新点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加工贸易的相关概念。其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总结出我国加工贸易目前的发展特点有哪些。再次立足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特点分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的制约因素。最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身的学识能力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尽可能的使用最新的数据对文章的理论加以证明,本文认为加

    20、工贸易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对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第2章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的历史及现状,说明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根据以上的内容分析我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科技力量薄弱,劳动力水平地下,区域发展不平衡,贸易摩擦频繁等多个问题。2.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历史及现状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历史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适于改革开放政策紧紧相联系的。1978年8月,珠海创办了我国的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珠海海鲜宪州毛纺厂,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开始逐步发展起来。1981年是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起始年份,到2011年的30年间

    21、,加工贸易额从10亿美元增长到超过1.3万亿美元,从占我国出口总额不到5%发展到占40%左右。据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1903.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6.0%。图2-1 我国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 图片来源于新浪财经网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7年,在我国率先实行了“三来一补”这种贸易方式,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这种贸易方式的特点是灵活,既可以弥补我国国内缺少资金、外汇储备和原材料,以及设计人才、加工工艺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又能利用我国劳动力廉价和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优势。第二阶段:19

    22、882000年,我国实行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推动进料加工和外向型经济大发展等政策。上世纪80年代末,国务院出台了鼓励“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的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从此加工贸易一词在上世纪90年代产生并运用至今。随着这一政策的实行,再后来的加工贸易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包含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进料加工的“大加工贸易”概念及独特的加工贸易理论和政策操作体系,海关统计体系也应运而生。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加工贸易上了一个新台阶,加工贸易产品向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方向迈进。1978年至今,中国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三十年多年,在这个阶段,中国不仅要巩固和

    23、扩大加工贸易所取得的成就,更要附和时代的要求,不断的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加工贸易仍然占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2032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11年1.3万亿美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始终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在2005年达到顶峰值的48.56%,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加工贸易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但是仍然是比重最大的贸易方式。我国加工贸易自发展以来,一直以纺织、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2003年中国

    2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投资比重每年都在不断的扩大,机器设备制造及精密零件制造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密集型或技术集型的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表2-1 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货物贸易中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年份对外货物贸易额加工贸易额比重20004742.902302.1048.5420015096.502414.0747.3720026207.703021.2948.6720038509.904047.5547.56200411545.505496.6447.61200514219.106904.7948.56200617604.0083

    25、18.2747.25200721738.309860.5045.36200825616.4010535.8641.13200922072.709093.2041.19201026100.4910649.0040.802.2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加工贸易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而且渐渐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加工贸易产业以传统的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加工贸易布局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外资在中国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一、加工贸易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近几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但在2007年开始其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普通加工

    26、贸易产品的增幅。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为6952亿美元其中进、出口增速同比分别下降5.2%和3.7%低于当年外贸进、出口增速的3.5%和0.9%。直到2010年,我国高新科技产品增幅为相对于这类产品的研发环节我国参与的组装工序则是简单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从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非高新技术工种无法获取技术溢出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很有限。近年来出口的大规模增长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向中国转移的结果。高新技术是跨国公司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的支撑他们必然严格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外溢。另外高新技术产品“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以外资为主体”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从贸易方式上看加

    27、工贸易方式中仍然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2007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达到5036亿美元占72.3%。2006年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额占87.3%,其中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到85.2%,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依然很低不足10%,只有加工贸易的九分之一。从贸易主体来看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而且是这15类产品进出口顺差的主体来源。显示近两年外资企业出口的增长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和支柱。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仅为代工产品。二、加工贸易布局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我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沿海开放城

    28、市。2009年,广东省加工贸易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42%,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达3715亿美元,增速高达483。上海、山东、福建3个省市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也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而西部10省、市加工贸易合计仅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左右。在2009年,我国地区进出口贸易方式进出口额中,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六省、市的加工贸易总额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近864;而加工贸易总额位于后10位的省市自治区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比重不到10。加工贸易的这种地区分布特征,是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结构的反映。同时也使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入东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

    29、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图2-2 2009年中国加工贸易区域分布图 资料来源于凤凰财经三、外资在中国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80%,而本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很低。近几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平均占比超过75%,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上占比更大,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增强。民族企业远未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这说明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使得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严重阻碍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外资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最好的东部沿海地

    30、区,这导致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是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间,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未来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其发展方向和区域规划会受制于外资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2.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亟需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进行升级。我们只有找到影响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因素并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切实的提出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途径。立足于上一节描述的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些情况,由于学识的限制从劳动力水平、科技实力、贸易摩擦、企业成本四个方面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一、劳动

    31、力水平低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加工贸易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其水平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仍然存在着劳动力水平低下的问题。从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沿着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的产业和环节上升,这就要求劳动力的素质也要随着产业升级的要求提高。占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半数以上的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技术水平的人才,而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现状是高级技工、高素质的劳动的供给不足,特别是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少缺乏,当前的劳动力素质显然不能满足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有关媒体的调查显示,山东省沿海城市加工贸易企业绝

    32、大多数都在招收熟练技工和高级技工,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员工占所有员工总数的 30.28%,35.81%的员工是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而大专及本科以上仅占 23.36%。熟练技工、高级技工和研发与管理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了整个加工贸易行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对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严重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二、企业科技力量薄弱,研发投入不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技术进步将会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研发为企业不断提供技术更新和注入活力,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我们可知,如果企业不能够持续

    33、不断的获得新技术和新产品,那么企业就很难保持现有的市场领导地位,所获得的垄断利润也会逐渐消失,这时的企业便会走向困境。因此,加大对研发部门的投入是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活力,保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的企业在科技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逐年不断的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2倍,是欧洲的四到五倍,是日本的八倍。世界上我们所熟知的大型企业都会从利润中拿出很大的部分投入到研发中去,例如韩国的三星,每年在研发部门的投入超过 30。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在技术上的投资相对很少,设有研发部门的企

    34、业很少,大多都依赖于国外母公司的技术指导和传递。在中国,只有不到万分之五的企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制造业生产设备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 24.6%。高级技工仅占产业工人的 3.5%,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 40%。跨国公司在战略规划与布局时非常注重核心技术和工艺的保密性和独占性,只将非核心、增值率低的环节转移过来,技术的扩散和溢出效应差,再加上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研发投入资金匮乏,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吸收再创能力不强,因此我国的加工企业之只能位于获得低生产附加值的加工装配环节。三、贸易顺差巨大,贸易摩擦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35、,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的位次从 1978 年的第 27 位,到 1990 年的第 16 位,到 2000 年的第8 位,到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世界第二。我国加工贸易从 1989 年开始一直呈现顺差,而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之和几乎一直呈现逆差状态,2007 年对外贸易顺差 2618.3 亿美元,到2012年我国的外贸顺查总额超过2200亿美元。而由加工贸易顺差所引起的我国持续扩大的对外贸易顺差已经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加上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国别地区相对集中,他们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其国内产业的发展,限制进口我国商

    36、品,从而加剧了我国同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程度,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据 WTO 统计,中国从加入 WTO 的 2001年到 2008 年间,共受到的反倾销案件达 463 起,反倾销的种类从最初的初级商品比如打火机、服装等,现在已进入到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等中高端商品,另外,反倾销的手段也日益增多。2008 年中国遭遇到的反倾销调查达 73 起、反补贴调查达 10 起,分别占全球同类案件总数的 35和 71,是全球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成员。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2008年上半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的反倾销案突然增加了 39。2009 年上半年,中国遭受的反

    37、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更多达 58 起,涉案金额超过 80 亿美元。”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我国遭遇贸易摩擦64起,涉案金额约70亿美元,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不仅来自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也来自于巴西、阿根廷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中既有针对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也有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由此可见,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加剧了贸易摩擦的程度,将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另外,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其影响将不断地向我国宏观经济层面扩展,即会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国内投资、甚至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产生影响。四、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下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伊始之际,主要是基于劳

    38、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这其中机电产品成为了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出口产品,但是,加工贸易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我国比较优势已经改变了,其实,我国仍然是以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参与的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当中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这种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来发展加工贸易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已经开始减弱了。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成本开始上升:一方面,我国加工贸易

    39、产业国内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后,其经济实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该地区的资本要素变的充足起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就导致工资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也逐步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的加工企业也随之不断的增多,而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这时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选择留在本地而不是到东部地区去工作,这就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减少进而促进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基础也逐步建设起来,有些甚至不弱于中国例如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加上我国近几年来不断上涨的工资水平,这些国家对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形成了强力的挑战

    40、。我国的加工贸易要想实现转型升级,以上的闲置因素是必须要想办法解决的。当然限制因素不仅与以上四点,此外还有政策因素、体质因素等多种因素,由于本人的学识能力和篇幅的限制,只作以上几点的分析。第3章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与对策建议本章内容主要阐述了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由上一章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有不少,但是这些问题只要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就能转化为新的机遇。最后提出一些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3.1新的挑战与机遇3.1.1新的挑战一、WTO规则对加工贸易带来挑战由于关税的减让,原来远销国外的加工贸易产品变成内销国内市场,从而影响国产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41、那些加工贸易的货物通过内销的途径可能逃避配额许可证管理,不仅对企业加工贸易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也对海关对加工贸易进行后续的管理带来许多不便;按照WTO国民待遇原则,任何成员不能以直接或间接方法对产品的混合、加工或使用有特定数量或比例的国内数量限制,或强制规定优先国内产品。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能用政策上的限制来促使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随着关税的降低,政策优惠的吸引力下降。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的加工贸易市场也将进一步向外商扩大开放,为外商投资带来广阔的空间。外资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及高新的技术给我国的国内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由于国内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由于技术、资金、人才、服装、网络

    42、以及体制上的原因,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竞争压力将增大,一些质量差、成本高的加工贸易企业必将被淘汰。二、境外加工贸易发展面临挑战,对境外加工贸易认识不足。加工贸易在我国已2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对加工贸易的认识很全面。但对于境外加工贸易,我们的认识还很不足。我国现行的政策限定过死。目前,生产企业获得的自营进出口权,只限于经营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事实上,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需要出口的原材料、零部件不仅仅限于本企业生产的。国家的相关政策尚未配套。以金融服务业为例,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难以对境外加工贸易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我国企业在境外开展加工贸易过程中,遇有流动资金短缺时,难以得到国内商

    43、业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的信贷支持。三是产业发展不均衡。我国拥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行业领域少。现在,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和轻工业品还占有优势,其它诸如汽车、IT产业、电信等领域,我国没有竞争优势。尤其是我国的服务业水平同国际相比,差距很大,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四是信息机制不健全。从市场信息需求看,企业对国外有关政策、法律和投资环境知之甚少。不少企业想走出去,但不知从哪里能够得到有关国家的市场资料。对于国际上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原产地规则了解不多,国际通行做法也不掌握。三、加工贸易的“出口导向“性使国内产业容易收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起步

    44、,虽然目前产品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产品结构中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仍然过大,服装、组织、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加工贸易的主导产品,这类生产技术已经普及标准化,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小,出口增长乏力。同时来自东盟、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使我国这类产品的发展空间狭小。虽然当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的上升,但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的中间投入产品等均未能实现国内生产替代。因此,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对世界经济变化的高度敏感和对外部需求的高度依赖,加深了这些的不稳定性。2006年以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始终在50%左右,

    45、这么高的外贸依存度与我国传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大进大出“模式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产生的重要原因。按照原产地规则,加工贸易中大量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加工贸易大量的进口不见被计入到我国的出口额,扩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贸易摩擦。3.1.2新的机遇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入世后,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将获得巨大进步,以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为背景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将会有新一轮的发展高峰。其主要表现如下:1.我国加入WTO后,将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将加

    46、大开放力度,外商在华投资的领域必将扩大。外商在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产品将有可能就地销售,而无须运往国外。外商将会发挥服务业的优势,为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国有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信贷、保险等服务,有利于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加工贸易。2.按照WTO中的国民待遇的原则,WTO的任何成员国不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对加工贸易生产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有特定国内数量限制,或强制规定优先使用国内原料。这样,我国的市场资源便能够公平地进入国际市场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也就是说,通过加工贸易,我国的优势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与外国的优势资源(如资本、技术、管理等)能够实现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比

    47、较优势,实现最佳配置的强化竞争机制,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3.加入WTO,将使我国的关税大幅度降低,扩大市场准入范围,这在一定程度虽使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优惠程度有所减弱。但在实际上,却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了不法分子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的机会,使走私分子失去了利用加工贸易牟取暴利的土壤。可以纯洁加工贸易这一方沃土,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4.WTO的透明度原则将使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的新型政企关系,促进公平竞争市场体制的形成,完善加工贸易的运行环境。这对于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无论是从事境内加工贸易还是境外加工贸易,都有利于公平竞争。5.WTO倡导贸易自由化。在WTO下,主张取消以数量限制

    48、为主的非关税壁垒。按照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我国加入WTO后,将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国相互间的依赖关系,而取消配额限制,则会增加更多新的贸易机会,使我国在生产、销售、服务等广泛的事业领域发展成为可能。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加工贸易将会从中获得利益。我国依靠劳动力优势,可以在更广的领域从事加工贸易。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摆脱国外市场的数量限制,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且利用国内原材料、零部件的机会也将增加。3.2建议与对策3.2.1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科技发展当前我国的加工贸易正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间的最低端也就是加工装配环节,这是因为我国在加工贸易发展之初是依靠我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政府为吸引外资而提供的优惠的政策。这些使得国外的跨国企业或者其他的公司将生产制造部分建设在中国或者与中国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