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doc

    • 资源ID:867757       资源大小:89.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doc

    1、目 录正 文1一、网络时代文化管理的内涵1(一)文化与网络1(二)网络时代的文化特性3(三)网络时代文化管理的内涵5二、网络时代对文化的积极影响5(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5(二)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6三、网络时代文化管理遭遇的问题7(一)知识产权问题7(二)网络道德问题8(三)网络污染问题9(四)网络安全问题10四、问题的原因分析11(一)管理体制相对落后11(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11(三)网络监管技术发展滞后12(四)文化管理队伍不足12(五)文化道德的缺失13五、加强网络时代文化管理的对策13(一)加强立法与全方位监管并重13(二)改进文化管理体系14(三)加强网络建设与文化内容建

    2、设15(四)善于利用网络加强全民文化教育15(五)技术手段:结合创新理念,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监督技术体系16正 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6.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将人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人们所称为的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现如今,人们几乎每天都要与网络打交道,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3、分,网络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通信和电视网趋向融合,并向宽带化、移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一个更加信息化、网络化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形态正在加速发展。网络的发展也使得文化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文化管理问题不仅关系文化的健康发展与未来方向,且对网络自身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已经突显其至关重要的意义。一、网络时代文化管理的内涵当今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已经充斥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诸多方面,网络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已经和现实的生活发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技术的发展推动文化的进步,网络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日趋增加,而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必将影响甚至主导人类

    4、文化的发展方向。(一)文化与网络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王宁 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互联网或因特网,即人们通常所指的网络。若将网络作为社会交往和生活的主要和重要的手段的社会历史阶段称为网络时代,可以说,当前我们正处在向网络时代过渡的时期 刘国永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 2001年5月。互联网既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网络又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

    5、。文化借助网络的优势,得以迅速传播与复制,使得网络时代的文化较之传统文化产生了诸多新的特性。1.传统文化的网络化传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载体和传播手段,互联网以它传播广泛性这一最不可替代的功能被社会所接受。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联上互联网,就立刻可以传输和接受海量信息。这种多功能一体化的网络媒体,给传统的主流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方式,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鲜血液。各种各样的光盘、芯片、集成电路卡等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可以单独销售,成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也可以作为信息资源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基本元素,为电视、计算机网络提供资源(片库)。网

    6、络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化传媒成为统治世界的最好传媒工具。以高速宽带和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为传统主流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2.由网络平台而产生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人类20世纪的创造物,它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接收信息为核心,以加强沟通为直接目的,影响着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人们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进行各种活动时所形成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信息文化。它打破了传统文化定义的框架,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

    7、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网络文化因其全新的传播形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当前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二)网络时代的文化特性任何文化都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既要传承社会历史文化,又要在新的历史阶段有所创新有所追求。网络文化是伴随网络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网络,就不可能有网络文化,网络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了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与传统的主流文化

    8、加速融合,密不可分,渐渐成为网络时代文化的主体,使得网络时代的文化呈现出新的特性。1.文化体系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今天的互联网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它不独属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和任何组织,毫无国家和民族界限。你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网点的计算机前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和信息。各类网站、虚拟社区、论坛、网游等各种网络单位,它们面向网民开放,体现平等与共享的精神,传播各类知识,方便人们沟通与交流。这便使得围绕以网络为主的整个文化体系也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开放状态。网络没有门槛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表达意愿,任何观点,任何思想,都会经过网络自由传播,文化的交融在网络得到体现。近年来的face

    9、book、人人网等社交网络(SNS)的出现,又进一步增强了网络的开放性与互动性。另外, 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网络文化处于一种无防御的状态。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人类信息单向传播的模式,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沟通交流,也可以自由地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网络游戏、即时通讯工具、微博、新闻评论都为每一位个体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和平台。网民不再只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信息,实现人际互动。2.快捷性与虚拟性当下的网络时代,连接因特网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新的数字产品如上网本、手机、IPAD、MP5等各式各样的数

    10、字终端产品层出不穷,接入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有线连接,WIFI、3G、GPRS等各种无线接入方式的普及,都是为了人们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连上网络。而这些网络技术应用的一个最直接优势就是,方便快捷地传递与获取信息资源。一旦连上因特网,人们便可以随时随地寻找信息、浏览新闻、写评论、发微博,也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通信、访问在线社区等,一种新的思想或新的文化现象一旦在网络中扩散和蔓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各种方式迅速传播。所谓虚拟性,“是指网络行为得以依附的行动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在网络社会中,一切活动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而在网络中运行的并不是现实的人或物,而是他们的数字化形

    11、式。而网络中的文化作为有别于现实文化形式的新文化形式,它既展示着现实文化,也展示出在现实文化中不可能出现的或还未出现的文化。它能把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想象中的生活方式兼容在同一个虚拟的时空中。3.平等性与个性化文化在网络中的形式,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平等文化”。网络世界里,不存在绝对的文化信息中心,每个人都可以办网站,建论坛或者“织微博”,每个人或每家单位都可能受到大量追捧而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代表某种文化现象的中心,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全部失去了它现实世界中的作用,新闻评论与论坛可以使网络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所关注的信息发表看法,网络中的话语权呈现扁平化和自由化特征。网络模

    12、糊了地域和空间的概念,文化中心被消解,如果不加干涉,任何国家和社会的文化都全方位的开放,同时中心的消失为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极大可能。网络文学、博客与微博、五花八门的特殊信息或功能的网站,展示了网络时代文化的鲜明个性。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说:“因为有微博,网络传播的社会化时代已经到来!因为有微博,每个人都有可能,也都应当参与进来,让自己成为新媒体的创建者!微博是一种态度,意味着走向更开放、更有想象力的人生!”个性化也是网络时代人们表达自我的需要,网民可以在网上享受个性化的文化定制服务,也可以自己创造出个性的网络应用。追求特立独行的网络ID,展示个性鲜明的网络标识和内容等,成名的欲望使每个人都希望自

    13、己能在网络中超凡脱俗、引领潮流,甚至涌现出像“凤姐”一样以恶俗手段,把丑陋当个性来博出位的个体。(三)网络时代文化管理的内涵网络时代给文化带来了全新的特色表现: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与文化本体个体化的统一、开放中的平等与共享等。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到网络影响的传统主流文化的管理,也就是研究以各种传统载体而存在的主流文化,怎样使其经由网络技术得到传播与发展进而逐步变革,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化的管理,也就是研究因网络而产生并依赖其发展的所有的技术、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新型文化形式的管理。其中又以在网络中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所

    14、有文化产品的管理为主要工作。二、网络时代对文化的积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依靠平民化实现了它的快速扩张,每个个体都越来越成为一个主体。从文化的主体角度看,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即时性,扩展了主体进行文化选择的自由度,网民获得了空前丰富的文化消费机遇和内容,网络已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随着管理手段以及网民素质的提高,网络世界也越来越趋向于真实。(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网络由于其自身的技术特性加上其创立的宗旨,决定了它是为通信与交流而生,并成为知识与信息的传播工具,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服务。1.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网络传播的方式是数字化,没有体积,没有重量,一定的信息转换成数字,经过转播

    15、,数字再还原为一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是以电子信号代替了写在纸上的记录进行通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作为主导交流工具的信息交流代替了人们熟悉的语言、手势、表情、文字等传播方式。即时通讯或E-mail将会更快更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对方,网络信息通过因特网高速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它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制约,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手中。网络使地球变成“地球村”,距离不再是影响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2.改变了文化知识的存贮方式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互渗透、融合,联机数据库、光盘出版物、网络信息资源等的诞生,使知识存贮发生了根本

    16、的变化,无纸存贮已成为现实,它更便利于人们快速的检索、共享和交换,使人类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3.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与网络学习正在加速普及,很多人利用网络的便利,可以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优质教学资源,而不必再受到时间、地点、课程等限制!土豆、优酷等多数视频类网站,也都有种类繁多的生动的教学视频供人们观看学习。在网络上学习文化知识也远比在学校和图书馆要方便快捷。4.改变了人们的诸多生活与行为方式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足不出户便可以完成购物,更可以享受数以亿计的产品挑选以及送货上门服务;猪八戒、威客中国等威客网更是让知

    17、识经济变为现实,只要你有才能,便可以身处家中利用网络打工,完全可以告别上班的烦恼,实现足不出户的网上办公赚钱;电子邮件、QQ、Skype等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沟通与交流不再受到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新浪、网易、凤凰网等各大门户网站改变了人们阅读新闻的方式,只要点几下鼠标就可以读到自己感兴的新闻、话题;电子书以及起点中文、榕树下等文学类网站改变了人们的读书方式;总之,网络改变了太多的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太多新的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二)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由于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从而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是形式上的多元化。现在的博客和个人空间已经综合了邮

    18、箱、相册、日志、视频、音频、链接等多种应用,提供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服务。其次是使用价值多元化。每个接触网络的人都想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目的,网络在每个人面前都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再次是发布主体和内容的多样性,近些年出名的网络文学作品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诛仙等,均是先由网络文学网站连载,得到网民认可与热捧之后再结集出版成为热销书籍,网络使得这些草根文学得以繁荣。网络世界的平等性和互动性给每个普通人提供了了解世界并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使人们成就和发展事业有了新的途径。三、网络时代文化管理遭遇的问题网络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一样是一把“双刃剑”。

    19、网络的积极作用使人们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而由于网络提供的便利,以及个性化和个人意志的充分表达,也会带来对他人自由的伤害。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使沟通变得更加随意和自由,同时也变得更加危险和不可信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网络运营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报酬也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不可避免地对网络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一)知识产权问题侵权与盗版大行其道。由于网络的自由共享与下载,盗版行为也经由网络得以泛滥,软件、视频、音乐、书籍等大量文化产品都被侵权或盗版。最为知名的软件盗版问题,当属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2011年1月,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

    20、鲍尔默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抱怨,称在中国,90%的Windows都是盗版的,微软估计只有10%的计算机用户安装的系统是合法的。此数值虽然过于夸张,但也反映出目前盗版问题的严重性。反观另一件事实却鲜有人知:微软使用郑码输入法1998年以后一直未进行签约和支付使用许可费用,为此2007年中易公司起诉微软侵权,但至今未有结果。郑码输入法是由我国文字界泰斗、英华大词典主编郑易里及其女儿郑珑共同发明的,于1989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并陆续获得美国等国家专利。郑码被微软侵权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我们对知识产权缺乏保护的弱点。不止是软件,各种电影、音乐、书籍资料等文化产品,都会被盗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21、,盗版的传播途径也不止局限于网络下载,从网络获取资源后,还可以用盗版光盘或出版物的方式来继续流传,而盗版苹果专卖店,更是将盗版行为推上了新的高度。2011年7月13今日美国报题为“中国仿冒产品上新台阶,照搬整家商店”的文章指出:昆明出现5家山寨苹果店,无论从内部装修还是员工着装,都与真正的苹果店如出一辙,甚至连店里的员工都相信他们在为苹果直营店工作。而苹果官方却澄清,苹果在中国一共只有5家专卖店,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二)网络道德问题一方面文化的多元化使个人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发挥;另一方面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导致文化的庸俗化发展和人们价值体系的分化。网民们可以有自己的隐秘空间,可以自由

    22、地表达和诠释自我,因而胆子越来越大,在自由与自我泛滥的基调之上,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颠覆一切,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表达内心感受和发泄内心的隐抑消极情绪或叛逆本性!1.虚假信息泛滥等网络依靠平民化实现了它的快速扩张,每个个体都越来越成为一个主体。网络世界也越来越趋向于真实,但是虚假信息依然充斥每个角落。虚假信息因为利用了网络的便捷与隐匿作用,从而带来了更多也更严重的危害。网络是平等且开放的,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信息与思想,一方面,缺少验证的错误知识、道听途说的错误信息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恶意发布的以虚假信息、假广告、欺骗等手段骗取他人利益与信任的信息随处可见。这些虚假信息不止是传播谬误、混淆视听,而且

    23、给很多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物质与精神损失。虚假信息的泛滥也使得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2道德观念淡化。网络带给人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无政府主义的“放任”,不少人缺乏“慎独”的道德自律,道德观念渐渐淡化。网络给传统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尴尬和无奈。互联网的发明者声称,网络世界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事实上,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与自由性,固然有利于人们的个性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他们道德意识的混乱,以为自己在网上可以为所欲为而不用担负任何责任。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直接导致了网民在网络生活中出现许多不道德行为,如偷

    24、看他人个人文件,发送不健康信息等等。据调查,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 (中科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北京日报)。不难看出,这是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淡漠的令人担忧的倾向。3网络泡沫文化的泛滥造成了人们的价值观的危机。网络中常常有人制造一些文化泡沫,别有用心的设置一些陷阱,特别是在网络文化无序而又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势下,他给人们带来自由和便利的同时,又成为一些人无聊情绪的发泄场所,有的人为了商业利益,为了文

    25、化生产的运作,把本来并不重要的事情变成全体网民共同关注的重要的事情,有的甚至制造一个又一个骗局,使人们上当却又有口难言。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恶搞”成时尚,炒作低俗文化,使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紊乱,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2004年的“芙蓉姐姐”这种与传统文化道德背道而驰的行为居然被一些媒体热炒。而2010年的罗玉凤,就被网络推手孙建业炒作成功,“凤姐”成了2010年网络上最火的女人之一。而以孙建业为首的凤姐炒作团队一个月就可以赚30万 新华网 2010年06月07日 。那些通过网络连续不断地向网民传递经过特别加工的有意渲染的文化信息,尤其是经过包装和夸大的低俗的情调、价值理念(如个人主义、享

    26、乐主义),即网络泡沫文化,会瓦解我们主流文化渠道的权威性,毁掉我们构建的真善美的标准,对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冲击,造成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危机和自我迷失。(三)网络污染问题网络恶俗文化、黄色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了青少年的人性危机。网络不受任何限制,一些文化垃圾因而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在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侵蚀下,形成了一些人的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扭曲的心理。如淫秽的、色情的、暴力的和腐朽的文化内容在网络上流动,现在,网络恶俗文化、黄色文化、网络暴力文化肆虐,一些青少年沉溺于黄色文化的毒害之中,一些青少年不抵网络暴力文化的诱惑,人性泯灭,丧失了行为的自控能力。2010年10月5

    27、日 “诞生”于网友“蓉荣”帖子中的极品女“小月月”。在国庆大假的最后3天,迅速蹿红网络。截至2010年10月26日下午5时,“小月月”原帖点击量已超过4600万次,网友回复10万5千余条。此“小月月”是兼具极端心理与人格障碍的综合体,也代表了一种恶俗文化,严重地冲击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特别是对青少年造成了众多不良的影响, 更是一个值得忧思和警惕的问题。而网络污染问题又引发了青少年对网络的沉迷问题,使他们沉迷于低俗文化、黄色文化、网络游戏等诸多不健康的活动之中,逃避现实,身心健康都遭受了严重的侵害。(四)网络安全问题病毒、木马、恶意软件、钓鱼网站等诸多行为,给人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28、虚拟财产、网上银行、个人信息等被盗用的现象也是屡屡发生。1998年至2003年间,台湾陈盈豪制作的“CIH”病毒席卷全球,造成了约5亿美元的损失,全球十大计算机病毒排名榜首。2006年10月16日“武汉男生”李俊编写了“熊猫烧香”病毒并在网上广泛传播,并且还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在网络上将该病毒销售给120余人,非法获利10万余元。而这也是中国近些年来,发生比较严重的一次蠕虫病毒发作。影响较多公司,造成过亿美元的较大损失。而“黑客”攻击网站则会造成更大的破坏。据统计,全球平均每秒就发生一次网上入侵事件。网络黑客攻击网站主要有几种原因:一是炫耀其超人的电脑技术;二是窃取网站相关资料;三是

    29、表达对网站的抗议或不满以及其他个人因素等。这往往使人们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安全需要得不到保障,同时因受到网络“黑客”文化的影响而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一些人在网络这种尔虞我诈的虚拟环境中正逐渐丧失基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四、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网络时代。各种观念风云激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这个时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结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文化的发展更是面临迥异于以往时代的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同样是不可回避,需要我们去分析、去解决。(一)管理体制相对落后面对网络时代的新特性,我们的社会还缺乏完善有效

    30、的管理体制,文化的管理体制相对于网络技术的更新而言仍然落后。诸如恶意炒作、恶搞等网络道德缺失的问题,其直接原因往往就是,低俗之风盛行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社会心理,外加传媒受利益驱动。技术条件则为网络低俗之风提供了传播渠道,究其外因则是缺少法律和技术上的监管。从我国管理体制上看,互联网的内容管理所属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文化管理所属文化部,网络安全管理所属公安部,通信和硬件设备管理所属信息产业部。这样多角度的管理体制,难以集中管理力量,以至于各部门在抓管理时力不从心。(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立法还处在初级阶段,造成网络文化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有些无法可依,有些立法模糊,界定不清,缺乏可操作性。而

    31、网络立法的速度又远远跟不上网络的发展速度。如:对于百度文库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虚拟财产纠纷问题等仍然处于争议阶段,缺少法律依据。对于网络中的知识产权如何进行保护的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立法。2010年11月爆发360与腾讯的“3Q大战”事件,正是因为法律不健全、抄袭垄断而造就了行业恶斗。事后的网络专家研讨会认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一直处于混乱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界基本上是有各种各样的行政性的法规,但是完全没有法制。立法严重滞后于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应尽快完善互联网领域的法律规定,以一个明确的法律标尺来引导互联网行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三)网络监管技术发展滞后网络监控和惩罚技术仍然落后;现有的网络技

    32、术不停地更新换代,同时,反监控等技术也在发展,所以不道德行为及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完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网络中的色情、赌博、盗版、网络欺诈、非法入侵等行为,一般会采取租用外国服务器,动态反侦查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要监控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就需要更高级的设备以及更高水平的专业技术。而我国目前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专业技术水平,相对来说都比较落后。正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措施,一些缺乏道德的人们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发布虚假和垃圾信息,再加上部分网络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得非法信息充斥着整个互联网。(四)文化管理队伍不足首先,网络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还需加强。目前一些商业网站为提高点击率,纷纷在娱乐节

    33、目和社会新闻上大做文章,使得八卦新闻、虚假报道充斥在网络信息中。多如牛毛的商业网站大多缺少有效的监管,需要文化、网络等众多管理部门担当起监督的责任,通过对信息的把关来达到净化网络信息环境的目地。其次,网民道德水平亟待提高。网络文化是大众共同创造出来的,也需要依靠全体网民共同去维护。最后,网络文化管理队伍人员不足,缺少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现有管理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有明显的弱点,缺乏文化管理经验的积累,文化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而传统文化管理则恰恰相反,如何使两者优势互补,这不仅关系到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也关系着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五)文化道德的缺失当前网络技术的不完善

    34、是网络道德缺失的技术性根源。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网络中文化道德的缺失,很容易削弱人们的责任意识和诚信品质。现阶段网民又以青少年为最大群体,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由于相关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特殊的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控制和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道德缺失的现象。审视网络时代的道德危机,既因为人们缺乏自律能力,忽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也因为社会监管不力等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道德是文化建构的结果

    35、,文化的变迁必然会导致道德变迁。因此,文化的变迁与道德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而网络文化能够从积极意义上推进社会道德,也同样能够对社会道德价值的变迁造成消极的影响。文化现象中存在的回避崇高,情感缺失,以量代质,近亲繁殖,跟风炒作,歪曲经典,政绩工程等,根本原因均在于道德的缺失。五、加强网络时代文化管理的对策文化发展进行到网络时代,政府应当依然扮演着政策的倡导者和制定者的角色,要倡导主旋律,宣扬主流价值观,通过教育手段普及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网络各组织功能的合理运行。所以我们应当在把握网络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来加强和改进网络时代的文

    36、化管理。 (一)加强立法与全方位监管并重重视和善于利用网络加强文化建设,明确网络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改革和推进现有的各种审查制度和文化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加强网络立法,从法律角度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信息和舆论监控机制建设。实行文化部门、事业单位、运营商以及广大网民等全方位监管。2008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成立的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网络监督平台,网民可以直接登录网站举报不良与垃圾信息。12321举报中心采取与警方、工商部门、工信部主管部门和三大运营商以及广大用户密切合作的方式,树立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全方位监管。虽然网络时代存在

    37、众多假丑恶现象,但让网民群众的大多数高声欢呼的依然是真善美的主流文化。网民群体的大多数却能够正确地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我们要正确地引导网民群众,积极弘扬文化中的真善美,打击消灭假丑恶。以网民中正确的大多数来抵制与打击丑恶的小部分,来维护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地位与正确的价值观。(二)改进文化管理体系要对传统的文化管理方法进行检讨,强化互联网内部管理,加强网络时代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加快网络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建设的成功是管理成功的关键。管理中要善于抓重点。近几年对于打击黄色网站,改造迅雷网站、关闭众多BT下载网站,VeryCD网站转型等事件,皆证明了抓重点的方法是最有成效的管理。对于保护

    38、知识产权的问题,则应建立多方利益主体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首先应当顺应时代潮流,鼓励技术的革新,发展有潜质的商业模式。其次在变革传统商业模式时,应当注重利益的平衡,规范合作机制,从而达成“共赢”的局面。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齐勇锋认为,由于文化体制改革还不到位,我国文化市场还存在着诸多市场壁垒和行政干预,条块分割依然严重,全国统一、有序的文化大市场并未形成,文化资源和要素难以自由流动,严重制约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在利用资本市场方面,我们现在对新媒体管理比较松,网游、动漫等已经完全市场化,百度、分众等很多企业到国外去上市,制造了资本百倍增值的神话,但是传统媒体却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得支持。

    39、应该顺应文化传媒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细则,把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逐步推向资本市场,促其快速发展壮大。(三)加强网络建设与文化内容建设要努力提高现代信息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网络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烙有研发者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样式,谁的技术领先,谁就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化形态,引领文化风尚。不止是技术创新,在内容上同样需要更多的创新。我们要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力度, 促进中外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和建设, 使因特网中有更多的中华民族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必须利于传播,利于构建社会价值观;不仅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不仅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实现互动,而且须体现国家利益和全

    40、球公共产品的特点。弘扬传统,中西结合,去粗取精,兼收并蓄。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正面文化,引导网络舆论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以网络为手段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任何一个时期,健康丰富的文化样式一定是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本意是一位家长寻找沉迷于网络中的孩子,由于网络推手的正面作用,这句凝聚了万千家长对沉迷网络孩子们的亲切呼唤!唤醒了很多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渐渐从虚拟世界回归到现实世界,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贾君鹏事件”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网络积极的正面力量。(四)善于利用网络加强全民文化教育作为传播知识、理念的平台,互联网的互动性远胜其他媒介;同时,它方便、快捷,在有网络

    41、覆盖的地方可以随时参与交流、获取信息;此外,人们通过互联网参与各项活动所付出的个人成本、占用的社会成本都很低。因此,对于爱好求学的人来说,网络是学习文化的最佳渠道。未来,网络教育将成为至关重要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善于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价值取向、昂扬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网络文化、通俗文化、民间文化等也应给予更多的宽容。加强网络时代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必然要求,成为顺应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要充

    42、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从传统文化数字化资源转化做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创新,发展。(五)技术手段:结合创新理念,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监督技术体系网络管理技术是保障管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从事网络管理专业的能力、技术和看法。网络管理是产生、形成、发展管理文化的相当重要的文化要素。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和支持业界关于内容控制技术的研发,鼓励其研制出更为有效和更少外部性的内容控制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相关服务;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业界和终端用户采用内容控制技术对网络传播内容进行自我管理,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应当创新理念,重点建立文化内容技术分级标准,发展文化内容检测与过滤

    43、技术,积极构建网络安全预警平台和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世界文化从来都是多元化的, 网络时代也不例外。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不断促进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 并为21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参考文献1、王宁 著: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2、庹祖海 著: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3、王天德,吴吟 著:网络文化探究,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5月。4、傅小兰,严正 主编: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5、美曼纽尔卡斯特 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6、李永刚 著: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7、美安德鲁基恩 著,丁德良 译: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3月。8、李开复 著:微博:改变一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17 / 19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