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桥梁工程施工新工艺的应用摘要: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如果采用一些新的施工工艺,对工程的成本控制、质量把关上有非常大的作用。笔者对施工工程采用的一些新工艺进行总结分析,为桥梁结构施工提供借鉴。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新工艺;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对于某些具体施工环节,按照常规施工方法往往既费事又费力,而且还可能因施工不当留下质量隐患,而如果根据工程实际采用一些新工艺、新方法,就会在经济性、实用性、操作性和工程质量保证等方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益1。笔者以下几种桥梁工程施工新工艺进行总结分析研究。一、将钢筋笼定位筋制成轮状在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钻孔桩的钢筋笼定位筋做成半环形,俗称为钢筋笼的“耳朵”,
2、并焊在笼子两侧主筋上的两边,用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定位筋明显突出到钢筋笼外面,在下钢筋笼的过程当中易将孔壁划伤。如果孔壁是软泥土或沙土等土质时,定位筋还有可能会陷入到孔壁内,阻碍到钢筋笼正常吊放,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坍孔。如果将定位筋制作方式改变,将它制作成轮状,将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这样就能大大的缓解上述问题。具体做法详细介绍如下;是先准备一些混凝土空心轮,这些轮子的内径一般为24cm,外径一般为58cm,轮宽35cm。在这些轮子制作完成后,将一根16 的光圆钢筋放在两个轮子中间作为中心轴,两端稍微忘轮外露出一点,然后再用小钢片或6的级钢筋弯成两
3、个U形环,环宽比轮宽稍宽一点,然后再用U形环将混凝土轮套住,开口的两端要与中轴的钢筋焊接在一起,这样就能把两个混凝土轮固定到钢筋上了,然后再将中轴的钢筋焊到钢筋笼的主筋上,U形环要面向钢筋笼的中心,这样轮状的定位筋也就算是制成了。通过这种施工将定位筋跟孔壁的接触就由原来的滑动摩擦改成了滚动摩擦,这样在吊放钢筋笼时不但能避免对孔壁的损坏,而且还能保证了钢筋笼保护层的厚度。二、混凝土垫块的巧制作在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模板与制作好的钢筋骨架之间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每隔35cm必须要用铅丝在钢筋上绑一些小型的混凝土垫块。但由于在浇注的过程中,模板与垫块直接接触的平面内,无法流入混凝土浆,拆
4、模时还可能会出现一些色泽不一致的地方,而且还可能在垫块边界处出现麻面、气泡的现象。当模板与垫块之间的混凝土层太过薄时,还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小块脱落现象的发生,影响到整体的美观。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垫块的制作形状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2。下面简单介绍两种混凝土垫块的制作方法:(1)首先制作几个垫块的模具,这种模具的特点就是与小鼎特别像,且带有三支长为1.5cm的小脚。在预制构件标号与模具内浇注相同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成型后再取走模具,在操作完成后,带有三只小脚的垫块混凝土就制作完成了。然后再用电钻对模板上钻出三个深为0.5cm的小孔,刷好油漆,支立好模板,将在模具中做好的垫块的三个小脚插
5、入到打好的孔中,这样模板与垫块中间就形成一个非常小形的凹形空间来确保混凝土浆进入,从而保证拆模后的构件外观能浑然一色,混凝土美观、饱满。(2)第二种方法相对较简单。首先找一根直径约3cm的塑料管,从中心将塑料管劈成两片对称的半圆柱形,然后再把这两个半圆柱劈成数段长度约为3cm的小半圆柱塑料片,再将混凝土注入到在这些小半圆柱内,这时就可以制备出一些半圆柱形的小垫块。最后用铅丝将这些垫块绑到钢筋骨架上,由于模板与垫块中间是一个V形的接触面,这也就能确保混凝土浆能进入到模板与垫块之间,最终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三、临时支座的预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临时支座所用混凝土块一般都是采用预制好的长方体,在对称位
6、置放置两块,等湿接头的混凝土强度足够后再凿除3。这样施工会受预制的混凝土的块薄厚度不均匀,摆放位置的移动,还有梁板本身在制作时尺寸的误差的影响,容易将临时支座给挤动、压碎、压坏,造成梁板位置的偏离或影响到梁板的标高。还存在一些临时支座因受梁板的拖动作用,紧靠在台帽里侧难以凿除,有时就算凿除了也较难清扫,给施工带来了非常不便的麻烦。为了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临时支座,下面介绍两种临时支座的制作,具体施工制作方法如下。(1)先在台帽、盖梁上按一定的间距均匀的摆放一排青砖,并在每块砖间都填满砂土,然后打一层低标号砂浆在顶面用来封顶,这样一个小台阶式的临时支座就做成了。待梁板吊完毕湿接头的混凝土强
7、度达到要求后,再将其全部凿除。这样施工不但可以保证梁板底标高的一致性,而且还可以使板端均匀受力,且清除容易,造价较低,所谓一举数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办法。(2)这种临时支座的制作方法与前一种相比非常相似,即先在台帽顶、盖梁摆一排砖,在砖内堆满砂子,然后再在砂顶面盖上两块拼装好的钢板(厚度要在0.5mm以上),且要将这两块钢板搭接在一起。这时在两块钢板的每块板中间要设计的永久支座的位置预留几个大小相当于半个支座的半圆形缺口,将两块钢板合在一起时,刚好可以预留出永久支座安装的位置(具体图形如图1所示)。等梁板吊装完毕后和永久支座就位后,再抽掉钢板,将砂子扫除,青砖拆掉,临时支座也就可以清除了。这
8、种方法的操作也非常方便,不但具备上面那种方法的全部优点,同时还能避免永久支座偏离设计的位置。图1 位置安装图四、桥面铺装钢筋网的保护与设计标高的控制桥面施工中尤其是大桥桥面施工,有两点比较难于控制。一个是钢筋网的保护。由于桥面钢筋成网状,操作面比较大,并且没有受力主筋,很容易因施工人员的踏踩及人力推车的挤压,使钢筋网松散、弯曲、变形。为解决这个问题,可在桥面上平铺一块1.5m宽的木板,板底用木支撑支住,木板底稍高于桥面钢筋网,供来往人员与小推车通行。在浇注混凝土时,注意按逐次倒退的方式施工,这样就避免了施工人员对钢筋网的破坏,从而保证了桥面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二是桥面标高的控制。大桥桥面由于面
9、积较大,在施工中各点标高不易控制,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分条施工。即按桥面前进方向先均匀的打几条50cm的混凝土带,作为标高控制面,这样桥面就被均匀的分成了几条水泥槽,每条槽宽不大于10cm。浇注桥面时,可在几个槽内同时施工,混凝土顶标高参照槽顶标高,用振捣梁及附着式振捣器进行调平及控制,保证各点标高与横坡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整个桥面的设计标高。四、桥面铺装防水层与粘结层施工技术控制近年来,桥面水泥混凝土的刚性铺装层和铺装防水与沥青混凝土的柔性铺装层之间的粘结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养护与施工的一大难题4。现在随着防水层技术的进步,使用也越来越广,人们在施工的过程种逐渐找到了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
10、是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间和水泥混凝土加布粘结层和在负弯矩区加布防水层,下面,分别就对粘结层与防水层施工方法作简要介绍。(1)粘结层施工方法主要是喷洒热乳化沥青粘层油。首先按设计要求调好热乳化沥青的含量,制好成品粘层油,喷洒前清扫整洁下层,并保证其干燥不潮湿,并对桥梁护栏加以防护,以免污染,然后控制喷洒车以每23km/h ( 速度匀速通过桥面。粘层油只布洒一次,薄厚均匀,每平方米布油量为0.350.4kg。对未洒到的部位,用人工补洒。在喷油完成后,封闭交通48小时以上。(2)防水层的材料有很多,较为常用的是二布六涂氯丁胶乳防水层。现将这种防水层具体的的施工工艺介绍如下:在进行防水层施工前,首先要对
11、清洁平整负弯矩区水泥混凝土的表面,凿除因灰浆撒落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凹凸不平之处,清扫至顶面无浮土、无积水,且要保证水泥混凝土铺装表面的干燥。在混凝土的铺装表面没有问题后,再在其顶面涂满一层底胶,但注意不能涂的太薄也不让胶体堆积,待表干后再涂上第二层胶并加盖上第一层玻璃布,并随后涂上三、四遍乳胶,加盖上第二层玻璃布。待实干后完成第五、六层涂胶,最终完成二灰六涂工序。施工中要注意乳胶涂刷要均匀,不薄也不能不厚,切不能堆积。玻璃布宜卷成圆卷,边滚、边刷、边铺贴,铺时注意不能出现折皱,贴实后排出气泡,然后封闭交通,养生七天,防水层施工就完成了。参考文献:1 高毅, 桥梁模板工程作业施工工艺探讨, 科技风,2010年02期;2 武剑,桥梁工程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河北水利,2010年07期;3 徐 飞,桥梁工程施工新工艺的应用,硅谷,2010年02期;4 颜君毅,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工艺及方法,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第29 卷第5 期;本资料由论文代写网整理提供,转载请保留出处。忽略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