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训诂问题 (初稿)【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中的运用。主要介绍在文言文中词语的解释的几种主要的方法,包括形训、声训、义训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词:中学 文言文 注释 训诂所谓“训诂”它的基本含义就是解释古籍中的语言。而训诂学则是研究训诂这门工作的一门学术。古书中的文言文难懂,主要是因为古书中的语言存在着许多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括:文字障碍、词义障碍、语法、修辞障碍。训诂的主要工作:就是扫除古代书面语言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凡是古代语言书面语所涉及到的问题都是训诂的内容。它主要包括解释词义、解释文意、注音、辨字等。训诂的主要功用:利用训诂知识能够帮助教育者
2、指导古文的教学工作,帮助读者指导古书的阅读和整理,还可以指导古文工作者对辞书的编纂工作。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言文,这些文言文的教学当然离不开训诂知识,每一位古文教学工作者当然也是一名训诂工作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我深深感到训诂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古文教材并不是处处都有注释,需要教师随时补注,即使书中有注释,也需要教师订正。利用训诂知识可以帮助教者更加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字,词,句的意思,更好的开展文言文的教学工作。中学文言文的注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家作品:介绍作者生平、成就、影响;课文的基本内容,基本特色,以及课文的背景知,内容、主旨。2、文言文解释:对古诗文作逐字逐句的对照翻译,对重
3、点字句作规范的注解。译文以直译为主,在注解时做到了难字有注音,实词有注释,虚词有说明,句式有分析,力求准确简明,帮助教者和读者准确的理解全文的意思。解释词义是训诂的基础工作,词义的训释也是中学文言文注释的基础与核心,在文言文注释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因为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表义单位,同时它在古代书面语言发展历史中变化最大,速度最快是阅读古书的主要障碍。只有在准确的掌握了词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句意,篇意。因此对词义的注释在中学文言文注释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解释词义是中学文言文的基础和核心,中学文言文对词义的训释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形训一、 形训的含义及方式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
4、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建立起来的。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其形体和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古代的汉字以单音节为主基本上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因此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的词除了音、义两个要素外,还有一个形的要素,这就是形训的理论根据。中学文言文注释中出现了不少以形训为训释方法的注释,而以形训为训释方法的对象主要是指文言文中出现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如:、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童趣沈复)“凸 凹”为象形字,通过分析字的形体轮廓就能解释字的含义:陷下成坑为凹,高出平面为凸。、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荀子)“上、下”为指示字,也能
5、通过抽象性符号解释字义:上边和下边加一短线表示“上”和“下”。、彼众我寡。 (孟子)“众”会意字,根据字的形体也能解释字的含义:“众”:三人为众,众多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孟子得到多助,失到寡助)“城、池”这两个形声字的形旁就分别指明了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因此形声字的形符也是辩析词义的一种方法。中学文言文注释中像这种利用形训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注释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当然恰当的利用形训在解释字意时还有一定的作用。二、形训的作用1、形训能探求字的本意,把字的意思解释的更加清楚。从字形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探知出这个字当初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解释出这个字本来的
6、意思即本义。本义就是指在词的若干联系的义项中能够体现当初造字意图,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引证意义的就是词的本义。中学文言文中利用形训探求字本义的例子不少。如:、“休”:人在树下休息,表示休息。、“武”:指人拿兵器走。、“取”:是手拿一只耳朵。2、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如:、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纳諫)、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白居易) “从”有不同的意义,但这些意义又是由“从”的字形体现的本义的引申出来的。“从”的本义就是“跟随”。例1就是用的本义,例2“从”是“自、由”,例3“从”是“参与”的意思出都是由“从”
7、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再如:“初”的本义是“开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暮春初,会于稽山阴之兰旁。”就用的本义。由“开始”可以引申为“刚刚”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諫:“令初下,群臣进諫。”。当然形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这是因为:1、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字的形体发生了变化,因此形训还必须借助古文字资料。2、汉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有时字的本义并不是词的本义,所以在确定词的本义时,字形也只能做为参考。3、形声字的义符只能提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本义。因此在运用形训探求词义时也只能本字才根据字形探其本义,如果用借字来解释本义就会犯“望文生训”的毛病。声训一、声训的定义声训又
8、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的含义。文字发展的最初阶段,文字的意义与字的形体关系密切,但发展到后来,人们用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规定文字的读音。文字的语音和意义之间就有了一定的联系。中学文言文注释中有大量利用声训方法来解释字(词)的含义例子,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的注释上。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是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这就是所谓的通假字。但是这个借字和本字之间一般只有音相同或音相近,意义上却没有联系,如果单从借字上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就容易犯“望文生义”的毛病。因此中学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的注释往往采用从声音入手,破除借字,寻求本字,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字
9、、词的意思。在运用声训注释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形声字。如:、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纵”通“纵”,合纵。(过秦论贾谊)、景翳翳以将人。 “景”通“影”,日光。(归去来兮辞陶潜)、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返回。(离骚屈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左传烛之武退秦师)(2)、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如:、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鸿门宴司马迁)、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震慑,恐吓。(諫太宗十思疏魏征)、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有”通“又”。 (陈情表李密)、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苦的样子。(祭十二郎文韩愈)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10、,不论采用形声字训释,还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释都能说明通假字本来的意思,防止望文生义,纠正理解上的失误。当然在进行声训时,还有两点要注意:1、所谓音相同或相近,必须古音相同或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就不可靠。2、在进行声训时还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义训义训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是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直接说明某词有含义的方法.义训的特点是简明而准确,义训在中学文言文注释中占的比例很重,注释中很多字词都采用义训的方法。但归纳起来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一)、从同义,反义的角度看有:(1)、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来解释词义。像这种训释中学文言文注释中就比较多。如:、满坐宴客无不伸颈。颈:颈项,脖子。
11、(口技林嗣环)、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辩:辩论,争论。(列子两小儿辩日列衘寇)、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惜:惋惜,可惜. (归园田居陶渊明)、莫笑农家腊酒浑.笑:讥笑,嘲笑. (游山西村陆游)(2)、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像这种例子比较多。如:、登高而招臂非长也。长:与短相对。 (劝学荀子)、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大:与小相对。 (史记廉颇相如列传司马迁)、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直:与“曲”相对。(劝学荀子)、彼众我寡,及其即济也,请击之。:“寡”少与“众”相对。(孟子)(二)、从词义的广狭来看有:(1)以大名释小名。如:、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芷:香草也。(岳阳楼记范仲淹)
12、、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也。(醉翁亭记欧阳修)(2)、以小名释大名。如:、玉盘珍羞直万钱。珍羞:名贵的菜肴。(行路难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箸:筷子。(行路难李白)(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1)、义界: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达词的内容和特点。例如:、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器皿:指器具、盘、碗一类的东西。(核舟记魏学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同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互称朋。(论语孔子)、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世说新语刘义庆)、臣未尝闻也。臣,古人表示谦卑的称。(战国策)(2)、描写。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加以描述。如:、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凹凸:陷城坑为凹,
13、高出平面为凸。(童趣沈复)、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诗经关雎)、骈死于槽枥之间。槽:一种四边高起,中间凹下去的盛饲料的器具。(马说韩愈)、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焜:枯黄的样子。(乐府诗集长歌行)(3)、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不熟知的事物。、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人而已。芥:像草一样微小。(湖心亭看雪张岱)、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似北斗星。蛇:似蛇样。(小石潭记柳宗元)、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霏霏:雨繁密的样子。(岳阳楼记范仲淹)(4)、由反知正。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如:、愿陛下矜愍愚诚。诚:不虚伪。(孟子)、觉今是而昨非。非:不对也。(归去来
14、兮辞陶潜)、邻国之民不加少。少:不多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逆寡人。逆:不顺从。(战国策)中学文言文中对字词的注释我简单的它分为形训、声训、义训三大类,其实这三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中学文言文中对实词的注释。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在文言文注释中利用形训来解释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却实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字(词)的意思,尤其是字(词)的本义;利用声训来注释通假字,更能理解字本来意思,不容易犯望文生训的毛病。但在实际运用时声训和形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注释中没有得到普遍的运用。加之声训和形训都必须以义训为基础,因此义训在注释中得到普遍的运用,具有通用性的特点
15、。当然形训、声训、义训在具体运用时也是经常将这三种方法交互使用,常常结合在一起。它们三者之间没有什么轻重之分。只是在中学文言文注释中义训由于自身的特点所占的比例最大,运用最多。因此在注释字(词)时究竟运用哪种或哪两种方法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我们研究中学文言文中注释的训诂问题,目的就是想运用训诂知识更好的理解古籍中的书面语,运用训诂知识更好的搞好中学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的教学工作。中学文言文中的训诂问题还很多在这里我只是浅谈了其中对字(词)的注释,还需要在今后的我作中不断的深入研究。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四川师范大学的张能甫教授及成教院的所有教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
16、:1、训诂学 宋子然编著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2、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 吴铜运主编 长春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3、高中文言文解读 罗辉武主编 德宏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训诂问题(大纲)四川省内江市新桥中心学校 张明燕论文目的:讨论中学文言文注释中训诂问题。论文的主要内容:一、 训诂的基本知识:1、 训诂的基本含义;训诂学的基本含义。2、 古书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训诂的主要内容。3、 训诂学知识的作用及训诂知识对古文教学工作者的作用。二、中学文言文注释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家作品介绍。、文言文解释两个大的方面。三、阐述解释词义是文言文注释核心的原因。
17、四、解释词义的几种方法:形训、声训、义训。(一)、形训包括:1、形训的定义。2、形训的对象。3、形训在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举例。4、形训的作用:、寻求字的本义(举例)。、探求字的引申义(举例)。5、形训的局限性。(二)、声训包括:1、声训的定义。2、声训的方式:、利用形声字(举例);、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举例)。3、进行声训要注意的要点。(二) 义训包括:1、义训的定义。2、义训的方式:、从同义反义的角度有:同义相训(定义及举例);反义相训(定义及举例)。、从词义的广狭看有:以大名释小名(举例);以小名释大名(举例)。、从表达方式看有:义界(定义及举例);描写(定义及举例);譬况(定义及举例);
18、由反知证(定义及举例)。五、阐述形训、声训、义训三者之间的关系。六、综述三者在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特点及作用。房屋买卖契约出售房屋的人:魏明仙 (以下简称甲方)购买房屋的人:雷波 (以下简称乙方)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自愿将房屋(不含室内能搬走的有关室内设施、家具等)出售与乙方,为了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约:一、房屋座落在水南镇(城南)四通路119附6号,该房屋总建筑面积134.85平方米,该房屋东以自墙为界,西与欧阳勇房共墙为界,北以自墙为界。二、房屋售价:经双方协商,房屋总价为38600元整,人民币大写为:叁万捌仟陆佰元整。三、办证过户的一切税费皆由乙方负责缴纳。四、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甲方签字: 联系电话:13990532436乙方签字: 联系电话:5107568在场人: 二00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忽略此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