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引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具有导向、激励和标准的功能。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意识,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辨析、设计、应用及转化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重要基本功。1、目标、目标目标是预先设定的意欲达到的状态。目标是预先设定的意欲达到的状态。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相应学龄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相应学龄段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段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确定的,学生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律所确定的,
2、学生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内容和任务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3、关于课程目标分类的理论关于课程目标分类的理论布鲁姆理论布鲁姆理论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认知领域、情感情感领域领域和和心因动作领域心因动作领域。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按照布鲁姆的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知道知道领会领会应用应用分析分析综合综合评价评价1.知道(知识)(knowledge)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
3、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提示: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2.领会(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其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提示: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3.应用(application)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提示: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
4、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提示: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5.综合(synthesis)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提示: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6.评价(evaluation)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
5、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提示: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辩护,证明,预测,预言,支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由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和和学学段段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指是指312年级的中小学生通过综合年级的中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和特征方面所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和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应呈现的状态。学段目标学段目标是指某一学段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是指某一学段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
6、面所应呈现的状态。是总体目标在每一学段的具体体现的状态。是总体目标在每一学段的具体体现。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总体目标(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中国大陆)(中国大陆)A、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内容A、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B、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
7、感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C、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D、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新能力E、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质(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的特点A、强调体验性目标、强调体验性目标B、注重实践性目标、注重实践性目标C、重视生成性目标、重视生成性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1)36年级年级A、学生
8、与自然(、学生与自然(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B、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社会(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C、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我(一方面,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一方面,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
9、、积极的生活态度;另方面,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另方面,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段目标(2)79年级年级A、学生与自然(、学生与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逐步形成关增进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B、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社会(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进对社会的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了解和认识,增强社
10、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务感)C、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我(一方面,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一方面,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动技术,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另方面,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另方面,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之间的关系(1)总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学段目标的实现)总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学段目标的实现学学段段3目目标标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学学段段1目目标标学学段段2目目标标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之间的关系(2)学段目标之间是一种承接关系)学段目标之间是一种承接关系学学段段1目目标标学段2目标学段3目标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之间的关系(3)学段目标之间又是一种递进关系)学段目标之间又是一种递进关系学段3目标学段2目标学段1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