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设计目的和任务目的:本设计是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的环节之一。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专业基础、专业、工程知识,在设计中学习、巩固和提高工程设计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根据所给的资料,进行污水处理厂的扩初设计。进行计算,并编写说明书、计算书。初始条件:S县是新疆经济强县,城市发展迅速,近年来S市逐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然而污水处理厂暂未规划。该市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北风。污水厂地面标高为429.00米,距A河100米。土壤土质良好,地下水位较低。进厂总污水管水面标高为422.31米。该厂必须建立二级污水处理厂。二.设计计算书2.1 设计基础数据的确定本设计中污水处理厂的
2、设计流量为4.6万m3/d,即平均日流量。平均日流量一般用来表示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用来计算污水厂的栅渣量、污泥量、耗药量及年抽升电量;最大设计流量用于污水处理厂中管渠计算及各处理构筑物计算。污水的平均处理量为: 污水的最大处理量为: =; 取=1.474; =0.53241.474=0.784m3/s;因用两套构筑物,故 m3/s m3/s2.2 粗格栅格栅是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上、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本设计采用中细两道格栅。本设计采用平面粗格栅。2.2.1 设计参数 (1) 格栅本设计单独设置格栅井,采用机械除渣
3、。 (2) 格栅宽度 格栅的总宽度不宜小于进水管渠宽度的2倍,格栅空隙总有效面积应大于进水管渠有效断面积的1.2倍。 (3) 过栅流速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雨水泵站格栅前进水管内的流速应控制在1.01.2m/s;当流速大于1.2m/s时,应将临近段的入流管渠断面放大或改建成双管渠进水。污水泵站格栅前进水管内的流速一般为0.60.9m/s。 (4) 格栅倾角 本设计采用机械除渣,所以倾角应该在6090之间,由于90的倾角不利于渣的悬挂,可采用60倾角,格栅上端应设置一个平台,便于放清渣机械,格栅下端应低于进水管底部0.5m,距池壁0.50.7m。 (5) 格栅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应等于
4、或稍高于格栅井的地面标高。平台宽度到污水泵站不应小于2m;雨水泵站不应小于2m。两侧过道宽度采用1.0m,安置除渣机减速箱,皮带输送机等辅助设施的位置。格栅平台临水侧应设栏杆,平台上应装置给水阀门,流速监测仪,进入进水渠的梯子,并设置具有活动盖板的检修孔;平台靠墙面应设挂安全带的挂钩;平台上方应设置起重量为1t的工字梁和电动葫芦。 (6) 格栅井通风 由于S市位于新疆,冬天比较冷,格栅必须设置在室内,必须设置永诀的机械通风,而且要有必要的采暖设备,防治冬天结冰。2.2.2 设计计算污水处理厂直接进入格栅间,格栅设为两个。设格栅前水深为0.4m,流速为0.8m/s,格栅间隔为b=30mm,则:(
5、1) 栅条间隙数栅条间隙数用以下公式计算:N= 式中: 污水厂设计流量(m3/s);格栅倾角(o),取=60o; h栅前水深(m),h=0.4m;v过栅流速(m/s),取v=0.8m/s; b格栅间隙宽度(m),取b=0.030m。 (2) 栅槽宽度 =0.01(38-1)+0.0438=1.89m 式中 B格栅槽宽度(m); s栅条宽度,取s=0.010m; n格栅间隙数。(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设进水渠道渐宽部分展开角a=20o,渠宽: B=; (4) 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出水渠渐窄部分长度为进水渠渐宽长度的一半,即: l2=0.46m (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
6、锐边矩形断面,水头损失可用下式计算: ; ; ; h1=3*0.01=0.03,故取0.1m式中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k=3; 形状系数,本设计中栅条采用矩形断面,=2.42; 阻力系数; 计算水头损失; 过栅水头损失。(6)栅后槽总高度设栅前渠道超高: 栅槽总高度: 栅槽总长度L=l+l+0.5+1.0+ =0.91+0.46+0.5+1.0+=2.64(7) 每日栅渣量 式中 栅渣量(m3/103m3),本设计取=0.04; 污水厂平均污水量(m3/s)。带入上述数值,则每日栅渣量: =0.92m3/d0.2 m3/d。故采用机械清渣。格栅采用链条回转式格栅,它由
7、驱动机构、主传动链轮轴、从动链轮轴、牵引链、齿耙、过力矩保护装置和机架等组成。驱动机构布置在栅体上部的左侧或右侧,通过安全保护装置将扭矩传给主传动链轮轴,主传动链轮轴两侧主动链轮使两条环形链条作回转运动,在环形链条上均布68块齿耙,齿耙间距与格栅栅距配合并插入栅片间隙一定深度,运行时齿耙栅片上的污物随齿耙上行,当齿耙转到格栅体顶部牵引链条换向时齿耙也随之翻转,格栅截留的栅渣脱落到工作平台上端的卸料处,由卸料装置将污物卸至输送机或集污容器中。格栅清渣装置起动由水位差控制开关控制,当格栅前后水位差大于0.08m时,开始工作。(8)设备选型; 通过参考相关材料,粗格栅选链条回转式多耙格栅。4.2集水
8、池提升泵房的设计4.2.1.水泵选择1.设计流量 =0.784m3/s;,考虑取用四台潜水排污泵(三用一备),则每台泵流量为 2. 泵的扬程计算: 由后面高程水力计算表的经计算得:4.2.2.集水池(1)容积 集水池容积采用相当于一台泵的15min流量,即:(2)面积 取水深h=3.5m,则面积F= 。 集水池长度取9m,则宽度B=。 集水池平面尺寸。4.2.3.泵位及安装潜污泵直接置于集水池内,潜污泵的检修用移动吊架。,具体布置详见高程图。2.3细格栅细格栅设为两个。设栅前水深h=0.4 m,栅前流速v=0.9m/s,栅条间隙b=10mm,则:(1)栅条间隙数 栅条间隙数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
9、中 污水厂设计流量(m3/s);格栅倾角(o),取=60o; h栅前水深(m),h=0.4m;v过栅流速(m/s),取v=0.9m/s; b格栅间隙宽度(m),取b=0.010m; 将上述数值代入上式,则栅条间隙数: = 101个(2)栅槽宽度设栅条宽度S=0.01m,则栅槽宽度= (2-16)(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设进水渠道渐宽部分展开角a=25 o,渠宽B=m,取1m; (4)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出水渠渐窄部分长度为进水渠渐宽长度的一半,即: =1.62=0.81m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两边为半圆的矩形栅条,水头损失可用下式计算: = 式中 k系数,格栅受污
10、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k=3; 形状系数,本设计中栅条采用两边为半圆的矩形栅条,=2.42; g重力加速度(m/s2)。(6)栅后槽总高度设栅前渠道超高,栅前槽高H= (2-21) 栅槽总高度:H= 栅槽总长: L=0.5+1.0+ =1.62+0.81+0.5+1+ (7)每日栅渣量 式中 栅渣量(m3/103m3),本设计取=0.06; 污水厂平均污水量(m3/s)。带入上述数值,则每日栅渣量: =1.379m3/d0.2 m3/d。故采用机械清渣。格栅采用链条回转式格栅,它由驱动机构、主传动链轮轴、从动链轮轴、牵引链、齿耙、过力矩保护装置和机架等组成。驱动机构布置在栅体上部的左侧
11、或右侧,通过安全保护装置将扭矩传给主传动链轮轴,主传动链轮轴两侧主动链轮使两条环形链条作回转运动,在环形链条上均布68块齿耙,齿耙间距与格栅栅距配合并插入栅片间隙一定深度,运行时齿耙栅片上的污物随齿耙上行,当齿耙转到格栅体顶部牵引链条换向时齿耙也随之翻转,格栅截留的栅渣脱落到工作平台上端的卸料处,由卸料装置将污物卸至输送机或集污容器中。格栅清渣装置起动由水位差控制开关控制,当格栅前后水位差大于0.1m时,开始工作。2.4沉砂池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沙、煤渣等,它们的相对密度为2.65、粒径0.2mm以上)。沉砂池设于初次沉淀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能使无机颗粒与有机颗粒分离便
12、于分别处理和处置,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目前应用较多的沉砂池池型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竖流沉砂池和旋流沉砂池(又叫涡流沉砂池)。本设计是采用平流式沉砂池。平流沉砂池是常用的形式,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流动,具有构造简单、截留无机颗粒效果较好、排沉砂较方便的优点;但平流沉砂池的主要缺点是沉砂中约夹杂有15%的有机物,是沉砂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故常需配洗砂机,把排砂经清洗后,有机物含量低于10%,称为清洁砂,再外运。2.4.1设计参数(1)流速为0.150.3m/s,取=0.15m/s;(2)水力停留时间为3060s,取=60s;(3)=0.392m/s;(4)沉砂池两座,n=2;单池=
13、75%=75%0.392=0.294m/s。2.4.2设计计算(1)沉砂池长度: (2)水流断面积: (3)池总宽度: = 式中: 为0.251m,取0.4m。 单池宽度; (4) 沉砂斗容积:X城市污水沉砂量 (污水),一般采用;T储泥时间,取T=2天。(5)单个沉砂斗容积:设每一个池都有两个砂斗,所以。 (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贮砂斗底宽;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斗高。 沉砂斗上口宽 (7)沉砂斗容积: 符合要求 (2-31)(8)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0.06,坡向 则沉泥区高度为,其中。 (9)池总高度: 超高,取。(10) 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
14、) 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则。 符合要求。2.6 DE型氧化沟2.6.1 DE型氧化沟的设计参数(1) 污泥浓度(MLSS):;(2) 污泥负荷:;(3) 污泥龄:;(4) 每千克BOD需氧量:。2.6.2 设计计算 (1)出水中溶解性: 根据德国水污染控制协会(ATV)A1316提供的数据,出水中每增加1mg/L的悬浮物(SS),就会引起(0.3-1.0)mg/L的增加, 因此为了保证氧化沟出水, 就必须控制出水中溶解性浓度(S)。 式中:出水溶解性浓度,; 出水浓度,; 出水中产生的,; 设为0.7; 剩余浓度,。(2)好氧区容积:为达到污泥的好氧稳定, 泥龄应保持在( 2030)d
15、,设计取,由于是生活污水,所以污泥产率系数y取0.75, 污泥内源代谢系数, 污泥浓度。挥发性污泥浓度: (3) 好氧区停留时间: (4) 剩余污泥量:湿污泥量:设污泥含水率为 每降解所产生的干泥量: 氧化沟里的污泥一部分将随污水进入二沉池,由二沉池池底排出,另一部分由氧化沟池底排出。总池容: 总停留时间: 校核污泥负荷: 在(0.050.11)范围。 ; 设置两个相同的DE氧化沟,故 所以主体尺寸为:。(5) 需氧量: 设计温度(1525)度,经核算,25度是需氧量最大,设计按温度为25度时计算供氧量。 化需氧量: 式中:氧化每公斤所需氧量,; 内源呼吸需氧系数,; 为污水中污泥的浓度,。总
16、需氧量: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需氧量: 当时,代入, 式中:时清水饱和溶解氧浓度,; 氧转移折算系数,一般采用0.50.95,取; 氧溶解度折算系数,一般采用0.900.97,取; 时氧的平均饱和度,; 氧化沟平均氧浓度,。曝气机数量计算(以单组反应池计算)设计中计算两种曝气机,分别为:鼓风微孔曝气器和垂直轴表面曝气机。第一种:鼓风微孔曝气器计算按供氧能力计算所需要的曝气机数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曝气器标准状态下,与好氧反应池工作条件接近时的供氧能力 。设计中采用鼓风曝气,微孔曝气器,参照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设备知:每个曝气头通气量按时,服务面积为,曝气器氧利用率为,充氧能力为则 个,取8200
17、个以微孔曝气器服务面积进行较核:,在之间,符合要求。2.7 二沉池该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幅流二沉池,采用刮泥机。辐流式沉淀池一般采用对称布置,有圆形和正方形。主要由进水管、出水管、沉淀区、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组成。按进出水的形式可分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三种类型,其中,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应用最广。周边进水可以降低进水时的流速,避免进水冲击池底沉泥,提高池的容积利用系数。这类沉淀池多用于二次沉淀池。2.7.1 设计参数 (1)设计流量:,拟建两座二沉池,并联运行。则单池流量 ; (2)单池表面负荷:,设计取; (3)污泥浓缩时间。2.7.2 设计计
18、算 图2-4 幅流二沉池(1) 单池表面积: (2) 沉淀池直径: ,取。(3) 有效水深: (4) 沉泥斗尺寸: 本设计采用机械刮吸泥机连续排泥,池底设坡度为0.05,坡向中心,为了防止磷在二沉池中发生厌氧释放,故贮泥时间采用两小时,则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5) 沉淀池坡度落差: 设污泥斗上部半径,下部半径为,。 圆锥体体积: (6)污泥斗高: 污泥斗的容积; (7)沉淀池周边水深: 式中:缓冲层高度,取; 刮泥板高度,取。 校核径深比: (8)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式中:回流污泥比,取; 贮泥时间,取; 回流污泥浓度,。 (9)单池污泥区所需容积: 校核:,符合要求。 (10)沉淀池总高度:
19、 式中:超高,取。2.7.3 进水部分设计二沉池进水部分采用中心进水,中心管采用铸铁管,出水端用渐扩管。进水采用配水渠。(1)进水配水槽计算: 单池设计污水量: 进水端槽宽: ,取0.5m。 槽中水流速取0.6m/s;进水端水深: 进水端水深: 2.7.4 出水部分设计计算: (1)单池设计流量: (2)环形集水槽内流量: (3)环形集水槽设计:采用周边集水槽,单侧集水,每池只设一个总出水口; 则集水槽宽度: 式中:为安全系数,取。 集水槽起点水深: 集水槽终点水深: (4)出水溢流堰设计:采用90三角堰出水, 堰上水头:H 单个三角堰流量: 三角堰的总个数: 三角堰的中心距(单侧出水): 2
20、.8消毒池污水经DE型双沟式氧化沟处理之后、氨氮含量等都大幅度下降,三级处理可采用消毒处理。污水经二沉池处理后直接流入消毒接触池的进水渠道。2.8.1 消毒剂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污水消毒剂是液氯,其次是漂白粉、臭氧、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紫外线等。其中液氯效果可靠、投配设备简单、价格便宜。其他消毒剂如漂白粉投量很难确定,溶解调制也极为不放便。而臭氧的投资大,成本高,且设备管理复杂。所以目前液氯仍然是消毒剂首选。本设计中选用液氯作为消毒剂,共设1座消毒接触池,每座流量为0.784。2.8.2 消毒剂的投加(1)加氯量计算二级处理出水采用液氯消毒,液氯的投加量为则每日的加氯量为:(2)加氯设备 液氯由真
21、空转自加氯机加入,加氯机设计三台,采用二用一备。每小时的加氯量为:。2.8.3 平流式消毒接触池 设计中取布水槽宽。图2-5 平流式消毒接触池示意图 (1)消毒接触池容积: 式中: 消毒接触时间,一般取。 (2)消毒接触池表面积: 式中:消毒接触池有效水深,取。 (3)消毒接触池池长: 式中:消毒接触池廊道总长,m; 消毒接触池廊道单宽,取。消毒接触池采用1廊道,消毒接触池长为: 校核长宽比: (4)池高: 式中:超高,取。 (5)进水部分本设计取接触池的进水管管径为, (6)混合本设计采用管道混合的方式,加氯管线直接接消毒接触池进水管,为增强混合效果,加氯点后有的静态混合器。2.9污泥处理2
22、.9.1 污泥处理的目的众所周知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要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中都含有大量的可以轻易被分解的有机物质,对环境具有一定潜在的危害,若是不进行有效处理,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污染。同时,污泥含水率高,体积较大,处理和运输均极为困难。因此,在最终处置前必须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减少水分及降低污泥中的有机物的含量。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主要步骤如下:(1)减量: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2)稳定:去除污泥中的有机物,使之稳定;(3)无害化: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菌;(4)污泥综合利用。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来自氧化沟,活性污泥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自身污泥
23、量也在不断增长,为保持曝气池内污泥量的平衡,每日增加的污泥量必须排除处理系统,这一部分污泥被称作剩余污泥。剩余污泥含水率较高,需要进行浓缩处理,然后进行脱水处理。2.9.2 污泥处理的原则 (1)城镇污水污泥,应根据地区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逐步提高资源化程度。 (2)污泥的处置方式包括用作肥料、作建材、作燃料和填埋等,污泥的处理流程应根据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选定。 (3)污泥作肥料时,其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污泥处理构筑物个数不宜少于2个,按同时工作设计。污泥脱水机械可考虑一台备用。 (5)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应返回污水处理构筑物进行
24、处理。 (6)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宜收集后进行处理。2.9.3 集泥池 回流污泥量为: 剩余污泥量为: 总污泥量为: 本设计中污泥首先进入集泥池中,污泥回流从集泥池中回流,选用5台(4用1备)回流污泥泵,2台(1用1备)剩余污泥泵。则每台回流泵的流量为: 泵房集泥池有效容积按不小于最大一台5分钟出水量来计算,则 集泥池的面积为: 式中:有效水深,取h=2.0m。集泥池尺寸为:LB=6m4m2.9.4 污泥浓缩池本设计中采用间歇式重力浓缩池中的竖流浓缩池。 (1)设计参数 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30-60; 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2; 由生物反应池后二次沉淀池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含水率,为99.2
25、%99.6%时,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可为97%-98%; 有效水深宜为4;(2)设计原则采用栅条浓缩机时,其外缘线速度一般宜为1-2,池底坡向泥斗的坡度不宜小于0.05。污泥浓缩池一般宜设置去除浮渣的装置。当采用生物除磷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时,不应采用重力浓缩。污泥浓缩脱水可采用一体化机械。间歇式污泥浓缩池应设置可排出深度不同的污泥水的设施。(3)设计计算 本设计中进入竖流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量为1088.5,设计中采用2座浓缩池,单池流量为:。设计中浓缩前污泥含水率为,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图26 竖流浓缩池示意图 中心进泥管面积: 式中:中心进泥管流速,一般小于0.03。管内的实际流速为: 式中:中心进
26、泥管直径,m。中心进泥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式中:中心进泥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m; 污泥从中心进泥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缝隙流出速度,一般采用,取; 喇叭口直径,一般采用。浓缩后分离出来的污水量: 式中:浓缩前污泥含水率为;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浓缩池有效面积: 式中:污水在浓缩池内上升流速,一般采用,取。浓缩池直径: 式中:浓缩池有效水深,m; 浓缩时间,不小于12h,取。浓缩后剩余污泥量: 浓缩池污泥斗容积:污泥斗设在浓缩池底部,采用重力排泥 式中:污泥斗高度,m;浓缩池半径,;污泥斗底部半径,一般用;污泥斗倾角,圆形池污泥斗倾角,取。浓缩池总高度: 式中:超高,取;
27、缓冲层高度,取。溢流堰 浓缩池溢流出水经过溢流堰进入出水槽,然后汇入出水管排出。单池出水槽流量,设出水槽宽,水深为,则水流速为。溢流堰周长: 溢流堰采用单侧三角形出水堰,堰宽,深。每格沉淀池有个,取150个三角堰。三角堰的流量为: 三角堰堰水深为: 三角堰后自由跌落,则出水堰水头损失为。11.排泥管浓缩剩余污泥量为,泥量小,采用间歇排泥方式,污泥管道选用钢筋混凝土管,管径为DN=400mm,每次排泥时间为,每日排泥2次,间隔时间为。每次排泥量: 管内流速: 2.9.5贮泥池(1)设计计算图62贮泥池池示意图 贮泥池贮存来自浓缩池的污泥,污泥量。由于污泥量不大,本设计采用2座贮泥池,贮泥池采用竖
28、流沉淀池构造。贮泥池的容积: 式中:贮泥时间,一般采用,取; 贮泥池座数,。贮泥池设计容积: 式中:污泥贮池边长,去;污泥斗底边长,斗底为正方形,;贮泥池有效水深,;污泥斗高度,m;污泥斗倾角,一般采用。贮泥池高度计算: 式中:贮泥池超高,取。2.9.6污泥脱水设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都是带水的颗粒或絮状疏松结构。经过浓缩后,污泥的含水率还有,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积。因此,为了方便最终的处置,就需要对污泥进行干化和脱水处理,使污泥含水率降到以下减少体积。 污泥脱水的方法很多,像真空过滤、板框压滤、带式压滤和离心过滤等。本设计中离心式脱水机,离心式脱水机具有效率高、基建费用少、占地少、环境好、
29、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等优点。(1)设计原则污泥机械脱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选用经济技术都比较好的;B、污泥进入脱水机前的含水率一般不应大于; C、设置污泥堆场或污泥料仓贮存; D、污泥机械脱水间应设置通风设施。污泥在脱水前,应加药调理。污泥加药应符合下列要求:A、药剂种类正确选用,投加量适宜;B、污泥加药后,应立即混合反应,并进入脱水机。泥饼含水率一般可为7580%。压滤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污泥脱水负荷应根据试验资料或类似运行经验确定;B、应按离心式脱水机的要求配置空气压缩机,并至少应有1台备用;C、应配置冲洗泵,且至少应有一台备用。离心式脱水机对各种污泥的脱水效果如下表
30、所示:表2-1 离心式脱水机对各种污泥的脱水效果污泥种类泥饼含固率%固体回收率%干污泥加药量生污泥初沉污泥28-3490-952-3活性污泥14-1890-956-10混合污泥18-2590-953-7厌氧消化污泥初沉污泥26-3490-952-3活性污泥14-1890-956-10混合污泥17-2490-953-8(2)设计计算 脱水后污泥量: 式中 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取。脱水后干污泥重量为: 加药量计算本设计中用离心式脱水机,采用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于混合污水污泥投加量按干污泥重的计算,设计中取计算,则: 脱水机型号的选择离心式脱水机的处理流量为834.6,设计中选用5台,4用1备,每台处
31、理量为,泥饼含水率75,工作周期为12小时。脱水机型号选取LW-350型卧螺离心式脱水机。表2-2 LW-350型卧螺离心式脱水机部分参数LW-350型卧螺离心式脱水机转鼓直径长度转鼓转速混合液处理量外形尺寸工作方式28003-10连续3.平面布置本设计将污水处理厂厂区按功能区划分,并进行相关布置.厂区分为办公生活服务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三大部分,见厂区工艺布置图(附图).4.高程布置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的流动,保证污水处
32、理厂的正常进行。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以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流动不在此例)。为此,必须精确第计算污水流动过程中的水头损失。通过高程计算可确定建筑物的水面高程,结合地面高程确定相应构筑物的埋深,此外,通过高程的计算同时确定提升泵房水泵的扬程.5 水力及高程计算1.水力计算污水处理厂厂区水力计算包括管道设计和相应的构筑物水头损失及管道阻力计算.构筑物水头损失在个构筑物设计完成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具体设计可确定相应的的水头损失,也可按照有关的设计规范进行估算.本设计采用估算的方法. 构筑物之间管道总损失设为0.5m;预留水头为2m;三.参考资料1.排水工程下册
33、(第四版).张自杰.顾夏声.林荣忱.金儒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给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韩洪军.杜茂安.周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五总结 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之前的学习,只是学到了理论,还没有应用到实际的问题当中,但是当你真正用理论去解决问题时,你会发现你不知从何处下手,就像我刚开始做排水课程设计时一样,连个格栅都不怎么会算,又是翻课本,找老师,又是上网搜,不过慢慢的就会了,一步一步往下算,尽管做的不好,但是感觉收获很大。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每天都不辞辛苦地过来给我们指导,从未间断过,或许明年有幸再跟着老师做毕业设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