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答案.doc

    • 资源ID:872320       资源大小:156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答案.doc

    1、1、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2、 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

    2、内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竹简和帛记载的内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3、 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都有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负责部门:节度使在长安设立的办事机构,简称进奏院编辑发行环节:1)采集、编辑:进奏官们自行采集,从一些它们获得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2)传发:进奏官直接自发向地方各藩镇传发,并不受朝廷管辖4、 “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报”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1)性质:我国和世

    3、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从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工具;带有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同宋以后“邸报”有很大差别;近似于欧洲的“新闻信”,但比其早约八百年(2)类似进奏院报,已经从官文书的形式中分离出来,具有传播有时效性的新闻的性质;通过进奏院发行,具有报纸发布的体制;并有一定的受众群体5、 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1)特点: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

    4、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官方控制加强,出现新闻审查制度定本制度;定期发行,基本按期连续发行;公开印刷、可以贩卖(2)进奏官逐渐只是负责发放报纸,而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环节都是由种属部门接管,相当于进奏官编发工作中处于末端从属的地位6、 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1)特点: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民间私自发行的报纸;不定期,无固定报头和名称,专业化、商品化程度提高;内容为未经发布的官吏任免和臣僚奏章,时效性强,但不完全可靠准确;读者范围广,手写和印刷的形式,深受欢迎(2)突破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

    5、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信息传达的历史必然趋势7、 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和宋代比较起来有哪些不同?具体机构名称不同,不设进奏院,没有进奏官;分工更具体明确,发行制度更加体系化:通政司负责汇集各类章奏和地方上报的信息、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的诏旨和章奏;提塘摘抄六科发抄的谕旨和章奏,经筛选和复制,传发到省,再传发到府县,经过辗转抄录,再官绅中传阅8、 “急选报”和“天变邸钞”是什么性质的新闻传播媒体?急选报 目前能够看到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是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逐个介绍被急选的162名官员的姓名、籍贯和被任命的官职。可能出自民间报房天变邸抄 专门报道明熹宗六年5月

    6、初六(1626年5月30日)北京“天变”情况的邸报。在写法上非常类似现代新闻的“倒金字塔”。可能出自民间报房,临时发刊。9、 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发布方式和发行渠道同明代相近,经由通政史司、六科和提塘三个环节,分别负责收受巨僚奏章、发抄换地谕旨和巨僚奏章、负责官报的抄送发行;没有设置类似宋代的都进奏院那样统一管理进奏官的专门机构;谕旨和章奏的发抄活动逐日进行,印刷比重增大10、 清代的提塘、提塘报房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1)关系:清朝由提塘负责官报的抄送发行,包括京塘和省塘两种。提塘通过提塘报房发行到各省,提塘报房是为了便利邸报发行工作,具

    7、有半官方的性质;早期的民间报房可能是从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一部分人以刻报为营生,进而设立自办报房。(2)京报由设在北京的民间报房发行的报纸,以地方的官方信息为主,和官报由政府统一管理编发有很大不同;同时以盈利为目的的,报费是主要进项,出版后也是雇佣送报人直接送给订户1、 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世界报业开始向商业报刊阶段迈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全球扩张行为,西方殖民者不仅携带本国报纸进入殖民国家,还在所到之处创办具有宗主国色彩的报纸。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处于睡狮状态,停而不前;中国的古代报纸在清前中期已到达顶峰,但却没有直接演进为近代报纸;随着西方脚步的一步步迈近

    8、,在中国掀起殖民扩张的热潮,随即外人在华办报开始出现并延续。2、 简述英国传教士在东南亚出版中文报刊的情况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对于大多数传教士来说促使传教的原因是宗教改革引发的海外传教理想。马礼逊等出版传教书刊设想有悖于中国政府的文化政策,早期受到很大限制,不过随后处境很大变化,取得初步进展。随后后继者在东南亚出版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天下新闻中文报刊,一开始是以宗教宣传性质为主,但后期新闻报道居多。3、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创办于1815年8月5日,马六甲,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创办,米怜人主编。麦都思一度代编,工作人员中还

    9、有中国刻工梁发等。 宗旨:宣称以阐释基督教教义为根本要务。内容首先为基督教教义,其次为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也刊登阐述伦理道德的文章。 特点:向中国读者较早宣传了科学知识,介绍了世界各国情况 重视研究读者对象的心理特点。 首先是附会儒学 写作上也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表现手法 刊物式样也同于中国雕版书本 为中国报纸文体的成长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察世俗最基本的文体是论说文和记叙文,但也有比较典型的新闻文体。4、简述澳门近代报业产生的条件与早期发展情况(1)条件技术设备:西方活字印刷术最早传入中国的地方人口条件:葡萄牙人的后代迅速成倍增长社会需求:16世纪已经看成是天主教在东方传教的中心政治条件

    10、:经过军事政变后,施行新闻自由法案(2)早期发展情况蜜蜂华报为代表的葡文报刊,大多由于澳门当局的专制政治和葡国内部党政激烈,加上经济困难,一般出版时间大多很短。内容也大多为葡萄牙或澳门的地方问题,对中国事务很少有兴趣,对中国社会影响不大。鸦片战争后,基本为中立立场,鲜有持亲华立场。杂文篇和传教者与中国杂报为中文报刊,大部分内容是宣扬基督信仰,但也有新闻评论,被当局取缔。英文报刊在澳门葡文报刊8年的真空期由美英出版。5、 简述鸦片战争前广州英文报刊的出版情况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贸易的需求,在广州出版的英文报刊对中国社会产生更大影响。代表报刊为广州记录报广州周报中国丛报等,由英美人士创办

    11、。随着中英关系的紧张,随即迁往香港、澳门。较为关注中国问题,但往往站在本国的立场,由一定政治色彩。作为外国侵略的舆论工具,一般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以本国读者为受众。其新闻业务是本国新闻事业发展水平在中国的体现。6、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中国境内出版第一张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广州创办,普鲁士传教士郭士力主编。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本式。所刊新闻纸略论为中文报刊第一篇新闻学的专文。后转到新加坡出版。1838年停刊。宗旨:创刊时称其宗旨为“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人利益”,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大量刊登科学知识,宗教道德等内容,力图破除华人对外国人的敌视。

    12、特点:内容包含多样,宗教内容已居次席。编辑业务上,文字通俗、文风简短,目录,便于固定。宣传策略上,附会儒学,贴近中国文化。7、 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的发展情况。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成为外报在华的第一重要基地。英文商业报纸率先发展。亲华的中国之友,从澳门前来的广州记录报以及亲政府的出版最长、影响最大的德臣报等;香港中文报刊遐迩贯珍为代表,以时事新闻为主;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传教士并没有出版中文报刊的必要;随后兴起的是从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而生的中文商业报纸,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硬件水平进一步促进新闻编采工作水平的提高,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全国的样板。8、 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

    13、的发展情况。1961年从数量和实际影响力,上海赶超了香港,重心北移。英文报刊包括“英国官报”之称的北华捷报和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字林西报等继外文报刊后,50年代开始开始出现中文期刊,首先从传教士创办的中文宗教性报刊包括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开始。与香港不同,上海英文商业报纸的市民读者数量有限,外商们需要为产品广告,于是中文商业性报刊报刊应运而生,影响最大的是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并在八九十年代形成三足鼎立,大发展的局面,9、 综合分析外国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西方政府的确是将海外的传教士也与海外的殖民事业紧密结合的,借助传教士来宣扬西方社会的观念,实行思想征服。史实证明,

    14、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传教士在华创办刊物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宗教报刊为主;传播教义、宣传科学知识、传播西方文明;同时进行文化侵略。在为传播教义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启蒙了中国国民,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0、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1) 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2) 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客观促进

    15、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对中国国民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3) 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外报以其自身的实践和所刊言论,将西方近代报刊的观念传入中国。 2、外报将西方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 、外报将西方新闻采访业务传入中国。 、外报将铅字、印刷机等近代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为国人自办近代中文报刊提供了物质条件。 、外报将西方近代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引入中国。1、 试析国人对近代报刊的早期认识(1)始于禁烟时期的林则徐的译报活动,组织人员,主要是为了了解和应对敌情;对报刊传播信息的功能有一定认识,但是并没有办报的实践;(2)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

    16、的办报思想的,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买“新闻篇”等主张;参照的西方的报业模式,但在当时缺乏客观实施的条件(3)随着维新变法思潮的萌芽和兴起,创办近代报刊成为限禁知识分子的广泛要求。王韬和郑观应最具代表性,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爱国情怀,强烈希望报纸能够成为推动社会改革使国家走向富强的舆论工具,并有一定民主表达。2、 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1) 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通过报纸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成为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2) 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博采舆论”,介绍西方的

    17、国政民情(3) 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国内提出言论自由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4) 论述了报纸的文风: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开启政论式文体风格(5) 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6) 早期自办报刊的实践,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纸中最出色的3、 简述国人在上海、广州最早创办报刊的情况(一)上海: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的重要基地,代表报刊:汇报新报汇报1874年6月16日创刊,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创办人容闳。内容经常涉及政事,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多次同外商办的申报和字林西报笔战。办报相当艰难,多次改组和改名,仍收到官府的限制和申报的攻击,一年半后停刊。新报18

    18、76年11月23日,主办人上海道台冯焌光,经费出自道库。转录京报和苏省辕门炒,本埠新闻、各地新闻和国际新闻,涉及新闻、军事、外交和商情道台控制,明确宣布“国政则不可议也”,规定凡“愤世嫉俗”之作一律不予发表1882年后并入上海机器制造局机关报,而停刊(二)广州:晚于汉口、香港、上海,是在中法战争爆发后兴起,代表报刊述报广报述报1884年4月18日创刊,广州海墨楼石印书局印刷发行,一年左右停刊。内容有中外新闻和评论、西方书报译稿、商业行情、轮船班期和广告;并重视图像新闻报道,图文并茂,每期刊登至少一幅新闻纪实图画鲜明爱国立场在中法战争期间连续和相近报道发展过程、实况和官方态度和社会舆论,表明了主

    19、战意愿;支持省港两地人民抗法斗争。广报1886年6月24日创刊,日刊,邝其照为创办人形式同申报略同,设有宫门抄、辕门抄、上谕、著论、新闻等栏目发行面很广,深受海外侨胞欢迎因报道被查禁后将地址迁到租借,改名中西日报1990年因义和团战胜八国联军消息而最终查封。4、 试析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第一,在办报主体方面,创办者的身份比较复杂;往往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中国人,除主流的知识分子外还包括官员、买办。第二,在办报性质方面,除个别报纸外,一般是私营性质的;自主经营,不带政党色彩。第三,在报纸内容方面,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甚至报刊本身就是洋务运动的一个内容。第四,在政治立场方面,这些

    20、报刊表现出了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通过言论和新闻不断陈述西方列强环伺的危险局势。第五,在业务工作上,大多在形式上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的模式,第六,在报业环境方面,处境十分困难。经济上的困难,并且清政府实行听任外国人办报而禁止中国人办报的政策,国人办报经常遭到外国殖民势力的限禁。5、 简要介绍维新派创办的主要报刊? 万国公报是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受到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的欢迎。京师强学会成立后,因与上海万国公报重名,在1895年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梁启超、汪大燮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是维新派北方的代表。? 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

    21、重要舆论机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 特点:1: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2: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 强学报1895年,康有为到上海成立强学会,1896年月12日出版强学报,为该会机关报,政治色彩更浓,明确提出变法维新主张。? 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办,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创办。梁任总主笔。旬刊、书本式,连史纸印刷。

    22、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每期约3万字,印刷较为精美清晰。内容首先是论说,其次是皇帝谕旨,大臣奏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第二期起又将域外报译分成西文报译和东文报译、法文报译。报译的分量最大,占全刊的一半以上。? 知新报: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澳门创办,由康有为胞弟康广仁任总经理。维新言论最直接全面,直到1901年1月20日停刊,是维新派在国内出版时间最久的报纸。天津维新报? 国闻报:北方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它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1897年严复创办,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宗旨,但它“尤以通外情为要务”。在副刊国闻汇编上发表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该文提出

    23、“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严复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 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很有特色:首先,它以“通外情为要务”;其次,讲究办报的策略;再次,消息迅速,稿源茂盛。湖南维新报? 湘学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办、旬刊。唐才常、陈为镒先后主编。? 湘报1898年3月7日长沙创办。湖南第一份日报。主要撰稿人:唐才常、谭嗣同。比新报更通俗激进一些。6、 试析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一是报刊数量多。近代国人自办报刊,自19世纪70年代至1895年的20余年中,总共为30种左右。二是办报地区广。国人自办报刊遍布各地,不仅有上海这样外报

    24、出版基地发展,还深入到长沙等内地中小城市。三是报刊种类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发展,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性报刊等,甚至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一次出现的类型。7、 戊戌变法期间的新闻立法活动有何意义在戊戌变法期间,废止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一度被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中国近代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报禁”一度被解除了,“言禁”一度被放宽了,新闻法的制定也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虽然这次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时过短,

    25、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冲破“言禁”“报禁”,争取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8、 报章文体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一)形成:从时代背景来看,甲午战争后,旧文体已经无法表达要求变革的激情,同时也无法适应介绍西方新知、新学的需要;从主观来看,维新派人士对变法的阐述和宣传,主要通过政论方式展开。首先王韬在循环日报中运用,但未成气候,多数报刊流行的仍然是桐城派古文;后来经过梁启超在时务报以及新民丛报上运用达到成熟(二)特点: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9、 试论维新派办报活动的历史

    26、作用。第一, 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第二, 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第三, 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第四,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第五, 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第六, 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试论述资产阶级各派别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的基本情况(1)资产阶级维新派(保皇派):日本清议报和新民丛报A清议报:横滨创刊,保皇会海外第一个机关报,1898年12月23日创办,主编梁启超。出满100期后,报馆发生大火,被迫停刊。宗旨:1、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2、增长支那人之学识。3、交通支那、日

    27、本两国之声气,聊其情谊,4、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内容:尊皇攘后。关于政治改良的宣传。 B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横滨创办,梁启超主编。宗旨:“开民智”、“造新民”,成为保护皇会最主要的言论机关。发表长篇论文新民说。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但由于梁启超思想受革命拍的影响,也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谈论“破坏”,“革命”,后来梁的思想回到了保皇派的老路子上去,报纸也逐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所厌弃而悄然停刊。(2)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日报民报A中国日报: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办,孙中山选择香港作为办报的基地。陈少白主编,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早期宣传爱国救

    28、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鼓吹录中国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特点: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后为多家革命派的报馆所继承。B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是其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过分强调了排满而

    29、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该报最高发行量答到1.7万份,第6至24期由章太炎主编。试论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报人和报刊活动(1)章太炎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辑,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

    30、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2)于右任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创刊,这是于佑任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重新集资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揭露贪官污吏罪行。于右任被驱逐出租界,该报只办了92天。1909年10月3日又在上海租界办了民吁日报,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日本政府串通清政府于11月19日查封民吁日报。民吁日报被查封近一年,于右任又于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租界创办民立报。该报的

    31、出版,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中华民国监时政府成立后,实际上成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机关报。(3)郑贯公在日本曾为清议报业余撰稿,后出版中国留日学生第一个有革命思想倾向开智录,1901年赴香港任中国日报记者,大胆鼓吹革命。后又先后创立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支持革命,言论愈加激烈,并销量大增。1906年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不幸染疾去世。(4)秋瑾辛亥革命中杰出的女革命家,自号鉴湖女侠。她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4年4月赴日本留学,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年底回国加入光复会。1905年春她再次赴日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春回国,办中国公学、1907年1月创办

    32、中国女报,以妇女为对象,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只出两期即被封。1907年7月安庆起义失败,由于歹徒告密秋瑾不幸被捕。在审讯中她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苏报案的基本情况苏报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胡璋。后卖给退职官员陈范。为打开局面1903年陈范聘请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 “学界风潮”和 “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于是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士钊,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经多次开庭,1904年法庭宣判章太炎

    33、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1902年后中国本土报刊事业的发展状况商业报纸发展很快,形成一批较有规模、注重经营、比较成形的商业报纸。涌现一批以西方新闻业为榜样,兼重经营和社会效益的民办报纸支持维新变法的重新恢复办报活动,立宪派报刊有了较大发展革命派在国内的办报活动中崭露头角,产生了“苏报案”“大江报案”等反压制事件新式官报开始兴起,并成为政府喉舌尝试新闻立法活动,但在内容制定和现实执行上都不甚成功试评析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1)资产阶级维新派新闻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已经渐成体系,如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都十分重视报纸在“上下通达”中的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

    34、最重要武器之一。而梁启超的思想最为系统和完整。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第一,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第二,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1,“宗旨定而高”。2,“思想新而正”。3,“材料富二当”。4,“报事确而速”。新闻要“博、速、确、直、正”第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报馆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到;四曰公心;五曰节制。第四,提出了宣传的方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

    35、浸润法和煽动法。(2)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他们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 “党报”和 “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和主张。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把报纸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和指导舆论。记者应该先知先觉。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 “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看来,革

    36、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 “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试介绍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新闻业务的进步情况新闻、评论、副刊与广告全面出现与报纸上;新闻:标题、分类、摄影图片、号外;评论:短评、按语出现副刊: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等版面设计更现代化。1、 试述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及其原因(1) 新闻事业的繁荣A报界的黄金时代: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一百多种,猛增到近500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记录。其中,仅1912年2月以后,到北京民政部门登记要求创办的报纸就达到90多种 。政党报纸、新成立的各

    37、级政权机关报,妇女报纸等。B通讯社 的发展。C五花八门的政党报纸同盟会-国民党报刊体系最大 :民立报是其总机关报 (2)原因:? 旧的禁令的废除。 ? 新法律的保护。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湖北军政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浙江军政临时约法;江西临时约法。1912年3月1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自由,第一次载入了国家根本大法。? 各地军政当局的支持。2、 简述“癸丑报灾”的前因后果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

    38、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 “癸丑报灾”。3、 简介袁世凯对报界的控制手段和报界的反抗情况(1)对报界的控制手段? 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较有影响的亚细亚日报,是御用报纸中影响最大的一家。? 制定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报纸条例和出版法等? 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据统计,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内,全国报纸至少有71家被封,49家受到传讯,9家被反动军警捣毁。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2)报界的反

    39、抗情况? 在上海火车上,袁世凯刺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案情的真相被报刊揭露了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终于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宋教仁被刺到二次革命失败的过程中,国民党系统的报刊都以大量篇幅声讨袁世凯。以民立报为首,每天以正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经过,刊登凶手的供词和袁党往来的密电等,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袁世凯就是刺杀宋教仁的元凶。有的报纸发表题为强盗政府的社论。? 广州创办了讨袁报,一些报纸也出版了反袁专刊。?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大多数报刊都站到了袁世凯的对立面。中华革命党等都拒用“洪宪”年号,? 就连原先拥袁、亲袁的一些报纸和报人,在全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制的震撼下,也转

    40、而加入了反袁的行列。梁启超写了一篇反对复辟帝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派人送去20万元请他不要发表,被来梁启超拒绝。申报,华字日报等,也改变态度支持反袁。4、 试析民国初年新闻业务的进步及其原因(1)新闻业务的进步第一,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受到更多重视第二,副刊有了很大发展,鸳鸯蝴蝶派小说大行其道第三,图片报道的改进和发展第四,通讯社发展,加强新闻报道(2)原因报纸的社评在袁世凯政府的言论高压下,从质到量萎缩,新闻随即增加革命不彻底,使得知识分子理想破灭,又碍于言禁,转写言情小说经过革命的洗礼和初年蓬勃发展的势头,积极实践、学习西方的新闻业务5、 简述黄远生的新闻业务活动特点和新闻思想(1)

    41、新闻业务活动的特点? 文字流利、畅达、幽默,深受读者欢迎。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所写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4卷,以新闻通讯为主,兼收政论、译文等,于1919年出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 一题材重大、记载详实。他报道的人物有孙中山等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的代表,善于从他们身上发掘重大新闻,如揭示了袁世凯“权谋百出,专以手段胜”的伎俩。他报道的事件很多,如日本提的“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 二是善于分析、揭露本质。? 三是细致生动,亦庄亦谐。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如外

    42、交部之厨子。(2)新闻思想? 没有系统阐述,散见于作品之中? 第一,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 第二,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 第三,急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的“四能”记者6、 民国初年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记者,它们各自的新闻经历如何?(1)黄远生从业新闻,成为蜚成于世的著名新闻记者和政论家,是中国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写作著名于世的人,时人誉之为“报界之奇才”。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日报、少年中国、庸言、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和撰述。所写官迷论、三日观天记、外交部之厨子、北京之新年等通讯,对民国初年政局的黑暗

    43、和新官僚们的丑态,作了忠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袁世凯筹备称帝期间,聘他担任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坚辞不就,并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以示决绝。(2)邵飘萍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的罪恶阴谋,以后又在两年里写了250多篇、20多万字的文章,揭露批判军阀政府。1918年接连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京报,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第一期学习的就有毛泽东、罗章龙等。1920年后,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并赞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3)林白水1903年月,他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

    44、俄事警闻,专门报道有关拒俄消息,宣传革命。年,该报更名为警钟日报,革命倾向更加强烈。不仅如此,林白水还自己创办中国白话报,以活泼的形式宣传民主主义思想,抨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4)刘少少民初北京著名记者,有“怪杰”之称;政治上较为保守,其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留日期间曾协助杨度主办中国新报。1909年回国后,应邀任帝国日报编辑,以“少少”为笔名,撰写政论,在新闻界崭露头角。武昌起义后,一度返湖南,任共和党报纸湖南新报和杨怀中、徐特立等教育界人士主办的公言杂志编辑 记者 逐笔。他拒绝袁世凯的收买,发表文章反对帝制,遭到通缉。(5)徐彬彬民初著名记者和剧评专栏作家,

    45、原名徐凌霄。1916年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长期撰写北京通讯和随笔。20世纪30年代其,长期担任天津大公报副刊主编,连载短文专栏,写出的随笔融时事、经史和历史掌故于一体,颇受欢迎。通讯以内容隽趣、文笔晓畅著称,其运用有趣的内幕材料,深受读者欢迎。(6)胡政之回国后应聘大共和报翻译、编辑和逐笔,1915年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收到报界关注。在王郅隆接管大公报后受聘为经历兼总编辑,曾亲自采访段祺瑞“马场宣誓”等重大新闻。1918年欧战结束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唯一中国记者。后再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历兼副总编辑。(7)张季鸾留学日本,创办夏生杂志,回国后任民

    46、立报编辑。曾因在报上秉笔直书后被逮捕。袁世凯死后,出任中华新报总编辑,是当时最能引起中外人士注意和重视的报馆社评。1926年因与吴鼎昌、胡郑之接办大公报,名气日益变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评论价值,追求预见性和逻辑性。走向通俗性,标榜公正性。1、 简要评述新青年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和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在其中的作用(一)创办经过:? 第一阶段:陈独秀主编时期 (1915年9月15日-1916年2月)? 宗旨: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但也用蔑视的态度记录筹安会与袁世凯的活动。发表敬告青年一九一六年吾人之最后觉醒等。? 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歌颂西方资产阶级自由、独立平等、人权等思想,但因为曲高和寡没有市场,终因销量太少而于1916年2月休刊。? 第二阶段:? 1916年9月复刊-1917年8月。主要目的就是批孔反对封建文化、传统伦理道德。? 易白沙:孔子平议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复辟与尊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答案.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