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知识梳理一、词语(包括熟语)梳理(一)理解下列成语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碎琼乱玉:比喻洁白而凌乱的雪花。2.装在套子里的人六神不安:形容惊惶失措,心神不定。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心慌意乱:形容内心惊慌,思绪纷乱。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正大光明: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也说正大光明。3.归去来兮辞(并序)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迷
2、途知返: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4.滕王阁序人杰地灵:人物杰出,山川有灵气。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命途多舛(chun):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老当益壮: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儿更大。穷且益坚: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
3、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5.陈情表茕茕(qin)孑(ji)立,形影相吊: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气息奄奄:呼吸极其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比喻情况已到衰颓的地步。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6.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也说锱铢必争、锱铢必计。点铁成金:神话故事中说
4、仙人用手指头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 指五车书)。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变化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陈言务去:力去陈旧的言词,必求创新。7.说“木叶”不落言筌:筌,捕鱼的竹器。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一言难尽:用一句话难以说清楚,形容事情曲折复杂。8.谈中国诗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空中楼
5、阁:指海市屡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也说荡气回肠。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9.中国建筑的特征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草草了事: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10.作为生物的社会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富丽堂皇:形容富伟美丽、气势宏伟。雄心勃勃:形容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11.宇宙的未来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模棱
6、两可:对事情不置可否,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感恩戴德:对别人所给的恩德表示感激。“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成语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迎刃而解: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语出晋书杜预传)。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阳春白雪: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下里巴人”对举)。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
7、对举)。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石破天惊: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乳臭(xi)未干: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虚与委蛇(y):对人假意敷衍应酬。大腹便便(pin pin):肚子肥大的样子(含贬义)。弄巧成
8、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二)对接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孩子自小生活在农村,未出过远门儿,此次远离家乡去西安读书,多蒙王老师悉心照顾,作为孩子的父亲,我感同身受。近几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这只是管中窥豹,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掌握了全市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寒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的NGC1316星系图像中,这个遥远星系的尘埃勾勒出了“上帝脸”的轮廓,让人感到莫衷一是。“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9、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力量。A.B.C.D.【答案】C【解析】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结论。可用“不可思议”。属近义成语混用。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记者在公共场所假装“摔倒”来进行“爱心测试”,本身就是对民众的欺骗,用谎言去测试道德,显然属于缘木求鱼,只会加剧社会的不信任。古往今来不少天资聪颖之人之所以难成大器、难堪大用,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自恃聪明,遇事总想走终南捷径,不肯下苦功夫。钱钟书博闻强识,他一生博览群书,过目不忘,这
10、是一般人难以相比的。自从阿凡达上映以来,网友对他的评论一直不曾间断。这些评论有的见解深刻,语言犀利,真可谓难得的空谷足音。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于2012年11月23日上午降落在“辽宁舰”甲板上,由飞行员戴明盟首降成功,这意味着舰机合练的技术条件已具备,真是大快人心。一些学校将奥数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一些家长亦步亦趋,送孩子上奥数班,以增加上重点中学的几率。A.B.C.D.【答案】D【解析】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语本庄子徐元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已含“难得”之意,造成语意重复。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
11、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亦步亦趋:庄子田子方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此句应用“趋之若鹜”。3.依此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_,给当时法国思想界带来全新的气息,这本书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描述了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歌曲旋律优美,而演唱者阿宝的嗓音_,更让听者印象深刻。一位抗战老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当时只听到一声_般的巨响,身旁火光冲天,
12、前方的战友永远地倒在了血泊中,而我也身受重伤”,说完他黯然。A.天崩地坼穿云裂石振聋发聩B.天崩地坼振聋发聩穿云裂石C.振聋发聩穿云裂石天崩地坼D.振聋发聩天崩地坼穿云裂石【答案】C【解析】天崩地坼:天塌下,地裂开,形容声响强烈或变化巨大。穿云裂石:指(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振聋发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网络文学极大丰富着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文学存在_的现象,不少网络文学作品缺乏深邃的社会意义、深沉的人生感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成为世界加工大国,却没有
13、太多的发明创造,假冒仿制盛行就是主因之一。劣质的假冒产品_,不仅使消费者利益受损,甚至会使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受损。目前家政市场从业人员_,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保姆雇主孩子都很受伤,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业态,专家呼吁发展与管理规范需同步推进。A.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良莠不齐B.泥沙俱下鱼目混珠良莠不齐C.泥沙俱下良莠不齐鱼目混珠D.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答案】B【解析】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综上所述,选B。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
14、的一项是A.儿时看戏,我一听到台上的锣鼓响,尤其听到前面大人们的叫好声,就会急得跳脚,矮人看戏,只有干着急的份儿。B.下周轮到我们班升旗,我把发言稿送交政教科审查,等我拿回我的发言稿时发现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修改笔迹,稿件已经被改得体无完肤了,没有几句话是我自己的了。C.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D.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佩服蔡振华用人的眼光和胆量。【答案】B【解析】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也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得很多。A.矮人看戏: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15、也比喻见识不广。望文生义。C.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D.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王阳:王吉字子阳;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滕王阁序,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就会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
16、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D.“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答案】B【解析】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惰,后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义,符合语境。现多用于指男女间“暗恋”的一种隐性表达。A.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谦敬不当。C.师出无名:出兵打仗而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望文生义。D.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使用对象错。二、文化知识(一)教材内容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
17、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郞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洗马:
18、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东宫:太子住所,也指太子。牧:古代称州的长官。伏惟: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二)对接训练1.古人纪年,主要有_和_两种。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_和十二地支_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干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
19、。【答案】干支纪年帝王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_或_来纪年的。如“庆历四年春”,即指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由于干支纪年的循坏往复,在宏观的时间尺度上容易造成混乱,古人常常并用两种纪年。【答案】年次年号3.古人用“_”“_”“_”等名称分别表示初一、十五和月末等日期。【答案】朔望晦4.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室内的座位,以_为尊,其次是_,再次是_,最卑的是_。鸿门宴中对这种座次的排位情况有详细的记述。【答案】坐西向东坐北朝南坐南朝北坐东朝西5.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区域对应起来,称作“_
20、”。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用这种方法指出了洪州的地理位置。【答案】分野6.男子_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答案】207.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称代指_,沿用至今。古代地名还有很多习惯称呼或叫法,例如山东,其中的“山”则是指_;河内、河外、河东、河西、河南、河北,其中的“河”则是指_。江南、江北、江左、江右、江表,其中的“江”则是指_。【答案】中国崤山黄河长江8.我国古代常以“阴”“阳”构成地名,在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就取名“_”;在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就取名为“_”。【答案】阳阴9.期
21、功是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_(多久)。功,按关系亲疏分_和_,前者服丧九月,后者服丧五月。【答案】一年大功小功10._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_继承制。【答案】东宫嫡长子三、古文阅读(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_【答案】衡,通“横”,横木。滕王阁序2.云销雨霁_【答案】销,通“消”,消散。逍遥游3.北冥有鱼_【答案】冥,通“溟”,海。4.三餐而反_【答案】反,通“返”,返回。5.小知不及大知_【答案】知,通“智”,智慧。6.此小大之辩也
22、_【答案】辩,通“辨”,区别。7.而征一国者_【答案】而,通“能”,才能。8.而御六气之辩_【答案】辩,通“变”,变化。陈情表9.夙遭闵凶_【答案】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10.零丁孤苦_【答案】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11.常在床蓐_【答案】蓐,通“褥”,垫子。(二)实词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杂少量虚词例句供辨析)1.故亲故多劝余为长吏_故便求之_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_豫章故郡,洪都新府_【答案】故交,朋友。所以。原因,缘由。从前的,以前的。2.引引壶觞以自酌_控蛮荆而引瓯越_恭疏短引_【答案】举,拿。连接。序。3.尽宾主尽东南之美_潦水尽而寒潭清_【答案
23、】全,都。完,干涸。4.胜胜友如云_躬逢胜饯_胜地不常_【答案】才华出众的。盛大的。美的,美丽的。5.穷穷岛屿之萦回_响穷彭蠡之滨_穷睇眄于中天_穷且益坚_岂效穷途之哭_【答案】穷尽。遍,尽。终了,穷尽。困厄,处境艰难。走到头的。6.临临帝子之长洲_飞阁流丹,下临无地_临别赠言_【答案】来到。从高处往下探望。将要。7.怀怀帝阍而不见_有怀投笔_【答案】想念,怀念。心意,心情。8.息请息交以绝游_去以六月息者也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晚有儿息_【答案】停止。气息,这里指风。气息。子。9.志齐谐者,志怪者也_不坠青云之志_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答案】记载。志向。做记号。10.名北冥有鱼,
24、其名为鲲_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_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_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答案】名字。名声。命名。出名,有名11.矜凡在故老,犹蒙矜育_本图宦达,不矜名节_【答案】怜惜。自夸。12.至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答案】极,最。活到。13.亲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_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答案】亲自。亲戚。14.薄门衰祚薄_日薄西山_【答案】浅薄。迫近。15.拜拜臣郎中_谨拜表以闻_【答案】授官。呈上。16.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_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_【答案】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可译为“我”。表被动,被。(三)虚词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5、(杂少量实词例句供辨析)1.夫问征夫以前路_乐夫天命复奚疑_【答案】名词,成年男子的统称。语气词,用于句中,起缓冲语气的作用。2.之求之靡途_会有四方之事_胡为乎遑遑欲何之_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鹏之徙于南冥也_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之二虫又何知_【答案】代词,代“为长吏”。助词,的。动词,到。助词,的。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到。代词,此。3.奚奚惆怅而独悲_乐夫天命复奚疑_【答案】疑问代词,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4.而门虽设而常关_觉今是而昨非_时矫首而遐观_鸟倦飞而知还_其远而无所至极邪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_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_【答案】连词,表转
26、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因果,因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并且。5.以舟遥遥以轻飏_倚南窗以寄傲_臣以险衅_猥以微贱,当侍东宫_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_但以刘日薄西山_谨拜表以闻_【答案】连词,同“而”,表修饰。连词,表目的,来。连词,因为。介词,凭借身份。介词,用,凭。连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四)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幼稚盈室古义:_今义:_【答案】古:幼儿,孩童。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2.尝从人事古义:_今义:_【答案】古:指做官。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3.于是怅
27、然慷慨古义:_今义:_【答案】古:感慨。今:指大方的行为。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_今义:_【答案】古:内外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成员。5.将有事于西畴古义:_今义:_【答案】古:指有耕种之事。今:指发生某事。6.既窈窕以寻壑古义:_今义:_【答案】古:深远曲折的样子。今:(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7.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_今义:_【答案】古:虽然这样。今:连词,用于上半句,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甲事而不成立。8.众人匹之古义:_今义:_【答案】古:一般人。今:多数人,大家。9.腹犹果然古义:_今义:_【答案】古:很饱的样子。今:副词,表示事
28、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10.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古义:_今义:_【答案】古:不能行走。今:不可以;不被允许。1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至于)古义:_今义:_(成立)古义:_今义:_【答案】(至于)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成立)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1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古义:_今义:_【答案】古:奔走效力。今:(车、马等)很快地跑。1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_今义:_【答案】古:申诉(苦衷)。今:说给别人听,使人知道。1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
29、义:_今义:_【答案】古:辛酸悲苦。今:身心劳苦。(五)词类活用1.指出下列句子中使动用法的词语并作解释。眄庭柯以怡颜_【答案】怡:使愉快。屈贾谊于长沙_【答案】屈:使受屈。窜梁鸿于海曲_【答案】窜:使逃走。2.指出下面句子中意动用法的词语并作解释。襟三江而带五湖_【答案】襟:以为衣襟;带:以为束带。3.指出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作解释。园日涉以成趣_【答案】日:每日,每天。时矫首而遐观_【答案】时:常常。雄州雾列,俊采星驰_【答案】雾:像雾一样;星:像星星一样。水击三千里_【答案】水:在水面上。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_【答案】日:一天天地。4.指出下列句子中名词作动词的词语并作解释。
30、目吴会于云间_【答案】目:用眼睛看。梓泽丘墟_【答案】丘墟:成为荒丘废墟。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答案】南:南行。不过数仞而下_【答案】下:落下,降落。5.指出下面句子中动词作名词的词语并作解释。台隍枕夷夏之交_【答案】交:接壤的地方。6.指出下列句子中形容词作名词的词语并作解释。倚南窗以寄傲_【答案】傲:傲然自得的情怀。四美具,二难并_【答案】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人。宾主尽东南之美_【答案】美:俊杰,才俊。齐谐者,志怪者也_【答案】怪:怪异的事物。猥以微贱_【答案】微贱:卑微低贱的地位。7.指出下面句子中形容词作动词的词语并作解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_【答案】远:远离。(六)文言句式请将下
31、列文言句子按句式特点分类。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既自以心为形役遂见用于小邑乐夫天命复奚疑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之二虫又何知彼且恶乎待哉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去以六月息者也判断句:_被动句:_宾语前置:_介宾短语后置:_【答案】(七)对接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属于B.气凌彭泽之樽 凌:超过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销:通“消”,消散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甫:美好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乖违,不顺D.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袂:衣袖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远【答案】C【解析】甫:刚、顿时。2.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
32、析正确的一项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落霞与孤鹜齐飞秦伯说,与郑人盟A.句与句的“且”字相同,句与句的“与”字不同。B.句与句的“且”字相同,句与句的“与”字也相同。C.句与句的“且”字不同,句与句的“与”字也不同。D.句与句的“且”字不同,句与句的“与”字相同。【答案】C【解析】连词,反而;副词,暂且;连词,和;介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A.目吴会于云间B.襟三江而带五湖C.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答案】C【解析】例句中加点词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名词作动词,看,视。B.名词的意动用法,
33、以为带。D.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腹犹果然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C.虽然,犹有未树也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答案】D【解析】“生物”的古今意义相同,都是指自然界中所有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A.“果然”,古义为“很饱的样子”;今义为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B.“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C.“虽然”,古义为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为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配套使用,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其视下也,亦若
34、是则已矣C.而后乃今将图南D.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答案】B【解析】A.“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C.“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D.“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B.形影相吊 吊:安慰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C.当侍东宫 当:任、充当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具:详尽D.不矜名节 矜:矜持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答案】D【解析】矜:自夸。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则刘病日笃A.历职郎署B.谨拜表以闻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35、D.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答案】D【解析】都是名词作状语。A.名词活用作动词,任职。B.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C.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8.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臣欲奉诏奔驰C.庶刘侥幸,保卒余年D.则告诉不许【答案】C【解析】“侥幸”的古今意义相同,都是指很幸运。A.“不行”,古义为“不能走路”;今义为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接近于死亡。B.“奔驰”,古义为“快速上路,马上进京”;今义为“(车、马等)很快地跑”。D.“告诉”,古义为申诉(苦衷);今义为说给人,使人知道;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
36、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B.控蛮荆而引瓯越 引:连接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沮:沮丧D.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稀薄【答案】D【解析】薄:迫近。10.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园日涉以成趣 眄庭柯以怡颜襟三江而带五湖 徐孺下陈蕃之榻而后乃今将图南 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臣具以表闻A./B./C./D./【答案】B【解析】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除臣洗马除:革除B.听臣微志 听:任,这里指准许、成全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D.逮奉圣朝 逮:及、至【答
37、案】A【解析】除:授予官职。12.下列句子中对“策”的用法和意义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策扶老以流憩名词作动词,拄着B.振长策而御宇内 名词,马鞭子C.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经典著作D.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用马鞭子打【答案】C【解析】策,策略。13.下列句子中对“胜”的用法和意义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C.刑人如恐不胜 动词,胜任D.此时无声胜有声 动词,超过【答案】C【解析】胜,副词,尽。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齐谐者,志怪者也志:动词,专注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动词,往C.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动,担负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副词,全【答案】A【解析】志,动词,记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