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标签销码器.doc

    • 资源ID:849624       资源大小:2.08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标签销码器.doc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子标签作为一种数据载体,在现代的超市、图书馆、仓储等公共流通部门应用越来越广泛,销码器作为识别电子标签的设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因此研究设计一个新型的电子标签销码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电子标签销码器的设计采用89c2051单片机、NE564等芯片,运用了智能控制、频率合成、高频小信号检测等技术。在掌握了系统的硬件基础,掌握了射频识别技术,研究了AT89C20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设计,整个系统以Keil uVision2为开发平台,设计了程序流程,采用了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代码,软件设计中主要应用单片机的中断和定时功能,利用P3端口的第

    2、二功能,来控制功率、发射、检测以及蜂鸣等,实现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从而完成销码器的设计。论文首先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知识,阐述了设计的基本原理,接着介绍了硬件实现,然后论述了系统的软件设计,介绍了开发工具,进行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给出了程序流程图,编写了程序代码,最后对设计进行了总结。关键词:单片机,销码器,射频识别,锁相技术IVABSTRACT主要符号表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e electronic tag as a kind of data carrier, is widespread in the modern supermar

    3、ket,library,warehousing and other public circulation departments, pin code as an equipment to identify the electronic tag, also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naturally, in view of this demand,design pin code has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design uses 89c2051 MCU, NE564 and other chips, using

    4、intelligent control, frequency synthesis, high-frequency signal detection techonology to develope the pin code. On the basis of systems hardware, mastered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studied AT89C2051 SCMs principles and instruction system,after that designed the software. The who

    5、le system take Keil uVision2 as the develop platform, flow chart is designed and programming is based on the assembly language. In the software aspect,design mainly used MCUs interrupt and timing function, uses the P3 ports second function to control the power,launch,testing as well as the buzzing,a

    6、t last achieve the un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then completes the pin codes design.Papers first introduc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CU,expound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design,then introduced the hardware implemetation,after that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tool,each functional module is designe

    7、d and flow chart is presented,of course code is given,finally gives a summary of the design.Keywords:MCU,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Lock-in technology,pin code目 录第1章 绪论11.1单片机概述11.1.1 单片机简介11.1.2 单片机发展概况21.1.3 单片机的应用21.1.4 单片机的生产厂商:41.2 AT89系列单片机41.2.1标准型单片机41.2.2 低档型单片机51.2.3 高档型单片机5第2章 设计原理概

    8、述622.1设计理论62.2 射频法设计思路72.3设计方案及论证72.3.1扫频电路的三种方案72.3.2三种方案论证及选择102.4 AT89C2051单片机112.4.1 主要性能参数112.4.2引脚功能说明122.4.3 某些指令的约束条件132.4.4程序存储器的加密142.4.5空闲模式142.4.6掉电模式14第3章 系统硬件实现153.1硬件电路设计153.1.1扫频电路的设计153.1.2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163.1.3发射电路的设计173.1.4检测电路的设计183.1.5 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设计193.1.6 报警电路的设计193.1.7稳压电源的设计20第4章 软件设计

    9、214.1软件开发过程214.2软件设计流程224.3软件功能模块244.3.1主程序模块244.3.2报警模块244.3.3显示模块254.4程序编译工具264.5程序的烧录29结 论34参考文献35致 谢36附 录37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 绪论1.1单片机概述 1.1.1 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中断处理)的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电路(I/O),可能还包括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SCI)、显示驱动电路(LCD或LED

    10、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WM)、模拟多路转换器及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片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而又最完善的计算机系统。这些电路能在软件的控制下准确、迅速、高效的完成事先规定的任务。单片机有着微处理器所不具备的功能,它可单独地完成现代工业控制所要求的智能化控制功能,这是单片机最大的特征。单片机不同于单板机,芯片在没有开发前,它只是具备功能极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如果赋予它特定的程序,它便是一个最小的、完整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与单板机或个人电脑(PC)有着本质的区别。单片机的应用属于芯片级应用,需要用户了解单片机芯片的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其他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和系统设计所需要的理论与技术,

    11、用这样特定的芯片设计应用程序,从而使该芯片具备特定的功能。不同的单片机有着不同的硬件特征和软件特征,即它们的技术特征均不尽相同,硬件特征取决于单片机芯片的内部结构,要使用某种单片机,必须了解该型产品是否满足需要的功能和应用系统所要求的特性指标。这里技术特征包括功能特性、控制特性和电气特性等等,这些信息需要从生产厂商的技术手册中得到。软件特征是指指令系统特性和开发支持环境,指令特性即我们熟悉的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数据处理和逻辑处理方式,输入输出特性及对电源的要求等等。开发支持的环境包括指令的兼容和可移植性,支持软件(包含可支持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资源)及硬件资源。要利用某型号单片机开发应用系统,掌握

    12、其结构特性和技术特性是必需的2。单片机的应用极为广泛,它涉及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以及医用设备等领域。它以无与伦比的高性能、低价位赢得了电子开发者的喜爱。单片机的应用意义远不限于它的应用范畴或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方法和设计思想,是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1.2 单片机发展概况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所谓单片机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中央处理单元(Center Processing Unit ,也即常说的CPU)和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及其I/O通信口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的计算机系

    13、统,而现代的单片机则加上了中断单元、定时单元及A/D转换等更复杂、更完善的电路,使得单片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更广泛。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集成电路属于中规模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尚未成熟,单片机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原件集成规模还比较小,功能也比较单一,一般均把CPU、RAM,有的还包括了一些简单的I/O口集成到芯片上, Farichild公司就属于这一类型,它还需配上外围的其他处理电路才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类似的单片机还有Zilog公司的Z80微处理器。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单片机,这个时期的单片机才是真正的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并推向市场

    14、。它以体积小、功能全、价格低赢得了广泛的应用,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在MCS-48单片机的带领下,其后,各半导体公司相继研制和发展了自己的单片机,像Zilog公司的Z8系列。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单片机已发展到了高性能阶段,像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Motorola公司的6801和6802系列,Rokwell公司的6501及6502系列等,此外,日本的著名电气公司NEC和HITACHI都相继开发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专用单片机。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公司均竞相研制出品种多、功能强的单片机,约有几十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此时的单片机均属于真正的单

    15、片机,大多集成了CPU、RAM、ROM、数目繁多的I/O接口、多种中断系统,甚至还有一些带A/D转换器的单片机。功能越来越强大,RAM和ROM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寻址空间甚至可达64KB,可以说,单片机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应用领域更广泛,许多电子产品均走向利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发展道路。1.1.3 单片机的应用 单片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单片机应用在检测、控制领域中,具有如下特点:1.小巧灵活、成本低、易于产品化。它能方便地组装成各种智能测控设备及各种智能仪器仪表。2.可靠性好,适应温度范围宽。单片机芯片本身是按工业测控环境要求设计的,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MC

    16、S-51系列单片机的温度使用范围也较微处理器芯片宽,其温度范围为: 民品 00C700C 工业品 -400C850C 军品 -650C1250C3.易扩展,很容易构成各种规模的应用系统,控制功能强。单片机的逻辑控制功能很强,指令系统有各种控制功能的指令。4.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多级和分布式控制系统。正是由于它的特点,使其在下述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工业自动化在自动化技术中,无论是过程控制技术、数据采集还是测控技术,都离不开单片机。在工业自动化的领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这种集机械、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例如机器人技术)中,单片机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2

    17、.智能仪器仪表目前对仪器仪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自动化测量仪器仪表中,单片机应用十分普及。单片机的使用有助于提供仪器仪表的精度和准确度,简化结构,减小体积而易于携带和使用,加速仪器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3.消费类电子产品该应用主要反映在家电领域。目前家电产品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其智能化程度。例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电视机、微波炉、手机、IC卡。汽车电子设备等。在这些设备中使用了单片机后,其功能和性能大大提高,并实现了智能化、最优化控制。4.通讯方面在调制解调器、程控交换技术方面,单片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武器装备在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中,如飞机、军舰、

    18、坦克、导弹。鱼雷制导。智能武器装备、航天飞机导航系统,都有单片机深入其中。6.终端及外部设备控制计算机网络终端设备如银行终端以及计算机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磁盘驱动器、绘图机、传真机、复印件等,在这些设备中都使用了单片机。7.多机分布式系统可用多片单片机构成分布式测控系统,它使单片机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综上所述,从工业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方面等,直到国防尖端技术领域,单片机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1.4 单片机的生产厂商:我国目前最常用的单片机有如下几家:Intel- (MCS51系列,MCS96系列)Atmel- (AT89系列,MCS51内核)Microchip- (PI

    19、C系列)Motorola- (68HCXX系列)Zilog- (Z86系列)Philips- (87,80系列,MCS51内核)Siemens- (SAB80系列,MCS51内核)NEC- (78系列)Epson- (系列) 1.2 AT89系列单片机 AT89系列单片机是ATMEL公司的产品,该系列产品与MCS-51单片机是兼容的。AT89系列单片机可分为:标准型号、低档型号和高档型号3类6。1.2.1标准型单片机 标准型单片机有AT89C51、AT89LV51、AT89C52、AT89LV52这四种型号。标准型单片机的主要性能如下:4KB或8KB的Flash存储器,可进行1000次擦写操作

    20、;128或256字节的内部RAM;32条可编程I/O线;2-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6-8个中断源;3级程序存储器保密;可编程串行接口;片内时钟振荡器。1.2.2 低档型单片机 在AT89系列单片机中,还有一类单片机,其基本部件结构和AT89C51差不多,只是I/O端口数目、内部Flash存储器、内部RAM存储器等少些,这类单片机称为AT89系列的低档型产品,如AT89C1051/AT89C2051两种型号。AT89C1051的Flash存储器只有1KB,RAM只有64字节,内部不含串行接口,中断响应只有3种,保密锁定位只有2位。AT89C2051的Flash存储器只有2KB,RAM只有12

    21、8字节,保密锁定位有2位。这些就是和标准型的AT89C51有区别的地方。1.2.3 高档型单片机 在AT89系列单片机种,还有的是在标准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功能,形成高档型产品,如AT89S8252。所增加的功能主要有如下几点:8KB Flash存储器,具有可下载功能。2KB的EEPROM。9个中断响应的能力。SPI接口。含有Watchdog定时器。双数据指针。含有从电源下降的中断恢复。38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章 设计原理概述2.1设计理论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机器识别。射频识

    22、别的工作原理: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的物品上,阅读器用于当附着电子标签的待识别物品通过其读出范围时,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将电子标签中的约定识别信息取出,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品或自动收集物品标识信息的功能。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模型如图2.1所示。图2.1 系统整体的设计框图其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出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1。发生在阅读器与电子标

    23、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2)电磁反相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3。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 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cm20cm。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 MHz。915 MHz、2.45GHz、5.8GHz。2.2 射频法设计思路 1比特(bit)

    24、是可以表示的最小信号单位,且仅需识别两种状态:“1”或“0”。对具有1比特应答器的系统来说,意味着只有两张可表示状态:“响应范围内有应答器”或者“响应范围内无应答器”。虽然功能简单,但1比特应答器的使用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它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在商场里的电子防盗器(EAS)。电子标签防盗器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个“阅读器”或检测器的天线、安全保密设备或标签以及一种可选的在付款后使用标签的去活化器。对现代系统来说,商品的标签在其登录代码的同时就失效了。有一些系统还使用另一种活化器,用这种活化器可以将去活化后的标签重新活化成为可以再次使用的。所有系统的主要功能特性是:识别率或检测率与通道宽度(应答器和检

    25、波器天线之间的最大距离)有关11。2.3设计方案及论证 通过对扫频电路的分析,制定了三个方案,下面给出这3种方案,经论证后设计出整体框架。2.3.1扫频电路的三种方案1.采用MC145151、MAX038、MAX7541组成的扫频电路 (方案一)采用MC145151、MAX038、MAX7541组成的扫频电路如图2.2所示。图2.2 采用MC145151、MAX038、MAX7541组成的扫频电路MAX038是一个产生从小于1Hz到大于20MHz的低失真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或矩形(脉冲)波的高频波形产生器,它只要少量的外部元件。频率和占空比可以由调整电流、电压或电阻来分别地控制。所需的输出波

    26、形可由在A0和A1输出端设置适当的代码来选择。器件包括一个SYNC输出和一个相位检波器,以简化跟踪一个外部的信号源所需的设计。MAX038用5V(5%)的电源工作。基本振荡器是一个交变地以恒流向电容器(CF)充电和放电的驰张振荡器,同时产生一个三角波和矩形波。充电和放电的电流是由流入IIN的电流来控制的,并由加到FADJ和DADJ上的电压调制。流入IIN的电流可由2UA变化到750UA对任一CF值可由产生大于两个数量级(100倍)的频率变化。在FADJ引脚上加2.4V可改变70%的标称频率(与VFADJ=0V时比较);这种方法可以用作精确的控制。占空比(输出波形为正时所占时间的百分比)可由加2

    27、.3V到DADJ引脚上来控制其从10%变化到90%。这个电压改变了CF的充电和放电电流的比值。而维持频率近似不变。REF引脚的2.5V基准电压可以用固定电阻简单的连到IIN、FADJ或DADJ引脚,也可以用电位器从这些输入端接到REF端进行调制。FADJ和/或DADJ可以接地产生具有50%占空比的标称频率信号。输出频率反比与电容器CF,可以选择CF的值,以产生高于20MHz的频率。一个正弦波形成电路把振荡器的三角波转变成一个具有等幅且低失真的正弦波。三角波、正弦波和矩形波都输入一个多路器。二根地址线A0和A1从这三个波形中选用一个。不管是什么波形或频率,输出放大器产生一个等幅的“峰-峰”值为2

    28、V(1V)的信号。三角波又被送到一个产生高速矩形波(SYNC)的比较器中去,它可以用来同步其它的振荡器。SYNC电路具有单独的电源引线因而可以被禁止。由基本振荡器产生的另两个90相移的矩形波送到一个“异或”相位检波器的一边。相位检波器的输入端(PDI)可接到一个外部的振荡器上。相位检波器的输出端(PDO)是一个可以直接连接到FADJ输入端的电流源,用一个外部的振荡器来同步MAX038。通过加一个变化的信号到IIN或FADJ引脚可以使输出频率扫描.IIN具有较宽的范围、稍慢的响应、较低的温度系数以及只需要一个单极性的电流源。FADJ则可以用于扫描频率范围小于中心频率70%的情况,它更适合于锁相环

    29、以及其他偏移、高精度的闭环控制。它使用一个对称于地的扫描电源。在REF(作电压源)与FADJ或IIN之间接一个电阻网络是一种偏置扫描电压的简便方法。如总的电路原理总图所示的一个频率合成器,用来产生精确稳定的正弦、矩形或三角波,具有8KHz至16.383MHz的频率范围,分辨率为1KHz。一块Motorola MC145151提供一个晶体控制的振荡器、N电路和一个高速相位检波器。手动开关用来设置输出频率,断开任意一个开关可以增加输出频率。每个开关控制N输出和一个MAX7541 12位DAC,它的输出由MAX412运算放大器变换为电流。这个电流输入MAX038的IIN引脚,在一个很宽大的范围内设置

    30、粗略的频率。频率的细调(以及锁相)则通过差分放大器和低通滤波器,由MC145151相位检波器来完成。相位检波器将N输出与MAX038的SYNC输出比较并将相位差值信息送至低通滤波器,它的单端输出是加上了偏移的,送到FADJ的输入(使用DAC和IIN引脚作为频率粗调,这就允许FADJ引脚在对开关的响应足够快的情况下进行很精细的调整)。在输出端的一个50MHz、50低通滤波器可以以合理的保真度让16MHz的方波或三角波通过,而限制由N电路产生的高频噪声。2.采用CPLD分频的74HC4046组成的扫频电路(方案二) 采用CPLD分频的74HC4046的扫频电路如图2.3所示。图2.3 采用CPLD

    31、分频的74HC4046的扫频电路利用晶振与CPLD芯片组成晶体振荡器,提供12.8KHz的基准频率;CPLD编译组成N分频电路,利用单片机改变控制其分频比。例如:设产生8.0210%MHz,步进12.8KHz的扫频电路。首先对12MHz的晶振利用CPLD进行937分频,产生12.8KHz的基准频率;产生8.2MHz10%的频率,则频率为8.2MHz-0.82MHz=7.38MHz到8.2MHz+0.82MHz=9.02MHz,中间共相差1.64MHz,分为128级,步进12.8KHz,则:12800576=7.37MHz12800704=9.01MHz由此可见,利用CPLD编程特性,让其成为一

    32、个可编程的12位计数器和D触发器的组合,成为可置数的N分频电流,让其为74HC4046集成锁相环输入正确的占空比为50%的方波。封装12位计数器的程序如下:SUBDESIGN counter01(D90 :INPUT;CLK :INPUT;out :OUTPUT;)VARIABLECOUNT90 :DEF;BEGIN COUNT.CLK=CLK;IF COUNT.Q=0000000001 THENCOUNT.D=D;OUT=VCC;ELSE COUNT.D= COUNT.Q-1;END IF;END;3.采用NE564的信号调频功能的扫频电路(方案三) 采用NE564的信号调频功能的扫频电路如

    33、图2.4所示。图2.4 采用NE564的信号调频功能的扫频电路高频模拟锁相环NE564的最高工作频率可达50MHz,采用+5V单电源特性,特别适用于高速数字通信中FM调频信号及FSK移频键控信号的调制、解调,无需外接复杂的滤波器。利用NE564的调频功能,先让其工作在一固定频率,利用其频率特性进行频率的扫描。通过输入NE564的调制信号的电压值来控制NE564的输出频率。2.3.2三种方案论证及选择1.采用MC145151、MAX038、MAX7541组成的扫频电路(方案一) 优点:可控制的扫频范围广(从0.1Hz到20MHz),能产生准确的高频三角波。矩形波和脉冲波。占空比控制容易,便于产生

    34、脉冲宽度调制和产生锯齿波低失真的正弦波(0.75%)。缺点:芯片价格昂贵,MAX038市场单价为30元人民币左右,MC145151市场单价35元人民币,如果使用该方案进行设计,成本是制约其大批量生产的最大障碍。2.采用CPLD分频的74HC4046组成的扫频电路(方案二) 优点:能达到设计要求的中心频率8.2MHz的扫频电路,能产生准确的高频矩形波形。CPLD和单片机的使用让扫频电流的步进控制、频率的精确产生得以实现。缺点:74HC4046芯片在与CPLD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中,如果分频比过高(经计算和实际验证不能大于100),否则将很难入锁,而我们需要至少576分频;而且随着分频比的升高,稳定

    35、时间也随之变长,根本不能达到85Hz的扫频频率。3.采用NE564的信号调频功能的扫频电路(方案三) 优点:能达到设计要求的中心频率8.2MHz的扫频电路,能产生准确的高频正弦波波形。方便控制,能达到理想的扫频要求。缺点:因没有采用反馈控制,产生的扫频频率不能很好的精确控制,但是对本设计以及完全能满足要求。综上所述,本次设计的扫频电路采用方案三(采用NE564的信号调频功能的扫频电路),因为此方案能在很好的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2.4 AT89C2051单片机AT89C20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有2KB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

    36、和128B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矢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配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2051单片机可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2.4.1 主要性能参数 与Intel的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内藏2K的可程序化Flash存储器体,允许1000次的清除与写入,程序数据可保存10年以上。工作电压可从2.7V到6V。工作频率可以由0Hz到24MHz,这表示AT89C2051执行速度可以快也可以慢。有两层的程序区Lock功能,能保护程序数据不被他人剽窃。内部有128B字节的数据存储器

    37、空间,与8051完全相同。15个可程序化的I/O点,分别是P1端口与P3端口(少了P3.6)。2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程序化的串行通信端口(UART)。可直接推动LED的输出端口。内有类比比较器(Analog Comparator),这项功能为ATMEL新创的。有低耗电(Low Power Idle)与省电(Power Down)功能。2.4.2引脚功能说明AT89C2051的封装形式和引脚排列如图4.3所示。图4.3 AT89C2051引脚排列图Vcc:正电源输入端;GND:电源接地端。P1端口: P1是一个双向的I/O端口,P1.2到P1.7共6根脚由内部的提升电阻。P1.0

    38、另外为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P1.1为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当P1.0的电压比P1.1高时,比较器会输出1,即内部P3.6位会成为1,反之,P1.1的电压比P1.0高时,P3.6位会变成0.。P1端口当输出0时,可以吸入(sink)的电流可达20mA,所以直接推动LED是没有问题的。当把P1端口都输出成1时,就可以把P1端口当成输入端口来用,当其中某一个位被外部电路拉低到0时,会有一小电流(1 mA)会经由提升电阻流到地端,ATMEL在数据上会提到此点的主要原因是,若系统由电池供电,就要把输入状态尽量维持在Hi高电位,以免耗掉过多的电量。P3端口:P3也是一个双向的I/O接口,并且包括内部的提升电

    39、路。P3.6没有引出,它作为一个通用I/O不可访问,但可作为固定输入片内比较器的输出信号,P3口缓冲区可吸收20mA电流。当P3写入“1”时,它们被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作输入端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流(Iil)。P3端口当成输入时也要考虑到经由提升电阻的小电流,以免耗去太多的能量。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速存储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除此之外,P3端口还有以下特殊的功能:P3.0 RXD(串行输入端口)P3.1 TXD(串行输出端口)P3.2 INT0(外部中断0)P3.3 INT1(外部中断1)P3.4 T0(外部定时/计数输入点)P3.5 T1(外部定时

    40、/计数输入点)RST:系统的RESET输入脚,当RST是1时,会强迫所有的I/O输出都变为1,系统RESET的时间要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才有效。XTAL1:石英晶体的输入端,它接到AT89C2051内部的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端。XTAL2:AT89C2051内部的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出。2.4.3 某些指令的约束条件 AT89C2051是经济型低价位的微控制器,它含有2KB的Flash闪速程序存储器,指令系统与MCS-51完全兼容,可使用MCS-51指令系统对其进行编程。但是在使用某些有关指令进行编程时,需注意一些事项。和跳转或分支有关的指令有一定的空间约束,使目的地址能安全落在AT89C205

    41、1的2KB的物理程序存储器空间内,必须注意这一点。对于2KB存储器的AT89C2051来说,LJMP 7E0H是一条有效指令,而LJMP 900H则为无效指令。1.分支指令对于LCALL、LJMP、ACALL、AJMP、SJMP、JMP A+DPTR等指令,只要记住这些分支指令的目的地址在程序存储器大小的逻辑范围之内(AT89C2051程序地址空间为:000H-7FFH单元),这些无条件分支指令就会正确执行,超出物理空间的限制会出现不可预知的程序出错,至于中断的使用,80C51系列硬件结构中已经保存标准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地址。2.与MOVX相关的指令,数据存储器AT89C2051包含128B内部

    42、数据存储器,这样,AT89C2051的堆栈深度局限于内部RAM的128B范围内,它既不支持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访问,也不支持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执行,因此程序不应有MOVX.指令。一般的80C51汇编器即使在违反上述指令约束而写入指令时仍对指令进行汇编,应了解正在使用的AT89C2051微控制器的存储器物理空间和约束范围,适当的调整所使用的指令寻址范围以适应AT89C2051。2.4.4程序存储器的加密AT89C2051可使用对芯片上的两个加密位进行编程(P)或不编程(U)来得到如表4.1所示的功能。表4.1 AT89C2051程序加密位及保护类型对照表程序加密位保护类型LB1LB21UU无程序加密功

    43、能2PU禁止进一步进行Flash闪速编程3PP同方式2,同时禁止校验注:加密位只能用片擦除操作进行擦除2.4.5空闲模式在空闲模式下,CPU保持睡眠状态而所有片内的外设仍保持激活状态,这种方式由软件产生。此时,片内RAM和所有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保持不变,空闲模式可由任何允许的中断请求或硬件复位终止。P1.0和P1.1在不使用外部上拉电阻的情况下应设置为“0”,而在使用上拉电阻的情况下设置为“1”。应注意的是:在用硬件复位终止空闲模式时,AT89C2051通常从程序停止一直到内部复位获得控制之前的两个机器周期处恢复程序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片内硬件禁止对内部RAM的读写,但允许对端口的访问,要消除

    44、硬件复位终止空闲模式对端口意外写入的可能,原则上进入空闲模式指令的下一条指令不应对端口引脚或外部存储器进行访问。2.4.6掉电模式在掉电模式下,振荡器停止工作,进入掉电模式的指令是最后一条被执行的指令,片内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在终止掉电模式前被冻结,退出掉电模式的惟一方法是硬件复位,复位后将重新定义全部特殊功能寄存器但不改变RAM中的内容,在VCC恢复到正常工作电平前,复位应无效,且必须保持一定时间以使振荡器程序启动并稳定工作。P1.0和P1.1在不使用外部上拉电阻的情况下应设置为“0”,而在使用上拉电阻的情况下设置为“1”。第3章 系统硬件实现3.1硬件电路设计本次设计中的硬件部分由

    45、另一位同学负责,因此本论文只给出各个模块的电路图,以及一少部分的介绍。3.1.1扫频电路的设计在设计当中通过利用调制解调中调频的原理,通过电压产生频率即V/F变换。在此采用NE564的调频电路(见图3.1和图3.2),从放大器LM324输入(Vi-o)步进电压从而产生所需的步进频率输出(WAVE)。由单片机控制D/A产生输出步进电流,经过LM324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电压,同基准电压相加输出Vi-o。图3.1 单片机控制D/A产生压控所用的电压电路图3.2 压控使锁相环产生所需频率电路3.1.2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利用宽带变压器耦合回路的功率放大器成为宽带功率放大器。常见宽带变压器有用高频磁芯绕制的

    46、高频变压器和传输线变压器。宽带功率放大器不需要调谐回路,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线形放大。但功率较低,一般只有20%左右。它通常作为发射机的中间级,以提供较大的激励功率。图3.3 宽带功率放大器图3.4 功放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电路3.1.3发射电路的设计设计良好的天线可以使上述能量的变换达到最佳效果。对于发射天线来说,可以用最小的电能在规定的方向产生足够的电磁波强度,同时尽量减小它对其他方向产生的不必要干扰;对于接收天线来说,可以从外来的电磁波获得尽可能大的功率,同时不会受到其他电台的干扰4。图3.5 发射电路3.1.4检测电路的设计检测电路的任务就是在天线中的众多频率中检测出这一特殊频率,并且将其转换成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电平4。图3.6 接收和带通滤波电路图3.7 放大和电平转换电路3.1.5 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设计单片机是本次设计的核心控制模块图3.8 单片机控制模块3.1.6 报警电路的设计通过将蜂鸣器连接到三极管9018的集电极,一旦有被检测物体进入,单片机打开SP控制口,打开三极管,驱动蜂鸣器报警。图3.9 报警电路的设计3.1.7稳压电源的设计常见集成稳压器有固定式三端稳压器与可调式三端稳压器。根据本设计对电压的要求,采用固定十三端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标签销码器.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