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分类总结).doc

    • 资源ID:858121       资源大小:10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分类总结).doc

    1、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政治夏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2. 其子启继承王权,确立王位世袭制,国家机构初具规模3. 桀行暴政而亡商1. 商不落在黄河下游,首领汤起兵抗夏讨桀2. 约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商3. 盘庚迁殷,政局稳定4. 奴隶制残酷,“人祭”“人殉”5. 纣暴政亡国西周1. 周为商之属国,渭水流域,文王任用贤能,励精图治2.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3. 地域广大,实行分封制4.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王朝转衰5.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春秋1.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 “

    2、礼崩乐坏”诸侯争霸3. 春秋五霸:齐桓公人用管仲改革,富国强兵,“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晋楚争霸、吴越争霸4. 分封制瓦解,奴隶社会崩溃战国1.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 战国七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3. 变法:魏国,出国,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4. 兼并战争:齐魏交战有桂陵、马陵之战 公元前3世纪以后,秦国无敌于天下 秦赵长平之战,是当时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秦朝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统一:条件:1.生产力提高、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 2.战乱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群 过程:1.灭掉东方六国 2.统一越族 3.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3、 4.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意义:1.划时代,结束分裂,开创统一局面 2.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 3.为经济恢复,民族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疆域: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人口两千多万巩固统一:措施:政治: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经济:土地私有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 军事:修长城 文化: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影响: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初步奠定祖国将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人民处境恶劣秦末农民战争:原因: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陈胜、吴广起义 发展与结局:刘邦、项羽领军继续反秦 公元前207年,刘邦

    4、灭秦西汉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建立: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汉武帝大一统:背景:休养生息 国力强盛 措施:改革官制 大量选才 削弱王国势力 强化法制 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东汉时间:公元25年公元220年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隋朝581建立统一原因:广大民众盼望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民族融合加快意义:结束分裂,有力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唐朝618年建立统一贞观之治原因:吸取隋忘教训,强调“存百姓” 措施:革新制度,倡节俭,兴科举 作用: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国力增强、百姓生活改善开元盛世措施

    5、:选贤,重农,限佛,募兵制,兴文治 作用: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安史之乱原因:政治腐败,军事失当 影响:唐朝由盛转衰,北方人口南移唐亡:907年为藩镇所灭宋朝960年北宋建立强化中央集权原因:为了改变藩镇割据局面 措施:集中军权 科举扩大规模元朝1271年元朝建立1276年统一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移民、回族、汉人、关系啊便将加强统治: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明朝君主专制加强:中央废丞相 地方废行省 颁布大明律迁都北京统治危机:中后期宦官专权,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原因:统治腐朽,天灾 意义:农民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清朝建立:女真统一,实行八旗制度加强专制

    6、: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顶峰,大兴文字狱 加强了中央专制集权,但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第二部分: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夏、商、西周统治者重视农业 农具以木石为主 懂施肥 商代畜牧很盛青铜铸造 玉器加工 陶瓷 漆器夏交通工具种类多 商民善于经商西周交通更发达 商周时路设旅舍春秋、战国铁器、牛耕、水利发达冶铸、漆器、防止、酿酒、著作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两汉农具改进:牛耕推广 农耕区扩大 农作管理技术提高特点: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部门:防止、冶铸、造船等交通便利 钱币以黄金、铜钱为主三国、两晋、南北朝特点: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扩展 前代过度开垦的环境破坏有所缓解纺织业以丝

    7、织为主 冶炼技术成熟 造纸城市被毁,商业一度萎缩北魏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南方相对较活跃隋唐特点:江南进一步开发,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水里的发展,农具的创制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特点:产地分布广 生产规模大,产量多 分工细,品种繁多 发达的水陆交通、开元通宝钱 市场发达 经商的人多宋元北宋:农业的发展南宋:全国经济中心由北方移到南方辽、西夏、金、元:农业的迅速发展矿冶业占重要地位 丝织业有新的发展 棉纺织业在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 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出现一些商业繁盛的城市和商业中心明、清引进国外高产作物玉米、甘薯 经济作物棉、茶 工具革新,技术提高,分工细,产量高,规模大国内市场扩

    8、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出现,商品经济延伸农村第三部分:文化科学技术夏朝夏小正商朝采用干支记日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纪录春秋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确立十九年七闰原则战国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西汉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书太阴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唐朝僧一行测子午线北宋沈括创制“十二气历”元朝郭守敬:制造了简仪、高表等十多种天文仪器编成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确立300年医学战国“脉学之宗”扁鹊发明了四诊法西汉编订黄帝内经,奠定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医圣”张仲景的伤寒

    9、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吐蕃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数学&物理战国墨经提出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和光影关系东汉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魏晋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和缀术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介绍黄河流域农牧业发展情况,是中国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建立完整的农学体系,并介绍欧洲水利技术地理学东汉西晋北魏明朝张衡发明地动仪裴秀的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郦道元的水经注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思想文化1

    10、、政治思想(1)、儒家思想 发展过程: 孔子: a春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奴隶主阶级的代表。b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有利于缓和经济矛盾。c政治上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改良。d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兴办私学e整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B、孟子:战国人。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施行仁政,政在得民,反对苛政。C、董仲舒:a西汉时提出新儒学。即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代表著天人三策。 b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封

    11、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理学:宋代的新儒学。即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代表人物是南宋的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E、明清理学:明中期王阳明的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性是善的。它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牙的发展证明理学已走向极端。、对儒学的批判:A、李贽:明朝人,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道学家和理学的虚伪。B、黄宗羲:明末清初,参加过抗清斗争。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主张工商皆本。C、顾炎武:明末清初,参加抗清斗争。提倡经世至用,反对空谈;反对君主专制政治;

    12、代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D、王夫之:明末清初,参加抗清斗争。以唯物主义观点否定理学唯心主义;以辩证法和发展的观点否定理学的行而上学。、对儒家思想积极作用的认识:a、大一统的思想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b、“仁”“以德治民”等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c、“仁义”“孝”等观点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d、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对现代教育,人才培养有一定作用。(2)、法家思想: 主张:a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胜过古代;b主张以法治国(除国君外,任何人都受法律约束,有利于打击特权);c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认识:战国时最适应当时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13、,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但法家不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后代大都以外儒内法为统治思想(3)、道家思想 春秋时期的老子和战国时期的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如汉初统治者的休养生息,唐初太宗说:“君能清静,百姓何能不安乐乎?”,明初,太祖告诫地方官吏:“要在生养安息之。”这些都是无为而治思想的反映)。(综上所述,儒、法、道三家的主张虽然都不相同,但确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历代发展和融合,逐步形成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酷法为辅佐,以道家权术为手段的治国模式,这就是古代被称为“外儒内法,而济之以道”的治国特征。)(4)、墨家:战国墨子创

    14、立,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2、宗教和哲学(1)、佛教:A、西汉:开始传入中国内地。B、东汉:明帝派人带西域求佛,并建白马寺。C、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原因;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D、唐朝:佛教盛行并转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唐玄宗灭佛。敦煌莫高窟是其艺术。(2)、道教:A、东汉:由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而成,代表著太平经B、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之成为地主阶级宗教C、南朝:陶弘景建立道教的神仙体系。(3)、唯物主义思想:荀子:战国人。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王充: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代表著论衡。反对天人感应学说,反对有鬼论,反对厚葬,认为精神依附于形

    15、体。范缜:南朝人代表著神灭论。从理论上打击佛教,认为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柳宗元:唐朝。反对天命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刘禹锡:唐朝。反对天命论,认为自然与人互相作用。王夫之:明末清初。以唯物主义观点否定理学唯心主义;以辩证法和发展的观点否定理学的行而上学。第四部分:民族关系春秋、战国中原的华夏族,周边北有匈奴、东胡,西有戎,南有越各族在频繁的战争的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步融合民族融合的高潮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秦汉概况:边疆各族发展较快与匈奴关系:汉出匈奴南下进攻,汉政权鉴于国力有限,与匈奴“和亲”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反击匈奴胜利 后匈奴分裂,部分贵妇,元帝时昭君出塞,促

    16、进汉匈往来,和睦共处 东汉初,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与西域的关系:张骞通西域,使西域内地连成一体,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归属中央政权西南夷:分布西南地区,语言不同 武帝时设郡于此 武帝赐滇王之印百越:分布华东、华南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内迁民族冲突北方民族大融合西南:蜀汉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南方:吴国征服 北民南迁,促进民族融合隋、唐发展原因:隋唐国力强盛 中原与边疆交通发达突厥 吐蕃五代、辽、宋、夏、金、元宋辽关系:契丹发展 辽宋关系宋夏关系:党项发展 夏宋关系宋金关系:女贞发展金宋关系金辽关系:抗辽灭辽元朝统一:1276年完成统一明、清特点

    17、:清前期奠定中国版图 各民族形成不可分离的关系蒙古 新疆 西藏 西南 台湾 相继归入版图第五部分:对外关系两汉时期隋唐时期明清时期汉朝与朝鲜的关系两汉与朝鲜的密切往来:A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B战国纷争与秦汉之交时有许多中国人到朝鲜,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指马韩、辰韩和弁韩)曾多次派人赴汉。C秦汉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中朝贸易的发展:A朝鲜特产输入中国,朝鲜特产檀弓、文豹、果下马、班鱼皮等输入中国,B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C中朝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对朝鲜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影响。汉朝同日本的交往日本的社会状况:A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

    18、近邻。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B汉朝时,日本“分为百余国”。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两汉与日本的关系:A徐福浮海东渡的传说,在中日两国都是从古流传至今;B日本考古发现的一些工具、器皿的制作也有的同中国相似,两者相互印证。C汉武帝时,日本一些部族小国与汉朝已经有了通使关系;D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得赐印绶(汉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已出土)。E汉安帝时,倭国又遣使来汉。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促进了日本生产和文化的发展。(3)、两汉时期的中越经济文化联系:A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联系更加密切。B中国从越南输入土特产和东南亚的珍稀物产,如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

    19、。C中国的铁器、农耕和水利技术传到越南,使越南的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显著提高。D中越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积极影响。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A西汉以前,中国的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等地。B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C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当时,世界各文明区域尚处于隔绝分散的状态,交通工具也很简陋,丝绸之路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A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

    20、繁的经济、文化交流。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C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南陆上丝绸之路:A秦汉时期,西南有一条从四川出发,经云南,过缅甸,最后到达印度的丝绸之路。B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加强了中原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而且为中缅、中印的友好往来,创造了条件。海上丝绸之路:A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a秦汉时期,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b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线与经过地区:a阅读课本插图海上丝绸之路;b了解

    21、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C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评价:A两汉时期,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也日益发达,古代世界的东方与西方的几个文明地区联系起来。B中国的丝绸驰誉世界,中国被称为“丝国”,中西交通线也被称为“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汉朝与西亚、欧洲的往来汉朝与安息的交往:A安息是地处丝绸之路中段的西亚大国,成为罗马帝国与汉朝之

    22、间的中转站,B安息利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贸易谋获其利。汉朝与大秦的往来:A汉朝与大秦(罗马帝国)之间都有直接交往的愿望。B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遣使来到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发达的对外交通和唐朝的国际地位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发达:A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B海路方面:a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b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波斯湾。唐政府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A鼓

    23、励外商来中国贸易;B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任官。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和新罗的友好往来朝鲜半岛上的国家:A隋唐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中国都有来往。B7世纪后期,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以后,和唐朝的往来更加频繁。经济文化交流:A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B唐朝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说明新罗的商旅来中国的很多。C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仿照唐朝实行科举,设立国学,教授儒学。D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A新罗人喜读唐诗,许多文人会写唐诗。崔致远

    24、的诗文集桂苑笔耕,受到中国文学界的重视。B新罗人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和日本的友好交往遣唐使和留学生:A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B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A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B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C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D日本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祭孔的礼仪也很隆重。频繁的贸易往来:A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B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时的银币。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备真备、鉴真A那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

    25、吉备真备以及中国的高僧鉴真。B吉备真备年轻时,随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研习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军事等,C鉴真应日本僧人约请,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他和弟子在奈良设计建造的唐招提寺,是建筑艺术的杰作,至今被日本视为国宝。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和东南亚国家的往来:A隋唐时,中国和今天东南亚(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和马来半岛)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B中国和今天东南亚一些国家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C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大大加强。D隋炀帝时,派人出使马来半岛,半岛上的赤土国也派王子回访,受到隆重接待。中印经济文化交流:A印度称为天竺。贞观时,天竺一再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

    26、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B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玄奘、义净西游:A在中印文化交流中,高僧玄奖和义净起了重要作用。B玄奘在贞观初年,为探求佛学,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到天竺钻研佛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奉唐太宗之命将老子的道德经译为梵文,介绍到天竺。C义净在唐高宗时由广州出发,浮海至天竺研究佛学,后来又到今印尼搜集佛经。武则天时他回到洛阳,带回大量佛经,并撰写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书。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和中亚一些国家的交往:A中国的邻国阿富汗以及中亚一些国家,同隋唐往来密切;B这些国家一再遣使前来,每次都带来名马、异药等珍贵特产。和波斯的往来:A隋朝时,中国和波

    27、斯已互遣使节;B唐朝时,波斯遭到大食的侵扰,其王卑路斯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后客死唐朝。C波斯商人大批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做珠宝、香料生意。和大食的往来:A从唐高宗起,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中。B在唐朝,中国的造纸术传入大食。和东罗马的往来:A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还。B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在这时传入中国。C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和非洲的往来:A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新唐书上有这方面的记载。B唐朝人杜环在北非、东非留下了行踪。他撰写的经行记记载了非洲的风土民情。C史书里还记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D非洲发掘出土的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和邢窑、越窑的产品,

    28、而且质量极好。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目的:A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B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C是为宫廷购回奢侈品。概况:A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B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受到热烈欢迎。郑和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之通好的意愿。C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以中国丝绸、瓷器、茶叶,换取供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料、药材等。D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E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

    29、远。历史意义: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B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C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D郑和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E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华侨对南洋的开发:A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B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徒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C华侨从祖国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当地人民一起,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D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0、。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的倭患A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B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C1553年,倭寇先后攻入上海、苏州,直达南京,明朝政府也决心荡倭。戚继光抗倭A明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B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C后戚继光又率军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D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E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万古流芳。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明代以前的澳门:古代澳门属扬越地。秦始皇时属南海郡番禺县。唐代属东莞县。宋代时澳门居民以渔业为生。南宋末年,张士杰曾在

    31、澳门与追来的元军大战。明成化年间,在妈阁山中兴建了妈祖阁。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租占澳门A侵扰东南沿海地区: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以欺骗、行贿的手段占领澳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托言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贡物,愿暂借地晾晒”,向明朝地方官行贿,获得允许。C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D长期租占澳门:葡萄牙殖民者擅自修筑城垣和炮台,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派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A葡萄牙租占澳门以后,明政府始终掌握着澳门的领土主权。B澳门的民政和司法归香山县知县主管,设守澳官,并在澳门驻扎军队,负责防务和治安。C明政府还

    32、强制毁掉葡萄牙人擅自修筑的青州城。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A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于1661年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B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A郑成功祖孙三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军队分到各处去屯田垦荒。郑成功派农师向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农业技术。郑成功还积极发展商品生产。B郑成功结束了荷兰对台湾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俄国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A明清之际,清军主力进关,东北边界空虚,俄国侵略者乘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B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A为了捍卫边疆,康熙帝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B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C结果,俄军伤亡惨重。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尼布楚条约A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B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C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分类总结).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